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执著是误 解脱是智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白话佛法》。
学佛人要懂得“为善必昌”,一个人只要做善事,一定会兴旺,一定会繁荣昌盛。如果“为善不昌,必有余殃”,就是做了很多好事,但没有得到好的回报,说明过去还有余殃,过去还有做错的事情。“殃尽必昌”,也就是说等到业消完了,一定成功,一定会越来越好。“为恶必殃”,做坏事一定会遭殃,一定不好。“为恶不殃,必有余昌”,这个人做了很多坏事,但是还在享受人间的福报,说明这个人必有余昌,也就是曾经做过的善事或者上辈子做过的善事还在,还没有用完,积蓄还没有用完。“昌尽必殃”,等到福报受尽了,肯定遭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到后来就开始倒霉,因为他一直在行恶,福报尽了就会受报。学佛人要懂得这些道理,求菩萨不要着急,菩萨都看得到。
学佛、做人要懂得常生惭愧心,觉得对不起:“我对不起别人,我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我对不起佛友。大家对我这么好,为什么我还要这样?”常生惭愧心,心中就不会起瞋恚
2023-04-21 03:18:01
2139次阅读
47. 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佛经就是这么经典。证悟成道的人能善分别一切法相。他们虽然心中知道,这个事情吵架了,好还是不好,他有这个意念,但是虽作意而不著,也就是说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没有进入这个执著之相中,所以说“空”。师父上几集跟你们说到空、无相、无作。你的心空了,知道一切是缘分,你不会去参与别人家里吵架的事情,你就空了。你空的话,是不是无相?你觉得人家太太好,还是先生好?无相,不著相了,不因为自己是太太的朋友就说太太好,或者是先生的朋友就说先生好。不著相,然后就没有作为,不会去讲别人不好,也不会去劝架,只能笑笑,这是你很明白的道理,就是佛经上讲的“三解脱门”。
能善分别,用这个如如不动的善分别,因为当下自己性空了,不会为人间的一切去著相,这就是第一义,就是佛学的第一义谛,即真谛。真谛就是我们讲的“三解脱门”,因为它本身是空,所以它无相、无生。《心经》中就是讲的无生无相,所以佛学的真谛并不是形而上的道体,就是说
2023-04-21 03:18:01
2088次阅读
46. 观法无我 恒常不变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师父要跟你们讲,在无常中有一种生命是恒常不变的,要找寻到每个人真正恒常不变的生命。虽然我们在人间一切都会改变,但改变的是一种物质和你的思维。如果能够找到你的心念,找到你第九意识的佛性,你既然知道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你就会知道这个意念定下来它也会改变,因为因缘在改变。就像过去一直很讨厌一个人,他不断地对你好,时间长了,你会改变你的看法。
我们在人间很苦,为什么有些人就苦中有乐?而有的人对有些期望过高的事业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后失望了,但是他没有真正地失望,因为他心中找到了恒常不变的真理,他知道这个世界都是因缘所为,只要努力,等到因缘和合而成,一定能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像美国的两兄弟造飞机,无数次的失败才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在人间无数次地跌倒,我们才能爬起来,勇往直前;无数次的烦恼,才能造就我们金刚不坏之身。
学佛,周遭的环境在变,你
2023-04-21 03:18:01
1931次阅读
45. 四圣谛就是解脱谛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说《白话佛法》。
学佛就是要解脱。人在一生中,到了中年就会开始回忆,回忆自己的一生、年轻的时候。人经常会想:为什么人生会失去这么多?年轻时候拥有的,包括朋友、包括家,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了?我们到人间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就说,难道到人间就是为了跟其他人一样,在走一个生活的程序吗?这样走完人生的路,都不知道自己来人间的目的是什么;等我们走完程序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人间应该学佛,应该懂得离开人间之后去往哪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因为在人间的时候不会想到要学佛。首先,你没有这个缘分,因为你整天关注着自己的小家,忘记了还有个慧命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慧命,肉体是一个家,但是智慧又拥有了另外一个“家”,而这个智慧的“家”会让你的一生摆脱烦恼和痛苦。
很多人一生在这个社会上痛苦万分,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智慧的“家”。很多人在肉体上拥有了房子、汽车,拥有了豪华的住宅和一些朋友,但
2023-04-21 03:18:01
3392次阅读
44. 听闻佛法 尊重供养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佛陀当年在世的故事。
佛陀当年到处去弘法,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在这个城中有一位非常有钱的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贵族的女儿为妻子。长者特别聘请了这个城中最好的乐师,每天演奏种种上妙的音乐来取悦夫人。
长者的夫人怀孕十个月之后,产下了一名相貌端庄的男婴。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居然身上自然裹着一件由须曼花编织而成的衣服,不但柔软,而且色彩缤纷,同时还透露了世间少有的清香,闻之令人神清气爽。为此,长者特别请来当地的占相师为他的儿子看相。相师们一看到男婴端庄殊妙的相貌,“这孩子不得了啊!”赞叹不已,纷纷询问长者:“孩子出生的过程有什么瑞相吗?”长者夫妇回答:“孩子身上的须曼花衣服是与生俱来的。”相师们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因此为男婴取名为“须曼那”(须曼那就是花朵的名称)。
须曼那在父母的慈爱中一天天长大,他的个性非常谦和,对人总是温和有礼,对于父母亲更是孝顺,大家都
2023-04-21 03:18:01
