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第二册
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世间做主人,你就是一个佛菩萨,你就能控制这个世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
师父给你们讲过,师父是境转而心不转,师父是让境界随着我的心转,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师父喜欢给你们用白话讲解佛法,比如,一件事情人家不肯去做,你要用佛菩萨的智慧让境转而心不转。如果你让这个人今天很恨你,也可以让这个人今天很爱你,这就是心境的转变。爱和恨本来就是一个冤结的东西,有爱就会有恨,有恨一定会有爱。你们看过许多电影里,这个人就是因为恨他,到最后也会嫁给他。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会变化的,你今天有本事让他骂你,我相信你有本事让他说你好话,这要看你的智慧了。很多人就是没有这个智慧,认为他永远不会跟我好了,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人本身就没有永远,何况事物呢,例如,你永远年轻?那是不可能的。
什么样的人不会失败?懂得环境的变化,这个人就
2023-04-21 01:29:46
2314次阅读
2-30、真正了解佛法,成为人间菩萨
第二册
任何凡人的境界进入色界天与无色界天,被普通的人称为天仙,他们的境界很高,定力也很高,而且是极高。什么叫定力极高?就是他们坐得住,站得住的那种定力,在人间,菩萨表现为:你再怎么样对他们,他们是不为所动还是那样,定力极高,境界极高,这种人不会想不开,不会吵架,不会发脾气,不会嫉妒等等,他的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超越了无色界天的境界,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为什么?因为在菩萨界他们是用菩萨的化身,也就是说这位修心人的境界超越了色界和无色界天,已经是菩萨的化身了。又比如,我们在人间常常说某某某是菩萨,实际上指他们的境界已经是在菩萨界了,都是菩萨的化身,化出来都是菩萨的身体,是菩萨的成就。
许多人都问为什么菩萨在天上不享福到人间来吃苦救人呢?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你在人间度化众生,并且在人间有了一块修为的地方,以后回到了天上就会有十方净土。观世音菩萨在天上是佛(南海古佛)菩萨(观世音菩萨),她为什
2023-04-21 01:29:46
2838次阅读
2-29、弘法修善,离欲得乐
第二册
师父今天给大家讲,用佛言佛语去攻击证悟的人,在佛法上叫增上慢人。如果一个学佛法的人,他用菩萨的话来攻击一个证悟的人,就是攻击一个开悟的人,在佛法上叫增上慢人。也就是说这个人没有真实修证,没有真正地去修心。增上慢人,就是天天往上走,是有修为的人,然而是一个傲慢的人。增上慢人,表面上看是在修,而实际上却是在往后退。比如,有些人自以为学了点佛法,动不动就给人家翻佛法,请问你修得何道?师承何人?想想看,八万四千法门,你再有道行的人,你能说出多少法门?
在网上有一位网友写到:因有人问他心灵法门典出何籍?师承何处?他也一直很疑惑,结果有一天晚上,梦到台长在讲法,他就把这个问题很大声地提了出来,卢台长听到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从旁边出现了一位很慈祥的菩萨告诉他,心灵法门是西方三圣图中那尊观世音菩萨传授的,法门的名字叫心灵法门。大家要明白,要随着天时的变化来修法。有这么多法门,你们要知道哪一个法门是最现实、
2023-04-21 01:29:46
2783次阅读
2-28、抛开虚妄执著,修成悟性智慧
第二册
如果凡人能够进入初地菩萨,这个凡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你们现在跟随师父学佛修心,如果能做到师父前面给你们讲解的初地菩萨境界的几个条件,你就是初地菩萨了,你的质就会变化了,你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就不是普通的人了,一刹那会产生一百个化身,你只有做到了初地菩萨,才会有这个影子(化身)出来,也就是说当你是一块金子的时候,金子发亮才会照出一层一层的光亮,就像霞光万道一样。一面镜子只能照一个地方,而你是一块金子,在太阳的光芒照射下你可以照亮四面八方,因为你是干净的。如果你这块金子,全部都是肮脏的东西遮住,你们说这块金子能发出光吗?当你有了化身之后就会有神通力,要知道自己在世间:我某某已经不是我自己了,是菩萨了,必须在世间以功德力加持寿命。
如果你们做了初地菩萨,有了神通力之后,会得知自己在世间必须以功德力加持寿命,就是可以用你的功德来延长你的寿命,也就是说你的寿命延长是靠你的功德加持的。你的境界越高
2023-04-21 01:29:46
2385次阅读
2-27、学佛境界,学会喜舍
第二册
接下来师父展开来给你们讲解,让你们明白知道怎样修才能达到菩萨的境界?你们要用菩萨的境界来要求自己,修悟,圆成佛道。
首先,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就是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忍受,忍耐。学菩萨首先要学会能忍受,而这个忍受里面不一定都是你的错,就算你是对的也要忍受。师父经常给你们讲,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因果。能为难事,就是能抵挡难事,我来忍受为难的事情,也就是说我能去做任何困难的事情。自己明明可以做的事情,而不去做,让人家去做,这就是自私,就达不到菩萨的境界,当然乱做也是不对的。心不退没,你的良心、本性,永远不退没。如果你做到了菩萨的境界,就永远不会退没。师父的心就永远不会退没,永远会救人,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如果碰到事情就躲,碰到事情就溜,碰到事情退却了,我不修了,我只要保护好自己的修为,这个人永远不能成为菩萨。
不好诤讼,好就是我好强,诤讼就是总想与人争辩、诉讼。菩萨永远不会
2023-04-21 01:29:46
2902次阅读
2-26、学菩萨界,转凡成圣
第二册
大家知道做善事可以转为功德,那么我问你们:一个有功德的人,他的功德会否转为善业?告诉你们出家的修行人就可以,他们这一辈子出家修行,如果没有好好地修,下一辈子投胎为人,功德就全部转为福报。比如,念经有口无心,动坏脑筋或做了不好的事情等,这辈子所有积的功德全部转为福报,因为果报是已经投人了,而这辈子就白修了。师父告诉你们这个道理,就是要你们一定要坚持好好修行修心,还有就是要把你做的所有的功德,要不断地加温,才能保持住这个功德。
我们都在学菩萨,学习菩萨的慈悲精神,师父今天给大家讲“十地菩萨”,师父每次只能给大家讲一地。十地菩萨就是菩萨的十个不同的境界,菩萨的境界是我们要学习的境界,虽然我们现在是在学佛学菩萨,但是你们必须要知道菩萨到底都是怎样的境界。
十地菩萨又称为十圣位,我们学菩萨是学菩萨的境界,而菩萨的境界有十个不同的级别,要知道自己到底修到哪个级别了,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修到哪个层次了。师
2023-04-21 01:29:46
2323次阅读
2-25、用人间的报身来修成菩萨的法身
第二册
上一次师父已给你们讲了一点法身、化身和报身。那么什么叫化身?什么叫法身?什么叫报身?区别在哪里?首先讲化身,化身是以什么样的生命状态,生活在我们这个空间里的?比如,我们有肉身生活在这个空间里,那么化身是以什么样的形态生活在人间的?是起什么作用的?
