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 念出智慧,学出本性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我们人在学佛念经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观想,有时候又觉得我们到底怎么样来拜佛念佛呢?我们有时候盲目不清,实际上学佛念经有四种比较好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持咒,就是直接念经,盯着自己所念的经文不停地念。第二种是观像,就是看着观世音菩萨或者任何菩萨的像念经。第三种是观想,就是一边看着菩萨,一边想象着我自己是菩萨,想象着我在救人,想象着我正在做佛菩萨的事情,想象着我要怎么样……这样菩萨就会给你更多的加持。很多人在念经的时候经常想着观世音菩萨,这样念经的效果就比没有观想的效果要好很多。“持名”是什么呢?就是持着大悲咒,我今天所有念诵的经文都是大悲咒。我念大悲咒的时候,我就想着大悲咒。第四种方法叫实相,就是说一心不乱,我某某某实实在在坐在这里在念经,我实实在在正在打坐、正在念经,就是实实在在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然而你才念经。那么这就会让你一心不乱,因为你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所有好的和不好的因缘果报,所以你的心才
2023-04-20 04:43:51
868次阅读
2-23. 心念无相,五蕴即空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我们说念经啊,有时候念一遍、念三遍,或者念七遍,有什么不一样吗?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念经也好,都要用心。那么我们说念经,数量也是心诚的一种,所以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叫发愿念。就是说,你如果有愿力地念经,那你就比较容易念而有成,学着菩萨的愿力来念经。这样的话,你的精神就会定得下来,你有不正的念头,你也会定得下来;这样的话,你就会为他人树立一个榜样。自己的精神定得下来,而且有愿力地念经,容易感动天地。所以,我们念经,有时候好像在念经,有时候呢,又好像没有念经; 我们有时候心念动了在念经,有时候呢,没有动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样。我们经常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说的就是念经的人,有时候念得熟了,就犹如没有念经一样,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在念;无念而念者,说的是你虽然没有念经,但是你的感觉就犹如在念经一样。实际上,这就做到了相应法, 就是念和无念实际上都是在念,这就是相
2023-04-20 04:43:51
1162次阅读
2-22. “贪著、执著”非为德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佛法非常的深奥,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呢,又无所不用。实际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用佛法的一种理念、一种境界来做人的话,那么你可以去掉很多贪瞋痴,你就会少掉很多的麻烦,你就会顺利很多,你的身体、工作也会很好。所以,我们做人,有时候不是说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心眼就正,并不是说你很有本事,你这个人心道就正。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就是,要用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法,来做所有事情,而不是说你在学习知识方面很全面,你在心眼上就一定是很好的。我们曾经说过,很多有钱人,他的良心并不是很善良,很多有本事的人,他们的心道也并不是太正。何为“心道”呢?“心道”就是你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你的心眼是讲你心里长眼睛了,你的眼睛能够看到你的良心,你的心和人走的道一样,叫心道。而我们的心到底是不是走正道呢?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有本事、有知识、有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是正的。
我们要知道境界。这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证明你邪正是非的一
2023-04-20 04:43:51
1010次阅读
2-21. 学佛妙法净在其中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什么要多做点功课?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念经、做功课?念经、做功课实际上就是要让自己明白道理,因为我们离不开佛菩萨的光芒,因为我们如果不学佛、不做功课的话,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自身的本体,也就是本性。关于修行,实际上很多方法都可以修,但是真正地能够从一个法门中开悟明白一个理,而不去左思右想,那么这个就是叫“不二法门”。所以,学佛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要干净,一个人的心灵干净了,他学佛才会学得好。一个人对所有的法门都尊敬,然而要专一地去学习一个适合自己法门,这样的话,他的心才会干净。佛法中的禅也是这样,禅力实际上就是定力,当一个人有定力的时候,他就等于有净力。“净力”是什么呢?人在干净的时候是会产生一种力量的。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从来不去想偷人家的、去抢人家的、去说人家的,这个人就非常干净。有了干净的时候,如果突然之间某一个人说,这个事情是谁干的?他心里很干净,他会有定力。这个话是
2023-04-20 04:43:51
1345次阅读
2-20. 戒行引发善行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台长今天继续跟大家讲,我们都要做功德,但有些人做功德没有发心,因为做功德首先要发心,才能做得好功德。也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你首先要想,我为什么做?然后呢,再去做一件好事,并想一下,我的发心对不对?比方说,现在很多人在赚钱的时候,他也有发心,他的发心是什么呢?就是我要多赚点钱。这个就是他的发心,所以所做的事情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台长希望大家发心要正,我们做任何事情实际上都有个意念, 就是说,我今天做这个事情,到底跟我的学佛和修持有没有关系?另外呢,是不是有誓宏愿,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要有愿力。我今天想做好人了,那么我多做善事;我今天想帮助人家了,那么你就是个好人; 今天我实实在在地去与人为善了,那么你就是个善人。所以,佛经上有一句话,叫“善男子善女人”,实际上说的就是一心为善。我们修心的人,必须要身口意三业都要清净,也就是说,你不但行为上在做善事,你在嘴巴里讲出来的话也必须要善。很多人
2023-04-20 04:43:51
943次阅读
