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5、守戒就是守心
第十二册
佛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戒、守法,他的一生就会身心安定,没忧愁、没烦恼、没恐怖。这个“法”指的是佛法。实际上,一个人修心靠的是持戒,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一个人吃苦就是因为守不住戒,不能持戒,“我一定要这样”,到最后就会吃很多苦。所以修心修到最后,实际上是告诉大家,一个人就是要能够守戒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守戒律,他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大家想一想,人是不是整天在乱想?人是不是整天在思维混乱当中活着?很苦啊。
师父要你们懂得戒律。戒律是什么?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你守戒了,你会得到安定,你的心才能安定。很多心很定的人,都是因为严守戒律。家里吵架,如果对方不吵、不讲话,这个人就是在守戒。一碰到境界跳得比谁都高,叫得比谁都响,这个人就叫无戒,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因戒会得到定;如果你的心能够经常定得下来,你才会开智慧。所以佛法界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人道跟天道其实
2023-04-21 03:49:54
1083次阅读
12-24、回归本原 找回本性
第十二册
要懂得寻觅与生俱来的本来就存在于虚空中的本性。讲来讲去一句话,就是要找到你们的良心和本性。师父现在就是在帮助你们找回你们自己的良心和本性。要懂得一个道理,学会看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要看到它的根。我们看一个人的好坏要看到他的根,这个人虽然现在在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他还有良心,这个人就算是一个好人,这因为他本性还是善良的。
这个世界为什么叫虚空世界呢?因为这个地球、这个宇宙本来就是空的。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说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指的宇宙空间当中的有情和无情众生。实际上人是肉体和灵体生命组成的,肉体和灵体形成了一个人身,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叫肉体和灵体世界,但又是物体所现。很多其他的星球则是灵体世界。
要懂得去掉你们的妄念,要跟着师父学深不可测、无上智慧的佛法。为什么说佛法深不可测?举个例子,你们在佛海里畅游觉得太开心了,你们觉得自己好像拥有了佛海,其实佛海深不可测、
2023-04-21 03:49:54
973次阅读
12-23、妄念在假我中
第十二册
什么叫静?什么叫稳?什么叫定?有些人在这里坐都坐不住,一会儿打瞌睡,一会儿站起来走动,或者思维乱串。师父的弟子在听师父讲课的时候,脑子要思想全部集中,这个时候他们会最清净,他们得到的加持最多。一个人的脑子就像一个房子一样,里面全是空的,才能把好的东西加持到里面去;如果你的房间已经堆满了杂物,好的东西怎能搬进这个房间?这就是道理。
要懂得,真正的拥有是你神识中的智慧。神识中的智慧是什么?就是当你的意识形成后进入你的神识中所产生的那种选择最圆融的思维的方法,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精神上的智慧。今天你们的意识中“菩萨很伟大,我要好好地修,我要救人,我要慈悲,我要帮助别人”,这种意识进入你的神识,全部都是正能量进入到你的神识,这种正能量会让你产生一种智慧,这个时候你就会克服所有不好的思维。如果你想着“我做这事情划不来,这个事情我可以骗他,这生意我占他一点便宜,我很开心了”,那么,你在神识当中一出来就是
2023-04-21 03:49:54
1331次阅读
12-22、色空都是幻觉
第十二册
你有什么追?有什么求?你追到的会失去,你得到的也会失去,你拥有的会失去,最后连人身都会失去,你能得到什么?这就叫实相。师父给你们总结一下,实相就是让你认识到现实的情况。很多人已经感到自己要生病了,他就是不相信,结果进医院了;但有些人一看身体状况,认识到这种情况很危险,然后赶紧注意健康看病,这就叫认识了实相。一看见老婆要发威了,赶快离开,这也是实相。我明白我今天吵架了,我明天又会好,所以我不会难过半天,因为我老婆就是这个毛病,因为我老公就是这个毛病。我知道实相,我老公今天晚上喝醉酒了,会发神经病,第二天早上酒醒了,他就会跟我赔礼道歉。既然你知道第二天他会给你赔礼道歉,你当天晚上就不会跟他吵架了,因为你知道了实相。师父讲得还不清楚吗?
