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 自性当空 真空妙有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很多高僧大德看到别人,整天笑呵呵,因为他们知道人就是自作自受的来去。因为自己作孽自己受,自己想出很多方法来让自己痛苦,一想到就会难受,都是自己造因,所以自受因果自存在,因果是自己背、自己受。那么慢慢地佛法中就产生了“生灭自由”。想通了,你的心就自由了;想不通这件事情,你的心就烦恼了。举个简单例子,身体不好的时候,你想不通:“为什么别人都不生病,而我要生病?”当你想通了:“他们生病的时候我没看到,他们生病的时候比我还痛苦,只是我没感觉。”这时候你想通了,自己就舒服了。首先医治你的病体、心病;然后慢慢地,灭度了烦恼,你的病就会离开你。如果你把烦恼揪在心中,不能放下,执著地想“别人没生病,就我生病这么多”,你会越想越痛苦,这个病就离你越来越近,你就不能把这个病因和疾病泯灭掉,你就活在病因当中。
佛法告诉你们,当你灭度了这个想法之后,开心了;但是转一圈,一个小时、两小时之后,可能这种想法又开始
2023-04-21 03:11:48
1811次阅读
96. 空生空灭 苦乐灭度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说《白话佛法》。
我们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在29岁那年出家,弘法悟道时只有35岁,当时到底悟出了什么?佛陀悟的实际上就是“缘起性空”。我们到底学佛是学什么?其实学佛的宗旨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人和事都是因缘聚散、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慢慢地就会聚散,无常是一种变化的现象,就是让我们看懂,这个世界上,当你拥有的时候就意味着失去的来临。
缘起性空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的出现,在人间都会发生变化。人很多时候就是认为一件事情不会变化,所以执著。菩萨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会出现变化,因为这是因缘。由一切人到最后变成无人:“缘起了”,你这个人生出来了;到了最后变成无人了,那么这个人走掉了。由一切事变成了无事:这个事情开始发生,到了最后这件事情没有了。由本来的有一个“我”字(生
2023-04-21 03:11:48
3041次阅读
95. 彻悟的无常观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有些人不尊重别人,会失去别人对他的尊敬,就会产生烦恼;自己的骄傲会造成别人看不起自己,又会增加烦恼。有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家,曾经在一个party(聚会)上看见一个女士打扮得很漂亮,就随口说了一句:“这位女士,您长得真漂亮。”没想到这位女士非常骄傲,眼睛看都不看他一眼,就说:“非常抱歉,先生,我不能用同样的语言来夸奖你。”没想到,她的憍慢引起了这位音乐家的反驳,这位音乐家非常幽默地说:“这位女士,请您记住了,您也可以用同样的幽默来对我说这个话。”也就是说“我说你漂亮不是真的,是我幽默”。你不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尊重你?你内心的骄傲会把心中的佛性烧光,烧尽心中的智慧,所以很多没有智慧的人才会骄傲,一个骄傲的人一定没有智慧。师父告诉大家,灭尽心中的烦恼靠的是智慧,烧尽心中的忧郁靠的也是般若智慧。一个人能够断尽一切贪爱,就拥有了去除骄傲、去除傲慢的基础。贪爱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世界诸法无常的道理。
2023-04-21 03:11:48
1962次阅读
94. 广布无常想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懂得,这个世界上所遭遇的一切痛苦、折磨都是因为因果一时的显现。因是什么?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因为你不当心,因为你做了这个事情,因为你在这个时间做了这个事情,你才呈现出这个果报,所以你的显现只是一刹那,你得到了也是一刹那,你失去了也是一刹那,全部都要受报。
要无忧,无喜,无惧。什么叫无忧?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道因果,不会担忧,不种因,没有承受后果;无喜,没有什么可以开心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所以开心也是暂时的;“我没有什么害怕的,因为害怕的东西它也会过去”。这就是我们学佛人经常说的两个字,那就叫随缘。
学佛人要放下执著,要无所求。有什么可以执著的?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动作,为了一个烦恼,执著地放不下。执著:“执”就是把它拿起来,“著”就是不停地看着它。所以我们经常说“着眼于某个事情”,你把一个烦恼、一个业障不停地拿起来,眼睛盯着它看,你就会有所求,你随缘的心就会被欲望完全
2023-04-21 03:11:48
1874次阅读
93. 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说《白话佛法》。
我们人间都有很多的欲望,因为欲望像鲨鱼一样紧紧地咬着我们,所以我们每天活在欲望当中,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夺,那个也不舍。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学会对欲望要“背舍之道”。什么叫背舍之道?就是背弃、舍弃。拥有背舍之道就是能够放下,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都能解脱。这就是我们人的一种特殊能力。今天你能够解脱欲望,你就是有一种神通力。“我不被欲望所控制。今天我非常喜欢这样东西,但是我说不买就不买;今天我非常喜欢那样东西,我说舍去就舍去”,自己爱的东西,善的东西、恶的东西,全部都要舍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尤其要学会舍去、割舍自己的烦恼,因为烦恼扰着你的心,让你放不下。割舍业力的纠缠也是一种舍弃。不要以为好像欲望是缠扰你身、缠扰你心的,割舍不了,照样能够把它割舍掉,因为割舍了之后就得到了解脱。用什么方法来割舍?就是靠平时的修行,比如我们
2023-04-21 03:11:48
1838次阅读
92. 境转心不转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在世间来修行,不离世间觉。有的人说修行,总是去闭关,找个清净的地方,但是真的闭关有几个成功的?所以过去有句话叫“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真正开悟的人才能去闭关;还没有开悟,即使坐在山上,也只能叫苦思冥想。闭关是要有大根基的人才能做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够闭关的。有些人不懂得佛法在世间,只有在世间,你才能觉悟。很多人对佛法根本搞不清楚,不知道智慧来源于烦恼,你用这种思维去闭关,你是越来越自闭,不愿意跟别人接触,不能够理解世间的觉,最后就是把自己自闭了。烦恼一来,智慧找不到。有些人闭关,一会儿想家了,一会儿想朋友了,一会儿想热闹了,结果闭不了几天关就结束了;但有些人要面子,讲好闭几天,“我一定要有勇气,撑着”,结果闭关到后来,很多人走偏,弄出病来;还有的人闭关时间长了,到了最后变成百不思百不想的人,说“我要空,我要空”,什么都不想了,整个变成一个没思维的人了,哪来菩萨的智慧?
