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相无住 2021年04月10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学佛了,就要做好多多行善的准备,多多积功累德,其实这就是在修资粮道。
有了积功累德行善的基础,逐步放下“我相”。根据自己的因缘、发心、愿力、根基,从而慢慢地脱离我相,实证“诸法空性”。
行善积德是常态,
学佛助人不罣碍。
贪图福报变小爱,
三轮体空才应该。
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多念经、多听多看白话佛法。
这样就等于在你的六根植入了更多的佛法的教育。
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佛法”,心里就会拥有“佛法常住”。
让那些人间的私情、杂念,在你的本性当中“无所住”,这是第一步。
然后做了善事,经过努力学佛,心中放下自己所做的善事,这就是进入佛法的最高境界——“无所住心”。
因缘而生人间道,
因缘而灭人间理。
甚深微妙佛法义,
人间真道四圣谛。
学佛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意念。
着相行善,总希望有回报地行善,念念不忘自己的功德,
这样对你的心净就会有所阻碍,变成有漏功德。
沾沾自喜行功德,
有漏功德变善
2023-04-21 01:17:43
1421次阅读
本自如如 2021年04月11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善恶终有报,一切自己造。
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很容易再犯错。
世间万法变幻无常,
一切皆由因缘而生,
过眼云烟因缘而灭,
世间万法生灭不已。
过去做过很多善事,唉,过了;
今天又做了很多错事,唉,也过了。
何必抓住过去不放,
何必又为已发生的事情纠结。
一切如过眼云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贪图回报的善,是智慧不开,私心太重。
师父经常讲,种下去的种子,哪有长不出来的道理。
执著于善行,就变成了“有为而为”。
菩萨让我们帮助众生,积功累德,是“无为而为”。
做完了,“当体即空”。帮助别人,成功了,忘记它,别人会感恩你一辈子。
你不执著,离菩萨的境界就越来越近了。
现在有个别学佛人,进入我相,智障修行;搞小圈子,盲目跟风,个人崇拜,带偏众生。
轻则带偏一批人,重则断人慧命,果报现前还自受。
很多人经常讲,“是我救了你,是我帮了你,是我度你到佛门”,把无上的佛法境界,变成了“
2023-04-21 01:17:43
1376次阅读
四无量心 2021年04月12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宁静”是最好的“净修”,清净才能“无染”。
“清净无染,宁静致远”。
坐得下来的人,他一定站得起来。
能够安静的人,他一定会有精力。
浪费时光的人,他的生命是短暂的。
努力精进的人,他的生命是无限的。
学习佛法的人,他的智慧是永恒的。
能够自己化解烦恼的人,能够自己消除业障的人,他就是拥有“神通”的一种。
你想不通,他能想通;你消不掉业障,他能消掉,他就比你有神通。
“神”是什么,“精神”。
“通”是什么,“想得通”。
一个人在精神上能想通,不就是有神通吗?
伤害众生如害己,
利益众生也为己。
慈悲众生心欢喜,
喜舍人间大愿许。
学会解脱烦恼,你就能远离无明。
学会解脱无明,你不就是脱离业障了吗?
解脱了无明所造业障,心里明心见性,你不就拥有了功德了吗?
没有了无明烦恼,你就是在修般若智慧。
正信正念地修下去,你就能得到正等正觉的果位。
为名为利玻璃心,
一碰就碎真寒心。
放下看破出离心
2023-04-21 01:17:43
1247次阅读
闻法自明 2021年04月13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人间的友情建立在两种基础上:一种是“思想”,一种是“物质”。
相同的“理念”,相同的“理想”,相同的“思维”和“境界”,会让你们走在一起,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感受。
一旦在思想上失去了基础,等于精神上的支柱倒塌,剩下来的就是物质。
如果物质不能满足对方的欲望,那么人间的友情,就会像墙倒般地崩塌。
物质犹如造房子的砖瓦,思想基础犹如钢筋水泥。
没有钢筋水泥作为砥柱的房子,一经风雨,房子就会像砖瓦一样倒塌。
也就是说夫妻也好,朋友也好,如果没有相同的境界、理想的契合、一起学佛的慈悲,你所有的利益、钱财、名声,瞬间会像砖瓦一样倒塌。这就是为什么人要学佛。
举个简单例子,许多夫妻就是为了一个共同创业的理想走在一起,但是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创业中的分歧,就是再多的钱和利益,你也不能维持这个婚姻的继续存在。
共同的理念,住在一起,哪怕没钱,再苦再累大家也能生活在一起。
所以,物质如梦幻泡影,永远都是为
2023-04-21 01:17:43
1848次阅读
能知能行 2021年04月14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善恶终有报,各人有各人的因果。
如果你参与进去了,说了是非,你就是在动人因果。
定力不足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因为学佛是恒长的。
你如果信愿行不够坚定,业障就会缠扰你。
如果能够积极弘法度众,消业,你可以得到菩萨和护法神的护持,
你在人间就自然能理解什么叫迷惑颠倒,你的业障也就自然断除了。
红尘业障执著生,
信愿行中寻佛根。
大彻大悟断思惑,
出离六道人间过。
心灵法门就是靠自己努力精进和佛力加持所结善果的特别法门。
师父告诉你们,学佛不在于贪多贪深,最重要是能知能行,防非止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佛法经典是佛传,
珍惜精进要一贯。
五蕴皆空除隐患,
看破六尘是虚幻。
现代人心浮气躁,能够安静五分钟都是很难的,所以没有智慧。
因为佛法讲,静能生慧。
学佛就犹如过摆渡,必须一心一意,才能到达彼岸。
如果这个也学,那个也学,脚踏多只船,很难站稳。
学佛如果只靠自己前世的根基,往往力不从心。
2023-04-21 01:17:43
1646次阅读
愿力 2021年04月15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学佛学得深,在阿摩罗识的佛性就有深般若。
每一个心念,都要契合八识田中的佛性,心佛才会合一。
所以学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崇高的愿力,来指导自己一生的修行方向。
