

学佛明理,业不妄增(一) 2024年09月04日
法音开示·最新
做人不能什么道理都不懂,如果什么道理都不懂,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傻。我们做人首先要让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很多道理你懂了,你做出来的事情才会让别人心服口服,你连一句话都讲不好,你又懂多少道理呢?比方说在问答节目中,一个人讲话条理思路清晰,他帮大家多问几个问题,师父相信你们很多人都愿意听,因为他讲话知道该怎么讲,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问,他不会支支吾吾半天讲不清楚一个问题,那么他帮人家提问,帮助佛友解除学佛中的迷惑,你说他有功德吗?肯定有功德,不但有功德,他还会增长般若智慧。我们现在很多佛友真的很有智慧,人家不傻的,一个问题搞不清楚,他不会盲目去做,这就是宁可守住自己身上已有的功德,也不去无明造业消耗功德、消耗福报,这是明理的孩子。越是明理的人,他越容易让自己开悟。学佛就是学佛理,佛理就是让你们明理,明理先明心,你的心修明白了,你的心修得像镜子一样,既能照见自己,也能照见他人。照见自己,你就会少犯
2024-09-04 22:31:33
5774次阅读
慈悲心成就愿力(二) 2024年09月03日
法音开示·最新
菩萨说:“大悲生大愿,大愿生大智。”你的慈悲心有多大,你的愿力就会有多大,慈悲心与愿力是相辅相成的,有大悲心的人,他一定有相等的大愿力。后面一句话是“大愿生大智”,也就是说,一切大智慧皆是从大愿力中得来的,愿力中带着一定的妙法,妙法生智,一切妙法又是智慧的象征。菩萨又讲了,学佛人要修菩萨之心、修菩萨之境。菩萨之心讲得再直接一点,就是让你们修慈悲心,慈悲心能帮助你们化解很多烦恼障。修到了菩萨的境界,你人间的很多烦恼会自然化无,化无就是没有了。很多烦恼的出现,正是因为你没有修到菩萨的境界,所以你看到人间的种种的境缘,它是你当下境界的显化,你的境界在哪里,你眼睛看到的就是当下内心境界的显化。师父在白话佛法里讲到,蹲下去看见蚂蚁一大片,站起来一个蚂蚁都不见,也就是说,你的境界越高,你的烦恼就越少;相反来讲,你的境界越低,你的烦恼就越多。师父举个例子,你的境界在人间,你天天只想着人间的东西,你的境界
2024-09-03 21:09:35
6071次阅读
观世音菩萨开示 2024年07月25日
法音开示·最新
经文组合乃我观音给人间佛子的法宝,无明之人儿戏此法宝,他日因果,必自食其果。经文组合必须要一字一句念诵出来,方能发挥其威力作用。愚痴之人,肆意篡改念经方法,他日果报,休要与我求情啊。童儿法音,可引导众佛子,经文组合乃天地法宝,不容世人随意造假,误导我法门佛子。
南无观世音菩萨
(莲花童子师父传达)
2024年07月25日
2024-09-02 23:55:03
4084次阅读
慈悲心成就愿力(一) 2024年09月02日
法音开示·最新
今天是地藏王菩萨的圣诞日,师父希望你们在人间学佛,不忘修行的初心,保持心中的信念,让自己坚持升华修行的境界。地藏王菩萨在佛法界代表的是大愿,所以叫大愿地藏王菩萨。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天上的每位佛菩萨都是因愿力成就佛果,他们在人间时都有自己的愿力,而愿力是由内心对众生的慈悲产生的。所以大悲生大愿,有了大悲心,就会有大愿力发出来,发愿讲的就是愿力,愿力是由悲心而发,有了大悲心才有大愿力心。同体大悲,就是你看到别人痛苦,你感同身受,他的痛苦就好像是你的痛苦,你看到他很痛苦,你内心也跟他一样痛苦,这叫同体大悲,这是由内心出来的一种悲心。换句话说,你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你就生不出慈悲心;你感受不到他人的悲惨和痛苦,没有同体大悲的感受,你就发不出慈悲心。
无愿不成佛,意思是一个修行人没有广大的愿力,他是成不了佛的。要知道,天上很多菩萨都是因慈悲心生出大悲心,因大悲心又发出种种大愿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愿
2024-09-02 23:16:15
5400次阅读
闻思修慧,觉悟真理(二) 2024年09月01日
法音开示·最新
念了很多经文,听了很多佛法,人间的对境一出现,马上又陷进去,这是没有开悟啊。开悟的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楚;不开悟的人,很多事情搞不清楚。所以很多人在修行上出现对佛法理解的偏差,他没有感觉,师父这样讲,他要那样理解,不能正解佛法不就是错解佛法吗?最不开悟的人,他还要拿着这段佛法去攻击另外一段佛法,比方说,他修了别的法门,他要讲这个法门不好,这是最傻的人。师父举个例子,心脏科、脑科、眼科、耳科都是给人看病的,心脏不好看心脏科医生,脑子出问题看脑科医生,眼睛不好看眼科医生,耳朵不好看耳科医生。你脑子不好看脑科医生,你能说心脏科的医生不好吗?每一个医生的专业不一样,你能说哪一个医生好,哪一个医生不好吗?对不对啊?所以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同样是佛法,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境界高就理解得更深一点,境界浅就理解得浅一点,在你还没有理解到更深的佛法含义,不能用自己的片面理解去断章取义。闻思修慧,每一个步骤都
2024-09-02 01:02:35
5726次阅读
闻思修慧,觉悟真理(一) 2024年08月31日
法音开示·最新
很多事情不懂,就是一种迷惑。比方说,你念了几年经文,你对很多修行的事情不懂,这说明你没有开悟,开悟的人不会不懂佛法,不懂佛法是没有把学到的佛法真正运用到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你要把学到的佛法运用到人生中,这叫实践。在实践中不要怕吃苦头,不要怕被考验,你要抽丝剥茧获得里面的真谛,你就要有不怕吃苦的心理,更不要害怕修行中所遇到的考验。师父看到有些人真的很没出息,遇到点事情就吓得要死,怕这个怕那个,连环境都害怕,那你干脆不要修好了,你还修什么啊?在温室里长不出寒梅,在舒服的环境里不可能证果。师父昨天跟你们讲过,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而我们修行也正是为了了脱生死。了脱生死这句话不是空话,你要了脱生死,肯定要经历常人所忍受不了的事情,忍常人所不能忍,得常人所不能得。你们看看自己修得好不好,就知道以后能到哪里。你天天恨这个人、恨那个人,你虽然每天都在念经,但瞋恨心依然很重,你最后
