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信正念 好好念经 2021年04月30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人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意念。如果动了干净的意念叫正思维,不干净的意念叫妄念。所以现代人杂念纷飞,而且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
杂念到底什么地方来的呢?是由你的贪心想出来的。人只要一贪,就会有无限的遐想。
而且杂念是由心念动了之后,到了大脑产生出了更多的杂念,所以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念。
控制不住意念,就会思想不集中,心乱,担心,害怕,免疫系统还会出问题,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从而造成忧郁症和妄想症。
所以学佛,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杂念,守住自己的意念,最好的方法就是:
1. 心不为贪欲所动,人不为情感而动。
2. 转移思维,转移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去做一些和你想象的杂念没有关系的事,但是必须是能帮助别人的事情,因为在帮助别人时,你可以转换思维,并有菩萨保佑。
3. 好好念心经。
人只有彻悟才会开悟,因为没有彻底的觉悟,他是不能够开悟的。
觉是钥匙,悟是锁,没有“感觉”就开不了锁。
2023-04-21 01:17:43
1728次阅读
定与慧 2021年05月01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修行人都要根据“戒定慧”三学这个基础来修。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戒学;
禅定是定学;
般若是慧学。
因为戒定慧可以戒贪,增福德智慧,去除贪心,不断提升境界。
学佛人有一个通病,就是急于求成,但没有践行,结果造成修心和修行的脱节,因为你在行为上还是我行我素,所以修心必须触到心灵。
佛法的真实含义就是让我们要学会践行,就是脚踏实地地去行佛,所以从内心落实到实践是最重要的。
不生不死不涅槃,
修心止孽把业搬。
六度四摄修成佛,
不舍众生结硕果。
守戒可以启发自己的定力,定力可以引发自己的般若。
修心修行犹如读书,必须一年级一年级地读,无法小学念完就直接进大学。
每一次念经、许愿、放生,都要用智慧去理解它,经常想到“我这是做功德而不是积福德”。长此以往,你才能去除烦恼,见到空性。
在学佛中,人会有短暂的开悟,但这些悟性只是给你带来了短时间的法乐。过一段时间,你又被每天如海浪潮般涌来的烦恼淹没。
2023-04-21 01:17:43
1247次阅读
常观照 常智慧 2021年05月02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现在的人都喜欢要面子,自己可以静下来想一想,我们人为了这些面子,让自己有过多少的失误,让自己曾经做错了多少事情,让自己有多少次后悔。面子是最害人害己的,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形态,但深藏在你的八识田中,在影响着你的生活,所以学佛后知无常,就必须放下面子。
面子伤人己不知,
人为面子害几世。
学佛是在讲道理,
面子一堆是垃圾。
人总是有个错误的观点,以为活着就可以一直像现在这样。
所以当你活得很幸福快乐时,你以为会一直延续下去,根本不想学佛,也不珍惜时间。
当你活得痛苦煎熬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的命运永远会像现在一样苦不堪言。其实这个观点已经误导了我们一辈子,使我们忘记初心,找不到始终。
人是怎样受人尊重的?是因为你先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每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所收获的果。当你听到别人有一个好消息时,如果你有嫉妒心,或者你听到别人倒霉时,如果你有幸灾乐祸开心的心理,你根
2023-04-21 01:17:43
1328次阅读
自心守慧 2021年05月03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我们学佛的日常生活和佛学理论应紧密相联。学佛人不能在观音堂念经回家就忘记了自己是个学佛人。这样会让别人对佛法产生看法,同时也会给佛法的声誉造成影响。
有时候别人说你根本不像学佛人,你一瞋怒,更不像。这就是你的觉悟还不到位,所以一个人要真正地觉悟,更需要表里一致,践行一致,才能超脱自我。
看到一点点事就不愉快,说明你的心态当下正处于不愉快当中。知不快,马上调整,这就是随缘!