首先给大家讲,化身可以化出两身,第一身为法身,第二身为报身。法身就是菩萨身,行为举止能够影响到对方,而且在人间可以让人看见,也可以不让人看见。只有菩萨才可称为法身。报身是我们在人间学佛学法之身,我们这个身在人间,有这个果报,所以才会有这个身,因为人有报身,然而在人间和天上做了很多菩萨的事情,所以脱离六道到了天上才能成为菩萨,这是报身转法身。告诉大家欲界天的天王也是报身菩萨。而色界和无色界天就不一样了,是化身菩萨。
法身,在佛法上讲叫法性身,是愿力成就一切能量的本原。法身是聚集所有能量的本原,能量的本原就是你的性中佛,就是本性。当你完全得到法性身时
2023-04-21 01:29:46
2546次阅读
2-24、把握当下、佛心弘法、妙法度人
第二册
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讲“当下”。很多大法师都喜欢讲一句话叫“当下”,当下就是立刻,马上,就是要立刻开始修心,立刻开始学佛,马上做功德,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修补自己过去所造的一切诸恶业,包括前世的业障。
六祖曾经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要把握当下。就是已经过去的东西,一切都不可得。我们过去有没有很开心的时候?有。我们过去有没有年轻漂亮、风光、掌权、富有的时候?有。但是这些都已经过去了,不再有了,都不可得了。如果总是想着过去的人和事,这个人就是在倒退,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向前看。未来不可得,因为未来还没有到,你怎么抓得住呢?你连现在都抓不住,还想得到未来?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要把握当下,就是要做现在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师父带你们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放生,许愿,念经,开法会救度众生等等,你们说有没有意义?
我们学佛学法,要有清净心,要把握当下,要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再也唤
2023-04-21 01:29:46
4009次阅读
2-23、掌握法执,一门深入
第二册
大家要记住修学佛法,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帮你求财,这时你就要当心了,要用心认真地去思考一下是否正。求财,菩萨是不会帮我们的,财是你布施后得来的,是你前世所修而得的。我们修学佛法求的是正的法门,正的道,是让人身体好、心灵健康,只有身体好了,思维健康,才能修心念经学佛。
有些人说,求身体好,不也是有所求啊?你们说对不对?其实,身体是父母给的,本身这个身体,在人间会碰到很多业障,很多的灾难,我们要有个好身体,这也是在尽孝;况且,在人间受业报,不管善业、恶业,我们要消灾吉祥,同样也要身体好,这是正求。而偏求是求财、求名利等,如果你求钱财、求做官,这就是偏的。菩萨是不会显灵来帮助你的。如果你求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家庭好等,这叫正求,菩萨会慈悲来帮助我们的。希望大家要记住,学佛一定不要走偏差,如果学佛走偏差了,种下了什么因,就会受什么果报。我们学佛的人,一言一行都要为自己负
2023-04-21 01:29:46
2650次阅读
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第二册
接下来给大家讲,传法要平等,这个平等是我传给你,你传给他,就是说人与人在传法这个问题上是绝对平等,传法的信仰、概念也是平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菩萨都不信,你怎么与他平等呢?平等是说你的素质和我的素质是平等的,你的理解力和我的理解力也是平等的,你的概念和我的概念是平等的,你相信的东西就是我相信的东西,信念、信仰、概念是平等的,你才能给他讲法。当平等了之后,有一句话叫“默付”,就是默默地付出,救人要默默地付出,也就是默默地付出你的真情真意,这才叫真正的平等传法。
得到佛法后,才能讲到你的个人境界,你的境界必须靠学佛念经后,才能提高,提高境界后,才可以脱离烦恼。如果你每天想着烦恼,你的心里就会充满烦恼,因为烦恼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很多人在还没有烦恼的时候就开始想烦恼了。你天天想烦恼,烦恼就会想着你,来找你。心里充满了烦恼之后,人就不能清静。想想看,如果人不清静,怎么传法呢?平等是见地平等,就是见识
2023-04-21 01:29:46
31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