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23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做人,一生都有很多的委屈,总觉得自己委屈。实际上人生在世,所遭受的委屈越多,有时候能够使自己的生命会获得更多的价值、更多的悟性。我们人有时候不能觉得自己太委屈,因为当你感觉到委屈的时候,你的负能量会增加,会扰乱你的生活。我们学佛人要学会一笑置之,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自己心中的负能量。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因果,哪有什么委屈。你认为委屈,你怎么不看看上辈子你跟他的关系?学佛人要懂得怎么样来化解自己心中的矛盾,自己心中的缘分。
人真正要学会的是自我的清净心,因为当你自己有了清净心,你整体的心灵慈悲的素质会提升,守戒的知识会提升。很多人在学佛中,在人间很多人会攀缘,攀得好的特别开心,攀得不好的就想:“算了,我出家吧。”在社会上觉得自己混不出来了,想想:“算了,出家吧。”其实自己能够调节自己的心态,那才是最坚强、最无畏的心理素质的选择。
2023-04-20 10:25:30
444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0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经常说,佛法实际上不单单是修行懂因果,其实在道德方面也是一起修的。为什么儒释道都是讲究一种修,这种修为就是在思维方面的。怎样让自己既能做到儒家教育讲的仁、义、礼、智、信这些方面,又能从真正的佛家修行禅悟的基础上修成正果,那就要理解生命和宇宙真相的理论。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懂得怎样在这一生懂得因果、懂得因缘、懂得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和生命各种现象之根源,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家都知道佛教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实际上这些都讲到缘起。真正地懂得缘起,我们才能知道佛法所阐述的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
大家都知道三法印,行无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家知道有四法印吗?大家知道有五法印吗?师父今天告诉大家,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漏皆苦,一切诸法无我,涅槃永寂,这个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然后涅
2023-04-20 10:25:30
623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12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人生有八苦——有八种苦。大家都知道人生这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大家都知道十月怀胎——生苦,从肚子里生出来,十月胎狱之苦。过去说“胎狱”,是什么意思?这个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像在地狱里面一样,非常痛苦,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生出来就苦——生苦。其实生老病死大家都知道,把后面几个跟大家稍微解释一下,我相信你们都喜欢听。
爱别离,大家都知道,生离死别,喜欢的人要离开。你看火车站、飞机场多少人不肯离开,大家抱住痛哭。尤其在人要走的时候,对自己爱的人放不下,但是没有办法,生离死别,这种都是很痛苦的。
怨憎会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有冤结,夫妻感情挺好的,但是因为有“怨憎会”,所以两个人又要好、又要吵,吵了又要好,好的时候好得不得了,吵的时候又难过得不得了;在单位里不想看到的人你要看到;意气相投
2023-04-20 10:25:30
666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1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昨天我们的法师问到师父关于“五住地烦恼”的问题。其实烦恼就是迷惑。我们说,凡是我们执着于众生三界九地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只要你在三界当中,在九地当中,你就会有烦恼。比方说,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见一处住地,这种迷惑会让你产生烦恼。
“欲爱住地”可能大家都知道,欲望和爱会产生人的贪瞋痴慢疑。“色爱”指的色界的迷惑,自己的染浊。“有爱住地”称为无色爱住地,实际上就是无色界的时候。“无名住地”指的是每一个人痴心,心有时候心体没有慧明,就是不能够明白很多的真正的佛理,这个世界的真谛。
这五个里面唯一的一个“见一处住地”可能大家都不清楚。这个烦恼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见住地”。“见”就是我们看到三界的见惑,这种迷惑。这些迷惑非常容易断掉。“见一处住地”就是说,你虽然在三界当中有很多的迷惑,但是这些迷惑只要你能够见到真谛
2023-04-20 10:25:30
535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1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听众朋友们,上次有一位听众问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到底是一个什么典故?为什么屠刀一放下,马上就能成佛呢?”其实这是有个故事的。师父讲完故事之后呢,再跟大家解释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过去唐朝长安有个人姓京,他本来是个屠夫。因为有位善导大师在当时的长安弘法布教,劝人深信因果、劝人不要杀生、改恶求善,念佛求生极乐,渐渐的百姓家里户户断肉、素食、念经、念佛。突然之间,这个京姓的屠夫他一看,自己肉摊的肉一天比一天难卖出去,他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我的肉越来越卖不出去了?”。他跟人家一打听,原来知道城里有一个名叫善导的僧人,天天在劝化人家吃素,叫人家求佛、拜佛、吃素、念经、行善、不杀生。这位屠夫心里顿生愤恨之意,他非常的恨,于是回到家拿起一把刀就闯到寺院里,准备杀掉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一位高僧,这些高僧其实都是功能的,有大的神通。善导大师一看到对方
2023-04-20 10:25:30
