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妄存正修己心 2025年05月30日
法音开示·最新
很多学佛人为什么修着修着就偏掉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心先出了问题,比如修行中的妄念、分别、执著、名闻、利养等等这些,修行的心不能及时得到导正,他就很容易陷进去。我们经常讲修解脱,是让自己的心解脱出来,要从自我的牢笼里解脱出来,所以困住你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的心。当你恨别人的时候,伤的是不是你自己?你生别人气的时候,伤的是不是你的身体?当你在修行中出现妄念、分别、执著、名闻、利养的时候,你修行的结果就是一场空啊。我经常给大家讲,“地狱门前僧侣多”,就是在警醒你们所有修行的人,你们要知道日常中的每个念头、每个行为、每一句话,都可以将你导向两个地方,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狱,你们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师父希望你们所有修行的人多给自己修回天的功德,不要给自己种轮回、下地狱的果。师父看到有的人在承受果报的时候,最大的可悲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当下受果报的因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生了重病,他的身体已经
2025-05-30 00:00:00
3次阅读
修心方能见真道 2025年05月29日
法音开示·最新
师父告诉你们,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得到佛法智慧——简单的人。简单的人脑子干净,他们不会左思右想,师父怎么讲,他就怎么修,这叫依法修行。依法修行的人,一方面他不容易在修行中犯戒造业,另外一方面,因为他脑子简单干净,他就更容易修出清净的智慧,所以这样的修行人容易开悟。大家想想看,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你让他怎么去生出智慧?他没有智慧生出来,胡思乱想的人只会在脑子里生出更多的烦恼。师父教你们念经摒除杂念,止念静心念经,你们要知道念经是在念心,念心又叫养心,养心就是在安心。你们心情烦躁的时候,念上十几遍《心经》看看,心里还会烦躁吗?经文的能量已经把你的心调伏好了,几分钟前还想发脾气,念完经以后,你生气的心已经不见了,被转换了。大家在修心的过程中要时刻调伏自己内心的变化,不要被自己心中的执念、偏见影响了多年的修行。佛法是从恭敬心中获得。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向别人借一样东西,你是不是要客气一点、礼貌一
2025-05-29 00:00:00
4次阅读
尘心灭 净心觉 2025年05月28日
法音开示·最新
无明的人内心没有觉性,他觉察不到对与错、正与邪,所以他就会一直处于自我迷惑的状态,并不断出现修行问题。学佛的人对求法的渴望程度不一,加上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所以就有了境界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修行境界高也好、低也好,你只要沿着师父给你们指引的方向修行,到达极乐净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你境界低的情况下,还要这里学学,那里看看,学佛的心左一下、右一下,是很难让自己真正离开六道。师父有时候想想,你们这些弟子真的很可怜啊,有这么好的佛法天天在你们耳边响起,你们要珍惜啊,你们有些人还在浪费时间,不知道精进修行。尤其是看到一些弟子在佛法的道路上修偏了,师父讲句真心话,我真的很心疼啊。这么浅显的佛法,师父已经在用你们能听懂的方式来讲授,有的人还会把佛法的本义曲解,要开智慧啊。佛法义理的究竟,要用简单的心、干净的心来聆听领悟。师父的佛法以音声的方式讲解,就是让你们听音声,悟其含义,不是让你们钻佛法的表面字义
2025-05-28 00:00:00
7次阅读
无为修行得真境 2025年05月27日
法音开示·最新
在日常修行中心态很重要。大家记住,修行不要刻意而修,刻意修行就进入了为修行而修,反而有更多障碍来阻碍你,因为你太执著了,执著的心恰恰是修行上的障碍。可能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修行有这么多讲究,师父告诉大家,佛法是无为的,就是你在修行的期间,不要让自己为了修行而修行。比如念小房子,你不能太执著念诵的数量,要明白念小房子不是目的,念经也不是目的,菩萨是让我们通过念经、念小房子知道在人间不要欠别人,不要伤害众生。如果你一边念着小房子,一边还在做着伤害众生的事情,你念多少经文也上不了天,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开悟啊,你还不明白念经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像有的人问师父:“师父,我已经许愿吃全素,我还能给孩子、给家人做荤食吗?”一般我不会直接回答他,这是一个让他思考的机会,也是一个让他开悟的机会。所以你们以后在修行中有问题,不要想到马上提问,要先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这个事情我能不能做?你实在是想不明白的时候,
2025-05-27 00:00:00
5次阅读
严守六根修清净 2025年05月26日
法音开示·最新
我们在修行中为什么要谨慎?因为要防六贼。这六贼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贼就在我们身上。眼睛看到同事升职了,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我干得不比他差,为什么他能升职,我不能升职?”耳朵在听到大家都去捧他,你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大家要知道人的六根为什么会变成六贼,就在于我们的心不正。你就是一个不学佛的人,你也不能有不正的念头,何况你们现在每天都在念着菩萨的经文,更不能让邪念跑出来影响你修心。师父跟你们讲,假如一个人的心不正,一个好事情到他那里也会变成坏事情。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正法原本是来到人间利益众生的,坏人会拿着它去做敛财的事情,而好人只会想办法把正法(佛法)传播出去,因为好人是为了度人、救人,让佛法利益更多的众生;坏人只会利用人们的善良去欺骗别人。同样都是在用佛法去宣传,一个人是做着下地狱的事情,一个人是做着普度众生的事情,普度众生的人最后一定会到天上,敛财的人一定会下地狱。佛
