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第十二册
今天先给大家讲,五欲苦无边,无得亦无失,人身难得,正法难遇,人生无常,如梦幻泡影。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像在做梦一样地活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并在做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的魂魄不齐,所以就犹如生活在梦幻泡影。很多人喜欢讲道理,实际上,讲道理的观念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当你想讲道理的时候,你的心中就会出现对与错。因为你想讲道理,你的心中就会产生对与错,那么就有好和坏之分,对于修心修到很高境界的人来说,这就等于产生了分别心。师父给你们讲的都是菩萨的大智慧。
很多人说,你跟我讲道理,我跟你讲道理,那么你已经有分别心了。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因为当你跟人家讲道理的时候,你就落入了有染,因为你已经跟人家讲这个道的“理”了,那么你就已经在道理之中,你就有了执著:“为什么我这样?为什么他这样?这是为什么?”因为你跟他讲道理,所以执著心就出来了,就会遭受到人本身的六识田中的作用。为什么不说
2023-04-21 03:49:54
765次阅读
12-34、四相即空
第十二册
做人要一如既往,因为人终归是要死的,一万年之后你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例如,你今天跟他吵架之后,终有一天会跟他和好,那你为什么明天不跟他和好呢?你知道这个结果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今天知道以后是要上天的,为什么不好好修?发什么脾气?有什么毛病不能改正呢?所以学佛后“无我相”的人,因为没有自己了,他们已经体会到无我的境界。不跟别人吵架的人,一定是无我的,别人跟你吵,你心中有佛。而有些人说“无我相,我不跟你吵”,实际上,自己回到办公室里去哭,这种人还不是真正的无我相。真正无我相的人就是:不管你对我怎么样,我都是笑嘻嘻的,因为我没有自己了,你骂谁?如果你都没有“我相”,你就会认为自己这个人已经不存在。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无我相”是什么意思?今天你们开会,是大家发言,你不发言,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只是听别人讲,你就很放松?这就是无我相。我想今天什么事情都跟我没关系,今天开什么会跟我都没关系,
2023-04-21 03:49:54
739次阅读
12-33、著相是“非相”
第十二册
《金刚经》说“不住相布施”。佛教讲:不住相生念,就是说,你不要著相、执著而生出来念头,就是自己不因看到别人或事物产生出念头。举个例子,今天你看见比尔·盖茨了,你就住相生念,你生出来的念头是不是一定跟他有关系?今天你没有看见比尔·盖茨,而是看见一个很穷的人,又影响到你生出的念头了吧?所以,“不住相生念”,就这么几个字,有很多的含义。男人们在一起谈得很开心,这个时候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走过来了,你脑子里生念头了,这个生念头已经让你住相了,为什么?你看到她这个相,住在你的脑子里,你讲出来的话、接下来做出的行为,肯定会不正常。
行善行而不住善业。就是说,我今天做任何善事,我没有觉得它是善事。如果你主观的“我”不存在,就是说你做好事做得多了,你根本没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么师父问你们,如果你主观的“我”已经不存在,客观的“我”在哪里存在呢?主观的“我”是什么?就是“我认为”。今天你去开会,不想发表任何
2023-04-21 03:49:54
940次阅读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第十二册
继续讲“无我相”是什么。师父跟大家做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无我相”就是做任何事情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用自我的观点来评判任何事情,思想境界要提高。
现实生活当中,人总是执著地追求着“我相”。任何从自我出发的观念,有“我”的观念、“我”的想法、“我”的行为,就会执著,就会让自己进入自我束缚的境界。其实这个“我”,一个是精神,一个是假存在的肉体。如果肉体没有了,就是灵体生活。当你们躺在床上的时候手脚都不动,但你们的思维会想到很多,这个时候就是灵体生活。这个虚假的“我”会让你瞋恨、难过、开心,这个虚假的“我”又会让你想起一些事情就会哭。这种思想意识中的变化,其实你已经在过着灵体的生活。
从“我相”谈到“世间一切皆属虚妄”,连你们拜的佛和菩萨,如果你只是去求菩萨、拜菩萨,则还是存在着虚妄之相;只有学习菩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界佛的境界。
师父问你们,你们今天拜菩萨的时候,你们把菩萨当成真
2023-04-21 03:49:54
840次阅读
12-31、执著是解脱的障碍
第十二册
师父继续跟大家讲“人相”。“人相”是什么意思呢?依存相续生存的原理,相续就是相互持续,就是说,我们之间相互依靠,这个人才能生存。然后又依靠有漏的身蕴,那么有漏的身蕴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的身体是有漏的。想想看,人的身体怎么不漏啊?漏出多少事情?动手术一开刀是不是气就跑掉了?一个人动完手术后,至少一个月缓不过气来,精气神都跑光了,所以一个人是不能随便开刀的。就像手表一样,从来没有打开过,它会很准,一旦打开了一次,它要么快、要么慢。所以人的身体有漏,做错事情有漏,人在发脾气的时候,身体是不是有漏?