53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23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实际上一个人修心修到什么程度,你修到什么程度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开悟。修心越快,你的悟性越多;修心很慢,你的资粮就越少。所以资粮少了,那你主要是智慧的资粮就少了。没有智慧,你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傻傻的。经常会被人家看不起的人都是没有智慧的。
佛法里面经常说“有福报”,那么“福报”跟“智慧”有什么区别呢?福报是什么?福报是经过你的努力行善积德,你会有洪福。智慧是什么?智慧人家说,一个人享清福。“洪福”和“清福”是不一样的。清福难修啊,清福是修来的。比方说,你今天吃喝不愁,物质方面非常富有,那你是洪福。清福是什么?知足安乐啊!难道不是福气吗?无欲无求啊,一个人能够逍遥自在,无欲无求,那不就叫清福吗?人为什么要大富大贵呢?一
2023-04-20 10:25:30
67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230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要懂得人生有“八苦”,得不到的想去得到它,时间长了也放不下。其实经中曾经说“三苦”、“八苦”,主要是讲什么呢?主要是讲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离苦”。“离苦”,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苦”。你不想看见的人,你看见了,你苦吗?所以,人生首先很多人专门问:“为什么有八苦?”师父告诉大家,你想想看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啊。再加上求不得、怨憎、爱别离、五阴炽盛苦,想一想哪个苦不是在现实当中?你逃避都逃避不了的。 “生”,人生在世,叫“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些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
“怨憎会苦”就是仇恨和冤结、憎恨挥之不去,聚集在你的心里。你想想看,你心里不想去恨了,但是你还是自然会恨他。你说你苦不苦?我们经常讲,“爱别离”那就不谈了,生死无常,喜欢的人离开你了,聚散无定,亲爱的人不得共处,喜欢的人要离开。过去我
2023-04-20 10:25:30
483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80102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有时候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想象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祈盼,不知道在这个繁华的、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让自己真的保持一种心境的豁达。其实他不知道,因为人的一生,你的道路选择会影响到你人的一生。如果你选择错误,你可能一生会觉得自己很错误;如果你选择某一时期一点错误,可能会影响你一段的生活。过去我们都有做错过事情,就是因为属于凡夫俗子没有能够认清世俗的尘埃,所以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方向你就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那么在现代社会当中,你究竟说学佛学佛,佛在哪里呀?净土又在哪里?很多人天天在家里,痛苦的时候就在想“佛啊,你在哪里呀?我求你,你又不见。净土到哪里呀?我真想一个人清净一点,什么烦恼都没有,我哪怕什么都不要,我要清净。”这时候你才会慢慢地发现“净佛”的出现,“净佛”就是干净的佛、佛性,就是在你的心里、内心
2023-04-20 10:25:30
526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8010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人在社会当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的挫折。很多人在挫折面前就心态发生变化,而有些人在跟自己的挫折抗争,但是心里没有一种理想,没有一种学佛的信念,没有信仰,所以很快的就被自己的肮脏的理念所打倒。学佛人讲的就是觉悟。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你才会断惑证真——断掉迷惑,证实真实世界的存在。
事实上,我们学佛人拜菩萨并不是一种好像“你是学佛了”身份的象征,而是代表着你已经摆脱了人间的烦恼,你开始了用“悲智”两种品质的运作的开始。一直用智慧来解除烦恼的能力,然后你用慈悲、悲悯的心你才了悟生命的真相的这种能力。所以这样的话,你就是发愿会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实际上,这就是悲悯心的开始形成。
其实佛教在整个世界当中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她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再现,她这种宗教是显示人的伦理道德。佛教有意的告诉你“人生是苦的”,然后再引导你去追求
2023-04-20 10:25:30
76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8010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今天在前面的十几分钟给大家做一些白话佛法的演讲,希望大家能够对很多佛法的一些理论基础多学一点。
其实佛教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识。佛菩萨的高尚的品质其实就是因为每一个人潜在的本具的佛性所产生的,所以为什么佛法能够让每一个人变得各个都具有高尚的品质。这就相当于孟子曾经说过的“人人皆可为舜尧”,对不对呀?也就是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的本心是最善良的,但是我们八识田中可以让人把心变为烦恼,也可以把这个心变为般若。
事实上在人间解决烦恼的能力,这一潜力那是无限的,因为我们具有佛的本能啊!很多人根本不懂得怎么解决方法,因为他不知道去开发自己本身潜在的佛性,理解这个社会的真相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将一切“看空”,“看空”并不是叫你做空。很多人误解了佛法,“哎呀,空的,反正我不活了”,不是叫你做空啊,也不是叫你完全离开生命
2023-04-20 10:25:30
59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