看到很难度化的众生,生起瞋恨心,说明你平等心还不够。学佛要学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你才能超脱自我,解脱六道。
不住生死涅槃定,
学佛度人大愿行。
常观自身心觉悟,
共同迈向修心路。
一个念头,可以顿时让你醒悟,这叫“一念觉”。
一个错误,可以顿时让你陷入失误,这叫“一念误”。
不要蔓延自己对人间事物所产生的怨气,因为蔓延你心中的怨气会把你的心烧坏。
学会“自身守戒”“自心守定”“自性守慧”,你就是已经在人间得到了涅槃。
经
2023-04-21 01:17:43
1471次阅读
常乐精进 2021年05月04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会有人把你看成宝贝,也一定会有人把你看成垃圾。这是世态炎凉人心的变化。所以当你被人间的这些情感所左右的时候,你就会失去理智而产生冲动。
每个人对你的态度不同,是因为每个人本身的素质就是不一样的。
如同好的菠萝,有的人嫌它酸,有的人嫌它甜,有的人嫌它没味道,但是菠萝还是菠萝,水果的本身并不是因为买家对它的褒贬不一而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何必为了别人对你的评论难过,或是因为别人对你有不同的看法而感到烦恼呢?
学佛人的心态首先要由“执著心”,改变为“无常心”,你才能对人间有更多的了解。
常思进取,一定进取。
常念佛号,最终成佛。
常思己过,解除迷惑。
人生苦短,修心“常乐精进”,慢慢会由“快乐”转为“干净”,因为有快乐的人他就不会去烦恼,心中就会法喜长住。
平安吉祥是人心,
将心比心难为情。
心中常住慈悲音,
一生一世念佛经。
现在的人嫉妒心重,因为嫉妒会产生恨,产生难过,使自己
2023-04-21 01:17:43
1784次阅读
人生如梦 2021年05月05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守戒是先守意业,再守口业和身业。因为意念控制着你的口业和身业。
意念不动,嘴巴不会乱讲;意念不乱动,身体不会乱造业。
守戒会有压力,但是守戒后,会感觉平安吉祥,法喜充满。
犹如当你遵守交通规则时,你才能在宽阔的马路上自由开车行驶。
如果你不遵守红绿灯和交通规则,你将无法穿越任何的障碍和人生坎坷。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瞬间无常变化,一切都不在你的掌控中。
凡人很可怜,
活在无奈中。
执著为什么,
瞬间人生过。
人的一生,有什么好斤斤计较和烦恼的?除了赶快修心,没有一件事是你可以永存的。因为人生的归途就是最后承受的必须承受,虽然无法承受,但这是难以回避的结果。
每天感恩的人,心中一定充满感恩心。
满嘴嫉妒的人,心中一定充满嫉妒心。
满嘴妄语的人,心中一定是心术不正。
总找理由不肯承认错误的人,别人表面上会应付你,内心会看不起你,因为别人心里会想,“他明明错了还要找理由”。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
2023-04-21 01:17:43
1422次阅读
修心得道“诚”“恒” 2021年05月06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业障缠身须放下,而我们人因为累世业力的纠缠,师父曾经跟你们讲,“业障像鲨鱼一样,天天盯着你”。你天天跟业障在搏斗着,你斗不过你的贪瞋痴,你就会被业障所缠,你就会一直沉沦在苦海当中,稍不留神,你会被“鲨鱼”吃掉。
欲望业障缠着你,
无常名利须远离。
沉沦苦海求出离,
学佛修心命运移。
因为修心中,稍不留神会产生一个火烧功德林和前功尽弃的结果。人稍不留神,会将自己前面所修前功尽弃。
若想修心得道,不管千难万险,离不开一个“诚”字和一个“恒”字。
我们现在学佛人的心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别人会说你学佛之后,很多事情不能做,很多好东西不能吃,很多话不敢讲,很多行为不敢做,越修越苦,这是为什么?
