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何所攀缘
第十二册
今天跟你们讲了“苦集灭道”,下次跟你们讲“八正道”等,这些都是佛学的基本知识,再不跟你们讲,你们以为心灵法门就只是念小房子。很多人出去度人,佛法知识太少了。师父还要跟你们讲《维摩诘经》:“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这些全是经典,因为时间关系,师父把这几句经文简单地跟你们讲一讲。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就是说,人生病是因为攀缘,就是没有得到的而想要去得到它。“从有攀缘”,就是因为你攀缘了,“则为病本”,这就是你生病的根本。你为什么会生病啊?因为你攀缘。“何所攀缘”,在哪里来攀缘啊?“谓之三界”,你只要人在三界当中,跳不出五行,脱离不了六道,你就会整天地攀缘,也就是说,你在天界上、在人间、在地府,你都会攀。
师父给这里的秘书处小朋友一个小负责人位置坐坐,过两天再
2023-04-21 03:49:54
829次阅读
12-43、本性无碍
第十二册
我们不需要淳朴。很多人一听这句话,瞪着眼睛问师父:“师父,这句话怎么讲?我们不需要淳朴?”请大家听好后面的一句话:有境界的人认为,我们不需要淳朴,因为我们本来就很淳朴。现在明白了吗?如果你是一个好人,你根本用不着说自己是好人,你肯定是好人,你为什么要去跟坏人说自己是好人啊?对人家说自己是好人的人,这个人一定做过不少坏事。所以,师父不跟别人争,高僧大德不跟人家去争斗。哪个高僧大德不被人家讲、不被人家骂?“你是正法吗?”你用不着跑出去说:“我是正法,你们才是不正的。”面对别人的非议和诽谤,师父什么话都不讲,没有什么好讲的。我没有不淳朴,我本来就是淳朴的,道理是一样的。
就像一个男人,老婆怀疑他在外面有女人了,如果他外面没有女人的话,他会去跟老婆争吗?笑一笑,老婆越是讲你,你越是开心,因为她吃醋就说明她还爱着你,对不对?她如果放弃你,不喜欢你,她问都不会问你,她都不会和你吵,她理都不会理睬你。
2023-04-21 03:49:54
678次阅读
12-44.再谈法身、报身、化身
第十二册
接下去,师父利用剩下的几分钟把法身、报身、化身跟大家讲一下,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佛学知识,你们要好好学。法身是什么意思呢?法身就是万法为身,就是宇宙本身的佛性化。也就是说,这个宇宙空间充满着佛性,我们说你证得法身,你就是和宇宙圆满地合二为一了,这个宇宙空间当中充满着佛性和法性,实际上就是你和佛已经合在一起了,你的身上拥有了佛的正能量,你就是法身。法身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是很少有人像师父这样讲得这么透彻,不一样的经典,那些高僧大德一听就明白了。
第二个是报身。报身是什么?就是学佛的方法,修行圆满,你就会有报应。你们不要以为“报应”是贬义词,其实它是一个中性词。学佛人修行圆满,你就会有一个果出来,修行的果正就是证果了,而成就的身体就叫报身。你今天学佛圆满了、修成了,你最后的报应和果就出来了,那就是我们说的报身,所以阿弥陀佛又称为报身佛。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在读硕士学位,等你读完了硕士课程,通过了答辩
2023-04-21 03:49:54
651次阅读
12-42、随波逐流失境界
第十二册
要懂得,人间的一切知见无非就是你自己的妄想。实际上,人间所有人的见解,还有你知道的事情、你自己认为的,都是妄想出来的。有些人怀疑自己的老婆:“她过去从来不化妆,今天怎么又化妆又抹香水的?是不是对我有二心?”你越想越害怕。知见就是你妄想出来的、没有的事情,越想越害怕。所以,人的所有的想法都是想出来的,你不想的话,怎么会有想法呢?所以佛陀叫我们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的第三个说的就是“想蕴”,你不要去想,整天乱想,神经会紧张、错乱,神经病也是想出来的,你已经在修心了,在佛的净土中,你还要去想,就会蕴想出邪思邪念。
要修成正果,就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就是要想明白,才能见到菩萨的本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见到“真如本性”,你认为你对人家好是真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见法性?法性是什么呢?就是见到自己真如的本性、见到真正的本性之后,你才会见到法性。法性里面包含着法身、报身、应身。
在红尘
2023-04-21 03:49:54
744次阅读
12-41、学忍辱 去瞋恨
第十二册
师父接下来讲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佛法哲学观。人都有负面情绪,用现在的话说,人的负面情绪临床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愤怒和仇恨。所以,一个人只要愤怒了、恨别人了,这个人就会有着负面的心态,心已经不正了;一个好的正面心态的人,应该充满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我很恨,我很愤怒。”这样的人已经是负面心态的人了,根本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一个明白的人会恨别人吗?人的本性是菩萨,明心见到本性的人,你说他会有负面情绪吗?
