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善”产生正智慧
第八册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懂得用妙法来对治自己的毛病。既然我犯了错,我就必须认错改正,这样的话,我会得到正念。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做错事情了,你就是做偏了,如果你把偏的改正了,那你不就是正了吗?如果修偏了,讲错话了,做错事情了,如果你不把这个偏纠正过来,你就永远得不到正。正是怎么来的?就是说,你做错事情了,你把它改过来了,你得到的才是正,改正就是把自己的意识改到正道上。所以,人必须认错改正,才能得到正念,有了正念,才会产生正智和正智慧。也就是说,当你有一个正念的时候,你想出来的脑筋都是正智慧。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这个人不是正念的话,他动出来的脑筋都是偏的,都是邪念,所以他做出来的事都是邪的,就这么简单。
师父给弟子的开示、给徒弟的开示,都是非常严格的。你们这些弟子、徒弟里面,如果你们自己觉得自己修得不好,要常生惭愧心,听师父的开示,要对得起观世音菩萨。你们身上有这么多业障,如果不修,会影响人家学佛
2023-04-21 03:49:14
1804次阅读
8-22、真修实修得解脱
第八册
我们要学会把心静下来,今天我坐在这里了,什么都不要想,心要静下来,然后再慢慢地去找出你烦恼的根源。想一想,你为什么会烦恼?烦恼的根源在哪里?心静不下来的人,是找不到根源的,很多人的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根,他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烦恼。实际上,每一个烦恼都是有根的,比如说,今天我想要一个东西没有要着,那就是有贪的根在里面;今天我很想说这个人几句,我想说他了,但还没有说到的时候,那么你就会一直很烦恼,这就是瞋恨的根。所以,凡是烦恼都有根源,我们有十善业,就是有十种可以做善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烦恼很多,因为烦恼是不善的那种,所以你心里一定很不善良。
一个人不管是有好的烦恼,还是有不好的烦恼,他都是有问题的。你说“我的烦恼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这种烦恼,你说起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实际上你也是有贪念,所以,贪瞋痴三毒里面的不管哪一毒来了,都会让你有很大的麻烦。
三毒里面危害最大的就是贪念,瞋恨心是由
2023-04-21 03:49:14
1983次阅读
8-21、“佛法”大精进者得之
第八册
我们要远离邪行。邪行是什么?不好的行为,做错的行为,都是邪行。我们要学习正法正念,就是我的心念很正,正的人才能学佛。正念是什么?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都要正规地去做,我不能邪着去做;不占人家便宜,那也叫正念;如果想占人家便宜,那就不是正念。
所以,常存正念,可以使我们在菩提道上智慧、功德正增长。一个人只要正,你就会在学佛的道路上有智慧、有功德,而且智慧功德越长越快。该我得到的,我感恩;不该我得的东西,我坚决不要,那么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你的功德也增长了,这样的人多好啊,对不对?有时候真的不要去拿人家的东西,举个例子,你在马路上看见钱了,你的心怦怦跳,而且你的心中还在想:菩萨,这是你给我的吗?你自己想贪还要找理由呢,嘴巴开始念《功德宝山神咒》,想着菩萨给我功德了。对不起,你的心从怦怦跳的那一刻起,菩萨就知道了,明明是人家掉的钱,你还要说是菩萨给你的,这是找理由啊,这就是心中不正,好了,接下来你做
2023-04-21 03:49:14
1762次阅读
8-20、行佛所行 学佛所学
第八册
学佛人的动机、发心大小都会有差别,导致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我今天动机纯善了,事情的结果就是向善的方向发展;我今天动机不纯,事情的结果就是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你们年轻人吵架,今天你动机纯洁,真的是为了他好,吵完之后不用多长时间,他就会对你好的,事情就解决了。如果你今天动机不纯,吵架是为了离开他,想想看,到最后你会不会离开他?百分之一百你会的,因为你跟他吵架的动机就是为了离开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看他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因为你已经不喜欢他了,听得懂吗?你们年轻人不是这样的吗?要想推脱,要想拒绝一个人,找个理由还不容易?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老婆了,连她烧出来的菜你都会觉得难吃,总之就是不满意;不喜欢自己的老公了,会觉得他的头发怎么脱落得这么快啊,心里永远找得出别人的缺点。
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发心。发心最重要,我今天来弘扬佛法,最重要的就是发心。你们到东方台来是干什么的?你们到这里来
2023-04-21 03:49:14
1496次阅读
8-19、用出离心来修世间法
第八册
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要修自性功德智慧,如功德未生,如果你没有功德,那么你在学佛之后可以令其生出,学佛后要让功德在你的心中生出来啊。
一个人拜菩萨,动机不能不纯正啊。人是非常可怜的,很多人不懂,如果一个人拜佛的动机不纯,即使你在那里跪了半天,非但没有功德,还有贪欲的业障。
一个人发心的大小也影响着功德。想有大愿力、大功德,跟观世音菩萨祈求说:“我求菩萨保佑所有的人身体都好。”师父问你,所有的人是不是包含着你啊?你跟观世音菩萨说:我要让所有人的身体都好。第一,你是包含在里面的;第二,你让所有的人都好了,所有的人的功德都聚在你这里,因为是你在替别人求,你说是替你一个人祈求的功德大、能量大,还是替全世界众生祈求的功德大、能量大?这个就是发心的大小影响着你的功德的大小。很多人不懂啊,你们太需要师父的帮助和指导。
