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4、因缘能改变境界
第九册
现在世界的五欲六尘使我们的这颗心已经被污染了。五欲带来了烦恼,六尘带来了障碍,使我们的这颗心离开菩萨、离开佛越来越远。人的一辈子为什么会经历很多的遗憾呢?主要是心灵失去了寄托,所渴望的事情成了幻想、成了幻影。我一定要怎么样、我一定要怎么样,结果没有成功,失望了。一辈子会有很多遗憾的事情,因为没有智慧,当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运用自如地去应付和解决它,人就会产生遗憾。所以,学佛心灵要依托菩萨,应付问题要慢慢地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智慧先要定,后能静,然后才会产生智慧。不取不舍,一切法不可得,无得无失啊。
不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呢?师父刚才讲了,对人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去欢喜,不要去得到它。一切法不可得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是在法界,法界的一切名利,你都不要去争、不要去抢。
很多妈妈离婚的时候,非要把这个孩子带在身边,结果妈妈没有能力,这个孩子待在妈妈身边很苦。有的妈妈很有智慧,知道孩子的父亲
2023-04-21 03:49:27
913次阅读
9-43、心灵空净,不垢不净
第九册
禅修之人就是禅定之人,你想守住自己的心,就要修“定”。只要修心能把心定得下来的人,你就能把世俗的灰尘忘掉。你不去听人家讲了,你是不是把刚才的那些烦恼全部忘记掉了?比如说,人家刚才在传你的坏话,你不停地去问、去想,你就在心中罣碍这个事情了。不想了,我忘记了,不就没这事了吗,对不对?
有时候我们听见各种人间的惨叫,你们知道人间有很多的惨叫,和动物一样,怎么会呢?人有时候跟动物一样会发狂地惨叫,当你生重病时,疼得惨叫,这种惨叫就是要提醒你们不要堕落地狱和畜生道。我们人是很容易堕落地狱的,惨不惨啊?想一想痛的时候,你就想,我不能一直痛啊。今天我这么可怜,这么痛苦,我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报应的痛苦和畜生一样。你们看看,狗的眼睛跟人的眼睛是一样的,还有猫的眼睛、猴子的眼睛、鱼的眼睛也跟人很像的,只不过鱼的眼睛看上去有点发呆,动物的眼睛都有点像精神病患者,没脑子的,叫你怎么样就怎么样。人就是这么可怜,如果
2023-04-21 03:49:27
1107次阅读
9-42、懂得精进,念念在行
第九册
要做真正的自性皈依,自己的本性要皈依。“自性皈依”是什么?就是每天自己要皈依自己的佛法僧。我今天行的是菩萨道吗?我讲的是菩萨的话吗?我今天是用的菩萨的智慧在生活吗?这就是自性皈依。常皈依自己,常常地问自己:我做的对不对?我是不是很自私?我是不是很粗鲁?我是不是很贪心?行住坐卧都是在皈依和修行,走路走得正不正?住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满意吗?睡觉的时候我有没有动好脑筋?坐在那里,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打麻将,还有很多人在做那些烂事。他们在浪费时间,他们在浪费生命,师父觉得他们很可惜。今天下午师父有一个应酬,旁边的房间里就有人打麻将,狂笑。师父觉得伤心啊。师父觉得人为什么这样?这么不珍惜生命,他这一刻就从他的生命中失去了,实际上就是接近死亡了,这个时间就永远没有了。就像火车开过了点一样,你们再去追,能够追回来吗?如果今天晚上你们不坐在这里听课,你们去打麻将,你
2023-04-21 03:49:27
1852次阅读
9-41、无我,才会公正
第九册
今天跟大家讲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牺牲小我就是说,忘记自己,心中一直想帮助别人。我们现在做人就是因为把自己想得太多了,所以就会忘记别人。牺牲小我就是让自己经常忘记自己的存在,他就不会骄傲,他就不会伤心、不会难过。被人家讲了,他也无所谓,因为他已经无我了。成全大我就是怎么样让自己能够得到一种在境界上的提升,就是说我是大家的,我是为众生服务的,我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而来。这样的话,你才会有善的念头出来,你才会有慈悲,你才会具足你的因缘。具足你的因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才会拥有你所有的因缘。有时候人的因缘机会到了,如果你老想着自己,你就不会有慈悲心;如果你经常想着别人,你的心中就会慈悲。比方说,你看着别人摔伤了,看着别人生癌症了,怎么样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慈悲是多么的重要,帮助别人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你的善缘就成熟了。
要修证成佛,修证成佛是什么意思呢?就
2023-04-21 03:49:27
987次阅读
9-40、消除内心恐惧,得大自在
第九册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人际交往、语言、思维皆无实体,没有一个是实实在在可以留住的,皆无实体就是真理。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一件新衣服,平常不舍得穿,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拿出来穿,参加小朋友的舞会才拿出来穿。现在这件衣服到哪里去了,还找得到吗?为了吃一顿很好的饭,一直憋着、憋着,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了,狂吃一顿,把西服的纽扣都吃得绷掉了(笑声)。现在想想这顿饭还有吗?结束了。皆无实体,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情是靠谱的,没有一件事情是靠得住的。很多女孩子小时候长得难看,后来越长越漂亮了;还有一些女孩子小时候很漂亮,后来越长越难看。但是他们就是忘记了一句话,所有的人最后都是越长越难看。所以,难看的人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好看的人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你最终会成为一个老太婆、直不起腰的老伯伯啊。四大皆空啊。
要学会守佛的戒律。守佛的戒律是什么呢?就是不停地用佛的戒律来对照自己:佛会吃荤吗?不会。佛会骂人吗?
