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脱无明 远离烦恼2021-04-28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没烦恼。很多人经常听法师讲:“你要解脱,你要放下。”也有弟子和佛友问师父:“师父,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放下?放下什么?”师父刚才说了,没烦恼就是解脱,想通了就是解脱。“放下”就是不去想自己想不通的事情。因为你不去想,这个事情也存在,那么师父问你,你想了,这个事情在不在?也在。你解决得了吗?解决不了。既然解决不了,那么,你现在就先不要去想,可以吗?可以。等你念念经之后再来想,说不定这件事情就解决了,那你不就放下了?至少在你放下不去想的这段时间内,你已经放下了,人很轻松了,你已经暂时得到解脱。
其实,佛法就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和困难的。佛法真正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让你能够不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牵绊,不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所控制,不被人间的杂念所左右。所以,放下就是修心,能够解脱就是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会想得通。没有智慧的人,怎么能想通?大家购物的时候,都经历过排队,很多人
2023-04-21 05:09:55
868次阅读
断绝欲望 自在从容2021-04-25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人为什么不容易得到满足?师父告诉大家,人的满足就是因为人的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那你哪来的满足感?那么,欲望是怎么来的呢?欲望就像病毒一样,一个欲望连着一个欲望,而且欲望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传播性。比方说,你今天已经有了一辆车,车子开着也挺好的,可是,一看别人开的车比你的好,欲望马上来了,然后换了一辆别人的那种车。再后来,又看见一辆更好的车,欲望又来了。很多婚姻为什么到后来会破裂?因为老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娶了这个女人觉得那个女人好,娶了那个女人觉得还有一个更好的。
很多人买房子也是这样,看了这个房子,又觉得那个房子好。喜欢这个房子的整体架构,喜欢那个房子的房间结构;喜欢这个房子的里面,喜欢那个房子的外观。有的人喜欢房子的外观有派头,不在意走进去特别小。大家住酒店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酒店的客房很大,但是酒店的门面不漂亮,客人送到你这里来了,觉得没面子,赶紧说:“请留
2023-04-21 05:09:55
741次阅读
本性空性2021-04-22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万事无自性,就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动的,无自性本身就是在无常中,无常在变化中。师父问你们,沙和石头有自性吗?它没有一种本来应该拥有的觉悟性,所以也叫没自性。为什么说人无自性?因为人会变化,人变老了,骨头会断、会酥掉,人的肉身到最后根本就是无自性。
人的肉体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之身。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年纪大了,容貌就会越来越显老,可谓是人老色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是运动员,到了年老的时候骨头也会酥,这就是让你们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假的,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最终都会变化,是因为缘分所生,即因缘而生。如果用无我和无为来发菩提心,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也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有回报地去做事情,这就是拥有“菩提心”。世界上有哪位妈妈在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时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妈妈只是希望把孩子养大,尽自己的一生,努力尽自己的一切力量,这就是母亲的慈爱。
现在有很多妈妈真是没智慧,她们经常
2023-04-21 05:09:55
502次阅读
无我法即无我相2021-04-19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要学会无我,实际上,无我也是个法,即“无我法”。无我是随缘而起,没有我就没有我,有缘分就来了,没缘分就走了,遇缘而生。别人说今天单位领导对你怎么好,过节买东西,可以给你一张购物票,或者怎么样,好的缘分来了,这件事情让你开心半天。过一会儿,同事又告诉你:“对不起,领导已经把购物票送给其他人了。”好的缘分没了,你马上不开心,不讲话了。缘分就是这样的,缘来了就来了,缘没了也就没了。就像你们来澳大利亚要申请签证一样,有缘的时候,缘分一到,签证就拿到了,于是开始整理衣物、订机票,最后出发去机场,真的是很开心。如果等了很久被拒签了,就是“歇菜”,没事干了,一切都没有了,来澳洲的缘分也结束了。
好朋友跟你讲:“有个男生很不错,我介绍给你,好吗?”你听了很开心,在家里忙着化妆打扮,接着朋友又告诉你:“对不起,我搞错了,这个男生已经有女朋友了。”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来缘去,我们做人做事既要认真,又
2023-04-21 05:09:55
888次阅读
不增不减是为禅2021-04-16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自净其意,要把自己的意念弄干净。怎么样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干净呢?首先要修止观,就是经常要心无罣碍。就像一间房间一样,你不要把东西塞满了,房间空一点,走进去会很舒服。就像家里的客厅一样,很多人喜欢把客厅塞得满满的,你说来了客人往哪里坐?你今天脑子里塞满了人间的名闻利养,你怎么能够停止自己的杂乱思绪?怎么能够正确运用自己对人间的观察?