2029次阅读
43. 无相就是不著相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做人为什么不要把这个心住在烦恼中?已经发生了,硬把这个心放在烦恼中,就会越来越烦恼。
菩萨不住无为。什么是“不住无为”的道理?就是菩萨的心是“我今天去做这个事情,肯定是无为的”,就是没有目的地去做的,做没有目的的事情,根本不把这些无为的事情放在心中。菩萨今天去帮助别人了,别人都很感恩他,说“你做的是菩萨道,你在帮助别人,你在救度众生”,他说“没有,跟大家一样,我只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样”——菩萨的思维,这就是不住无为。连你做好事根本都没认为自己做好事,就是得道了,就是证得涅槃了。很多人不懂什么叫“涅槃”,你不住在所拥有的这个境界中,超脱这个境界,就是涅槃。
所以要懂得,我今天做了好事,我离开做好事的境界;我今天有烦恼,离开烦恼;今天我得到了,离开“得到”。因为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要学“空”。佛教界讲“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修学空是什么
2023-04-21 03:18:01
2300次阅读
42.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有大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态,就能救度众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也知道别人的想法,这就叫“大智慧”。
菩萨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管学什么法,不管做什么事情,实际上都是意识在起作用。你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去做,你去做了;你认为“我要学佛,我能用学佛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这个意识在你心中,那你就好好去做。万法唯识,所以不要被一些物质的东西所迷惑。很多人一生,这个东西好了,就把那个东西扔了;那个东西好了,过一段时间把这个东西扔了。这就是人“心猿意马”,人的心就像猿(猿就是猴子)。你看猿猴都是攀援型的,它就攀,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总是拿了这个、扔了那个,拿了那个、扔了这个。所以菩萨叫我们不要被人间的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环境所转。环境变了,你也转了,大家都这样,你也这样,那你就是完全被环境所控制。
一个人不管对什么事情,要懂得“菩萨触物斯照”,就是菩萨接触所有的事物,马上可以照见他的五蕴
2023-04-21 03:18:01
2682次阅读
41. 心净智慧 远离罣碍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我们今天继续讲《白话佛法》。
学佛人要说佛陀的佛言,行佛陀的佛道,学佛陀的教义。佛陀留下很多的无价之宝,告诉我们修行之重,必先克其劣行:每个人学佛,首先要克制自己的劣根性和在五欲六尘中所染著的东西。要常存悔心:经常心中要有悔意,“我过去做了很多错事,我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曾经帮助过我的同学、师长”。多存善心、善念,因为善心和善念就是一个引导着你语言、行为能够行善的根据。多行善念和善心之后,你会有善愿发出。有善愿的人,就会严于律己,也就是说自己能够守戒。有愿力的人说“今天要做一个好孩子”,那他就不会乱来;“我今天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那就不会去忌妒别人,去贪瞋痴慢疑。你心里的智慧才能明亮——心智才明,前程乃畅,就非常顺畅。
如果修行的人只顾自己,我行我素,慢无他人(就是傲慢,心中、眼中没有他人),贡高我慢,就不能明法正身——你心中不能知道什么是正能量、正法,也不能有正确的身体行为,所以这一
2023-04-21 03:18:01
2696次阅读
40. 远离忌妒 超越自我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
自古以来,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忌妒。为什么人都会有忌妒呢?因为忌妒是为了竞争一定的权益,每个人都为了竞争一点权益,对相应产生的一些幸运者(在竞争中有些人比较幸运,他得到了,他拥有了)或者潜在的幸运者(就是这个人很可能会得到)产生一种冷漠、贬低或者排斥,甚至敌视的心理状态,就叫忌妒。所以忌妒是我们内心深处一个很难去除的毛病。每个人都会忌妒别人,大部分人看到别人有成就,就忌妒难平,心里很难过;看到别人受到赞赏、赞叹,心里就不是滋味,经常心里想“为什么表扬的不是我,是他?”甚至有的人就自赞毁他,为了表扬自己,情愿把别人讲得很低下,表示自己的高傲。忌妒就是病根,所以自古以来,只要有人在,就会有忌妒。忌妒就是当别人要成功了,你会给他加以障碍。
佛陀在世的时候,不断地到处去弘扬佛法。给孤独长者希望佛陀能留在他的国家舍卫国弘法、度化众生,不惜巨资——以黄金布地,向祇陀太子买
2023-04-21 03:18:01
3111次阅读
39.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记得上一次师父跟大家讲过空、空性,很多佛友反馈说深了一点,但是听得懂,很喜欢听,所以师父今天再跟大家稍作一些介绍。
空是什么?空不了的,让你脑子里空,你空得了吗?因为你的八识田、七识田、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你根本完全空不了。那么怎样空呢?就是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无明烦恼、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慢慢地全部清空,就像搬家一样,一样一样地解决,一样一样地搬出来。等到搬空之后,你就彻底地无相,想通了。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就会无相。
师父跟你们讲过,一个人任何事情都不著相,就是根本没有想过“这是好事情,我要去做”;连想都不想就去救人,从来没想过“我要去救人”,救人就去救了,救人本来就是学佛人应该做到的;一个好人就是要做好事,那这就是做了像“无作”一样,心中有愿力就像没有愿力一样。举个简单例子,你们每个人曾经都跟菩萨许愿说“我吃素了”,愿许过了吗?
2023-04-21 03:18:01
312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