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空性究竟 般若亦然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要中观正见,对这个世界的空性,不能整天说“反正空了,反正家也没有,家具也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无所谓了”,那这个人就是偏执。所以不走偏的话,一定要中观正见,借假修真。在人间,是空吗?是空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空,而这个空是假空,是假的身体、假的物质临时借给我们用一用,它不是一种彻底的拥有,也不能够带走,不会永久,所以这种虚空不能影响本性的空。
般若毕竟最后就是空,当你彻悟了这个世界的智慧、懂得佛陀的智慧的时候,你就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空性。怎样能够让心中得来这个空?比方说有些人喜欢打坐,坐在那里“空空空……”,脑子里想要空,“我要空,我要空……”但是他脑子里能空吗?杂念纷飞:水烧开了吗;待会儿要去接孩子了;今天晚上还有什么东西没买……你们很多人在念经的时候,就会想起很多事情还没做,本来忙忙碌碌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的,一坐下来念经,什么事情都想起来了,“我还忘记了这个,我还忘记了那个……”实际
2023-04-21 03:18:01
2182次阅读
36. 中观中道,三解脱门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菩萨叫我们学会“三不可得”,就是让我们要懂得,在人间一切皆属虚妄。让我们要去除自己内心的意识,就是靠这个“三解脱门”。菩萨告诉我们,人到要走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世界是空了吧?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空的?你们想一想,小时候幼儿园、小学老师、小学的同学、中学的同学,你们碰不到了,一切结束了,是不是空的?是的。空之后是不是没有记忆了,无相了,不会再思维在其中了?你想不起来的东西是不是“无所作”?是不是像没作为一样?你这么一想,脑子就干净了,就无意识了。菩萨最怕我们有意识,因为脑子里有意识,会残存在八识田中,阿赖耶识会储存很多过去痛苦和悲伤的事情,以及自己曾经做过的很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都会永远地待在意识中,让你在六道中轮回不止。
三解脱门就是空、无相、无作。菩萨的经典非常有哲理,就是让我们要解脱,解脱的门在哪里?让你们要想到空、无相、无作。无作在佛经里曾经还被翻译成了无愿。很多人心想,我们学佛人不
2023-04-21 03:18:01
2641次阅读
35. 不入名相 若见性者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继续给大家说《白话佛法》。
学佛人学佛念经,首先要用心,心是最重要的,无心念经很难感应。很多人念经,嘴巴一闭“喏喏喏……”这么念,他没有用心,感应力就不够。你每念一遍经,心要得到菩萨的感应,所以念经就是念心,我们平时做人也是这样。念经不用心就犹如放一本经书在边上,你很难感应,因为经书没有用到,你没有去念它;你念它的时候要用心,就会有感应。持经人用心,就是在“我要念经了”这个意念起来的时候,你的心就开始动了,动的是佛心佛念。动的是什么心呢?是无相无名。因为在念经的时候人是不著相的,心中没有任何需求,心非常安静,所以念经就是念心。如果一边眼睛到处乱看,一边嘴巴里在念经,这一遍经文念出来,效果就差很远很远。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不执著名相。名相,当你不执著的时候,是非常清净的。我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执著于名相,我们是不是非常高尚?很干净,犹如一朵莲花在成长中,长势非常好;但是杂念进入了我们
2023-04-21 03:18:01
2955次阅读
34. 自性不迷 众善奉行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观世音菩萨每天给我们做榜样,希望我们明白拥有大慈悲的心。在这个世界上,不但现在要普发大悲心、大愿心,而且还要超度宿世的冤结。不管什么事情,不想超度也要学会超度,也要学会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业不是今世就能消掉的,他们让我们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再去造业,因为前世宿业还没还清。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有一种感恩心。
人还有一种病,就是内伤。我们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因为自己对别人的不理解,都会伤害自己。很多疾病、忌妒、瞋恨、贪爱、愚痴都会造成我们内伤。长期忌妒的人,心就变得越来越痛苦;经常瞋恨别人,眼睛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就会肝肠寸断。这一切跟你的身都有关系。菩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去除身体上的内伤,最好就是诸恶莫作。师父告诉大家,不但诸恶莫作,还要诸恶莫想,然后众善奉行。身体上有一些病,可以吃些药;但是内伤的病,就是要学会诸恶莫想,众善奉行。
人还有一种病,是外感。
2023-04-21 03:18:01
3215次阅读
33. 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想一想,我们从小到现在放弃过多少东西?放弃了,我们轻松了;不要了,我们心里安定了;还想着,我们就放不下。能够适时地放下,这种智慧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放下之后,你的内心会有力量,能够对待外界的因素。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在争这个职位,你说“我没关系,我不争”,当你不争的时候,你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跟别人争,你不会难过、不会恐惧、不会感觉到别人在给你制造更多的障碍,或者别人在忌妒你。这样,你就放下了;放下之后就随缘了,心无罣碍,对待外环境的因素,也能够非常自然地得到心里的平安,有时候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瞬间的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很多人离开了烦恼,就变明智了;有些人在烦恼中出不来,永远就是不明智的。
