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在《易经》当中,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这个月特殊,把九月九称为“老人节”。因为“九”是阳数,所以“九月九号”是日月并阳。有一个“九”是阴,还有一个“九”是阳,所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 “重阳”,也叫“重九” 。到了唐代才慢慢地形成固定的“重阳节”的节气。让大家能够理解。
这个双重节日其实上是岁月过去之后对老人的一种怀念。“九”还有长寿的意思,“九九”就是说老人应该活的比较长寿,慢慢的流传下来的风俗,就是大家要吃花糕庆贺。过去到重阳节的时候,皇帝都要亲自到万岁山上登高,在山上看风景、吟诗等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一直被当地的社会看做是有消灾避难的意义。所以在九九重阳节这天,很多人喜欢帮助老人,照顾他们,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能够心中无魔,“九九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 当年杜甫就有一首七律叫《登高》,讲的就是重阳节大
2023-04-20 10:25:30
44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学佛做人,不管在学佛上,意识是一个人修行的见解。我们很多人以法相为基础,就是看见别人一些粗浅的外表,包括一些浅显的内在,然后自己在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见解。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见解转识成智呢?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智慧。识,意识,其实就是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末那识,然后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实际上就是转这八种识为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生起,与般若智慧相应的智慧。
“成所作智”是什么?就是在修行上,当你眼见——眼睛见到色,有色世界,耳朵闻到声音,鼻子嗅到香,舌头尝到味道,身感觉、触的时候——身体是有感觉的,碰到身体就会有感触,如果这些与无明相应,那么这些就是你在依照缘分做了。实际上,这样你的感官所认识的一些现象,包括这个人的相
2023-04-20 10:25:30
617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30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学佛其实学的就是智慧,佛教的智慧就叫“般若”。为什么叫“般若”不叫“智慧”呢?因为“般若”是佛的智慧,而“智慧”有世间的智慧,所以可以区别它们。佛法界讲,世间的智慧只是一种世智辩聪,就是在世界上拥有很多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世间的一些智慧,但是佛的智慧是终极智慧。“终极”就是到根本了,所以实际上“终极智慧”在佛经上就被翻译成“妙智”。
师父为什么总是叫你们学妙智?因为我们人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其实都来源于人的分别心。我们只要起了分别心,就会在心中生起我执、法执。如果没有分别心,哪来的“贪瞋痴”三毒心?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你想想看,你今天跟人家一比较,你的心不平衡了:“为什么他有这么多钱,我没有?”你就开始生起很多贪、瞋、痴、慢、疑的心,妄想心都来了。“为什么他在人间能够做得这么好,而我在人间……他又不比我好
2023-04-20 10:25:30
37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028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在我们的学佛路程当中,很多人都在摸索着学,有时候自己不一定能够学到真正的佛法佛理,因为有时候我们人对于一些正的和邪思邪念不是太了解,所以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的,什么是邪的。其实菩萨早就告诉我们,行十善总是正的。如果你能够守十善业,不杀生,其实十恶就是不去做十恶,守十善业。你十恶不做,就是有善。你如果善业不做,就有可能行使自己的恶。
那么很多人经常讲,十善和八正道有什么关系?今天师父就跟大家讲讲有什么关系,关系非常大。因为你守了十善,因为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那么你就是拥有了八正道,这就是关系。因为你这些都没有,你就开始有正当的见解,叫正见;你有正确的思维,就是正思;你有正确的语言,叫正语;你做出来的事情是非常正当的行为,叫正业;你有非常正常的、正确的不造业的这种生活,就是正命;你
2023-04-20 10:25:30
64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02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佛教对人的痛苦和烦恼,经常说是起源于分别心,也就是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说现象,现在这个世界一切的差别,实际上正常的一些差别,其实在人间是很正常的,只是起源于我们人内心的分别。有分别,然后起我执、法执,才会生出贪瞋痴三毒的心,成就种种的颠倒妄想,让自己陷于无尽的烦恼。很多人说想解脱,但是看看苦海无边啊。所以有智慧的学佛人就必须先要去除分别心。记住了,经常用平等心的人,他会有般若智慧。
《金刚经》经常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社会上的人精神上的痛苦、烦恼,其实就是因为自我的失落,就是自我在想不通、难过、走不出。为什么现在每年有100万人自杀,因为想不通,因为人现在对物欲是没有节制地去追求。一个人好吃的东西不停地吃,觉得有钱就能
2023-04-20 10:25:30