2-19. 让人间有更多阳光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大家知道,我们人有时候有很多的昏沉,大家知道什么叫“昏沉”吗?“昏沉”就是人昏昏沉沉的,就是今天不知道想干什么,明天也不知道想干什么,很多事情自己举棋不定,心有时候也搞不清楚到底会怎么样, 在人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好像就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胡思乱想。有时候,精神困乏,老觉得自己很疲倦,就是在我们东方电台做功德值班的那些佛友,他们有时候时间坐得长了,念经都会睡着。因为人的身心没有舒畅,所以他很容易睡着。举个简单例子,当一个人精神很振作的时候,他对某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他的精神非常集中,他就不容易睡觉。而对某一件事情,他觉得很被动,他觉得我做的这个事情,就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样,他没有一种新鲜感,他没有一种我要为众生去做出更大的贡献的想法,就算坐在那里,脑子里也是稀里糊涂的,一个人过于疲倦,过于昏沉,又没有一个思维能够指导他的境界,所以,在那里接接电话,一会儿念念经,一会儿就稀里糊
2023-04-20 04:43:51
867次阅读
2-18. 学佛人自利利他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听众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学佛、拜佛、念经, 很多时候嘴巴里在念经、心里在拜佛,但是很多学佛的理念与行为都是空谈的,没有务实。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一种正确理念来约束它,觉得拜佛就像读书一样,到了学校,你就得读书,然后回到家里呢,你又是另外的一个人。其实不然,师父经常说,一个人学佛做任何事情,要务实,我们做很多事情,空谈,那是没有用的。学佛要用真正的心来学,要用真正的意识来学。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空谈是没有用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明白,一个人学佛已经是在向菩萨靠近了,那你的心就得真正地靠近菩萨,而不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也不是行为上一套、理论上又是一套。我们有些学佛的人,嘴巴里讲,要与人为善,但是实际上做出来的事情呢,是不与人为善。要劝人家吃素,要少杀生,但是呢,到了饭店里,大鱼大肉,看着那些明明可以成活的鱼,一点它,就被拿到厨房里开刀问斩了。这些都是没有善心的人,这也不是我们学佛人应该
2023-04-20 04:43:51
983次阅读
2-17. “内护外护”——学佛人就是弘法人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听众朋友们, 我们学佛人经常会讲,“ 我要弘法”。到底怎么弘法?实际上,弘法就是将最好的佛法和这个法门告诉所有的有缘众生,使之流通。什么叫流通?就是让大家都知道。知道的人,他们自己能够搭上这艘佛船。知道了之后,不珍惜的人,他就错过了这班车。但是作为我们来讲,我们必须要让人家知道这个信息,这就是学佛人应该做到慈悲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很多人弘法,首先要知道,我们弘扬的是什么法,我们自己的样子、心态成了什么样的弘法之人。就犹如一个人想推销营养品,但自己一看就是骨瘦如柴、身体很差的人,谁会相信他的营养品能吃好呢?他自己自身很重要。这就是我们说的,他自己的行为、形象和思维给人家产生的印象特别重要。有些人整天在骂人, 在害人,这种人如果出去跟人家说法、弘法,没有一个人会相信的,没有一个人会听从他的劝。实际上,他非但没有起到弘法作用,他还会破坏这个法门。所以,当一个人能够为某一个法门在弘法的时候,
2023-04-20 04:43:51
857次阅读
2-16. 想离“六道”先做“人间佛”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我们活在世界上,应该从佛法当中吸取一些什么养料呢?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们不明白,因为不明白,所以才最容易犯错的。就像我们在开车,什么时候是最容易闯祸呢?当你不认识路的时候,你一定会闯祸。所以,要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就不会闯祸。我们经常说,人生在世,不能免去很多的灾祸,不能免去很多的死亡和疾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防范这些灾祸呢?当这些困苦病难发生的时候,当疾病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放下万缘啊。当我们知道我们的病还有救的时候, 我们要发愿,我们必须在今后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用在无限的救度众生中去、学习菩萨的精神当中,当我们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我们只有放下万缘,一心求佛了。如果你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应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境界;如果你觉得你应该到四圣道,这个四圣道已经是脱离六道轮回了,
2023-04-20 04:43:51
860次阅读
2-15. 心念所扰,宿业缠绕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
实际上,我们做人,有时候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因为一个人的感情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你用人间的观点去看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你可能会进入贪瞋痴慢疑。也就是说,你单单地学一些人间的聪明,你是不能够了脱生死的,也不能把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看穿。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破尽自己的烦恼障,你也不能解脱。很多人在这方面都不大懂,他们用人间的方法去对付人间的事情。犹如一个小孩子,他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他是中学生,他不能破解高中、大学数学的一些难题;他必须要有老师教,而且要循序渐进,他才能将人间的事情慢慢地看穿、看破。所以,台长跟大家讲,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们有时候要懂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我们站在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位置,你才能看清楚这个事实的真相。就像看见了人家在吵架,如果你也是吵架当中的一员,你一定不知道,谁是对,谁是错;只有当你是局外人,你看见他们两个在吵架,他们所讲的理由,你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对
2023-04-20 04:43:51
73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