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91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经常说,佛说一切唯心造,实际上为什么要修呢?就是修你的心。有时候我们学佛人总是看人家不满意,怎么样看人家都不能够让自己心里感觉非常舒服。实际上,你应该好好检讨自我才对。不满意别人,实际上就是苦了你自己。所以对人恭敬就是庄严你自己。
佛法经常讲,要从自我开始修,所以一切唯心造。我们经常说,对人恭敬就是因为心中有理,一个人心中有佛理,你才会对别人恭敬。你去看看能够对人家尊敬的人,他一定心中有真理的。能够把自己变得很谦虚的人,实际上他心中一定有佛理,他才是真正的珍贵。
佛法经常跟我们说,慈悲是你最好的一个解决人间各种问题的方法。这个世界有时候想解决很多问题,还是需要用慈悲。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圆满,只是很多人做事比较圆滑,他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圆满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在人间圆满呢?只有用慈悲,还有喜舍。多多去关心别人,祝福别人,就是
2023-04-20 10:25:30
561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91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实际上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学佛做人要有正能量,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懂得我们做人应该怎么样来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怎么样来化解自己心中的忧愁和烦恼。大家要明白,我们学佛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所以对好人,我们要爱护;对不好的人,我们要怜悯他。有时候我们说,等到你能够开悟,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道理的时候,你就会彻底的明白我们做人应该怎么做。有时候学佛修心的道理大家谁都懂,但是真的要来修了,很多人就住相了,很多人就学不到境界了。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最起码的出离三界吧。如果你连出离心都没有,你怎么能够学好佛呢?你不是自欺欺人吗,对不对?要修正自己,要了解缘起性空,就是空,什么都没有,但是没有并不代表空。在这个世界上既要了解,又要认识他,了解他是有物质存在的,但是呢,认识他,因为他只要有缘分的,到了最后都是空的。
我
2023-04-20 10:25:30
48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07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大家知道我们学佛有些事情,有时候自己本身没有办法控制,但是我们能够控制好自己。因为有时候你自己控制不好,你会让这个事情越变越糟。有智慧的人学会控制自己,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会善待自己,控制自己的怒气和控制自己的惊喜、欢喜,这些东西都要控制,过于过分了,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面对别人对你的一些诋毁、诽谤,造成伤害,至少是两个人,对不对?一个是你,还有你自己控制不好,你就会慢慢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伤心,那么你的朋友也会为你伤心。所以有智慧的人,要把别人对你的一些不好的一种语言,把它作为一种增上缘,能够让自己改变,就是要感恩别人对你的一些忠告。有些污蔑的话,你只能一笑而过,这就是快乐的人。因为快乐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思维上。
我们要做快乐的人,先要做好自己,本身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过去总是讲,有一千个
2023-04-20 10:25:30
377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12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经常说, 一个人心中要充满阳光,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经常自己这么想,“哎呀,我今天又这么幸运,我今天又这么法喜开心”。不要让自己经常沉浸在一种后悔,耗费精神的情绪当中。因为有时候你损失了一点倒是没关系,但是你一直在后悔,你可能人生会损失更大的损失。就像很多人一样的,别人骂你一下,想你回到家伤害自己一百下。其实你犯了一个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因为你会让自己在痛苦当中变得更加痛苦。所以经常不要被自己的后悔所掩盖。
有时候要离开那些负面的情绪,不要消磨自己的青春、消磨自己的时光。实际上时间就能医治我们心灵的创伤。有时候我们一个人看不到天上的太阳,是因为有云层,因为有乌云压住了你的心,所以你才看不到。当你心想,乌云一定会过去,太阳一定会来临的时候,其实你就是一个面对恐惧而不被恐惧压倒和吓倒的坚强的人。
所以有时候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
2023-04-20 10:25:30
629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1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人生啊!我们经常说生命短暂,今天你放弃了,明天你不一定能得到。每天要告诫自己:“佛法难闻,人生难得”,每天要铭记在心中,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颗沙子一样,微尘。
有时候要记住,毁灭自己的一定是自己的业障。跟着菩萨学佛的人,能够将自己的悲伤改为对自己的微笑,因为我们心中每一点一滴都流淌的菩萨的佛性。因为我们在一生当中,关键就是在于自己选择了我们的幸福而忘记了忧伤。所以做人不要把挫折太放在心上,有压力没有关系,有危险这是很正常的,一切随缘。
有时候我们做人很累,但是既然知道把我们放在人间,就是要让我们在人间这个烦恼道当中修出来,自己能够将生命绽放出光芒的佛性。只要珍惜,你一定不会抱怨;只要能够反省,你就等于选择了你正确的方向。
其实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每天要看到那些美好的幸福的想象。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得够多了,而且我
2023-04-20 10:25:30
