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虚空物质的本相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为什么有的人恶心,有的人恶意?为什么有的人贪图欲望,瞋恨现实,然后再加上愚痴?这些都是造成你性格脾气的一种基础。因为你把这种种的色、心,你对事物的理解全部存在你的内心当中;因为你看到的是外围世界的种种色,你就慢慢地把这些种种色理解成这个世界的本体,“原来这个世界的本体就是这样”“原来这就是‘相用’啊”——看到了这个事物,“原来就是这个作用”。举个简单例子,师父刚刚说的花,难道花就是放在桌子上,只有这个“用”吗?花的作用可多呢。
所以任何一种物质和事物所产生的相,并不是这个事物的究竟。没有相,你就不能用,没有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你就不能去使用它、跟它沟通。举个简单例子,你不能理解这个人的性格,你不能跟他交朋友,否则你就会上当,最后就会失败。所以没有相,不能用;能够理解它,那你才能用它。你不能“用”,就不能证明它有体性。所以你对一个人不了解,要是随随便便跟他交朋友,你可能就会上当受骗。举个简
2023-04-21 03:11:48
2321次阅读
105. 意识是佛性的基础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说《白话佛法》。
上次师父跟大家讲到,其实佛就是让我们能够明白,我们能够看得见的东西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来看。用心来看事物,这个事物就是真实的;只是用眼睛看,看到的是虚的。佛让我们讲话不是靠嘴巴讲,而是用心来跟别人讲,所以叫交心。我们懂得了这些之后,我们心就是在参禅,就是禅定。参禅就是用自己真实如来的本性来体悟佛性。你能够明白佛性是怎样教导我们,让我们能够感悟我们的心应该在人间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佛法讲的心地法门。现在经常说一个人好,“这个人心地善良”,就是内心的深处是善良的。
实际上真正有体性的物质(就是你今天做一件事情,比如接受这个教育、这个物质,或者你理解它),它必定有相(相就是外表看上去的)和用,还有体,所以叫体、相、用。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表面现象。体是物质的本性,你“用”它,首先要了解它这个物质的本性。你怎么去运用呢?体、相,还有运用。实际上真正有体性的
2023-04-21 03:11:48
2597次阅读
104. 真正的布施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真心和妄心区别在哪里?大家要知道,真心如如不动,真心是不动的;妄心,那是生灭不已的。什么意思?就是你真心的话,“我这样对你好,永远对你好”,它不会变化的;一个人是假的对别人,今天对他好,明天看利益没了,马上就转换了,所以它是有生灭的。生出来对你好的心,过两天一看利益得不到了,马上灭掉了;过两天又觉得你对他好,有利益,他又开始生出对你好的心,然后又灭掉。而一个真正对别人好的人,他的心是如如不动的,那叫真心;妄心叫生灭不已。
第六意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第六意识外面的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五识——眼、耳、鼻、舌、身。因为你眼睛看到了,你的第六意识开始转变了;因为你的耳朵听见别人说了,你的意识开始转变了;鼻、舌、身,一样。所以是外环境影响你的第六意识,所以人的第六意识是不准的。“我认为他很好,我感觉他很好”,你知道他多少?你了解他多少?你跟他深交过多少?你跟他曾经有过友谊多少?这一切都成为虚幻
2023-04-21 03:11:48
2173次阅读
103. 心是本源 真如佛性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心包太虚是什么?就是什么都过去了,什么都是虚幻的,人间所有走过的路我都能包容它,能够看穿世界万物,它都是虚幻不实的。我想通了,我想明白了,我看穿了,这就叫照见五蕴皆空。犹如一个草地上是空的,你才能从几百米的地方看到几百米后的地方,一览无余;如果你今天在草地上堆满了杂物,你永远无法看到这个有色世界的真正境界。我们今天如果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被虚幻所蒙蔽,就会被杂念、杂思维所利诱。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杂物堆在草地上,我们一眼看不见几百米以外的任何事物;因为太多的杂物和杂念把我们的智慧遮住了,让我们离开思维中应该拥有的真正境界,把我们的眼睛蒙蔽了,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没有想到未来应该怎样将利益抛去,用真正的善念、善利益去利益众生。所以学佛单单去求未知、求神通,实际上就是缘木求鱼。要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不好的性格、过去所残存在自己内心的杂念,要勇于跟自己内心的这种杂念和不理智的世界观去做斗争,
2023-04-21 03:11:48
2358次阅读
102. 不言寂静涅槃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佛法的高境界就是寂然不动(寂,就是安静;然,就是自然),一个人要清净才能得住,任何事情干净了就能够住下来。举个简单例子,能够到一个地方安定下来,这个地方一定是很安静的、能清净的。人经常在冷静之后,就会变得非常有智慧;一个人在烦躁的时候就会失去智慧。一个人很烦躁,在骂人,在吵架,在想不通,那时候智慧就离他而去了,所以冷静之后人会有智慧。人在忍辱之后,脱胎换骨。你想想看,你能够忍耐,说明你已经忍人所不能忍。想一想,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能做到,你是不是已经脱胎换骨了?所以有佛性的人能够忍耐,能够有智慧,平静,清净,心得住。
很多高僧大德修心都是“不言而善应”,就是有的事情用悟性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去说的。你去看,整天“叽叽呱呱”不停跟人家解释的人,这个人有智慧吗?所以“不言而善应”,也就是说不管在人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够从善去应对,会有善的感应。举个简单例子
2023-04-21 03:11:48
2298次阅读
