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实际上就是改;行,就是行动、做的意思,修行就是让你改掉身上的毛病。你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气,你是不是要改掉啊?你告诉师父你要改毛病,接下来就要有实实在在改毛病的行为,要有行动。改毛病就是在改变你的习惯,改习惯就能改变你的人生。你们要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好与不好,其实跟他的性格、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从小到大都好吃懒做,你好吃懒做的性格就会让你一生都一事无成,因为你懒啊。一个懒惰的人,想想命运会好到哪里?五欲中的“食”和“睡”你占了两样。改恶习、除欲望是在断恶业,念经是在消旧业,在消旧业的期间不要再造新业,这个过程才是修行。大家在修行中要注意一点,不要从这个业障中刚摆脱出来,又陷入到另外一个业障里面,比如很多人最不易发现的法执。你经常听师父讲,学佛要觉悟、要领悟,靠什么觉悟和领悟呢?就是靠心来觉悟、领悟。你如果盯住佛法的文字去钻,那叫执迷不悟。
修心,从心里改掉喜欢乱想、妄想、执著的内心活动,这叫修心,也叫修内行。心里的行为叫内行,身体的行为叫外行,修行是内外兼修。修心就是让心更明白,不迷惑、不颠倒,让自心清明如镜,也叫内明。修行是修身体上的毛病,改掉已有的缺点,改掉无明的习惯。比如你在单位工作不顺利,回家后把气撒在老婆身上,或撒在先生身上,这是不是缺点?这是不是无明啊?学佛后发现自己有这些毛病,改掉它就是修掉不好的行为。因为人身上有着这样的、那样的缺点,所以你不能圆满人的品格。修行就是在圆满做人的品格,修到品格圆满,你就是外足。学佛要内明外足啊,你们哪天把自己修到心清意明,行为上没有漏,那就是菩萨的境界了。当然,菩萨的境界也是一种名相,不可执著。学佛修行要无为而行。你们看菩萨的开示,菩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说,“我观音……”他没有把菩萨讲出来,那你照样知道,“哦,这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师父要跟你们大家讲,真正的大菩萨来人间救人,他是从来不会讲我是某某菩萨。如果他讲他是哪位菩萨,你就要好好动动脑子了,听得懂吗?师父希望你们每个人能修到心清意明,明明白白地理解佛法,不要被无明之业障心,迷惑颠倒,偏离正法。
莲花童子师父
202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