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能量的感应 正行的清净
第十二册
今天继续讲能量场。你只要气场跟对方一接触,你就会知道很多人和事的因缘。很多丈夫从外面回家,你门一开,他就看你的能量,他用不着听到你的声音,你不要讲话,他就知道你对他的气场好不好。为什么?一进来他开门的声音很轻,走路的声音很轻,已经代表你的能量体释放出来给对方接收了。道理就是这样的。又例如,吵过架,如果是你的错,老公晚上回来了,他会看你改正没改正:你轻轻地关门,不讲话了,跑进去了,说明你已经改正了,你已经觉得对不起他了;否则的话,太太关门会“砰”地响一下,太太已经做好“战斗”准备,把今天下午所想的所有不开心的话全部准备好了,子弹全部上膛,然后,晚上准备大吵了。所以,你只要把能量放出去,就会有接收这个能量的人。
因为这个接收能量的人是被动的,所以他会千方百计地报复你。所以说,发出能量的人是一个较为愚痴之人,你发出能量给对方知道了,对方会想办法找机
2023-04-21 03:49:54
947次阅读
12-14、精神的聚散都是能量的作用
第十二册
每个人都是有能量的,你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个人想要成功,你的能量就要强。每个人做事情都要慎重,今天你要财运好,你要做官,你想健康,你就必须拥有你的能量场。为什么?因为有的人为名利、发财之后,身体突然不好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的意念太集中了,他完全集中在“我要发财,我一定要做官、要有名望”上,一旦等到他成功了,他的意念、气场就走得差不多,所有身上的能量全部到了这两件事情上,那么人就瘫下来了,人就生病了。
师父上周六说到有个人,成立了公司一个星期后,身体就不行了,这就是因为他长时间地殚精竭虑,内在的能量已经全部消耗殆尽,而且自己没有感觉。你们去看看很多成功的人,上市公司的老总,表相中天天做得可开心呢,到了最后他的精力已经不能照顾他自己的身体了,因为他照顾了钱,照顾了财,照顾了事业,照顾了他的其他的感情,那么他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来照顾自己的身体,那他的身体就出事了。
2023-04-21 03:49:54
1101次阅读
12-13、能量会改变生活质量
第十二册
每个人需要有一个念头出来,这个念头是:“我坚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佛,我要成菩萨!”你这个念头如果是很强,愿力就来了。但是什么叫分念之后能量就变弱了呢?因为你又在想:“哎呀,我能够坚持吗?我还有这么多年啊,我受得了吗?我学得下去吗?万一中途有了变化,我不能继续吃素怎么办呢?”这些想法就会把你的心念分散,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心念、气场和能量就不足了。你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怎么会对别人产生信心呢?所以,你们去度人的时候,因为自己信念还不坚定,自己都会讲得难为情:“你要相信啊,很灵的啊。”因为你自己的心都是虚的,因为你没有好好修,你自己都不灵,你去跟人家说灵,人家会相信吗?为什么神经病病人叫精神分裂?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分散的。一个光是聚在一起照得远,还是分开了照得远?道理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每天动念头的时候,因为念头一动,你的心就动了。实际上,念头是由你的心在控制着的,杂念多的人就是你的心太杂了。所以,
2023-04-21 03:49:54
1003次阅读
12-12、用正能量参悟人生
第十二册
第五个是禅定。你想修成佛,你是不是要寂静,就是安静自己的心?动不动就跳,动不动就闹,动不动就想吵的人,他哪来的佛缘啊?所以,你要寂静其心,以免散乱。也就是说,一个心很寂静的人,心不会散乱。我们普度众生、普度有缘的人,心要有定。被别人讲几句话,心就定不下来,跟人家吵架了,这种人怎么能够去度人呢?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定得下来,遇到事情才会有定力。很多领导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去找他,他总会有办法的,这就是定力所为。你们经常跟师父说:“师父,我做错了。”师父马上可以告诉你们,你该怎么做,这就叫智慧。
第六个就是般若,在古印度梵文里就是崇高智慧的意思,修心人的最高心理状态。一个修心的人,如果能够修到最高的心境,师父先不讲境界,就是说修得很开心,实际上这个人就是达到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想得通,实际上就是开悟了,就是有很高的智慧了。精进学佛的人,有智慧的人,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2023-04-21 03:49:54
1298次阅读
12-11、六波罗蜜修心秘诀
第十二册
佛学当中经常讲到“六度”,今天师父把这个“六度”拿出来跟大家讲一讲,就是要大家知道怎么样能够尽快地修成菩萨。这些都是佛法,但是师父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跟大家讲。
“六度”就是六种人生修行的方法。佛家讲“六度”,就是:布施到彼岸,我一辈子布施到彼岸;或者持戒到彼岸,我一辈子持戒,都能成菩萨;第三,我忍辱到彼岸;第四,我精进到彼岸;第五,禅定到彼岸;第六,智慧到彼岸。那么,这个彼岸是什么呢?彼岸就是清净无染的世界。从学佛、大乘佛法来讲,彼岸就是觉醒,彼岸就是让你懂得内心的干净,寻找到一种永远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这是用现代话给你们做解释。因为一个人在心理上能够保持这个境界平衡,什么都想得通,这个人的思维就已经到达了彼岸。
佛教的六度波罗蜜,讲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般若是什么?就是智慧。学佛学到最后,就是要有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你的一生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想一想,如果你没有智慧
2023-04-21 03:49:54
1439次阅读
12-10、舍去贪爱 获取大爱
