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不亦空,真空即境 2025年03月13日
法音开示·最新
心空念空我空法空,一切都能空掉你才是真本事。心空就是《心经》里讲的心无罣碍,你能修到心无罣碍,那说明你的心已经空了。今天你们的心真的空了吗?空无的心是不起烦恼,因为他心里没有事情罣碍,心中无一物,何来烦恼呢?一个学佛人心中没有烦恼,也不起烦恼,那是因为他的心是空的。人的心情想要保持平静,你就要先让心空下来。人在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喜欢去外面走走?因为你一走到外面,你的心就融入到了大自然,大自然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万物皆可包容,正是因为大自然能包容世界上的一切,所以这个世界看起来是多彩的。经常到海边看海的人他们都知道,大海里面有很多生物,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海底世界,为什么叫海底世界?因为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在海底生存。你站在海边或海面上,你也不知道海里有多少种生物,这是因为海的容量很大。所以有亦无,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海里面有很多生物,但看起来跟没有是一样的。《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
2025-03-13 00:00:00
23次阅读
学佛明心,见性即智 2025年03月12日
法音开示·最新
我们学佛人要做到心中有佛,才能不离菩提智慧,因为心中有佛的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先想想这个事情我能不能做,他懂得先思而后行的道理,这是让自己不造业的智慧啊。众生的业障是由无明心而造作,因为心里不明白,他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他没有辨别对错的智慧和能力,他就很容易做错事情,做错事情就容易产生新的业障。业障讲得直接一点就是你以前种下不好的因,最后形成了果,然后就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你们说业障爆发,其实就是你的果报来了,“师父,我前几天业障爆发了”,实际上他就是在告诉师父,他的果报来了,他的人已经在受报了。那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减少业障?以智养心,心与智不分离,用智慧养护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不与智慧分离,那你想想看,你的心还会出现无明吗?智慧代表的是佛光啊,佛光时刻照亮你内心的无明,有无明的地方就要想办法让佛光普照进来,有佛光普照的地方就没有无明。心里没有无明,这个我懂,那个你也明白,你去哪里
2025-03-12 00:00:00
17次阅读
觉自性者即为觉者 2025年03月11日
法音开示·最新
觉就是悟的意思,闻法不觉就是这个人没有悟性,听到佛法了,但他不明白里面的意思,他觉悟不到。我们学习佛法要正觉啊,怎么正觉呢?就是让自己对宇宙的本体、世间的诸相、人生的真谛有正确的认识,彻底地觉悟。比如师父告诉你们,修行不能见相著相,你就要听懂师父讲的话,学佛要破除见闻觉知,要破掉四相,比如: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能做到就叫知行合一,你做不到,就等于只知道学佛的理论,但是却不能理解里面的含义。理论学佛就是对佛法的理论都知道,但是你自己没有觉悟,你没有实证出来,听得懂吗?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学到后来,他们会学到走火入魔呢?因为他们没有正觉,就是没有正确地觉悟佛法。上个月有佛友写信告诉师父,因为她执著神通感应,造了大口业,导致她身上现在有很多灵性,她写信的目的就是求师父救她的慧命。你们想想看,师父平时教导你们,让你们不要去感应,不要去执著神通,其实师父就是在保护你们的慧命。师父讲的话
2025-03-11 00:00:00
20次阅读
离欲离凡,进入禅境 2025年03月10日
法音开示·最新
无色界天是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之有情所住的世界,就是在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没有各种物质的欲望。在无色界的天上,那里没有宫殿、国土、山河、大地,什么都没有。在无色界天的世界里,那里的众生是纯粹的意识存在,他们超越了一切物质,只有受想行识在活动,他们完全沉浸在禅定之中,住在非常深奥微妙的境界里,远离了欲望和一切物质,所以称为无色界天,就是没有形体,没有世界,只有心的境界,所以无色界高于欲界天和色界天。你们喜欢修心的人,不执著人间的物质,你的境界又超脱不到四圣道,那么你以后很有可能修到无色界天。无色界天有四层,分别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或“四空处”。简单地来讲,每一层天都是众生依禅定的境界住在不同的天界,越高的天就更接近寂静的状态。空无边处天,在这一层天界的众生,他们在修行时彻底舍弃了对物质的执著,他们认为一切物质都是障碍。用现代话讲,物质
2025-03-10 00:00:00
26次阅读
离欲梵心 2025年03月09日
法音开示·最新
大家经常在图腾节目里听到师父讲哪个亡人被超度到天上,但是天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师父今天稍微给你们讲一点,至少你们以后到了天上,你上去以后要知道自己在哪一层天。师父先跟大家讲三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乃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的地方,因为三界也是由境界来决定众生所到之处。为什么讲三界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去的地方呢?因为“迷”就是说他还没有开悟,“妄”就是虚妄啊,他还在自己内心的虚妄当中。师父问你们,你的父母生前没有学佛,你靠菩萨的法宝——小房子,你把他们超度到天上,你告诉师父,他们是开悟的众生还是不开悟的众生呢?当然是不开悟的众生啊,因为他们在人间没有修行,他没有修行就不能破掉心中的迷惑,所以走掉以后他们始终还是迷妄的众生。师父今天在看图腾的时候,就看到一位佛友把她的母亲超度到了天上,她至少知道自己的妈妈不在下面,她心里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因为没有哪个人想看到自己的亲人在下面