犹如现代社会的人,可以唱卡拉OK,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而我们守戒的人,人家看我们很苦,实际上我们有目标有依靠,心里很甜。而我们看他们空虚、寂寞、忧伤、内心很苦。
就像一个肠胃不好的人,当他知道肠胃不好,
2023-04-21 01:17:43
1573次阅读
随遇而安 2021年05月07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人在苦海中,一直往下沉,所以人总是千方百计想阻止自己往下沉,拼命地挣扎,想求解脱,但是人越挣扎越往下沉得快。
等到你觉得再挣扎也没有用了,索性放开了,手脚也不挣扎了,反而人会浮起来而获救。这就跟学佛改变人生的道理一样,在苦海中,越挣扎,越是要名要利,越往下沉;索性放下了,倒也解脱了。
学佛人也是如此,当你左放不下、右舍不去的时候,你就被境界所染,被环境所控制。等到你索性放下了,“我无所谓了,我不要了,我够了”,你也就解脱了。
当时你劝人学佛时,对方不一定马上能接受。等到哪一天对方遇到麻烦或病了,可能他才会想起来要学佛,这就是他的缘分到了。
人道难受也得受,
人道难过也得过,
人道就是烦恼道。
受苦受难消业障。
消除业障求无上。
人生无有百日好,
生老病死跑不了。
艰难困苦命运搞,
超脱轮回自己好。
学佛后境转心不转,随遇而安,时间长了,你的本性就会自然流露。
学佛的诚心,无论处于何种境界,
2023-04-21 01:17:43
1513次阅读
以戒为本 2021年05月08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一辈子想做不后悔的事——无作;
一辈子想不说后悔的话——无言。
大道至简,大道致远,大道至理。
每个人都不想做后悔的事,但是谁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某件事以后会否使自己后悔。这就是人的智慧不足,般若不够。这就是菩萨为什么让我们知因懂果。小心种因,你才不会尝受果报给你带来的痛苦。
欲望似火烧不尽,
天天燃烧众生心。
烦恼难受无人应,
只怨自己种的因。
因因得果,果从因来。
种因小心,结果开心。
种因随便,恶果立现。
得到是幸,失去是命。
用这样的心态在人间你就不会烦恼和忧愁。
有得是幸,无得是命。
该你的总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得到了都会担忧和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失去是苦,得到了也是苦。
做人就是修心。修心不是从外面修,是从内在修。学佛理,诵佛经,在生活上就要佛法化。
人心不足蛇吞象,
道德品质在下降。
修心学佛齐向上,
尽快消除恶业障。
佛法是一种教育,并非完全是宗教。佛法是一种使人积极向上、忘却烦
2023-04-21 01:17:43
1249次阅读
不变随缘 2021年05月09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今天师父跟大家讲讲随缘。
众生“随缘就变”,修行人“随缘不变”,佛菩萨“不变随缘”。
一个人的变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心变,念变,意变,情变,人变,事变。
众生随缘就变,因为有贪念和妄心。人只要一贪,瞬息万变。心无定处,到处罣碍。
犹如拍卖房子,刚跟人家讲好了这个价格,忽然知道有人出了更高的价格,房东的心马上就变。
人是跟着外境妄动,所以没有一个人说的话可以一辈子保证的,因为人心本来就是妄动散乱。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女孩子在谈恋爱的时候同时可以换五六个人,就是一颗妄心,就是一颗定不下来的心。
随缘随缘顺因缘,
智慧解决众生缘。
学佛放下人情缘,
解脱烦恼是随缘。
佛菩萨不变随缘,因为这是佛性的自然流露。只要你有佛性,你就拥有真心。佛性真心不管出于何种境地,都是如如不动的,所以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人的起心动念,瞬息万变。人的心理行为,也是在外因利益的诱惑和引导下起着变化。用现在科学家的话讲
2023-04-21 01:17:43
11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