50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1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经常说,我们对人恭敬就是庄严自我。有时候你自己庄严,你就会对人恭敬。有时候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寂静之中,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在人生当中啊!好像觉得人生无味,哎呀,这人生好像就是修心、念经、学佛嘛,好像没有趣味。实际上,就是因为你的寂静,就是因为你的付出,就是因为你给别人的好榜样,所以才成就了你,成就了你的一种宽容的态度,成就了我们经常说的真正的尊贵。
大家想一想,别人都在讲东讲西,都在为一日三餐,而你一直是很稳稳的,把自己压的低低的,好像人家看见你,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一样的。在这种平淡而好像无味之中,你就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了。因为你知道在这个世界当中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特别高兴,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特别担心。只有一样,就是“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这世界如果你不学佛,它没有圆满的,只有圆滑。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说
2023-04-20 10:25:30
54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1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实际上我们要改变人生,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你的心态是正能量的心态,那你的内心世界是会非常的光明。改变人生要有毅力,要精进努力,要能够放下自己的贡高我慢。要明白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当你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所遇到的,那只是一点小挫折,跟你所有的人生比起来,你还是会感到生活是比较美好的。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惜福。因为当一个人有烦恼的时候,没有这么一帆风顺的时候,他就会想到:是不是我没有惜福?因为你没有珍惜周围的友情和感情,你就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你总是为自己活着,而能够一帆风顺的人都是为别人活着。
我们碰到大大小小的坎坷,有时候碰到收获,如果思想不够成熟,不够冷静,就会在经历一些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当中,缺少冷静、寂静的思考,然后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幼稚。所以学佛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我们的
2023-04-20 10:25:30
306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在《易经》当中,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这个月特殊,把九月九称为“老人节”。因为“九”是阳数,所以“九月九号”是日月并阳。有一个“九”是阴,还有一个“九”是阳,所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 “重阳”,也叫“重九” 。到了唐代才慢慢地形成固定的“重阳节”的节气。让大家能够理解。
这个双重节日其实上是岁月过去之后对老人的一种怀念。“九”还有长寿的意思,“九九”就是说老人应该活的比较长寿,慢慢的流传下来的风俗,就是大家要吃花糕庆贺。过去到重阳节的时候,皇帝都要亲自到万岁山上登高,在山上看风景、吟诗等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一直被当地的社会看做是有消灾避难的意义。所以在九九重阳节这天,很多人喜欢帮助老人,照顾他们,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能够心中无魔,“九九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 当年杜甫就有一首七律叫《登高》,讲的就是重阳节大
2023-04-20 10:25:30
44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学佛做人,不管在学佛上,意识是一个人修行的见解。我们很多人以法相为基础,就是看见别人一些粗浅的外表,包括一些浅显的内在,然后自己在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见解。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见解转识成智呢?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智慧。识,意识,其实就是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末那识,然后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实际上就是转这八种识为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生起,与般若智慧相应的智慧。
“成所作智”是什么?就是在修行上,当你眼见——眼睛见到色,有色世界,耳朵闻到声音,鼻子嗅到香,舌头尝到味道,身感觉、触的时候——身体是有感觉的,碰到身体就会有感触,如果这些与无明相应,那么这些就是你在依照缘分做了。实际上,这样你的感官所认识的一些现象,包括这个人的相
2023-04-20 10:25:30
611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30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学佛其实学的就是智慧,佛教的智慧就叫“般若”。为什么叫“般若”不叫“智慧”呢?因为“般若”是佛的智慧,而“智慧”有世间的智慧,所以可以区别它们。佛法界讲,世间的智慧只是一种世智辩聪,就是在世界上拥有很多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世间的一些智慧,但是佛的智慧是终极智慧。“终极”就是到根本了,所以实际上“终极智慧”在佛经上就被翻译成“妙智”。
师父为什么总是叫你们学妙智?因为我们人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其实都来源于人的分别心。我们只要起了分别心,就会在心中生起我执、法执。如果没有分别心,哪来的“贪瞋痴”三毒心?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你想想看,你今天跟人家一比较,你的心不平衡了:“为什么他有这么多钱,我没有?”你就开始生起很多贪、瞋、痴、慢、疑的心,妄想心都来了。“为什么他在人间能够做得这么好,而我在人间……他又不比我好
2023-04-20 10:25:30
36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