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欲望大意念散乱 学克制控制人生
第三册
意念散乱的人一定会有叹息观,这个人的意念越散乱越得不到好的东西。比如:“我买这个东西好吗?不行不行,我买那个吧。”就像一个人到衣服店里去挑衣服一样,试了好多件,看到最后,“唉!没有一件适合我的。”这个叹息观就来了,对不对呀?所以一个人的意念散乱就会形成他的叹息观。
因缘不好的人得愚痴。因为一个人的因缘不好了,一定会越来越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女人谈恋爱总失败,年纪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就傻傻的,看见人就说:“唉,帮我介绍介绍,有没有好的?差一点也没关系,我都要。”傻了吧,愚痴了吧。因缘不好了,什么都要了,对不对呀?一个人的因缘不好就会得愚痴。因缘不只是代表着夫妻的因缘,还有孩子、老师、同学等等。你们学佛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恨这个人,有的恨那个人呢?这些都是因缘所为。因缘不好了,开始增愚痴了。不开心了,吵架了,就是因缘不好了;东西被人家偷了,被人家罚款了,增愚痴了。有一个人就是经常被人家抄牌,他
2023-04-21 01:30:10
1835次阅读
3-14、妙悟妙法—圆觉妙心
第三册
我们学佛实际上就是要把自己的气理顺,把好的气理得更好,把不好的气理成好的,那才叫理气。所以,身、心和气完全不变的时候,那才叫菩萨。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好了,你心里想通了,你的气也调整通了、润顺了,那个时候你才是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了,就不会生气了,因为这个世界都是假的。今天这个男朋友离我而去,我们两个感情气数已尽,所以我对不起他,他也对不起我,算了。气想顺了,也就想得通了,想得通了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如果你很恨他,很难过,实际上就是你这个气没有理顺。明白了吗?这个不叫开悟。开悟就是我今天丢了钱了,心想“说不定这个钱不丢也被人家罚款了”。笑一笑,这样你的气就顺了。而很多人就会很难过呀。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为财呢?而有的人一辈子为情呢?为什么有的人会痴呢?就是因为他理不清呀。有句话叫“剪不断,理还乱。”就是说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不去想它,可能就会过去了;你越想越搞不清楚,你想得越多会越难过、越理
2023-04-21 01:30:10
1813次阅读
3-13、学-佛思佛见,行-慈悲之道
第三册
普度众生。一个能够普度众生的人已经具有了佛的智慧,就是不单单是救自己,还要救人家,这就是佛的智慧在他身上的体现,就是佛的精神在他身上体验出来了。普度众生还要有实践。学三地菩萨要懂得实践。你在人间学做菩萨,要不断地实践。要记住实践就是救度众生,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知识、真正好的东西都是靠实践得来的,所以要懂得实践。在人间修菩萨道,要想着怎么样多实践,多学菩萨救度众生。今天我去救人碰钉子了,没关系,我明天再想办法怎么样去救度。在度他的体验当中才能自度。只有当你在实践中什么东西都学得很透彻了,你才能深刻地领悟,完全解脱,才能成为菩萨,才能度他。这叫自度度他。
“欲根治无量众生的烦恼心病”,就是说菩萨必须要有一个信心:我一定要根治所有众生的烦恼心病。因为在众生的心病中,最难克服的就是烦恼心病。这个世界谁没有烦恼?都有烦恼,因为人道就是烦恼道。菩萨要救度众生,必须要有信心,要根治众生的烦恼心病。凡是对
2023-04-21 01:30:10
1823次阅读
3-12、修菩萨界的智慧
第三册
今天师父给大家细讲菩萨界,把菩萨界的境界一句一句解释给你们听。菩萨是进入甚深禅定的修持,就是说菩萨进入高境界的时候已经完全能够定下来了,已经禅修到一定的境界了,而且是很深的禅定修持,有很高的境界,是超越了初地菩萨的境界。禅定不是一般的修持,禅定是带有智慧的定。禅定是有智慧的。修持就是懂得怎么修,懂得怎么把持。
必须以佛法的闻思修慧为基础,必须学佛的最高境界,要以最高的佛法来对照自己的修为。“闻思修慧”就是用自己的闻思来修自己的慧根,以佛法最基本的道理作为基础来修心,广积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已经到了菩萨界了,为什么还要广积利益众生的资粮呢?就是你已经是菩萨了,你可以不下去救度众生,但是到了高境界菩萨界,菩萨不是在他的意境中,不只管自己是菩萨,而是要下去救度众生,就像我们准备自己身上的东西一样。这个叫广积利益众生的资粮。
师父从佛菩萨界下来救度众生,师父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我到人间来该如何如
2023-04-21 01:30:10
2016次阅读
3-11、觉受是悟,悟道是觉
第三册
师父在帮助人家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在得到,而不是在付出。而通常人的理念是我帮助你,我买东西给你吃是我对你好,那是我在付出。现在的人都是要回报的,这就是境界。境界不同的时候,你帮助人家你自己的心里也会不开心的。因为你在帮助人家的时候,哎呀,我做了这么多,他也不理解我。“哎,我是免费给你做的”,话出来了,脸难看了,对不对啊?要明白帮助人家是自己得啊。知道帮助人家你得到多少吗?你得到的是无限的智慧。因为当一个人帮助人家的时候,他得回来的是智慧、是悟性。你知道当一个人在帮助人家的时候,人家多感激你,当你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师父告诉你们有了这个更高的境界之后,你就会找到这条慈悲路,就是这条道路,修道就是修这个道路。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会有这条路;你不明白这个道,你就没有这条路,明白了吗?许多人工作没有了就很难过,但是他不知道孕育着一个更好的工作在等待着他。很多人家庭破裂了,他
2023-04-21 01:30:10
1952次阅读
3-10、礼佛要从心中做,忏悔要从思维改
第三册