2023-04-21 03:49:27
1073次阅读
9-39、罣碍产生不圆满
第九册
修行人要追求心里的完美,而舍去形式上的完美。形式上的完美就是师父今天讲你不好,你拼命地解释:“师父,我没有这样啊。”你表面上完美了,可是当你回到家你会很痛苦。第一,你撒谎了;第二,你会想师父会不会对你不好;第三,别人怎么看你。你这个形式上的完美换来的是这么多的芥蒂和罣碍。如果你今天是真的学佛人,你的心中没有芥蒂,当师父说你不好的时候,你马上说:“对不起,师父,我错了。”两个字、三个字,你就把这个事情解释了。就是因为你追求形式上的一种圆满,而忘却了自己心里的圆满,心里的圆满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很快就圆满了,人家会原谅你的,你就是表面上我没有,实际上你很痛苦。很多人自己在家里受了苦不敢讲出来,碰到别人说:“你好吗?”“非常好,我可开心啊。”那种苦恼人的笑,那种伤心的眼泪,让你非常的罣碍。如果你不懂知足
2023-04-21 03:49:27
2433次阅读
9-38、生命的导师,在于心里自然的释放
第九册
真正的学佛是在心里。我们人活在世界上很可怜,我们一大半的生命已经献给了无穷无尽的烦恼,我们一大半的生命已经在烦恼当中度过了。我们认为一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打进热线电话来都说:“台长,我有一件很紧急的事情,我有一个大事情发生了。”因为在他的心里,他的事情都是最大的,别人的事情都是最小的,这种人永远不能成佛。
碰到一点事情就紧张,总是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做事情,拼命地做人间的事情,还抱着一个信念,什么信念呢?我只要拼命地去做,我一定会成功的。实际上,这就是人的逆反心理所造成的对佛的不理解。因为他以为只要拼命地在人间去努力就会成功,而我们学佛人要看三世因果啊。你今天没有那个命,你一辈子的努力可能就浪费了你一辈子的青春和你的生命。
很多人拼命地工作忙碌,积累起来了丰硕的荣誉、钱财、地位和成果,却赔上了健康、亲情、友情和爱情,当这些人为了名誉、钱财、地位在拼命努力的时候,没有
2023-04-21 03:49:27
1293次阅读
9-37、不追寻执著,脱离苦空无常
第九册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学佛修行并不是要执著于“我要改变生活,我要改变现状”。实际上,学佛修行是要将你的佛住在你的心中,只要将菩萨和佛住在你的心中,你的生活马上就会得到改变。也就是说,不去追求,你能得到,因为你把本性中基础的东西改变了,那么,你其他的一切都会得到改变。
怎么样让自己的佛住在心中呢?要随缘。经常想一想,我自己今天做事情是否随缘、有没有去执著地追求,你就会在人间变成自然地做事情,你的人一自然,心情也自然,那么菩萨的光芒、光明就可以见证在你的心中。当一个人很自然地在学佛,他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得到了。生气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将来,我们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别人为什么那么搞我,我很不舒服。但是一旦等到我觉悟了,我就会知道,吃亏是暂时的,不舒服也是暂时的,所以没有必要去为这些暂时的不舒服和吃亏付出自己精神上的代价。
一个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容易忘记过去,因为我们对过去非常的眷念和感怀。要知道,过去
2023-04-21 03:49:27
1401次阅读
9-36、要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九册
人所处的现实,实际上是由人的心念而来,其实你的心和念头在被现实所吸引住,那你就会进入这个现实当中。如果你的心念在正能量的照耀下,你的心念会处于正能量的状态;否则,你就会处于负能量的状态。
为什么有人会得忧郁症?因为他恐惧,他恐慌,他觉得世界上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陷阱,所以,慢慢地他就会待在家里不出去了,他害怕,他甚至害怕阳光。人家说阳光是正能量,他说阳光下有罪恶。
要懂得,有时候人的心念和事实上的吸引力,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觉察的情况下下意识地进行的。也就是说,我有时候想一件事情,是在我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没有感觉,我就做了这件事情,那到底对不对啊?有时候得罪人也是下意识的,讲一句粗话,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骂人、在讽刺别人,这都是心念所造。如果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和丑恶的;如果一个人的心念是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和善良的。这就是我们佛法所说的,种瓜
2023-04-21 03:49:27
1563次阅读
9-35、戒是由忍辱开始
第九册
第四度,叫精进度化懈怠。精进的人才能度化你的懈怠,你们现在有很多人不精进啊,早上爬不起来,多做点事情就偷懒,你们不精进,很快你们就会懈怠。现在社会上实际上只有两种人,一个就是好人,一个就是坏人。如果你不做好人,你就是个坏人,你做了坏人,你就不是个好人啊。你不精进,你就是在懈怠;你懈怠了,你就不会精进了。
第五度,叫禅定度化散乱。一个人的心如果能够定得下来,你就不会有散乱之心。很多人经常说:“我心烦啊,我心乱啊。”实际上你是没有禅定啊,你定不下来,所以学佛要学禅。第六度,叫智慧度化愚痴。这叫六度波罗蜜。学菩萨你有智慧了,你就不愚痴,一个愚痴的人,是不会有智慧的。你今天做出这种烂事,说明你就是愚痴之人,你不是有智慧的人;你今天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就不会做出愚痴的事情。道理就这么简单,大家听得懂吗?跟着师父好好学吧。
很多人学佛之后沉着、冷静、有智慧,有些人越学越浮躁,如果学佛后整天想跟人家
2023-04-21 03:49:27
151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