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5、修悟证道 回归本原
第十二册
大家要管控好自己的心,心勿贪奇,就是不要去看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人就是爱打听奇闻轶事,一看见别人窃窃私语,就赶紧凑过去:“哎哟,是吗?从没听说过这种事。”好了,你去贪了,你一贪稀奇怪异的东西,你的心就会乱动,守不住你的心,你就造业了。
心勿贪灵验邪术。邪术是什么?不正就是邪。有些人整天乱讲,就是邪说。师父看图腾看了这么多年,听众问什么就说什么,其他从不多讲。如果师父进房间冲你们一看,就说:“你要当心啊,你背后有一个人。”有些事情是不能随便讲的,有时候你偶然看见了灵界的事,你都不能去讲,讲了就叫邪,因为你在动邪。只能讲身体、灵界提示、意念等。我们学佛要把别人的正能量激发出来,要传递正能量:“我看见菩萨了!佛光普照!”大家听了是不是法喜充满?
心勿贪多,什么事情多了就会出事。师父问你们,吃得多了,肠胃会出事吧?想多了,脑子
2023-04-21 03:49:54
754次阅读
12-64、修净信 种福田
第十二册
现在求财的人很多,尤其是农历新年初五迎财神,大家都喜欢求财。但是很多人不懂,并不是你求财神了,财神就来,你求发财了,你就能够得到财富。你能不能迎到财神来,能不能够发财,都是看你自己过去有没有种下发财的因。财神有天财神和地财神,因为财神也要看你过去有没有种善因,包括你的今生今世、你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种善因,所以,有没有种下财布施的种子很重要。你今天求财神菩萨给你一点财,你必须在过去已经把自己要拥有财富的种子种下去了。比方说,一个很小气的人,跑到庙里去求菩萨:“菩萨,求您保佑我发财吧!”你以为这样一求,你就发财了?你发得了财吗?任何果实都是从种子里长出来的,没有种子是长不出来果实的。没有财布施的因,就不会有发财的果。
财富就是一个人的福报。一个人想要有福气,一个人想要现在有财,就要看他以前或者前世有没有种下这个发财的因,因为有因才有果。所以佛法界讲,要在自己心中种上一块福田,就是有福气的田。如果
2023-04-21 03:49:54
1220次阅读
12-63、烦恼即菩提
第十二册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是佛教的两大基本派别。小乘佛法的修行者,内心还存有一些我执,还存有对众生的分别。修小乘佛法,主要是断除自己的烦恼,是追求自己个人的解脱,是了脱自己的生死,所以也被称为“自了汉”。修小乘佛法的人,观念上不去和别人有争斗,只管好自己、修好自己,“我不跟别人去搞,别人的境界高不高,这是别人的事情,我就自己修得很干净,我自己修得好就可以”,这是纯净的出世法。此外,修小乘的人还有一些我相,“我修得好、我自己好就可以了,但是,众生跟我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这个就是我执。
我执就是我自己的执著。世间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很执著。执著是什么?实际上,执著就是业障,有我执的人会认为每件事情我都是对的,执著于我这个观点,执著于我这个概念。所以佛法界讲,小乘佛法修行的觉悟是不彻底和不究竟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小乘佛法修得好的话,他也能超出六道,进入四圣道前面的声闻道和缘觉道。一个想要彻悟的修行人,不但要
2023-04-21 03:49:54
711次阅读
12-62、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第十二册
学佛人要懂得将凡心入佛心,就是让我们凡人的心要进入到佛心的境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就是解决人类心灵和精神问题的各种方法,师父告诉你们,将凡心进入佛心就是一大法门。比方说,你们平时想的都是人间的事,做的是凡夫的事情,如果你们突然之间用菩萨的境界去想问题、做事情,那么,你们是不是拥有了一个法门?这就是找到了你们的实相,实实在在的学佛后的人间解脱之相。我们学佛修心就是要修出人间的真实如来相。
人间的实相是什么?佛陀已经告诉我们,人间的真谛就是苦空无常。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苦了一辈子,死了就空掉了,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在这个人生过程中,不停地有无常出现,世上任何东西都是不长久的。如果你想修出实相的话,那你就要懂得你的这个实相是怎么来的。只有当你认识佛法之后,你才会得到这个实相。什么叫认识?我们平时经常说“我认识你”“你认识我”,实际上,我们要得到实
2023-04-21 03:49:54
919次阅读
12-61、证悟佛性 实相实修
第十二册
学佛修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观想。实际上,一个人除了眼睛可以看,他的内心也可以观,叫自观。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思维和想法。观想必须要“理路明白”,就是说一定要明白佛法的正道。你经常想的某一件事情,你觉得它是对的,如果你天天这么想,那么你就熟悉了这件事情。在观想当中,除了佛理明白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叫“观境熟悉”。观就是看、注意,境就是境界。就是说,你已经能够很有境界地想到,比方说,你经常想到“我以后要超脱六道”,那么超脱六道的这个道,你就会非常熟悉,所以,你才会没有躁妄欲速之心。因为你非常熟悉这条道路,你知道到某个地方去开车需要多长时间,你很专注、全神贯注,那么,你就不会急躁了。
举个简单例子,当你们坐飞机旅行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们到达目的地飞机要飞行多长时间,你们可能会觉得坐的时间很长;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们要坐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你们心中有底
2023-04-21 03:49:54
1166次阅读
12-60、去除五盖 对治不净
第十二册
五盖是修行的大敌,师父跟大家简单讲一下怎么样来对治五盖、克服五盖,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和寂静。