师父今天给大家讲“觉受”。以前给大家也讲过,但是讲得不深,只作了一点解释而已。觉受就是悟道,就是你能感觉和悟出这个道理。读经是理论,每一个人天天在念经,这是理论,虽然知道意义,知道在做什么,也就是说你今天虽然在读经,你想悟出这个道理,你想感觉所接受到的东西,但是你要知道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实际上你没有去做、没有去悟,你只是念经而没有实际应用,没有应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就没有觉受。就是说你们每星期三来听师父讲课,听了半天,回去后根本没有把师父教给你们的法门,教给你们这么好的佛法和道理用在生活当中,也就是说你们没有觉受,你们没有感觉和受用这个经典。如果没有用在修行当中,这个经典对你们来讲就是虚妄的。道理很简单,这些经文传了几千年,如果都放在藏经阁里面,永远不去拿、不去念,就永远得不到觉受。你没有这个感觉,没有这个感受,你不知道这些经文是干什么的,也就不知道这些经文能用在生活当中。
你就像欣赏一
2023-04-21 01:30:10
2237次阅读
3-9、念礼佛大忏悔文,消自己的孽障
第三册
台长今天跟大家讲一讲《礼佛大忏悔文》的作用。念《礼佛大忏悔文》效果为什么这么好?还有人问台长,为什么十小咒里面还有几个经文台长没有教我们念?你们猜猜看为什么?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没告诉台长,台长就不敢教你们。过去台长没有教你们念《礼佛大忏悔文》,现在菩萨叫台长教你们念《礼佛大忏悔文》,所以台长就开始教你们念。你们念了灵不灵啊?《礼佛大忏悔文》的力量非常强大。
很多人问念《礼佛大忏悔文》有什么好处?台长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今天偷了人家的一样东西,这是不是做坏事了?做坏事后,在人的心灵中、在人的脑子里就会形成一团黑气。偷东西可能是一小团黑气,如果是杀了一条狗或者一个人,就会形成一团黑雾。黑雾上了你的身体后,鬼魂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你的身体,因为黑雾是在身上存有鬼魂阴气的地方。每做一件坏事就会有一团黑气进入人的身体。台长看图腾的时候,经常看见很多人身上都是黑气,说明这个人做了很多坏事,包括前世做的
2023-04-21 01:30:10
2657次阅读
3-8、开启根本智,破无明烦恼
第三册
修心修佛,实之不易。怎么样修心呢?把自己的行为怎么样修正呢?修心,就是修正自己心里的毛病。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很多人的行为都很差,很多人心里想的东西都很肮脏。那么怎么样来修呢?首先修心要有信心,如果一个人修心连信心都没有,不会有效果的。你天天在念经,天天在求观世音菩萨,如果还在想:我行不行啊,灵不灵啊,会不会碰到魔障啊,会不会怎么样啊。师父告诉你们,这样是修不好的。很多人修到现在不灵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什么话好讲的。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控制自己的一些想法,很简单,这个人就叫没修。
修心是什么?修心就是深深地挖出自己心中最原始的本性,并把它好好地擦洗。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做人也好,做事也好,经常讲一句话叫“凭良心做事情”。那么你的良心在哪里呢?为什么有些人的良心这么坏,而有些人的良心却很好呢?就是你这个良心、良知、本性已经遭到世尘的破坏了。你
2023-04-21 01:30:10
2703次阅读
3-7、节制欲望,忍人所不能忍
第三册
我们为什么要苦修行?因为苦修行能提升你的境界,让你的境界越来越提升。你们嘴巴里讲提升境界,那么境界是怎样提升呢?什么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像有些刚刚到澳洲来的人没有境界,到公共厕所里拿人家的手纸回家,加了汽油不付钱就走了,随地吐痰等,这就叫没有境界。在澳洲待的时间长了,境界自然跟着提升了。现在还会拿人家的手纸吗?加油不付钱吗?还会随地吐痰吗?这就叫看不见的境界,因为他知道爱护环境卫生是人人有责,所以他的境界随着环境的变化自然就提高了。这么干净的地方没有人乱吐痰,你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了,这就叫境界。因为你们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在吃苦,我们必须要救度他们。当你的这个境界提高了,你才会有菩萨的境界。道理很简单。但是必须先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要在乎任何物质上的享受。今天开了好车了,还想要更好的;今天有吃的了,还想有更多的;今天睡了,还想再多睡一会儿。很多人在爬不起来的时候,想能再多躺一会儿
2023-04-21 01:30:10
2530次阅读
3-6、名利是苦,苦乐是空
第三册
师父今天给大家讲修行--苦行和乐行。你们觉得修心苦不苦呀?你们觉得乐不乐?什么样的叫苦?什么样的叫乐?师父对你们严格要求,你们可能会感觉很苦,但是最后得到的是乐,是快乐、是欢乐。首先给大家讲,乐在佛菩萨的眼中是空。因为你所有的快乐都是暂时的,都是不踏实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你开宴会,你是一个女主人,你开心得不得了。大家都给你送礼物、恭喜你、赞美你,但是几个小时过后宴会结束了,你还是你自己。那种快乐到哪里去了?能留得住吗?佛菩萨眼睛中的快乐是空的,因为在人间所有的一切快乐都是空的东西。今天你去看电影,你很开心。等到电影结束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是空的,接下来伴随你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苦。在佛菩萨的眼睛里,人间所有的快乐全是空的。师父现在给大家讲的都是概念。其次,苦在佛菩萨的眼中也是空。一个人在人间受了这么多的苦,被人家欺负、被人家骗,或一个人感觉自己的金钱不足、名誉不够、身体不好等,所有这
2023-04-21 01:30:10
219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