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净其意心如镜 2025年04月11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学法要先净其心而后方能获益,这里的“益”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你的心干净了,你才能获得佛法里面的含义;第二层是你的心干净了,你才能受益佛法。所以一句话讲到底,心不静则道不生。道家也强调清净无为,内心空灵,道自然显现。在修行中,不要让我们的心藏污纳垢,要经常清理内心深处的污垢,不好的东西、不好的想法(念头)、邪念不要往心里储存,只要有肮脏的想法,马上把它屏蔽掉,不去想。犹如一个房间,你经常打扫卫生,它每天都能保持干净的状态;你不去打扫它,今天堆一点东西,明天又放一点东西,时间长了,房间就会被塞得满满的,让你无从下脚。非正念的源起,就是指你的心喜欢乱想,杂念多了正念就没有了。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经常做坏事,他就不是一个好人,因为好人不会做坏事。师父教你们,身处污垢之中不染,环境不好,身边的人负能量大,只要你的心足够强大,你有定力,别人再大的负能量也影响不到你。好比你是柱子,别人要绕着
2025-04-11 00:00:00
2次阅读
戒定慧三学 2025年04月10日
法音开示·最新
修行人烦恼漏尽是靠智慧,当我们拥有了佛菩萨的智慧的时候,人间的所有的烦恼也就没有了;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身口意都在漏,身口意会把你好不容易积攒到的一点功德全部漏掉。为什么说尖酸刻薄的人命苦?因为他把自己的福德漏掉了。如果你有智慧,出口就是善语,不但给你积福积德,经常口出善语的人,无形之中已经在给自己广结善缘。有一首歌里面唱“朋友多了路好走”,你有智慧的话就不会到处树敌人,用得着说话尖酸刻薄,挖苦别人、看不起别人吗?守住身口意就是守戒,守住最容易漏的地方,还要学会布施,学会精进,学会忍辱,学会持戒,这是戒学。这就好比一个人知道自己有哪些毛病要改掉,还要学他人身上的优点。禅定是定学,有定力的人遇事心不慌、意不乱,这就是定力。人家能如如不动,因为静能生慧,安静的人心不浮躁,所以打坐的人脾气都比较小。因为脾气急躁的人他坐不住,心不容易定得下来。般若是慧学,般若就是我们要学的智慧,我们看这个“智”字
2025-04-10 00:00:00
4次阅读
慈心修善因 2025年04月09日
法音开示·最新
你们记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因果,不要总认为不是自己的错,不要总认为这个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生癌症的人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得癌症,患白血病的人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自己会得白血病。有的人把孩子养到刚读完大学突然人没了,做父母的很痛心,不理解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师父告诉大家,很多因果并不一定是这一世的,他可能是前世的业没报,到了末法的时候才报出来。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当果出现的时候就是答案,任何的不理解和接受不了都没有用。还有的人被官司追究到无法摆脱的时候,他都想不通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到这种地步?没有为什么,一切都是种因得果。你还要讲,“这不可能,那不可能,我不是这样,我不是那样……”你继续给自己找理由吧,任何的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很多人在被追究责任的时候,他还要狡辩,“这个事情不是这样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当初我本来想……”你继续解释吧。凡是不是以善果的形式出现,
2025-04-09 00:00:00
3次阅读
坚持信愿行 2025年04月08日
法音开示·最新
修行靠坚持,坚持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不能坚持的人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你们哪个人问师父,“师父,我能不能修到天上?”师父会告诉你,看你自己的心,学佛人离不开信愿行。你问师父你能不能修到天上,实际上这是你没有信心的体现。所以师父经常说,你们只要一讲话,师父就知道你是什么水平。一个有信心的人,他会说,“师父,我以后一定要跟你回到天上”,因为他有信心,所以他才能讲出我一定要怎样。一般愿力是在信心的后面,你完全相信菩萨,你就会许愿,“菩萨,我要到您身边,菩萨,我不想再轮回,我要一世修成”,因为你相信菩萨的法门能让你解脱,所以你才会跟菩萨许下这样的愿力。也有的人并不是完全懂,他看到别人这么讲,他也跟着讲,但是他一遇到问题,他就怀疑菩萨为什么不保佑他。要知道,你们每个人在宿世都有业力,业力出来了要积极地化解业力,就是一个果出现了,你都要懂得无因不果,没有因,哪来的果?你现在受的果报都是你以前种下的因
2025-04-08 00:00:00
4次阅读
学佛念经 净化心灵 2025年04月07日
法音开示·最新
我们的心永远不能离开佛法,这样才能使自己已经被染著的心逐渐干净、清净。世间本浊,人世间本身就是一个污浊的地方,我们来到人间就难免会被污染,而佛法恰好就像洗涤剂一样,我们经常接触佛法,心灵上的污浊就会被佛法洗涤干净。佛法同时又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一切果皆由因而起。当我们对佛法了解得越多,实际上就是佛法帮助我们把心灵洗涤得越彻底,所以越懂佛法的人守戒就越自然,因为真正懂佛法的人,连守戒都不用刻意去做。道法自然,一切天道法则你都明白了、你都懂了,让你去做违背天道、违背宇宙法则的事情,你都不会去做,所以你会很自然地遵循天道。很多人就是不懂佛法,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限,因为他不懂,所以做出来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孽障的。比如有的人他做的工作就是杀业,一只海鲜几百块钱,别人选一只让他把那只海鲜做成美食,他不学佛,不接触佛法,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工作是有业障的,因为没有人告诉他杀生有业,这些