学佛到最后,愿力一定要相应自己目前所修的境界。
就相当于,我们人有一个目标,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走,不管时间再长,你也能走到目的地。
只是在发愿后,需要用恒常的定力和信念,去纠正累生累世的红尘污浊之气;
用愿力找寻到修行的目标。
其实坚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用精进力和忍辱心来完成自己这个愿力。
千锤百炼是金刚,
学佛大愿是方向。
念经放生是资粮,
不懂愿力修何方。
菩萨说坚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只要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相应,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佛力的加持,就会让我们在人间,哪怕碰到再多的困难,都不会退转。
经常想想自己曾经发过的愿力,不要忘记自己的愿力,每天向菩萨重复讲自己的愿,
会让你心中迸发出更大愿力的正能量,你才能自始至终地
2023-04-21 01:17:43
1882次阅读
离欲得乐 2021年04月16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人最难的就是在挫折当中有定力,能稳住自己。相当于一辆车,在狂风暴雨时,车要如如不动,八风吹不动。
很多人自身定力不够,能量不够,自修还不成熟。师父曾经讲过,划着破船去救人,结果在风浪中,人没救着,使自己也处于危险之中。
很多人有大愿力,但是却做不到,所以许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进力,救人要根据自己的定力和菩萨的加持力,消除业障要靠自己的忍辱力和智慧力。
欲望之中心不动,
发愿解脱会成功。
广发菩提责任重,
践行佛法行大功。
很多同修发了很大的心,许愿、放生、念经也不少,但是经常不顺利,其实这就是修心学佛的心态问题。
因为太多人带着很强的私欲去祈求,私心太重,离佛的境界太远,所以佛力的加持自然就弱。
“欲望”其实在佛法中是中性的,但在“欲望”中分善、恶和无记。
但人们总是拿欲望作为自私的一种工具,每天为名为利,在贪瞋痴慢中,使欲望变得邪恶,最后变成“恶欲”。
如果你不为名不为利,整天为了救度
2023-04-21 01:17:43
5992次阅读
同体大悲 2021年04月17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当一个人找理由辩解的时候,除了说明这个人的境界低、还没有开悟、执著,没有对他有任何帮助。
因为世事无常,这个世界没有是非,只有因果。只有锻炼自己的意识,知道宇宙“苦空无常”,才能坦然地接受因果。
初心能给你带来力量,
恒心会让你学会忍辱。
什么叫坚强?就是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都能做到。
什么叫忍辱?就是别人不能忍耐的,你都能够忍耐;别人不接受的侮辱,你能接受。
因为你根本没有必要和一个品质恶劣侮辱你的人找任何理由去跟他争辩。
什么叫精进?就是别人吃不起的苦,你都能吃得起,你就会精进。
什么叫布施?就是连自己最爱的东西,你都能施舍给别人。
无量功德是从哪里来?功德是从发心和救度众生中来;而无量的功德,就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付出所谓的任何慈悲。
学佛修心,要心中有佛,心中想着众生,有愿力可以度众生,“勤修信愿行”,才能成就你的佛道。
真正的发心,是发自于内心深处,并随着境界的
2023-04-21 01:17:43
1536次阅读
看破六根与六尘 2021年04月18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我们每天产生虚幻和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了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产生了分别心和执著心。
六根与六尘的呼应,不断地误导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做出身口意六贼的错误意识判断。
我们经常错认欲望是真实的,而随着欲望做出很多蠢事,业障因此而滋生。
烦恼来自于内心。错误的语言、行为和意识,均来自于心灵。
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心灵法门就是让我们从心灵开始修,修正和改变自我意识。
学佛人内心要学会如如不动,你才能在人间境转而心不转,心灵才会安宁,才会干净。
六根六尘分别心,
六贼误导众生行,
业障滋生乱本性,
唯有学佛心灵净。
其实修心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平衡。
心态平衡才能从你的心灵修成慈悲心和忍辱心。
心是人的根本。心修得不好,何来的自度清净和普度可言。
所以清净菩提心,就是学佛的根本。
心灵的健康,是主宰生命和慧命的基本条件。
常观照,常思惟,才能去除人间的思维方式,去完成弘法的
2023-04-21 01:17:43
1460次阅读
忍辱精进法门 2021年04月19日
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
业障很重的人,就犹如身上背了一堆垃圾,你让他走到哪里他都是昏沉沉的,而且被那些业障熏得臭不可闻,在身心上都是沉重的负担,所以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上不了天。
业障怎么来的?就是跟你平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关系。因缘果报,全是自己种下的因。
就像我们读书,考试的成绩好坏全部有赖于平时我们读书时的态度。
平时功课做得好,考试自然就会好。
平时修心修得好,业报自然就会少。
等到修成的时候,灵魂干净,业障很轻,当然是到天上去。
这就是师父经常讲的,“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谁能天上行”。
修心是为自己修,而不是为别人修。有的人修心是修给别人看的;有的人跟别人不开心,就会跟别人说“我就不好好修”。
有智慧的人不但自己修得好,更会懂得忏悔;
没智慧的人,天天做样子给别人看,拜着“佛”,想着“果”,哪来的清净无碍可言。
只有真忏悔,真修行,你才能“平安无碍”。
知书达礼是圣贤,
菩萨明心把性见。
守戒自
2023-04-21 01:17:43
142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