止观就是参禅。参禅是什么?就是用悟性去理解人间的事物。为什么这个人要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你很喜欢这个人,而不喜欢那个人?这些全部都是要参禅的。参禅就是去想。怎么想呢?这种想是禅定出来的想象,而不是去观想。禅是一种自然的悟性,让你感受到某一件事情的存在和影响,以及你心里的感觉。我们人往往天天对着菩萨求:“菩萨,你保佑我!”但在实际生活中,每天做人做事杂念纷飞、思绪散乱,天天脑子里什么都有,想着吃什么穿什么,自己应该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可是心中就是没有
2023-04-21 05:09:55
619次阅读
因缘成熟 果报必到2021-04-13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人跟人之间都是个缘分,有时候是善缘,有时候是恶缘。善缘来的时候,大家要好好地珍惜,那么它就会延续,因为善缘有个延续的过程。恶缘来了,不要加重它的恶果让它提早爆发,要学会忍耐,恶果就不会马上来。善和恶都是缘分,你今天不开心,那一定是果报现前。果报现前的话,善报是你受,恶报也是你受。佛经上讲:“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我们看穿善恶都是一种果报,我们就不会这么执着。
你知道今天有善缘来了,不要太高兴,因为那是你种下的善因。知道今天有恶缘来了,也不要太难受,这也是你种的因,而且别人替代不了。比方说,这个人跟你结冤了,你让别人来替你跟他结冤,那就不行,他就死盯着你。今天你有善缘,你说把这个好事情让给别人,那也不行,就得给你,因为是你种的善因。所以,人要懂得承受,不管什么缘分来了,首先要面对它,然后要慢慢地改变它、承受它,最后把这个缘分化解。
师父跟大家讲,佛法僧里受戒是什么?受戒就是把自己福德
2023-04-21 05:09:55
590次阅读
菩提本是空2021-04-10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菩萨度众生是因为因缘,因为菩萨跟众生有缘,没有因缘怎么来度你们?众生是因缘而生,因为众生和佛都是有缘分的。师父度你们,也是因为跟你们有缘分。师父帮了你们很多,等到这一辈子结束了,师父跟你们的这个缘分也就没了,但是我们种下了善缘。就像现在你们这么多人能够找到师父,你们敢说自己前世、再前世跟师父没缘分吗?如果没缘分,你们怎么会找到师父这里来?中华传统文化讲,擦肩而过五百年,这辈子能够碰上,都是缘分。你们现在能够到澳洲来见师父,这个缘分不浅啊!实际上,师父度你们只是个缘分,而这个因缘也是空的,因为等到大家百年之后都走了,这个缘分不就是没了吗?但是在你们心里有了佛缘。
菩萨说行无相度众生,就是说,我们帮助别人不要着相,帮助就帮助过了,对人好就好过了,没了就没了,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你们过去在马路上有没有帮过别人?你们过去没搬家之前,跟原来的邻居好得不得了,你说说看有没有缘分?后来搬家了,离邻居远了,
2023-04-21 05:09:55
733次阅读
无相法门2021-04-07
音频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菩萨在帮助别人、救度别人的时候是不着相的,不着相就是无相。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很多人请别人吃饭,吃完了喜欢到处去讲:“我请他吃饭了,要不是我请他吃饭,他已经好几个月没人请了。”这个就叫着相。这种话传到被请人的耳朵里,就算你对他好,他也不领你的情。菩萨帮助别人,从来没有说:“我在帮助你,我在救度你。”这些话用不着讲,这就是不着相。比方说,你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人,帮完了就结束了,没有到处去宣扬,就是无相。菩萨普度众生,在菩萨的眼睛里,菩萨没有感觉到有这么多众生要菩萨来救度,菩萨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菩萨没有把你们视为众生,好像菩萨在帮助你们一样。师父讲到三轮体空的时候,再具体讲这个话题。总的来说,就是你帮助别人后,不要到处去讲,你对别人好,别人心里都很明白。不着相就是无相。很多女人帮老公做点事情,马上不停地讲自己付出了多少,老公会不耐烦地说:“够了,你讲过好几次了。”有的男人帮老婆买了一样礼品
2023-04-21 05:09:55
1106次阅读
人生四苦2021-04-04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学佛人第一不能犯业。第二,犯了业要赶紧忏悔。有时候别人对你的一次劝导,可以让你重获新生。你能够听人劝,就是有福气。如果你们到今天还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还不知道这个世间有很多的苦,那么,你就会越来越苦。
师父跟大家讲,人有四苦。第一个苦是看不透。我们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透,其实,人际关系的复杂、纠结、争斗,都会有隐伤。什么叫隐伤?隐隐约约看不见的伤痕。你跟这个人吵过之后,你虽然说:“没关系,我们只是开个玩笑,算了。”事实上,这件事情并不会完全没有,而是会有隐蔽的伤痛。所以,一个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平淡,要知道任何争执、争斗,都会给你带来后遗症,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宁静。
第二个苦是舍不得。很多人舍不得过去曾经拥有的名、利、荣誉等,经常处在怀念中,想当年自己怎么样,这是一种虚荣心,这个舍不得会让你变得越来越颓废,越来越提不起精神。用现在话讲,你就是想听到自己过去得意时的掌声,而现
2023-04-21 05:09:55
518次阅读
四种修为2021-04-01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师父跟大家讲,人生需要有四种修为。修心要有修为吧?要有的。那么,要有什么样的修为呢?师父告诉大家四种修为。
第一种修为是忍得过。什么事情都要能够忍耐,而且要让自己过得去。中华传统文化讲,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你当时忍耐一下,可能几个月之后,别人就不会找你算账了。你今天在别人面前占了上风,骂了他,或者赢得了一些短暂的面子,可能他在心中就会记恨你,这可能会给你招来日后的灾祸。一个能够忍耐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忍耐并不代表懦弱。
第二种修为是什么事情都看得破。今天这件事情,别人伤害你了,你要看破它。如果他是有意的,那么可能是我上辈子欠他,或者我这辈子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在很久以前种下了这个因。如果他是无意的,更要原谅他。所以要学会淡定,要看破红尘,就像要学会看破我们年轻时候做的那些事情,今天一去不复返一样。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人生,热爱现实生活,因为我要借假修真,我要在这个人间做菩萨的
2023-04-21 05:09:55
45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