101. 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人的开心、快乐、悲伤都是随着心在动,万物唯心造。你的心识在变化,你心认为“我现在很安静,我现在很安静”,你可能就安静了;你的心认为“我怎么这么烦躁?我控制不住了”,你就真的会控制不住。这就是你的心。所以你的思想和内在的分别心、观念,都会让内心起波涛。就好比一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想法的,他的心很平静,像大海一样。但是他逐渐长大之后,在他人生的风浪中、风风雨雨中,有了风,有了浪,他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的主观意识开始变化,他的第六意识开始成长。等到他第六意识慢慢地成长,长成后,慢慢地变成一个习惯性的思维,那么他就产生了喜怒哀乐。为什么叫习惯性思维?过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跟小孩子说“哭”,就做个脸相给他看“笑”;跟小孩子说“你笑啊,你现在开始笑”,然后就做个哭的样子给小孩子。这孩子就是根据你所讲的“笑”,他就哭;你说“哭”,他就笑。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这是第六意识在慢慢成长。你接受了
2023-04-21 03:11:48
2416次阅读
同道西行 各证其果 2025年07月08日
法音开示·最新
师父今天跟你们讲一讲《西游记》中的师徒几人,《西游记》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神话剧。实际上,《西游记》为什么能通过一个叫吴承恩的人写出来?我告诉你们,这个人是有来历的,他来人间就是为了著作《西游记》,他是经过天上批准后才把三界的事情写出来,其中里面的天上、人间、地府,你们去看看,除了《西游记》这部剧,还有其他人能写出这么好的东西吗?自这部剧播出来以后,对它深度剖析的人有很多,但是至今都没有人能真正把它里面的深意讲出来,因为里面除了三界的部分天机,那里面还有非常深奥的禅机,而佛门中的禅机在悟,不在表面意思。你们看唐僧一个文弱的僧人,他是观世音菩萨亲自选出来的取经人,为什么在西行的途中,所有的妖怪都盯着唐僧?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他到人间十世是童身,他的色身纯净至极。也正是因为他的色身纯净,对于灵界的妖灵来说,对他们的长生、修炼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在经历着生死风险,而每一次
2025-07-08 00:00:00
2次阅读
慈心妙法觉者悟 2025年07月07日
法音开示·最新
三佛佛音频传是为了唤醒你们心中的佛性,佛性对你们来说是唯一能让你们的本我觉醒。你们已经轮回很多世了,凡尘中的欲望遮住了你们原本清净的佛性。师父很心疼你们这些孩子,入世多劫,本性已迷,你们不能再这么迷惑下去。人生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几十年的人生,可以让你因坚定的出离心而超脱,也可以因你的自我迷惑而堕落,是超脱还是堕落,靠的是你们自己的心啊。孩子们,学佛不仅仅是为了人间的福报,也不是为了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师父希望你们能早点破除心中的迷惑,用佛法照见本自清净的佛性。你们很多人都是从天上下来的,奈何来到人间后就迷惑了。人间是一个大染缸,你们很多人的本性已经被严重污染了,是菩萨慈悲啊,没有放弃不管你们,他总是心生妙法,视机缘来救你们回头是岸。师父就是一个媒介,帮助三佛来传递救度你们的妙法,你们要懂得珍惜师父用妙法救度你们的因缘。此因缘如渡河舟筏,不要错过,不要随意弃之,一定要让自己有坚定的
2025-07-07 00:00:00
2次阅读
念起当觉 调心启智 2025年07月06日
法音开示·最新
心不造作业不生,当我们的心不能清净的时候,很多业障会跑出来,所以有句话叫“万恶皆由心造”。你要去讲别人的时候,也是因为你在心里对他有了想法,心连着我们的意识。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结婚后一直生不出孩子,你就在心里经常想,“我要是能生就好了”,很快地你晚上睡觉就会梦见自己生孩子。这是你的心经常在动,你的大脑就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所以你就很容易做到这种梦境。师父跟你们说,人的心会感召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只要经常在心里想,这个东西就会变成真的。在现实中有很多例子,一个人身体有问题,他马上就会往坏的方面想,“我身上会不会长东西?我会不会生恶病?”他只要一直这么在心里自己吓自己,师父不骗你们,接下来他的身体会越来越糟糕。在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他的身体实际上并没有生重病,是医生把他跟另外一个真正生癌症的人名字弄错了,他就拿着那个错误的检查单,天天自暴自弃,几个月后,他绝望得要死掉,医生突然给他
2025-07-06 00:00:00
1次阅读
修行在人间 觉悟在自性 2025年07月05日
法音开示·最新
人总是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才会成长,那是因为他接触的事物让他改变了固有的思维。就像现在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前,他们会认为社会跟学校一样,等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就会发现这个社会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上班迟到老板会骂人、会罚款;工作没有完成或没有做好,也要挨老板的骂;遇到难缠的客户还要受气。所以学校是教知识的地方,社会才是教做人的地方。然而在现实中,你跟着好人学做好人,跟着坏人学做坏人。很多人的成长和改变是在他进入社会后,所接触的人和事物让他有了思维上的改变,人的思维改变了,他这个人也就改变了。师父告诉你们,人生是一场修行,把握住这个修行的过程,你将来才能趣向一个好地方。你们记住师父的话,人生中所遇到的都是一种经历,这些经历能让智者领悟到人生真谛。当听到师父跟你们讲“生活就是修行”,你就要学会从生活中体悟修行,可不是你认为的在家里跟老公吵架就是修行,天天上班累得要命也是修行,这是愚者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
2025-07-05 00:00:00
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