依存相续生存的原理,虽然跟别人必须相互依赖地生存,因为自己身体有漏,所以称“住于有漏的世间”。就是说,我们因为身体有漏,但是又必须依存,而且大家一起住在有漏的世间当中,这个世界是没有圆满的人间之相,所以就叫“人相”。师父讲给你们听,人就是永远没有圆满的,你说哪有人是圆满的?可能吗?再伟大的人也没
2023-04-21 03:49:54
933次阅读
12-30、去我相执著
第十二册
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金刚经》里面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经典。师父今天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佛教中经常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四相在《金刚经》里面也是属于经典。师父刚刚跟你们说的相应,也是这个“相”,这个“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让你离相,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实际上,离开四相就是让你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就是没有自己。我们要想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是不烦恼、不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过去佛经里讲不思量(不去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什么叫无心?”师父现在跟你们讲,以后人家问你们,你们都要能够回答得出来。什么叫无心?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这是正确的回答。人家讲什么话你都不去想;今天大家坐在这里没有分别心,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然后,学佛也是在同等基础上一起学;不执著,就是对什么
2023-04-21 03:49:54
1052次阅读
12-29、智慧的圆融就是相应
第十二册
实际上,人间的一切都是相应的。相应是什么?相应就是我对某件事所应做的须和此事物对称。就是说,我一生愿意付出多少,我的一生就会相应地得到多少,这是从人间来讲什么是相应。从佛法的角度上来讲,什么叫相应呢?我对你好,你会对我好,不就是相应吗?我今天看见你,对你特别善良,跟你打招呼,每次都打招呼,打招呼到后来,这个人就是我的好朋友了。很多人刚开始来观音堂的时候,大家根本不认识,“你好”,你天天跟他打招呼,到后来他看见你就亲热得不得了;西人也是这样的,师父跟西人打交道也是,每次都很客气,到了第三次、第四次,他跑过来看见你开心得不得了,就跟你拥抱:这就叫相应。犹如自己的肚子很小,就不要吃太多的东西,这也叫相应。自己的钱很少,你就少买一点衣服,没钱就不要去买东西,这叫相应。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就叫相应,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叫不相应,所以佛法里面有相应法。
相应法就是让自己心中要有杆秤,自己称称自己的分量,
2023-04-21 03:49:54
1074次阅读
12-28、止观才能定中得智
第十二册
怎么样让自己的心和行为能够相应呢?那么就要止住妄念。止念很重要。止住妄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的烦恼能在你的意念前和意念后停止。要把一个人心中的妄念,就是不好的念头、不应该想的事情止住,就是让你的烦恼能在你的意念前和意念后停止。这句话从语言上来讲,很难理解,师父给你们举个例子。你看见人家突然之间从你家门口走过来了,你那个时候想:“他跑到我家去干吗?会不会偷东西?”这是妄念。记住了,就是你在脑子里还没有想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停止。比方说,你想:“我看见他从我们家走出来了,他会不会到我们家偷东西?不可能的,我们邻居这么好,不可能的。他一定是帮助我扫地,帮助我做什么。”好,止住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意念之前和之后马上要停止。其实是邻居给他塞一封信。
又比方说,“今天我憋不住了,我要骂人了”,刚刚想骂的时候,止妄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个念头还没出来之前,马上止住它。如果前面止住不了,“我一定要骂”,好了
2023-04-21 03:49:54
1221次阅读
12-27、三窍进入正信
第十二册
学佛人不是要开窍吗?今天师父先教你们一个小三窍。学佛读经是这样的,第一个窍叫“听”,仔细地听;第二个窍是认真地“读”;第三个窍叫“入”,就是进入了。听、读、入,就叫三窍。要记住,你一直在脑子里听,听熟了之后你再读,和你没有听过直接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方说,师父的《白话佛法》你们从来没看过,你跑上来就看,你是看不进去的。你必须要经常听师父的录音,听了之后你再读的感觉和你直接读的感觉是两个概念,这就是窍门。因为耳朵和眼睛是整个七窍里面最重要的两窍,所以眼睛看到的很容易惹事情,耳朵听到的也特别容易惹事情。还有一个嘴巴。人的七窍里面这三窍最容易闯祸,也最容易接受外界的尘缘,就是我们说的五尘、缘分。
师父希望你们明白这些道理,你才会懂得人间的苦难、沧桑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永远不会停止。见了人间苦,你才能从中开悟;你今天不见人间苦,你是开悟不了的。很多人离了婚,才知道珍惜婚姻;很多人吃过苦了,才知道
2023-04-21 03:49:54
1006次阅读
12-26、学大乘救众生
第十二册
要懂得,因为我们人有色身,就是看得见的身体,只要你今天有这个身体坐在这里,你就一定会有生老病死。其实,人是很苦的。你们想象一下,人总有要死的一天,那个时候你们是何等地痛苦?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掉死亡。想一想到临终你们的房子、孩子、财产,你们会很痛苦。师父说的都是真的。
如果你知道有色身,就知道会有生老病死;有物质存在,就是看得到的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就一定会有成住坏空。就说今天这个房子,建成房子后,然后我们住在里边,几百年之后坏了,最后把房子拆掉重新造,空了。你今天只要有物质的东西,就会有成住坏空。小时候从长牙开始,一直到牙被虫蛀,直到今天还在吃东西,然后到牙齿坏了,牙齿要补了,到了最后全部掉光,空了。只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都有成住坏空。
在这里师父把大家引导延伸到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上来。大乘佛法就是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一切的道理,因为你已经知道这一切都会成住坏空,一切都是生老病死,然
2023-04-21 03:49:54
93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