追什么?求什么?最后走了,你得到什么了?你有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师父告诉你们,要放弃假相。别人很爱你,开心啊——这是假的。为什么?就算他爱你,也是暂时的。如果歌
2023-04-21 03:49:54
811次阅读
12-21、布施无相 守戒无相(二)
第十二册
神识是由很多的意识所组成的,而意识是你的感官感觉和注意到的事情,所以当你开始有感觉的时候,你首先要用意识来控制它。很多人感觉到老婆今天对自己不好了,然后意识控制不住,觉得“你凭什么对我不好”,然后开始不开心了,脸上就表现出了不高兴,然后他的神识里面也感觉到老婆很坏,接下来一定会吵架。听得懂吗?师父已经很清楚地分析给你们听了。如果你今天感觉到老婆对你很不好,你马上要控制自己的意识,心想着“老婆今天肯定被人家欺负了,或者碰到了很不开心的事情,说不定是孩子不听话,她在家里做了很多事情,也很辛苦的,我就安慰安慰她吧”,你的这个意识一旦形成,你的脑子里就会觉得老婆很可怜,你就会慈悲她,你就是在神识里面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师父要帮助你们自己寻找真正的“你”。你们找得到自己的“你”吗?很多人丢失了自己,很多人在发疯的时候哪像“你”?你过去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你现在找得到自己吗?你失去了自己啊。你现在一点
2023-04-21 03:49:54
916次阅读
12-20、布施无相 守戒无相(一)
第十二册
第三级的佛法就是戒。不该做的不能做,不该看的不能看,是人家的东西我就不能动,是人家的钱我就不能碰,是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思维,我都不能去拥有,这个难不难?比方说,这个思维是别人的,他经常在想“我要去当这个局长”,你知道他的思维在想做局长,你就不应该再去想,否则就叫意念侵犯;人家已经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跟她谈恋爱了,你知道他的思维当中只有她,你还拼命地想去把她抢过来,你就叫思维侵犯,这也是属于犯戒。学佛修心真的很难,不要说动作不能做错,嘴巴不能讲错,连意念都不能犯罪。
学佛修心要用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这是师父昨天在开示的时候给你们讲的。贪了怎么办呢?戒贪。恨人家怎么办?把自己的心定下来,换位思考,慈悲化解,不要去恨。想不通、愚痴了怎么办呢?那么要用智慧来克服它。佛法讲“应病予药”,就是你生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你今天生了这个病,我就给你这个药;你明天生那个病,我就给你那个药。
2023-04-21 03:49:54
1005次阅读
12-19、常惭愧 常觉悟
第十二册
学佛的人必须要以欢喜心去修。如果我今天学佛了,我还板着脸,我还很不开心,我还看低这个、看不起那个,我还瞋这个、恨那个,你说修得好吗?因为佛菩萨是慈悲的,看见长辈都是自己的长辈,看见小辈都是自己的小辈,都是自己的亲人,你会不开心吗?今天你的心中还有嫉恨,还有伤心难过,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就是说明你的心还不够慈悲,所以你的心才不会去欢喜。表面上的开心并不是一件好事,得不到真正的法喜;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心里笑得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法喜,那才是心里真正的喜悦。
妈妈说快要过年了,在家里忙着包饺子,孩子还没回到家,爸爸妈妈已经在家里忙了好几天,他们天天在家里忙的时候,脸上不一定有笑容,但是他们的心里开心得不得了,想着自己的孩子要回来了,准备着东西给孩子吃,这才叫喜悦。所以,真正的学佛人要有喜悦,因为心里的喜悦,会转换成法喜。
师父告诉你们,越修越高兴,越修自己越觉得要忏悔,修到后来觉得自己怎么修得这么差
2023-04-21 03:49:54
1159次阅读
12-18、无生无灭 事物本质
第十二册
要明白无生无灭的佛理。很多人不懂,他们问师父:“人不是有生有灭吗?怎么又变成了无生无灭?”有生是什么?我今天生出来了。有灭是什么?我以后总有一天会死去。今天我造了这个房子,这个房子总有一天会坏掉;我今天做了某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总有一天会结束。只要你有“有”,就一定会变成“无”,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今天我们学佛人有这个境界了,你也有一天可能会没有,这全部都是很正常的。今天你到了人间,你一定会有离开人间的一天。今天你结婚了,你一定会有离开你最心爱的人的一天,只是离开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是离婚,有的人是比自己的伴侣过世得早。所以“离开”这两个字,就是离开了你自己认为应该在人间得到的东西。
一个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要懂得有生有灭,但是修炼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能再认为自己有生有灭,因为你的境界已经提高了,你知道自己生出来就会有死的一天,人生只是一个短暂的旅程。因为你今天生出来了,死是自然的,实际上,你下辈子
2023-04-21 03:49:54
938次阅读
12-17、本性是自然的根
第十二册
很多人做生意时假心假意地对人家好,其实是为了赚人家更多的钱,从佛法角度来讲,这种心态不是正规地学佛学法,也不是慈悲,所以他的心中就没有力量。当一个人心中有佛的力量的时候,他才能无私无我地付出。无私无我地付出一定不会是为了行善而去行善。你今天做任何事情,你不是为了行善而去做点好事,那样就是一种自然的行善。比方说,一个老人家要摔倒了,有的人心中想自己是学佛人,自己应该去扶他,这是为行善而行善,这已经算是很好了;但是有的人什么都不想,他看到老人家摔倒了,他直接就上去把老人家扶起来。一个是自然地帮助别人,一个是有目的地去帮助别人,你们说哪一个人的境界高?要懂得人性真实的付出,因为人的本性真实的付出,那是自然的,用自然的心态去帮助人家,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目的,那才是真正地帮助别人。
真心付出就能通达宇宙的真理。在人间,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什么叫真理?你用真心就能获得真理。真心是什么?就是一种慈悲,
2023-04-21 03:49:54
958次阅读
12-16、具足本性 妙用智慧
第十二册
今天跟大家讲佛性本性的具足。每个人都拥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本性就是良心和智慧。当一个人拥有本性、良心的时候,这个人才会拥有自己另外的一种善性,那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在你的身上、在你的本性当中已经具足的、你本来就拥有的摩尼珠,那是一种慈悲、善良,那是一种超出人类境界的高深的意境。菩萨很早就讲过,每个人都拥有佛性,佛性在每个人的心中本来就具足了。
当一个人起心动念、举手投足的时候,实际上你的本性就流露出来了。就是说,你的一个念头出来,你的一个动作出来,就代表着你内在的本性。很多人做出很不雅观的动作,很多人做出一些非常不自在的动作,很多人脑子里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马上脸就会红,这些都是由内向外传递出来的本性感觉,都是你本性中八识田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既然我们要修出佛的本性,那么就要真正地做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念头都要懂得慈悲救度众生并符合内心的佛性。
要懂得,用佛菩萨
2023-04-21 03:49:54
10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