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119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观世音菩萨她是大慈大悲的,对我们人的生活和命运,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她让我们走进了自身解脱的道路,让我们忘却烦恼,所以师父上次跟大家讲,千咒万咒不如大悲咒。《大悲咒》是让广大的佛子非常有受用的。因为我们经常说你把大悲咒注入心中,你就把佛的智慧注入了心中,你把所供的水供给我们的观世音菩萨,所念的经是《大悲咒》,你的水就变成了大悲水了。所以就等于有一种雨露滋润的感觉,让我们能够饮用此甘露,有不可思议的功效。所以如果你持《大悲咒》,能够得十五种善生,可以免除十五种恶死,大家肯定想知道。我们经常念《大悲咒》的人,有哪十五种的善生呢?
实际上,如果你常念《大悲咒》,你所生之处常逢善王。善王就是你所生出来的这个国家,这个君王就是非常的善良的。
第二种是常生善国。就是你经常会生到非常善良的国度里边。
第三是,常值好时。生出来
2023-04-20 10:25:30
670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121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实际上中国民间其实对观世音菩萨的一些描绘实际上早就有了,观世音菩萨的男身怎么会转变为女身的?实际上在唐宋以后的印度、中国、日本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种观音形象,今天师父想用一点时间把三十三观世音菩萨的通俗形象跟大家讲一讲。
第一尊叫杨柳观音,可能大家都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右手拿着杨柳枝,左手持着一个药碗,端坐在莲花上,这一尊杨柳观音又称为药王观音。所以持杨柳表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是杨柳手的三昧,三昧我们说完全是通天通地、完全有智慧的、开悟性的三昧,能拔除疾病和人间的苦痛。
所以大家以后就知道了,有时候碰到人家问你:这尊观世音菩萨是哪一尊啊?你们要学会看,这个右手持着杨柳枝,左手拿着药碗,那么这就是叫杨柳观音。
第二尊叫龙头观音,是观世音菩萨坐在云端的龙的身上,或者有时候有一种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观世音菩萨站立在龙的身上,或者有时候是观世
2023-04-20 10:25:30
471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12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上次跟大家讲我们观世音菩萨的33个通俗形象,就是说大家学佛的人要学会看观世音菩萨的像,所以我们很多人学佛学了半天,人家跟你说“这尊是什么菩萨?”你看都看不懂,因为菩萨显化的像不一样。
上次我们说了十尊显化,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说第十一。第十一叫德王观音,这尊观世音菩萨你们要学会看,观世音菩萨坐在岩石上面,右手拿着杨柳枝,左手放在自己肚脐眼的前面。他当时表现出是一个梵王身,其实梵王就是德行优越,德行非常优越,为色界之主。师父跟你们讲欲界、色界、无色界天,色界的主就是德王,“故名德王”,他是这个道德,道德王身。所以你们以后就知道,人家问你“色界天现在谁管着?”实际上就是梵王。那么这个观世音菩萨像就是叫德王观音。
接下去跟大家讲的十二是水月观音,水月观音,顾名思义,大家知道跟水和月有关系。观世音菩萨是乘在莲花的那个瓣上,不是一朵莲花,只是一朵
2023-04-20 10:25:30
33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126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上次师父给大家讲了讲三十三观世音菩萨通俗的形象,上次跟大家讲到水月观音、一叶观音,今天继续跟大家讲。
第十六尊是延命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立在水上的岩石上面,右手支撑着自己的额部,凝视着水面,顶上带着一个大宝冠,大宝冠就是一个像凤冠、宝冠一样。观世音菩萨的相非常好,慈悲柔和,身上穿着璎珞,妙发及天衣庄严。如果过去家里、在民间有人供延命观音就是延长寿命。过去风俗当中,供延命观音能够除掉别人给你的诅咒和毒药之害。
第十七尊就是众宝观音,众宝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向左平坐岩石上面,右脚伸展,左膝盖立起,左手置于膝盖上,右手着地,显安稳之相。众生为求世间财宝而遇难,只要拼命地念菩萨的圣号就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护持和超拔,这就是众宝观音。
第十八尊是岩户观音。观世音菩萨端坐在岩窟当中,就是敦煌窟那种石头凿的那些非常庄严的洞中,救护众生。大家知道观世音菩
2023-04-20 10:25:30
487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131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首先师父告诉大家,我们说一个人如果你有非常激动的心、经常烦恼的心,不真实的心,这些心实际上就是你的烦恼的制造者,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把自己的心变成禅心。禅是什么?禅就是锻炼自己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物,用智慧来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来解决人间的烦恼,你用了这种心你就可以慢慢地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安静。所以台长经常跟大家讲,禅是解脱,禅是一种俱静,禅是一种开悟,禅又是一种出离。所以一个人拥有悟性首先要理解别人,一个人能够理解别人,他才会在自己的本性上产生一个良好的善缘,有了这个善缘你才能相互了解人生、禅悟人生、开悟人生。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修。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做人有时候似有禅非无禅,就是好像有这个禅,又好像没有这个禅心,所以禅心似动非动,这是师父在白話佛法里跟大家讲过的。有时候为什么叫禅心似动非动?就是好像开悟了,
2023-04-20 10:25:30
698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202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很多人经常说:"佛法是宗教。"也有人的说:"佛法是教育。"佛法应该说,"它是以教育为主,主要是教育我们: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係,明白人与宇宙、自然的关係,还有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因果法则。