2025-03-09 00:00:00
20次阅读
心之根本,成道之基 2025年03月08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的法门没有哪个不好,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教人向善,让你们诸恶莫作,你们说哪一个不好呢?哪一个都是好的,佛法本身就没有坏的说法。那为什么世间众生所修各不同?这就是佛法的奇妙之处,众生因缘不同,随机契入,“机”就是指他的佛道契机,他的因缘不同,所以他修的方法就不同。师父又要给你们举例子了,比如有的人,他来到人间时是带着罪孽的,刚到人间就有健康的问题困扰着他,哪怕是他成年以后,他身上的疾病也没有消失,这种情况他就要知道,这是他前世的罪孽带来的,他的肉身就要承受一定的业力。如果他一辈子闻不到佛法,他就只能用肉身来偿还;如果他已经闻到佛法,他还要懂得一边先忏悔消业,一边偿还所欠的宿债。比如你修心灵法门,你一边忏悔过去生中的罪业,一边还要用经文组合还债,把前世的业消掉,把前世欠的债还掉,身上的罪孽减少或消掉了,你的身体会逐渐变得健康。选择一个法门,怎样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师父告诉你们,你学了一个
2025-03-08 00:00:00
20次阅读
万念皆善即为德(二) 2025年03月07日
法音开示·最新
善念自然而然地出来,这说明你内心非常善良,所以善良的人菩萨会保佑,这是因为他的善念相应天道。学佛的人为什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因为他的善良、他的慈悲跟佛心相应,所以他在人间遇到事情,菩萨就会帮助他平安度过。“菩萨,您保佑我啊”,你们平时求的时候,要看自己有多少善念善行?大家都知道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马上去放生,或者马上把自己的功德拿出来百分之二十或百分之多少,这个就是你在用自己的善念善行来相应佛道、相应佛心,相应之后你就能把这个事情化解掉,因为你的心在跟菩萨相应的时候,你心中的道也在相应菩萨,所以你才会求得更灵验啊。每个人都想得到菩萨保佑,却又不能用无为心去奉献,奉献什么?奉献自己的善念善行啊。起心动念都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你拿什么跟菩萨的佛心相应啊?在师父身边吃不了苦头,贪恋安逸的环境,回到安逸的环境中,感觉真好,其实这是自我放逸。自古以来,没有哪个高僧大德是在安逸的环境中修成正果,圆成
2025-03-07 00:00:00
23次阅读
万念皆善即为德(一) 2025年03月06日
法音开示·最新
你们今天学佛,不能把自己的心交给菩萨,不能把心用在修行方面,你们今天就是有罪的。因为你们有小我啊,你们还有各自的私心。小我心重的人,他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你给他讲一点建议,他就认为你对他可能有想法,这就是小我心重的人,不肯听别人的意见,喜欢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可以,认为自己是对的。师父上次跟你们讲过一个孔子的学生子路的故事,师父就是让你们大家学习啊,学习闻过则喜的精神,一个肯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他的品行会优秀,他的品德一定不会差。想想看,人家过来跟你提个意见,你不但不接受,还要给自己找理由,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你的品德已经降低了。所以师父给你们讲,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善导,什么叫善导?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让自己接受别人善意的指正、导正啊。假如你一个事情做出来是错的,或者说出来的话是错的,别人发现了你的问题,人家向你提出来,你要学会接受,还要感恩人家。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几个人在一
2025-03-06 00:00:00
16次阅读
净信是宝 2025年03月05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要先修根基。什么是根基呢?你进了这个法门,你要先了解这个法门是怎样的一种修法,每个法门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你修哪个法门你就要先了解它的特点,要了解这个法门的修法。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买了一辆新车,你有驾照没有错啊,但是你开这辆新车前,你是不是要了解它的特性?你原来的配置是几年前的,现在新款的车肯定配置功能更全面。世界上有这么多车,每一款车都有不同的特点,你开车前先把车的功能特性了解清楚,你再去使用时才会顺手。学佛也是这样啊,你说你以前修某个法门,现在听到心灵法门是个大法门,你了解到这个法门又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你也进来学习菩萨的法门,你就要用一个全新的心态来学习,你要懂得用谦虚的心来学,用谦虚的心态你能学得更深。很多新佛友接触到佛法后,每个人都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闻到佛法,为什么自己不能早点学佛念经?实际上这是一个因缘的问题。师父再打个比方,一个苹果刚结出青涩的小果实的时候,有谁愿意去
2025-03-05 00:00:00
14次阅读
修行是因,证悟是果 2025年03月04日
法音开示·最新
修行是种因,证悟是得果。精进是在深耕修行的根基,就是种修行的因。你们现在每天的修行就是给自己种修行的因,这个因种下去,还要看你们怎么去耕耘啊。比方说,你修了几年,每天念经、放生、做功德,你如果把这些拿来求人间的事情,你这个功德等于又被你用掉了。换句话来说,你用修行的功德换来了人间的福报,那么你以后就得不到证悟的果,听得懂吗?有的人说“我修了十多年佛法”,你修了十多年佛法,你把修行的功德用在求人间的事情上面,所以你不要讲你修了多少年佛法啊,这跟你修行的时间没有关系,跟你修行的心有关系,跟你理解佛法的深浅有关系。有的人他只为追求人间的东西,而有的人是为了求离苦得乐,永远地解脱烦恼。师父告诉你们,有些人一接触到佛法就是为了让自己解脱,因为他知道这个佛法是怎么样的,他不是为了追求人间的东西来学佛,这就是修行上的觉悟啊。而你们很多人学佛,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求财运,求健康,求福报,求人间的一切。你们修
2025-03-04 00:00:00
1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