要常拜佛,要拜出出离心,要常存出离心啊。出离心是什么?就是要离开这个人间,不是叫你们的生
2023-04-21 03:49:14
2033次阅读
8-18、相应佛心 尽除心垢
第八册
学佛人要懂得接近佛,你才能成佛。成佛不是凭嘴巴讲的,光凭嘴巴讲是没有用的,师父跟你们说,你们的心要跟菩萨的心心心相应。“应”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敲图章,图章打一个印在你的心中,就留下了一个印迹,今天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打在了我的心中,我对谁都要慈悲,不能有恨。师父跟大家讲,身体如果离佛远了,你的心就离佛很远;你的身体离佛近了,就是你的行为像佛了,那么你的心就会贴近佛。如果你动不动就皱眉头,经常看人家不顺眼,动不动就想骂人,看见人就想说人家不好,那你就是离开了佛,你的样子就不像一个佛,更不要说成佛了。
所以,学佛人要懂得身近心近,身体接近了菩萨,你的心就贴近了菩萨;身远心远啊,你今天身体不来拜佛,不来礼佛,身体离菩萨远了,你的心就慢慢地离菩萨远了;身近心远,你虽然在磕头,虽然在观音堂跪在菩萨面前,但是你的心不诚,心还是很远,所以叫身近心远啊,那也是没有用的。
学佛要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思维佛道
2023-04-21 03:49:14
1848次阅读
8-17、学佛要妙法善心
第八册
台长说,人很可怜,而且是非常的残缺不全,人有眼睛,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人有鼻子,闻不出什么是香,什么是臭;人有嘴巴,不知道说好话,就知道要挑拨离间;人有耳朵,不知道应该听好话,还是听坏话。菩萨说,这一切人的苦难就是因为人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造成的,人的苦难就是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想要摆脱苦难的话,就必须彻底地超脱人间的这些烦恼和无明。而这些无明就是因为你是用眼睛看见的,但是你没有用你心里的眼睛来看;你是用耳朵听见的,但是你没有用你心里的耳朵来听;你用嘴巴说出来的事情,你没有用你真正的心去说,而你说的那些是假的、空的,那是妄语,造成你自己对自己的不了解和自己对自己的伤害。所以,观世音菩萨很着急,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磨难?就是因为人自己障碍了自己,自己害死了自己。
我们学习佛法,不管是什么佛法法门,我们都要用心修习。也就是说,学佛学法你必须用心来学,如果你不能用心来学,你就很难学成佛。在我
2023-04-21 03:49:14
1557次阅读
8-16、抵制心中贪求 纯洁之心复出
第八册
我们做人得到利益,要不喜,不得利益,我们亦不担忧。就是说,我们有利益了,我们拿到人家的东西了,我们也不觉得特别开心,我们不欢喜,无所谓;我们失去了很多的利益,我们也没有什么。实际上,我们今世吃苦,或者得到好的东西,都是前世、过去生中宿命所致。有一种人叫宿命论者,他们认为人就是靠着命运走的,我无所谓了,既然命已经是这样,那我该苦就苦,该乐就乐,照着命运走,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就是宿命论者,而学佛人,就是要改变自己命运。师父讲得很清楚,希望你们懂得这些道理。
佛菩萨说:“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众华,勤苦积日已成,人便攻取去。”就是说人的一生就像蜜蜂采蜜一样,由自己来完成自己的一生,每朵花上都要去采一采,通过每天的勤劳苦干,把采到的蜜积存着才能得到成果。当一个蜜蜂采了很多蜜的时候,我们人就去攻击它,把它的蜂蜜夺取过来,就是说我们人去把人家的劳动成果拿了过来。
“人求是念”,人要想去求任何事情
2023-04-21 03:49:14
1378次阅读
8-15、随缘而进 不增苦种罪
第八册
你要度众生,因为众生都是你,听得懂吗?你要去度人家,你先要度你自己,你把自己度好了,你才能度人家。那么怎样能和自己的佛性合得来呢?也就是说,你在度人的时候,你是在度自己,当你度不了这个人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与所度的人气场不对,正能量不够,你跟自己这一关也过不去,我能度他吗?我自己还没修好呢!你度不了别人,就是自己这一关还过不去。
举个简单例子,你想就一件事情说服自己的母亲,你去跟母亲讲的时候,你要把母亲当成你自己,好好地跟她讲,那么妈妈会听你的。你去跟妈妈讲,你把你当成自己,你把她当成她,你说她会听你的吗?所以,如果对方的心中有障碍,你就不能度他,修心就是要修除心中所有的障碍。你们今天来学佛,如果心中还带着障碍来,就算每个人带一个好了,五十个人就是五十个障碍,五十个障碍全部聚集在东方台观音堂,那不就是一大块业障吗?你今天跑过来,一个人脸上不开心,搞得五十个人都不快乐,你说会成
2023-04-21 03:49:14
1352次阅读
8-14、控制杂念 随遇而安
第八册
无谓无无谓,我无所谓了,我无无谓了,我没有所谓啊,有什么用?我连这个无所谓都没有了,我本来对人间的一切就不当回事的,你有什么所谓?然后,你无为,你没有去作为,你哪来的行为?你脑子里没有去作为,无为无无为。我开了智慧,更明白不要去得,“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师父帮你们全部牵起来。什么东西都是没有的,你得到什么了?以无所得啊。你们在人间得到了什么?你的心今天想过什么事情,过两天你就没有了,你心里得到了什么?很多人说,我就要得到心中的满足,请问:你们从小到现在心中得到了多少次满足啊?又有多少次的不满足?你们小时候的那些不满足你们现在还记得起来吗?
理事(道理和做事情)要圆融,就是要包容,懂得包容的人,才能圆融;不懂得包容的人,不会圆融。包容就是能够忍辱,能够让人家讲,能够让人家骂,能够体谅别人,你做什么事情最后就会圆融。
要开启智慧,要懂得四殊胜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2023-04-21 03:49:14
140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