606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0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人经常要修心,要修精神的资粮。佛告诉我们真相——世间的真相和出世间的真相,就是让我们能够觉悟自己、开悟自己,能够懂得因缘,懂得果报,让我们能慢慢地明白道理,使我们能够理解更深的无念。也就是说,等到你对人间的一切都能够理解之后,你会慢慢地觉得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无念——没有什么念头了,因为知道它只是个过程,没有必要有什么住相在这个过程里的,因为无所住心。
我们经常讲般若,有智慧的人就会无所住心,所以不分别、不着相、不执法。我们能够拥有菩萨的心、菩萨的智慧,就会慢慢地对执著产生一种离弃感——离开它。就像我们很多人学佛之前什么都要,等学佛之后慢慢明白道理了,就会慢慢地放下很多。放下实际上就是在进步,放下就是一个让自己觉悟的基础。觉悟首先要有渴望,渴望是什么?渴望就是愿望。你有这个愿望了,你才会得到真正的觉悟。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正常地救人,
2023-04-20 10:25:30
485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07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为什么可以解脱生死?因为“解脱”是“无我”。无我不单单是一句话,无我是有智慧的。无我并不是禅定,无我是将自己的智慧上升到一定觉悟的层次。智慧不同,你所拥有的解脱程度也不同。我们经常讲“三乘”——声闻、缘觉、佛乘,这三乘中的声闻乘讲的是无常和空的智慧。所以人要懂得苦空无常,要学会无我。很多人就是不能断我见、我执,所以他不能证得解脱。我们真的学佛的人一定不能有私心,不能有我见、我执。
缘觉乘实际上是缘起性空的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能观察十二因缘,而且能够断除无明习气。我们能够懂得观察生死轮回,懂得因为我们的生死轮回是因无明而有,所以证实到“我”是因缘所生。能够断我见、我执解脱,并能够懂得用十二因缘断除一念无明的人,他就是缘觉乘。其实声闻、缘觉虽然是小乘佛法,但是他们都能到解脱道。因为他们无我了,他们已经没有了自我的执着。所以他们就算没
2023-04-20 10:25:30
669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0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佛法如大海,我们唯信能入,就是说你要相信才能进入大海。我们修行本身就是逐渐断除我们身上的习气,很多不好的习气就是在学佛当中慢慢地断除的。有时候,因果问题我们看不穿、看不明白,以为这是真实的,实际上因为你不能看明白因果,你才会种下更多的因,才会成熟更多的果。你堕落就是因为不知道因果会给你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弟子问佛陀:“我们的念头应该怎样把握好?我们有时候不当心杀生了怎么办?”在人间一定要懂得,自救是最重要的。佛陀当年在人间也是希望他的弟子和所有世界上学佛的人都能够自救,因为师父领进门,修心靠个人。你一定不能做凡夫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要理解什么叫受持?“受”就是信受,相信接受;“持”就是修持。受持能够让你进一步勉励自己变得越来越善良,越来越进步。因为我们在人间看不到因果,所以我们才会变得思维被束缚,没有观察到每一
2023-04-20 10:25:30
89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1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不管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学佛最主要的是控制自己的心性。很多人为什么会失控?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佛陀的教义,他脑子里都是想着人间的事情,计算着别人的错误。很多人一般人间活着总是离不开自我,脱离不了小我,然后自己在很多问题上一直化解不开。其实,佛教的智慧是什么?佛教的智慧就是让你开悟,就是让你有般若。但是我们经常说,人间不是也有智慧吗?那么人间的智慧到底是什么?人间是小我者智慧,而佛法它不异世间法。从学佛的角度上来讲,要真正地脱离人间的聪明、假智慧,佛法界叫“世间的聪明”,我们称为“世聪”。
实际上,要真正地懂得脱离世间聪明,那就要理解事物的本质来脱离表面现象。佛所说的真正的智慧是由戒、定而来的,而这个人间是没有戒、没有定,有些是与生俱来的小智慧、小聪明,有些是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很有智慧。其实佛所说的般若智慧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也就
2023-04-20 10:25:30
59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1128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经常说,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三法印、四圣谛,讲的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和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佛法的基本教义里还有讲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经藏、律藏、论藏——经律论,组成了佛教的经典《大藏经》。我经常跟大家解释这些,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经藏就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言论的汇集,就是当年佛陀说经论法;律藏就是佛教的戒律,用现代话讲叫规章制度;论藏就是释迦牟尼佛后来的大弟子对佛陀的理论、思想的阐述的一种汇集。这叫“经律论三藏”。
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让大家懂得怎样来寻求解脱生老病死,就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实际上佛经非常多,但是不会超过这四圣谛的,很多教义都是从这四圣谛里出来的。在佛教的经典上记载着很多善恶因果报应,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生命和宇宙的真相,这是佛教的教理要告诉大家的。如果你对生命和宇宙能够理解,那么你在禅悟
2023-04-20 10:25:30
93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