2024-08-31 21:48:11
6145次阅读
善之根本是佛性 2024年08月30日
法音开示·最新
师父今天跟你们讲什么是善根,善根就是人的良心本性,一个人拥有善心,他就相当于有了善根,这个善根能促使他的佛性不被隐藏起来。佛性隐藏起来,就是佛性流失。没有佛性的人跟有佛性的人,他们一讲话你就能听得出来,因为佛性透着光芒、透着慈悲,没有佛性的人,他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师父让你们修心,修心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让你修禅定,禅定就是要定得住,不管别人怎么讲,你如如不动。遇到一点事情,哎呦,马上不得了了,没有定力啊。师父告诉你们,天下最大的事情无非就是生死,除了生死,其他全部都是小事情。既然是小事情,你着什么急啊?所以从一些事情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如果一个人经常讲别人不好,你就能判断出他这个人修得怎么样。好人会讲别人吗?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会讲别人吗?喜欢讲别人的人,他没有佛性啊,你们听懂了没有?佛性是什么?是慈悲啊。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不会讲别人,一个有佛性的人不会谤正法,所以为什么有些人在佛性流失
2024-08-30 22:39:53
5296次阅读
谈业报与因果的关系 2024年08月29日
法音开示·最新
人的业报就是我们讲的因果,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业报,他就会有什么样的因果。比方说,你这一世很穷,那是因为你前世做人吝啬,不肯布施,所以你这一世得穷苦的业报,无论你怎么努力,你赚不到太多钱,就算你这边赚到了一点,又从其他地方用掉了,这就是业报。所以师父经常讲,我们做人要行善积德,因为这些善行会成为你以后的福德,你平时对别人的善行,你积累的功德最后全部会回到你自己身上,这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的善恶业报会一直跟在身边,直到报完为止。恶业是众生轮回的因,恶业这一世报不完,下一世继续报,很多人在受报的过程中,他们还在继续造业,所以他们就在恶业中轮回。打比方说,前一世你是个负心汉,娶了老婆最后不要她了,那么这一世你就会得单身的命,比方说,你这一世娶了一个老婆,她跟着你过了几年,等到业报成熟,她就跟你离婚,你想再娶一个老婆,你找不到,没有人愿意跟你结婚,这就是报应,报应如影随形。人的肉身是一个报
2024-08-29 23:52:11
6381次阅读
用佛法破迷惑,修解脱之境(二) 2024年08月28日
法音开示·最新
因为很多佛理不懂,所以你们曾经做错了很多事情,这些错误让你们在人间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要学会从吃苦的过程中找到解脱的真谛。以前经常迷惑,现在不迷惑了;以前经常无明,现在很多事情明白了,在修行中懂得了很多道理,至少你们现在比以前开智慧了,遇到不懂的事情,你们会想到先找师父问,问到了再去做,没有问到先等一等,至少不会因为你当下的迷惑再做错一个事情。
因为在人间没有太多时间浪费,你不能一直在忏悔中度过,你还要积累未来回天上的功德,所以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你不能继续迷惑。那么破除迷惑的方法就是用菩萨的智慧,比方说,菩萨让你们不要在人间执著,你就要懂得随缘放下;菩萨让你们不要贪人间的东西,你就要明白亦无所得这个道理。师父跟你们讲,其实菩萨在《心经》里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真谛,而这些真谛就是解脱的妙义。《心经》里面讲到亦无所得,就是告诉你们所有人,你在人间贪得再多,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有,你什么也得不到,死
2024-08-28 22:31:09
5914次阅读
用佛法破迷惑,修解脱之境(一) 2024年08月27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不能偏执,经常用自我偏执的思维修行,最后一定会修行偏差。偏执就是自己认为的,“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这种心理就是偏执。很多患了抑郁症的人,他们就是因为长时间的思维偏执,想不通,继续想,他把一些事情放在心里绕来绕去地想,就像走在一个死胡同里,他只是在那个死胡同往前走几步,再退回来,再往前走一段,再退回来……他反复这么往前走一走,再往后退一退,实际上他还是在那个死胡同里绕来绕去,他没有走出那个死胡同。所以那些患抑郁症的人,他们到后面就不想活了,讲到底是他自己没有放下自己的执著。师父跟你们讲,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执著。
你们想想看,修到今天,你们还有很多人在心里还在执著啊,我为什么要原谅他?我为什么要那样?这个就是你的心还在某个事情上执著。师父告诉你们,内心所有想不通的东西,是你还在心里执著,想不通还要想,把自己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心里还是不肯放下。人有时候就是因为一口气,“我一定要
2024-08-27 23:12:28
730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