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心不求无障2021-03-20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离苦得乐要有正思维,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出离心,然后要达到知苦、断欲和灭贪的境界。在人间很苦,苦来自哪里?来自人的欲望和贪心,那我们就要断欲,把欲望断掉,把贪心灭掉。灭贪之后就是修行,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人来到人间就是来吃苦的。不要以为人间很开心,哪个人活得不累?不要以为就你一个人累。我们学佛人在生活中,不要排斥逆境和障碍,有时候逆境来了,害怕、躲避和排斥都是没有用的,烦恼还是会跟着你。障碍来了,躲避也是没有用的。犹如一块石头冲你砸了过来,躲避已经是来不及了,你只能看看用什么方法改变现状。
师父教你们一种方法,可以改变人心中的障碍,这就叫逆加持。逆加持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力量。比方说,今天你吃苦了,你就想象一下:“我过去比现在还要苦,我现在已经很好了。”用现代话讲,叫忆苦思甜。想一想我们过去苦的时候,不知道比现在苦多少,过去我们吃的苦更多,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很多。
佛法里面讲,究心不求无障,就是你的
2023-04-21 05:09:55
16219次阅读
正确面对 证悟空性2021-03-08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要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要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要证悟空性。很多人被这个世界玩耍了、戏弄了,他才会真正地开始思考:“这个世界难道是无常的吗?”很多人有钱有名有利,等到他被这个世界抛弃的时候,他才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是无常的。
学佛人要学会,承受非常人所承受的苦难,因为学佛人承受的苦比一般人会更多、会更痛。我们做错事情很痛苦、很难受,我们要忏悔自己身上的毛病,而且今后将来坚决不能再做错。普通人在回忆自己过去做错的事情时,他总是带着一种痛苦的心情:“当时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时为什么不那样?我为什么要刺激自己?我为什么要伤害他?”一辈子也想不开,一辈子也离不开,这就是人,因为人没有远见,必有近患。
师父要你们懂得证悟佛性,就是要证得无上的菩提心,成就正觉佛果。就是说,人要在社会上锻炼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知道这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师父经常有意问你们:“你认为呢?你觉得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2023-04-21 05:09:55
5028次阅读
修出庄严2021-03-05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佛经上讲二重庄严,那么,怎么样能够让人庄严呢?你们想一想,怎么样能够让别人敬重你、庄严你?一则智慧,二则福德。如果一个人很有智慧,别人就会尊重你。如果一个人语无伦次、神经兮兮的,这个人会庄严吗?如果一个人是有福德的人,有钱、有名、有利,别人就会尊重他,这些福德是他前世修来的。光有福德不够,还须有道德。如果一个人有道德,别人会尊重他,庄严吧?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很有道德,都会对他好。
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如果有菩萨具足了以上二庄严,“如是”就是指以上二庄严者(两种庄严的人),则知佛性,形象庄严,这个人一定懂得佛性,这个人就会非常庄严。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象,形象庄严,如果这个人对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分别心,这个人只是叫有为形象,有为形象就是有目的的形象。比方说,很多学佛人为了学佛,看见别人就合掌,学得像佛一样,让别人尊重他,这就叫有为形象。如果你从内心就能成就者,你能够避开心中的不有为,即无
2023-04-21 05:09:55
3222次阅读
不执着不追求2021-01-13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如果一个人不讲话,别人不知道你的深浅,一开口讲话,别人就知道你是吃几碗饭的。师父过去讲过一个典故,有一头狮子从来没有见过牤牛,有一天它看见一个动物比自己还要大,它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动物,它先躲在边上,然后往前冲想吃牤牛,牤牛张开大嘴巴,声如洪钟地叫了一下,把狮子吓得往后退。过了一会,狮子又上来了,牤牛还是只叫了一下,等到第三次,狮子上去就把牤牛撕死吃掉了。
师父把这个典故讲给大家听,就是要大家明白,现在有很多人自己没有文化、没有见识,就不要随便开口说佛法,更何况有些人根本什么都不懂,就拿着佛法的几句话来攻击这个、攻击那个,殊不知他们造了多少口业。你们听师父讲法讲到今天,你们可以把师父的《白话佛法》拿出来看一看,师父什么时候指名道姓地讲过别人的不好?你们一句都找不出来,所以要懂道理,没开的水会响,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你们烧水的时候,水在还没有烧开时,会咕咚、咕咚地响,等到水烧开之后就没有
2023-04-21 05:09:55
2388次阅读
无相空性是智2021-01-10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观想实际上就是锻炼我们的意念,如果经常去观想观世音菩萨会做什么,师父教我们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那么,你就会慢慢地把一切都变成空。想一想现在觉得很痛苦的事情,一年之后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痛苦吗?想一想现在让你很伤心的人,一年之后你还会这么伤心吗?想一想牙齿现在痛成这个样子,两个星期后还会这么痛吗?你们小时候丢钱了,会很难过,那个时候积攒十几块钱可不得了,现在想一想还会难过吗?现在十几块钱像玩一样的,你们要懂这些道理。