闭关是
2023-04-21 03:11:48
2093次阅读
91. 烦恼即菩提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在生活当中,改变是最重要的。
过去一切如来能够成为佛,都是示现八正道成佛,而且这八正道都是用在世间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还有正定。这些“正”,在天上早就能够得到的东西,为什么这八正道要在人间?因为人间还有虚幻,人间还有妄念,所以在人间你只要能够做到八正道,你必定一世修成,就能够成佛。很多菩萨为什么要到世间来?很多阿罗汉、天人、人间的圣人,他入世进入人间,就是度众生而寻找佛道。有些大罗汉从天上下来,要经过八万四千大劫。很多孩子过去可能是菩萨,可能是大阿罗汉,他很早就从天上下来,在人间一世一世地轮回,有一世他修得非常好,曾经是大菩萨的弟子,有一世他曾经是什么,有一世……他不停地在经历八万四千大劫。为什么?他哪怕修成了,他还要回到世间,就是说想要最后能够成佛,必须要入世度生,也就是说必须在人间救度众生,才能成全佛道。如果超脱六道,都是在天上,都是菩萨,都是
2023-04-21 03:11:48
2297次阅读
90. 拥有佛性 自然解脱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大家知道,佛的法身在人间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有佛的法身。任何一个人只要心中拥有佛法,能够说出佛法,行为上拥有佛法,他就突破了时间的隔阂,就会佛在心中。我们经常说佛法无处不在,在生活、行住坐卧中,佛法处处都在帮助着你,影响着你。法音流传,经常说佛的佛言佛语会让你心中长流法音,因为法音不会因时光而流逝,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了佛法,到了年纪大了,我们还是心中拥有着佛法,从佛法中化出真如和道音——佛道的声音。有的人心中有佛,他一开口讲出来的话就像法音,永远在他的心中流淌。人只有无上的愿力,才能有佛法的愿力在心中,让你去慈悲众生,去帮助别人。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能帮助别人,能慈悲众生?因为他法音不断,佛法在他心中不断,就像原来一样。所以叫如来佛——如来如去。如来佛,如来如不来,就是原来存在于你心中的佛性,就是原来拥有的。
我们学佛人要懂得把相应法放在心中,把自己内心的
2023-04-21 03:17:48
2302次阅读
89. 观身不净 离欲生莲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轮回和涅槃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觉悟,一个还没觉悟,没觉悟的是轮回,觉悟的是涅槃。那么对证悟佛道的人来讲,如果一个人证悟了,他们因愿力,就算可能面临着轮回,但是他们认为这是菩提,“因为我知道我不能轮回,所以我才会学习菩提”,就不会被众生的业力所牵引,就不会在业海当中沉浮。人在业力中,有时候倒霉的事情来了,就像被业力牵引一样,甩都甩不掉,流转生死。所以要修掉人性的贪爱、无明、不正见,一个人要念经来转换自己的思维,来转换自己的念头,来圆满自己的功德。
师父今天跟大家插一句,为什么叫功德圆满?很多人做了很多功德,但是不圆满。不圆满和圆满是什么概念?举个简单例子,一遍大悲咒念到一半、三分之二停掉了,这叫不圆满;把一遍大悲咒全部念完了,这叫圆满。功德也是这样,你如果把这件功德做得圆满了,这个能量大不大?如果你只做一半以上的功德,和全部做完、有头有尾,哪个更有功德?好好地修掉人心的贪、不正见(看
2023-04-21 03:17:48
1971次阅读
88. 佛法的无生无灭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真正能够理解佛法的人,要懂得离苦才能快乐。你今天放下了,舍弃了你身上的烦恼,舍弃了你的贪瞋痴,你才能真正地快乐。很多人说“我很好,我很快乐”——全是空的、假的,因为你在贪瞋痴中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举个例子,一个腿脚不好的人,他不能走路了,一直要拄着拐棍,有一天他离了苦,不拄拐棍了,他当然就快乐了,但是当他快乐之后,因为已经没感觉了,他忘记了腿给他带来的苦,所以他又会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而受另外一种苦。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只要有苦在身上,你是不能够快乐的,因为痛苦和快乐不一定是绝对,而是相对的。离开了小苦,又有了大苦;离开了大苦,又有小苦。
怎样能够彻底地把苦去掉呢?也就是要离苦得乐,把真正所有制造苦痛的烦恼和贪心、恨心、愚痴心等等一切全部去除,才能真正地得到法乐。如果你对某一个苦著相了,那么你就根本找不到什么叫快乐。举个例子,嘴巴很干的时候,只要有水,你就觉得很快乐;平时嘴不干的时
2023-04-21 03:17:48
209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