我们有时候盲目地坚持,不能理智地放弃,明明应该放弃的东西,我们不理智,不能放弃它,天天苦恼、难受。苦苦地挽留昔日的人和事情,那是一个傻人。过去的人走了,就没了;过去曾经是你
2023-04-21 03:18:01
2192次阅读
32. 观念,净念,无念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身体放下了,但是心灵还没有放下,罣碍很多,因为心灵没有离开人世间的红尘和五欲六尘。要变得心中无染、变得寂静,就要有光明心。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生活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融入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了。
在这里,师父跟大家稍作解释。“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了好事”中,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会慢慢放下。举个简单例子,你对别人好过了,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别人会感恩你。把曾经对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中,就会等着别人回
2023-04-21 03:18:01
2481次阅读
31. 提起正念,远离欺骗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你过分执著你所拥有的、你所做成的,一旦失去,你会变得非常脆弱;你过分执著做错的事情,“我怎么毛病到今天还没改好”,一旦你没有改好,就会增加自己的负能量,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非常脆弱。希望大家能够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消业障,都要增福慧,都要学佛。你是光明之人,你的天就在你的心中,无论是社会上、人间、家庭的烦恼,还是别人对你的诽谤、别人对你的不好、忌妒,都犹如火烧天空一样,很快就烧掉了。
想在人间有缘分、有福分、有贵人,就要广结善缘;想要修心修道,修出六道,就要提起正念。什么叫正念?正念就是你的菩提心和慈悲心。所以要遵照佛陀的教义,尊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人间积福积德,在人间广结善缘,在人间救度众生,你才能一世修成,永断轮回。
一个人在人间,善根是最重要的,福德是修心的根本,因缘和福德是连在一起的。你有福德,才会有善因缘;你有恶念、恶意,上辈子的,那就是恶因缘。我们若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要修出六道,
2023-04-21 03:18:01
2737次阅读
30. 空观与九识合一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希望大家要懂得学会佛法的空性,空性里还包含着慈悲,因为慈悲的人才会有智慧。不肯慈悲别人的人,不能原谅别人的人,每一天活在自我当中的人,他哪来的智慧?智慧怎么来的?慈悲不是“空”:我们做一件事情,去慈悲别人,我们心里感恩别人,觉得这个人很可怜,觉得这个人我应该帮助他,觉得这个人我应该慈悲他,你心中是“有”的。你拥有了慈悲,但是这些慈悲是你本性中的,又可以视为空性,因为在你第九意识阿摩罗识中,本来就具有那种慈悲的佛性。有了慈悲,怎么会没有智慧呢?你已经运用了菩萨的大慈大悲,你的大智大慧就会开始。很多人想:我不是在心中拥“有”慈悲吗,没有空性嘛。对了,因为慈悲可以跟你内心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融合在一起,让你找不到慈悲。其实在你的空性中,已经有慈悲的成分在里面了,你不需要再去想“我要慈悲”,放在第八意识中。对佛家来讲,“空”和“有”为什么是一样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是一个好人,你从小就是个好人
2023-04-21 03:18:01
3275次阅读
29. 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实际上人的一生应该解脱,而不应该执著,因为执著会让你一生走错很多路,最主要它会漏掉你本来的善终和善缘。一个人非常执著,很快就把他的缘分破坏掉了。别人本来跟他很好的,他就坚持“我一定要这样”,他很执著,时间长了,慧命也被他自己害掉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想到“我心中有六贼,而六贼是伤害我最重要、基本的基础,因为这些六贼会让我的佛性失去”。每一个人自己心中都不要摄入太多的贪心和物质,因为你的心中摄入了太多的贪心和物质,那么你业障的来源就开始了。很多人说,为什么你有业障,他没有?实际上业障就是因为你摄入了太多外尘的东西——感情上放不下、恨别人、忌妒心……其实业障基本上都是从这六个管道中来的。
怎样来管好自己心中的这六个门?意念不要去恋物。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很好,“我喜欢这个房子、车子……”不要摄入太多的恋物,叫“意不恋物”。鼻子不要去妄吸,也就是说鼻子
2023-04-21 03:18:08
2969次阅读
28. 报应如影随形
视频
音频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我们学佛要从佛法中得到精华,明白道理。
师父曾经看过《贤愚经》第三卷中有一个阿难所见闻的故事,觉得对我们学佛人非常有启发。今天师父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贤愚经》第三卷第十六品中讲道,我阿难亲自见闻了这么一件事。当时佛陀是在舍卫国祗陀精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驾崩之后,太子琉璃继位为王,暴虐无道,下令攻进迦毗罗卫国,就是佛陀的家族释迦族,屠杀释族种姓的人。凡是姓释的,他都屠杀。因为释种人民非常多,兵将们就用刀剑亲自屠杀,杀了很多很多人民。他们还想出一个恶毒的方法,把释迦族人的脚埋在地里,让他们不能动弹,然后驱赶那些醉象(就是像喝醉一样不受管制的象),他们就在旁边观看着醉象来屠杀他们,以这样暴虐的手段残杀了无以数计的释族百姓。
当时在迦毗罗卫国的贵族种姓妇女很多,她们见到这样残忍的屠杀场面,心中无比地摧折伤痛,再也不愿意耽恋在世俗的家庭里,所以她们一起出家,成为了比丘尼。迦毗罗卫国的人民看到
2023-04-21 03:18:08
366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