2025-05-26 00:00:00
4次阅读
破执障 离诸相 2025年05月25日
法音开示·最新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想想看,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是不是宇宙万象中的相?师父在给一些人看图腾的过程中,比如看到他身上有一个打胎的孩子,师父告诉他要念经超度掉,过一段时间后,师父再去看他的图腾,他身上打胎的孩子已经投胎了,那么师父原来看到的相还有吗?没有了吧。所以大家切记,修行莫著相,包括你们在消业还债的期间,“我已经念了师父给我讲的组合数量,灵性怎么还没有走呢?”你只关注念组合的数量,你却忽略了组合的质量,这样念经,灵性又怎么会原谅你呢?这是你们很多人的通病啊,著文字相,著了数字相。学佛人应抛开一切外相,用感恩心修行,感恩遇到这么好的佛法让你消业还债,让你解脱苦海;还要用惭愧心学佛,佛海无涯,你只是学到一点皮毛而已,应该持大精进心努力开悟。师父告诉你们,真正的学佛人要懂得诸法万象,我们只是借助佛法的船到达彼岸,所以要懂得见相不入相,任何相的显化,都不要让自己陷进去,要见
2025-05-25 00:00:00
4次阅读
超越自境智慧行 2025年05月24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最难的是修心。一个人的习惯十几年、二十多年了,你让他改掉,你说难不难?你们看看自己身边的老公,一个抽烟的习惯,你说了他无数次,他也答应要戒掉抽烟的毛病,最后呢?他为什么戒了几天又抽回来?反反复复这么多年,最后他跟你来一句,“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再让我戒烟”,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啊。是真的做不到吗?是他没有想真的戒掉,心里还有抽烟的欲望,所以他才戒不掉。比方说你们想修出六道,心里仅仅是有这个愿力,而实际上你在修行中并不是很精进,在度人、法布施方面也不愿努力,你能修出六道吗?显然是不能修出六道。在人道,你连自己的心都超越不了,你超越不了自己懒惰的心,超越不了凡尘的思维,你在人间方方面面都不能自我超越,任由业力牵绊,任由五欲侵蚀你的心,你在人间苦海中只会越陷越深。修行要了业缘,斩五欲,消诸业,断轮回。菩萨让我们注重修心,就是在帮助我们超越、改变自己,先超越自己原本低级的品格,升华自己
2025-05-24 00:00:00
4次阅读
内修外证 圆满自性 2025年05月23日
法音开示·最新
修,实际上就是改;行,就是行动、做的意思,修行就是让你改掉身上的毛病。你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气,你是不是要改掉啊?你告诉师父你要改毛病,接下来就要有实实在在改毛病的行为,要有行动。改毛病就是在改变你的习惯,改习惯就能改变你的人生。你们要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好与不好,其实跟他的性格、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从小到大都好吃懒做,你好吃懒做的性格就会让你一生都一事无成,因为你懒啊。一个懒惰的人,想想命运会好到哪里?五欲中的“食”和“睡”你占了两样。改恶习、除欲望是在断恶业,念经是在消旧业,在消旧业的期间不要再造新业,这个过程才是修行。大家在修行中要注意一点,不要从这个业障中刚摆脱出来,又陷入到另外一个业障里面,比如很多人最不易发现的法执。你经常听师父讲,学佛要觉悟、要领悟,靠什么觉悟和领悟呢?就是靠心来觉悟、领悟。你如果盯住佛法的文字去钻,那叫执迷不悟。修心,从心里改掉喜欢乱想、
2025-05-23 00:00:00
4次阅读
守心持戒自清净 2025年05月22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要明理,明理方能见本性,明心见性的人才能走向佛道。不明白真理的学佛人,在修行中自我曲解佛法,如同进入魔道,魔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所以他最终使自己变成了魔。修菩萨的人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克服后再把欲望慢慢消除,最后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所以菩萨的心是清净无染。师父今天教你们把心做为一个道场,这个道场要保持清净庄严。师父跟你们讲一句话:自心不乱,没有人能让你烦恼;自心清净,没有人能让你波浪起伏,所以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啊。你到观音堂你的脑子还敢乱想吗?你知道菩萨在看着你,你还敢在脑子里有非想之念吗?非想之念就是你不该有的念头,你不能想的东西叫非想之念。你们在师父面前,你们都不能有非想的念头,你们要知道,起心动念师父都能感应到,何况在观音堂有这么多佛菩萨和护法神。每天要让自己的心清净啊,要像观音堂一样清净庄严。观音堂为什么比你家里还要干净?因为你们每天都要打理观音堂,所以任何人来到观音堂他都感觉很
2025-05-22 00:00:00
4次阅读
断恶修善行 功德从心起 2025年05月21日
法音开示·最新
说到功德,是所有修行人既不能执著,又不能没有的。“德”又有得的意思,修功有所得,名为功德,这种功德是善行之德,所以称为功德。比如你常常行善于众生中,你能得到无量的福德;你常常精进念经,你下的功夫深,最后能使你得到开悟的果;你常常静坐禅定,你能深入般若之海。大家理解功德,先要明白,不管你在哪方面用功,这个用功不是短时间就能看见一个结果。打比方说,一个老伯伯种田,他春天耕种,到秋天才能收获,他也不是当季播种当季就能收获,它要有一个过程。学佛人在用功修行的期间要用佛法提炼自己的心。菩萨来你家了,你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你的心不能与菩萨的心相应。贪、瞋、痴,这是你们在学佛过程中的必修课,修到你看到一直让你讨厌的人不再讨厌,修到你对世间没有任何贪欲,修到你不再迷惑的时候,你离明心见性就不远了。所以你们问师父,我什么时候能明心见性?师父一定会告诉你,你什么时候不贪、不瞋、不痴的时候,你就差不多了。修行为什
2025-05-21 00:00:00
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