第一,要用不净观和布施行来对治贪欲盖。不净观是什么?不净观是禅定修持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想到人间的一切都不干净,从而去除自己对欲望的贪恋。这个人间有什么好贪的?贪来的钱财要倒霉。现在多少人出事情不都是因为贪钱吗?很多人一辈子努力,到了最后不都是栽在钱财、男女之色上吗?你要用不净观去看待事物,就是说,贪来的钱财都是不干净的,不是自己的不要拿。中华传统文化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要有道理才可以拿钱,没有道理的钱财不要去拿,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很多女孩子跟男人做坏事,就是因为拿人家的太多,吃人家的太多,这样的女人就会不值钱。女孩子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活得挺好的,为什么要去贪男人的钱财呢?今天这些钱财,你要看到它会污染你的心灵,让你堕落,所以你要把它看作是不干净的
2023-04-21 03:49:54
1910次阅读
12-59、“五盖”之浅释
第十二册
佛教中的“五盖”是什么呢?“五盖”就是指覆盖众生心性,令我们心中善法不生的五种烦恼。“盖”是烦恼的别名,即覆盖之意。五盖包括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和疑盖。
第一盖叫贪欲盖,就是贪爱人间的五欲。这种欲望会使我们的身心迷惑,可以让我们的心,善法永不生起。也就是说,贪欲盖会把我们心中的善良永远抹去,因为我们贪图了人间的名利,就会令自己心中不再拥有善法。
第二盖叫瞋恚盖。“瞋恚”就是瞋恨、发怒。因为一个人很容易恨,你每天恨,每天难受,每天令你不开心,或者你感受到不适合你、违背你意愿的事情,你就会在现实的境界上生起怨恨。你们记住了,怨和恨是相续的,你只要怨某个人,“我跟他讲好了的,而他每一次都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会由怨生恨,你就会恨他。比方说,在家里,老婆每次红烧萝卜的时候都烧得太咸,老公跟她讲了很多次“菜太咸”,可是老婆下一次烧这个菜还是咸——“我跟你讲了多少遍了,这个菜太咸了”
2023-04-21 03:49:54
916次阅读
12-58、戒法自然 智慧随缘
第十二册
学佛做人要诸恶不作、勤修善行,不要执著任何事情,不要攀缘。什么叫攀缘?攀缘和随缘是相反的概念,攀缘就是不该你得的你硬要去得到它。攀就是往上爬,我好了还要更好,我有钱了还要更加有钱,我做官了还想官更大,攀到最后的结局就是掉落下来。而“随缘”,就是随顺因缘。一切不去强求,这样心就不会有贪欲。所以,一个人不执著、不做恶事、尊敬别人、不攀缘,他的境界就会慢慢地提高,最后就会不思善、不思恶,自空无碍。
学佛不思恶容易理解,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学佛学到最后怎么连善都不思呢?因为做善事已经成为你的一种习惯,思善行善已经是你的本质,你不用专门去想自己要行善,只要去行,自然你一定就是行善了。你已经是菩萨,你还要说“我是菩萨,我要行善”吗?你已经天天在大学里上课,你还要说“我是一个大学生”吗?你已经是一个行善之人,天天在做好事,你还要去想“我要做好事”吗?你是一个好人,你做出来的自然都是好事,所以叫“好人做好事
2023-04-21 03:49:54
994次阅读
12-57、神清产生正思维
第十二册
成佛的人实际上就是心已经成佛了,一切唯有心造。一个人成佛成魔不是在于自己的外表行为,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心。过去马路上有些流氓,打人骂人,他们的行为就像着魔一样疯狂,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成魔了。心能够造如来,也可以变魔;心可以显佛,也可以显魔。学佛要用真心,你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人心和佛心本是一心,只要人的心不去妄动,不去起妄念,人的心和佛心没有差别。所以,有佛心的人一定拥有真心,没有佛心的人就会有魔在心。当你拥有了和佛一样的心之后,你的心就会不生不灭,因为你的心总是想着佛,所以你做的事情就是佛做的事情,所以称为心即是佛。
佛法讲,佛身相已入我心,就是佛的智慧、身体和相貌,已入我心,那你就是心佛合一。念经如果念到佛的身相都进入到你的心田,那么,你的心就跟佛一样了。佛是什么?就是觉者,心念有佛。身是什么?身是自己的身体洁净。相是什么?相好庄严,菩萨之相即是我相。所以,念佛可以成佛。为什么净土宗讲,只
2023-04-21 03:49:54
1046次阅读
12-56、心念要如如不动
第十二册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秋收是自然规律,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头尾都很重要,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头有尾。学佛做早课就是让大家要好好地跟菩萨请安:“求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今天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做晚课就是感恩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今天一切都很顺利,感恩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加持我,保佑我一天平平安安。”这样学佛人的一天就算圆满了。
修心不在于形式,而是要打开心门。好比你要去车行修车,你要先把车盖打开一样,如果你不把车盖打开,别人怎么来修你的车?你今天修心,就是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就是要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今天做错了什么?在我的心灵里还有多少肮脏的事情,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毛病,但是我还没有忏悔?”只有打开自己的心门,好好地把内心肮脏的东西清洗干净,你才能见到自己的佛性,这就是自性如来。虽然太阳天天有,外面的阳光很明媚,你今天待在家里,如果你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关上,你再怎么看
2023-04-21 03:49:54
116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