第十二册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感恩龙天护法。今天是佛陀的出家日,出家就是不染世间的污泥浊水,拥有智慧,永得解脱。佛陀舍弃了小家,成全了大家,我们学佛做人,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只为自己,要为众生,所以,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知道出家乃成佛的必经之路。我们今天虽然没有出家,但是我们要像出家人一样,精进、努力,身没出家心出家。不要身在小家,总是自私地想着小家,要心想大家。我们要舍去人间的名利,克服自身心中的杂念,洗涤意识当中的浊念,才能永断轮回,一世修成。
今天师父跟大家讲,佛法是断小爱、存大爱的一个大乘佛法,任何自私自利的人都不能成佛。每天只想着自己的人,他是不能成佛的。因为断了小爱,你才会大爱,你才能大慈大悲。如果整天想着自己,想着自己的那个小家,你哪来的大家?如果你整天地沉迷于人世间世俗的一种爱,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为了自私而狭隘的那种爱,你这种小爱就会让你心中的自私心爆发。现在很多
2023-04-21 03:49:54
1372次阅读
12-9、看破放下是为智
第十二册
笑天下可笑之人,人间本无事,这个世界有什么事情啊?过了就称为没事,过不了就有事。什么事情都让它过掉,不就没事了吗?你们年轻时天大的事情没有碰到过吗?当时觉得不得了,出了大事,现在那些事情还有吗?所以,不要把人间的事情当回事情,那么就是无事了。人间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凡是这个事情能够过掉的,都会没有事情,过不了的,那才是有事情。人生过不了的是什么?只有生命。过不了这个关,那就真的是出大事了,其他的都是小事。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有个人天天胃痛,突然之间检查出来是肝癌,他马上不管胃痛了,肝癌重要。一个大的事情可以遮盖住一个小的烦恼。
要无事自悟,没有事情自己要开悟,用明心见性的本质去看人生这场游戏。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明白了,明心了,我明白了,我见到自己的本性了,我知道这个世界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就叫明心见性。本质是什么?看到根了,看到底了,在人间这场人生游戏中,不管戏中是逆境还是顺境,都
2023-04-21 03:49:54
1409次阅读
12-8、千处祈求千处应 慈悲菩萨观世音
第十二册
要记住,修行人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有疑问,但是必须要虚心请教。有人说师父太忙了,可是有些人情愿等啊等,一定要等到师父的指导后再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你的成功率就大。如果这个人说“师父太忙了,我不忍心打扰师父,自己先试试看、做做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率会比前面的那种情况小很多。如果你今天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你必须要先请教一下专家,然后再去做,这样你就不会做错了。你不懂法律,哪怕律师再忙,你今天也要找个律师问一下,再去做,你就不会做错了,否则哪天你被别人告上法庭、抓进监狱,你再说自己不知道事情会这么严重,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师父指导你们,无私地帮助你们,你们要记住,遇到事情要虚心请教师父。
一个不迷信的人,就是一个实修者,他的内心就会清净,他就不会去胡乱评价别人,因为他自己迷惑了,他才会开始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才会感觉到别人不对了,他才会诽谤别人、谩骂别人。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很正的人,你怎么会去骂
2023-04-21 03:49:54
1474次阅读
12-7、正信才能正法
第十二册
学佛人要坚持正信。正信是什么呢?就是正确地去相信,就是发自内心的觉悟。我彻底地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能去做任何坏事情,如果我做了坏事情,我一定会有恶报的。这就是心中有佛,内心有觉悟,这就是正信。正信教导我们,要一心向善。在选择和坚持正信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走偏,走偏了就叫迷信。
师父接着给大家讲非常经典的弘法内容,告诉大家什么叫迷信。什么叫迷信?迷信就是听别人说某一件事情后的论证,自己心中认为这件事情、证实这件事情,所产生的习惯性的相信。比方说,别人说要跟人去争斗,迷信的人就会认为:“那当然了,如果是对的,那就要去争,这个东西为什么只给他一个人?大家都应该有,大家都要去争。”他心中觉得这是对的,他就迷信,他觉得是对的,那么他就会永远地做错,这就叫迷惑地相信。
那么,怎么样来分辨正信和迷信呢?大家要记住正信的特点:第一,要指导我们一心向善;第二,要指导我们修持自性(自己的本性),去除
2023-04-21 03:49:54
1513次阅读
12-6、已无所得 心无所得
第十二册
做人学佛要随缘,要自然,要任运,就是心中有光明,即身成佛。如果一个人的心中能够随缘、自然,好好地和佛有相应,你死后就不会经过中阴身。什么是中阴身?人死了之后,人的身体没有了,灵魂又上不去,下面是阴曹地府,那么人在哪里呢?在当中,但又不是活人,而是死人,是属阴的,所以叫中阴身。中阴身有七七四十九天,决定死后人的灵魂去向(投人胎、投畜生,或者去天界)。如果你的心中有光明、随缘、自然,一生不和别人争斗,你就见到了自身的佛性,你就融入了佛性,随佛任运。佛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佛菩萨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什么事情都是和内心的佛菩萨相应的,你就叫即身成佛。
修心是一种功夫,很不容易。是什么功夫呢?就是说修心的人不会藐视人,不会轻视人。作为一个学佛人,如果你今天轻视别人,看不起别人,你就不是一个真修的人。如果你是要修功德之人,你是不会轻视别人的。师父对法师的要求也是这样的,看见所有的人都要合掌。师父现在对你
2023-04-21 03:49:54
161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