2025-04-07 00:00:00
2次阅读
亦无所得 亦无所失 2025年04月06日
法音开示·最新
你们知道痛苦是怎么来的?痛苦就是你只看到自己得不到和失去的,所以你心里就会产生痛苦。要知道,大多数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无论是物质还是名利,每个人得到的时候很开心,一旦要失去他就接受不了。所以你们去看那些痛苦的人,你问他为什么这么想不开?为什么会这么难过?他会向你倒苦水,倾诉他内心的痛苦,他会告诉你他失去了什么。人的眼睛在看到自己即将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他内心一定是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性是贪婪的,他可以接受从无到有,但是他接受不了从有到无。这句话你们听懂了吗?师父问你们,你来到人间的时候,你带来了什么?你是光溜溜地来到人间,一丝不挂啊。但是你们在成长的这个过程,你们是不是一直在拼命地要呢?比如现在有些孩子在学校跟人比吃穿,在读书的年龄不好好读书,看别人穿得好、吃得好,他也要穿好的、吃好的,久而久之他就助长了自己的虚荣心。为什么会这样呢?源于攀比心,因为你爱慕虚荣,所以才会有贪心,欲望会把
2025-04-06 00:00:00
1次阅读
迷时佛度 悟时自度 2025年04月05日
法音开示·最新
迷时佛度,悟时自度。你迷惑的时候,佛菩萨会来度你,度到你开悟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是自度,你已经在开悟的过程中,知道要努力修行,这个时候就是你自己的自性佛度自己,所以你们精进的时候就是自己在度自己。你知道要勇猛精进修,你知道精进修行才能回到天上,这个时候你的心是半开悟的状态,自度度人也是在你半开悟时候的发心,这个时候你的发心和善行就是菩萨行。迷惑的人不会想到救别人,因为他连自己都救不了。迷惑的时候菩萨会来救你们,比如菩萨给你一些梦境,或者给你一些感应,又或者让身边的人来点醒你,这就是迷时佛度。菩萨不离弃众生,是因为你们都是未来佛啊。师父告诉你们,你们现在虽然境界不高,但是你们很多人已经是初地菩萨,就是初入佛门的一地菩萨,这个级别虽然很低,但是你们已经很不得了了,因为在全世界有八十多亿的众生,你能学佛念经,你能断恶修善,在人间学菩萨度人、放生、布施,积累一切善行,布施自己的慈悲心,你们在师父眼
2025-04-05 00:00:00
1次阅读
行无相布施 2025年04月04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后要多付出,多施予他人,就是多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就是行菩萨之道。不愿意帮助他人,不愿意走出去度人、救人,这样的心理修的是小乘,这种境界是在小乘上啊,因为他不愿意付出。修大乘的人会走出去度人,他希望别人跟他一样能够学佛法了解宇宙的真谛,最后解脱六道轮回,这种就是大乘的境界。如果修大乘的人心境不高,他没有境界,不愿意救人,不愿意付出,没有无畏心,他虽然修的是大乘佛法,心境却是小乘的境界。你们这里面有很多人就是修着大乘佛法,却是小乘的境界;而有的人虽然修小乘佛法,却有着大乘修行人的境界,他总想多度人、多救人。法无定法,就是说修佛法还要看一个人的心。师父给你们举个例子,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你把他放在一个重点班级,他照样学不进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你把他放在一个普通的班级,他照样会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这就讲到一个根本上,爱学习的人,你把他放在哪里他都会充实自己,不爱学习的人,再好的环境他依然学不进
2025-04-04 00:00:00
1次阅读
妙用法宝 2025年04月03日
法音开示·最新
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清明节是祭祖的时间,大家要多念小房子,多送小房子。其实清明节为什么阴气重?因为下面的鬼全都跑上来了,所以清明节前后一周尽量不要乱跑,在外面不要乱讲话,在这期间尽量多念经,也可以帮助亡人做点功德。你在帮助亡人的时候,也等于是给自己积福积德,帮助亡人是在积阴德,帮助活人是在积阳德。菩萨给你们的法宝要妙用、要慧用,慧是智慧的慧。其实小房子就是经文组合,是非常经典的组合,所以要妙用、慧用,超度亡人、超度因你而死去的动物,灵验得不得了,这么好的法宝要慧用啊,就是要智慧地运用。师父跟你们讲,身上有灵性你就用经文组合去超度,身上没有灵性,这些经文组合烧下去它就是能量,所以你们不要以为只有身上有灵性时才烧送小房子。很多人以为增上功力念功课,念功课是没错,就像你日常吃饭一样,你每天都要吃饭,但是你吃饭要懂得营养搭配,你的饭是不是比别人的更具有营养成分?师父只是举了个小例子。法宝要学会妙用,
2025-04-03 00:00:00
3次阅读
用妙净心修行(二) 2025年04月02日
法音开示·最新
学佛能让你用一个美妙的心修行,比如念经后,你心里的烦恼没有了,心里很安静,没有了学佛前的烦恼,这是你得到了菩萨的智慧,你懂得运用佛法来化解心中的烦恼。你们记住,一切智慧都是靠你们自己从佛法的知识中获取,师父每天跟你们讲开示,这些开示是善知识,你们要把这些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智慧,你能把师父教的知识运用出来才算是你的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做的事情叫妙行,他能用巧妙的行为来做他人间的事情,这就是智慧。举个例子,你能把修行中的阻碍,不被家人理解,用佛法来化解并得到家人的支持,实际上这就是你修行上的一种妙行。佛法体现在你们日常的生活中,你不与人争,不与人吵,不与他人争名利、争得失,这就体现你的心已经行在佛法中,你知道自己是学佛人,所以你理解众生没有去除贪瞋痴三毒就是这样,你不跟别人争输赢,不与他人计较,实际上你的慧命在成长,而他人的无知会让他在欲望当中陷得更深。修行,要学会用妙净的心来成就自己的道业,
2025-04-02 00:00:00
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