师父一直都很法喜,除了你们这些没修好的弟子让师父不开心,师父对人间的事情都很想得开,发生大的事情师父都能解脱。但你们这些弟子,不是这个心眼小,就是那个情绪不好,想一想,你们就是没有明心见性,因为你们见不到本性,见不到佛性,所以你们就会被贪瞋痴控制。你们怎么会被贪瞋痴控制的呢?因为你们没有找到佛性。想象一下,贪婪的人,他有佛性吗?瞋恨的人,他有佛在身上吗?傻得被骗成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有菩萨的智慧在身上
2023-04-21 03:49:54
804次阅读
12-40、无得即属无智
第十二册
本觉就是每个人对事物和人的根本感觉。师父问你们,你们每个人对人和事物的感觉是什么?就是希望真心。你今天感觉到这件事情,不管它发生了什么情况,你要真心对待,心无所谓,归源于智慧本然,就是在内心当中无所得。这是什么意思呢?有智慧的人不是得在表面上,而是得在心里,内心很开心。
有一个人在公司里拿到了五百块钱的奖金,他平时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交给他的太太,但是在公司里拿到的这份奖金,他回到家里不想告诉他太太,后来他自己花几块钱去买彩票,中了大概三十几块钱,他把买彩票中的钱送给了他太太,他太太开心得不得了,他就把那五百块钱藏起来。这个事情就是告诉大家,虽然先生隐瞒了他太太,但他太太只要感觉心中得到了,就开心了。实际上她丈夫把表面的东西给别人是无所谓的,但也是因为她丈夫开心,因为失去小利,赢回大利。所以学佛人即使你失去了人间的一些物质和语言、感受,对你来讲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只要你心里感到满足即可。
去除障
2023-04-21 03:49:54
759次阅读
12-39、智而无智 才是真智
第十二册
上次和你们讲了“苦集灭道”“五蕴皆空”,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无智亦无得”。为什么要跟大家先讲这些呢?因为当你们念经的时候,如果你们懂得多一点,可能念起来会很有感悟;如果你们对经文的意思根本不懂,那么,你们就会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了。
“智”是什么?智慧般若,菩萨的智慧叫般若。有智为妙,有智慧的人,他的心就想得通。过去说你想得通、心里明白,那你就是有智为妙。我们说这个人妙极了,其实就是很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什么办法都会想得出来,那就是妙法,所以称为妙智。师父把“智”和“妙”分开来讲给你们听:“智”就是我能去做,因为你有智慧了,你什么都能做;“妙”就是我能够理解和认识它,我觉得这个事物可以转换,让事
2023-04-21 03:49:54
678次阅读
12-38、论五蕴皆空
第十二册
第三个果叫“六入”。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鼻子闻不出味道,这个就是师父刚才跟你们讲的“名色”。接下去孩子慢慢地长大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进入到了他的意识当中,六根的人形起来了,耳朵听得见了,眼睛看得见了,开始哭了,为什么?因为看到了就哭了,听到了就哭了,想到了就害怕了。
第四个果是“触”,出胎与外界接触。一个人出胎之后,马上跟社会接触了,苦不苦?你看哪个小孩子生出来不哭?整天“哇哇哇”地哭。天冷天热他都觉得不舒服,跟外界一接触人就不舒服。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孩子,在东方电台待的时间长了,你要他去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他会感觉很不自在。所以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你们成为佛的弟子之后,你们的境界越修越高,那么看外面的人会越来越不舒服,觉得他们讲话做事情什么都不太如理如法。要记住,他们不是学佛人,我们只能原谅他们。
还有一个果是“受”,就是由于跟外界接触所产生的苦和快乐,就
2023-04-21 03:49:54
840次阅读
12-37、无明造业 堕落因果
第十二册
菩萨说,因为众生的心生出种种生死所造的业,也就是说,你今天的生和死都是你的心造出来的。你这个人做了坏事,是因为你的心做了很多恶事,最后你造业了,你一定会有报应的。你今天的心生出种种善的业,那么你就会消除烦恼。今天你的心生出来要学佛了,你是不是就开始解脱了?你今天心生出来要做恶事,要去害别人,你的烦恼慢慢地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多?
佛法界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今世的烦恼,用现代话讲就是我们人的心病和忧郁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造出来的,修心修的就是你这颗整天像猴子一样的心,心猿意马的心。佛陀当年告诉众生,那些解脱的圣人,他们是没有苦的。佛陀的意思就是说,那些圣人在人间没有苦、没有烦恼,为什么?因为他们找到了离苦得乐的方法。就像一个人,虽然你有苦难,但是你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你就不苦了。
实际上,在佛陀还没有来到人间之前,有很多圣人都成为佛菩萨了,这些圣人都修成了,他们靠的是什么呢?师父讲给你
2023-04-21 03:49:54
910次阅读
12-36、苦集灭道之真谛
第十二册
非心非物亦非佛。如果你没有用自己的真心去看待人间一切的物质,你就不是佛。师父跟你们讲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们,如果你想成佛,你如果不用心去学,你没有看穿这个世界上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不长久的、不圆满的,那你就不是学佛人。学佛人是什么?就是能够看穿,你们有一天会老、会死,用的东西会坏掉、会没有,这一切即心即佛。这个“即心即佛”就是说,学佛人用心学佛,用心看穿人间一切,你就是佛。所以,师父要你们一定要把平时人间的一切抛开,真正用心地去学佛。
有些听众和弟子也是非常用心地跟着师父在学佛,但是没有办法学得很深,有些人真的是在自学,在最近的节目中,他们问了师父很多道理。有人问师父:“师父,什么叫苦集灭道?”师父过去讲过的,怕他们找不到,师父今天再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解释。大家在《心经》里都会念到“无苦集灭道”,简单地讲,佛法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苦”就是说我们人间以苦为根本,就是佛说的
2023-04-21 03:49:54
86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