教育它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课题。教育让你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性格,改变你的一切习惯。一个人的慾望通过教育,他就会慢慢地知足;如果不教育,他的慾望会让自己的贪心,更加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教育就是实实在在地修心。
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要懂得治理好国家,也要治理好人,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你才能让自己每个家人得到自我的修养,端正思想,修养完善,那麽你家庭就会有秩序,所以我们经常讲叫"国泰民安。"
我们不管做什麽事情,一切要从心正开始。你今天的心正,意识就会正,你的意识心就会得到满足。意识心是什麽?就是你心里想得到的事情,虽然你在物质上没有得到
2023-04-20 10:25:30
1402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211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一个人为什么能开悟?因为他有悟性。悟性从哪里来?悟性从自己对事物的外在的环境,和内心的一种觉醒感悟而来。怎么样能够感悟呢?不断地修心,一个人能够修心学佛的人,他就会有感悟。
所以,修心、开悟,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人不修心,他对很多事情都不明白,等到他修了心之后,他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很多人间的道理,他知道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让别人,比方说他自己受苦?为什么会让自己对很多事情不明白?为什么会自己产生很多的误区?那么开悟的境界,就是让人能够提升自己的学识,对学习的意识,就是破除执迷。因为我们过去在学佛当中,没有很多的正信正念,因为我们非常的执迷,就是迷执。
破迷,开悟实际上就是让你了解到人生宇宙的真实相。因为我们在人间有很多的无明业障,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眼睛看见的,耳朵听见的,意念当中认为这是有的或者没有的,这些都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这就叫
2023-04-20 10:25:30
691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21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开悟首先必须要有悟性,明心见性。其实开悟就是从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表现来领悟佛法的真谛,比方说:有些人说心里开悟了,但是一碰到人了,碰到事了呢,当别人妨碍你了呢?你就马上会见闻声色,就是说马上动心。
真正的能够让自己明心见性,心相具通,理事无滞,才能真正地慢慢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悟,真正的开悟就是让自己已经能够从心里来理解人生的真谛,我们经常说的苦空无常。苦空无常的人不会有我执和法执的,经常能够开悟,首先要懂得识悟。“识”就是认识的“识”,识悟。你认识到这个开悟的重要性,你才会真正的开悟。
真的开悟的人实际上他能够在人间见色闻声啊,每一天见到的,他都像没有看到一样;闻到声音,都像没有听到声音一样,念念圆通,智照无碍啊,智慧是没有阻碍的。所以真正的开悟它有标准的,就是希望人能够从心里能够理解,所以很多人嘴巴里说我开悟,但是真正等到
2023-04-20 10:25:30
381次阅读
培植佛性 福慧双收 20170304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我们总是说要开悟,什么叫开悟?一个人真的想开悟的话,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要坚持己见——什么事情都不听人家的,都以为自己是对的,经常不信佛言。菩萨讲的话如果你左思右想,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它,然后慢慢地你就会起“自障心”——自己障碍自己的心。因为佛菩萨讲过的话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它重新解释,你自己障碍的心就会有,然后你慢慢地就会不坚信佛言,就会让自己的执著心常住在心,就会见不了自性。所以,要学会怎么样开悟,首先要去除自己的见解,要听别人怎么讲,你才能明白。
另外还要懂得要“智照无滞”——智慧地照着自己,让自己心中没有停滞不前,没有障碍。
学佛的每一个念头出来都要圆通,念念圆通,就是你开悟最好的一个老师。你每一个念头都能想通,实际上你就是在开悟之中。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念念圆通,他是“不见一法能为障碍”。什么意思?就是说他对学的佛法的所有东西,他总是
2023-04-20 10:25:30
964次阅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20170311
音频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
【文字版尚在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节目录音原音为准。】
学佛人重在自己要修行,实际上是重在要修智慧。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在行善,好像在做很多好事,但是我们都没有很注重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恶业。所以很多人做一辈子好事,但是一辈子都是在有漏当中,因为他们身体造的恶业——杀盗淫,嘴巴造的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念上造的是贪瞋痴。问题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方说你挑拨别人引起仇恨了,像现在很多女孩子眨个眼睛就是在造业当中。所以佛法界讲要重视身口意三业的清净。
语言上,师父经常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就是说一句话可能让一个国家变得非常兴旺,一句话可能让一个国家灭亡,读历史我们就知道这句话。我们的意识决定了我们的口业,现在的人偶尔有一点不开心,心里就会一直念念不忘,有一点事情不舒服马上就犯了瞋业,恨心就会起来,心理行为就会很多。有时候细微的我们难以解决,难以觉察,一
2023-04-20 10:25:30
47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