师父讲个真实的事情给你们听。有一个人当年积攒了五万块钱,他把钱一直藏在家里,也不放在银行,现在把这五万块拿出来,你说他能买什么?当年的万元户就已经了不得,可他有五万元,现在他把钱拿出来都哭了,现在五万元能买什么物品啊?因为时间变了,当年的五万元和现在的五万元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很多女孩子年轻的时候牛得不得了,觉得自己长得漂亮,左挑右挑不愿嫁人,等到自己老了,年纪不对了,时间不对了
2023-04-21 05:09:55
1754次阅读
内明外足是智慧2021-01-07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师父给大家简单讲讲内明外足。内明就是内心要明白,外足就是在外面对所有的事情要具足,尽量做得圆满,心中什么都要明白,修到不生不死断烦恼。心中要明白什么呢?人总是要死的,所以我想通了,我不争了。人总是要走的,今天你能对我好,我感恩你;明天你离开我,我谢谢你,大家都是缘分。然后,要断烦恼。不管讲什么话,只要从你的嘴巴出来,就必须要有智慧和善念,这样你就没有烦恼。很多人就是嘴巴出的毛病,你有本事守住你的嘴吗?你有本事不要随便讲话吗?你心里恨别人,你嘴巴讲了出来,你就是把自己的意念流露出来了,你就会闯祸。
反过来讲,如果你经常不讲话,慢慢地你的嘴就会收敛,你就会减少因为造口业而惹的灾祸,真的是这样。夫妻两个人吵架,天天对骂,骂了之后有时还会记在心中,心里想着以后不能再骂人,最后慢慢地他骂不出来这句脏话,这句话就会在他的心中灭掉。一个男人对自己的老婆很有意见,觉得老婆每次关门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响,心中想
2023-04-21 05:09:55
1617次阅读
从观想到无念2021-01-04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我们身口意三业要符合正因。正因是什么?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的,而且精进不懈,拼命地努力。你们去看好了,凡是每天努力念经学佛、做善事、做功德的人,他是不会退步的,也不会坏到什么地方去,更不会像一个恶人一样,所有精进的人都是往前进步。不经常到观音堂来拜佛的人,即便他们自己说:“我来了,我很努力,我做功德了。”你也不要去讲他们,随缘让他们去吧,努力的人有的是。所以明心见性靠的是不懈的努力和自觉多做功德,自有水到渠成这一日。
一个人想成功,一定要水到渠成,今天不管是谁,再有名的人,没有到时间是出不了名的。很多人一辈子想出名,出不了名;很多人一辈子想赚钱,赚不到钱;有的人一辈子想发财,每次看到他,讲的都是想发财的事情,嘴巴一开口就是这个生意能赚多少,可是没有一个生意做得长久。这种人很可怜,因为他不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盛就有衰。人的命运也是这样的,有好的时候就有坏的时候,有生就有死,有聚
2023-04-21 05:09:55
1631次阅读
运用三善学智慧2021-01-01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学佛人要学三种善学,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有一个“善”字当前。第一种叫善戒学,要善良,要守戒律,这就是一种学识、一种方法。第二种叫善意学,要善良、要真诚有意义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个学问。第三种叫善慧学,善良而且有智慧,这也是一个方法,因为当一个人做善事的时候,他就是有智慧,他知道自己今天做了这件善事,以后会有功德,这就是有智慧。实际上,你要是懂得善戒、善意、善慧,你的心就会不起烦恼,你的心灵就会得解脱。为什么学佛里面总要放个“善”字呢?“善”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头语,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善良的意念和种子种在前面,你就长不出善的果实。现在很多人生意做得很大,是靠骗别人,这种生意人就是远离了“善”,有些人虽然生意做得比较小,但靠的是真实,当然也有人靠诚实把生意做得很大。
修心修行,天时地利人和都是缘分。今天你们跟师父学佛,你们有天时、有地利,还有你们自己的发心,才会成全你们学佛,这三样缺少任
2023-04-21 05:09:55
1759次阅读
无欲则刚清净心2020-12-30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障碍的话,不要说你在人间没有烦恼,就算你看见了烦恼,你也不会动心,要不见人间的是非、善恶、过患。因为眼见亦非真,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耳闻均是假,你耳朵听见的有几件事情是真的?别人挑拨离间,你耳朵听见的哪一句是真话?要求内心的如如不动,才能控制外在的外心不动。外心是什么?外心就是我们说的贪心、恨心、愚痴心。
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心要像水一样地平静,心要像水一样地永远存在,所以要心如流水常自在。经常要问自己的心,云何翻滚为所有?为什么我们的心还要不停地翻滚?要了这个还要那个,生了一个女儿,还要生一个儿子,生不出来就拼命地去求。家里已经有一个房子住了,还要拼命地去打工,去要一个更好的房子。你今天已经吃饱了,还要吃更多。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没有守住你这颗清净的心,守得住的人不会被别人利用,守不住自心的人就出事了。
有的人不贪财、不贪名、不贪利,也不贪女色,你知道他最后贪什么?他喜
2023-04-21 05:09:55
2326次阅读
障道是执著2020-12-27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要懂得把人间修行的地方就作为佛国,如果你离开一切众生相,你就在净土。师父一直讲,我们观音堂的地方很干净,至少我们的小朋友和学佛人到这个地方来不会有太多贪念和欲望。那么,众生相是什么?众生贪不贪?众生恨不恨别人?众生做了多少愚痴的事情?师父今天看了一条新闻,一个男人把自己的老婆抛弃后跑到外地去了,这位太太带着二十岁的女儿一边打工一边找老公,找了十三年,终于找到了老公。这个老婆在跟老公讲话的时候争吵起来,一刀就向她老公劈过去,老公最后逃出来的时候,脖子上插着一把刀。想一想,这不是冤结吗?这难道不叫执着?找了十三年,难道就是为了这一刀?何必啊!如果人的冤结解不开,人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很容易犯罪,所以要想得开、想得通。
师父跟大家说,众生这种瞋恨别人的心,这种贪婪的心,这种做出愚痴事情的心,你必须要离开,你的心就是净土。问问你自己,你今天还有贪心吗?你今天有没有恨别人的心?你今天有没有愚痴心?如果
2023-04-21 05:09:55
327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