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非常喜欢大悲普光功德山佛讲解高深的佛法,因为每一次佛法的讲解,我们在聆听学习的时候,就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涤,佛法一边洗涤着我们的身心,佛法又一边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今天大悲普光功德山佛对修行上的开示,是师父向大悲普光功德山佛求的,希望你们能够理解真正的修行是先了悟凡尘,而后再了悟本性,它是有一个先后主次的区别。好好听啊,很深奥的。
佛法更深的理念就是了悟凡尘,不是了悟本性。凡尘就是你们现在所在的人间,人间是一个让人入世容易出世难的地方,你们来到这个人间很容易,来了你想再走掉,从这里超脱上去真的很难。人间就像一片沼泽之地,你走进这片沼泽地很容易,你闭着眼睛都可以走进去,但是你想从这片沼泽地再走出去很难啊。人间犹如一片很深的沼泽地,你一个不当心,你就会身陷进去,这个身是身体的身,你越挣扎你就陷得越深。师父这里讲的不当心,其实就是你们在人间的造作,你造的所有的因(你种的果),你做的所有的业(恶业),你造作得越多,你就陷得越深。有的人为什么修了很多世无法出离?就是他曾经在人间造作得太多,不是修一世两世就能消掉以往所造的诸恶业,所以他很难出离世间。师父把人间比喻一个沼泽地,就是想告诉你们大家,你们进入人间这个凡尘是很容易,但是你想出离的时候就很难。你如果想从沼泽地走出来,你就要靠外在的力量把你从这片沼泽地里拉出来,这个力量就是佛力,因为佛力无边,你们要靠佛菩萨的佛力,你才能脱离这片沼泽地。
了悟凡尘就是让你们了解这个凡尘世间是一个假合世界,当你悟透这个凡尘世间就是一个梦幻泡影的世界,你就会生起出离心,出离心可以激发你自身的本性。师父前面讲了,修行实际上就是在了悟凡尘,不是了悟本性。了悟凡尘是通过你们在人间经历的种种苦难,让你亲身体悟凡尘的苦,体悟凡尘中的生死离别,体悟凡尘中的苦空无常,体悟凡尘中的爱恨别离,体悟凡尘中的酸甜苦辣,体悟凡尘中的五蕴染着,这些所有亲身的体悟都会让你生起出离世间心。用修行的心来了悟凡尘,能让你认清这个虚幻的人间,你只有对这个凡尘有所了悟,你才能生起出离凡尘的心。佛法是让你了悟凡尘,不是让你了悟本性,了悟本性是自修自性,而自性不需要修,它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它只是因为你的内心被染着了,内心自性被遮挡住,所以它没有显露出来。所以佛法就是教你们要先通过了悟凡尘,你真正了解这个凡尘,你就能了悟(激发)自己的本性,你如果不能了悟凡尘,你就不能了悟(激发)自己的本性,你对这个凡尘没有看破,你的自性就无法激发出来。
师父非常喜欢跟你们讲解更深一点的佛法理念,但是因为你们的修为很浅,师父讲得深奥,担心你们听不懂啊,听不懂的开示,师父讲了有什么意义?师父在上面讲的佛法深得不得了,师父如果拿到这里跟你们讲出来,你们完全听不懂的。犹如一个高级讲师,他一边在高级的学校教学,一边又在普通的学校任职,(这个老师曾经是这所学校调进高级学校的老师,师之责任,育人为本,他对这个学校有感情,他希望这个学校能在他的义务教育下,也能带出来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他在哪里教学,他就讲相应的课程,比方说你让他把在重点大学教的课程拿出来教普通班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几个人能够听懂的。现在很多地方把学校分等级,你学习好,你就能进入重点学校读书;你学习不好,你只能在普通学校读书。你接受的教育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学校读书,最后的结果,他的命运也不一样。人间是一个大道场,在这个道场里面有很多学校,有普通学校,有重点学校,你要在哪个学校读书,完全是看你自己的能力。
莲花童子师父
2023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