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生的劣根性就是贪,索取啊。很多当官的喜欢贪名,今天坐到这个位置上,他还要盯着更高的位置,期望自己哪天能坐到那个位置。有些人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他会做出泯灭本性的事情,明争暗斗,斗来斗去,你们看看有多少人最后得到了善终?我们学佛就是为了寻找佛性,当你贪的时候,你就已经没有了佛性,佛性是闪闪发光的,佛性是慈悲的,慈悲的人怎么会去贪呢?有佛性的人,他显露出来的是慈悲的光芒;有佛性的人,他会付出,会帮助他人,从他身上体现的就是一个人间菩萨的行为。所以讲到这里,师父希望你们照见自己,观察自己身上有多少佛性,观察你心里还在贪吗?还在向别人索取东西吗?外出弘法是为了度人,在度人的时候,你们都是在表法,假如你给别人带去了烦恼心,或者让别人看到你还在贪,因为你不恰当的言行让别人生出烦恼心,你就有罪过。修行如履薄冰,指的是方方面面。学佛要真正懂得布施心,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啊,你如果真正懂得布施自己的心,你的佛法般若一定能行得很深。
师父经常说,我们修行就是在不断地改掉以前的习性。比如你们出去弘法,要像僧人一样严格守戒,不要像没学佛的世间人一样,还开口让别人为你提供某些东西,这种索取的心理非常不好。今天人家有可以随缘,没有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开口向他人索取啊。师父告诉大家,你今天拿了别人的,只要你这一世没有修上去,以后迟早都要还,就算别人已经到了菩萨道,你照样要用其他方式还出来。所以最好不要去贪,更不要向别人索取,尤其你们是学佛人,一个合格的学佛人,处处以身为戒,时时以身表法。别人发心,那是人家在给自己修资粮道,你因为贪婪而向他人索取,就是你没有修好啊;别人发心是在积攒功德,你向别人索取就是在助长自己的贪心。想想看,如果是菩萨,菩萨会这么做吗?菩萨会贪吗?学佛人啊,如果内心当中还有贪念,这种贪心出来了,要有惭愧心啊,要有羞愧心啊。你想明白了,你就会在心里想,“哎呀,我为什么要贪别人那点小便宜?我真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师父还要告诉你们一句话,贪得无厌的人很难修出慈悲喜舍的心,慈悲喜舍是菩萨的境界。你今天还在贪,什么东西都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小气得不得了,不肯花钱去买,没有喜舍的心,更没有欢喜布施的心,你离合格的学佛人还差得很远啊。怎样才算合格的学佛人?就是戒贪,以前喜欢贪,现在还在贪,马上要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真修,要赶快改毛病啊,你修菩萨就不能有贪心,还要学会布施,而不是伸手向他人索取。我们很多佛友很发心的,每次法会前后会主动为大家做美味可口的素食,大部分人都懂得感恩别人的发心,更有智慧的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很不容易,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提前多带吃的,人家多带一点吃的也是为了帮助他人,这就是一种发心,他们这样的人境界真的很高。所以不是说这次人家给你提供了早餐,下次还必须给你提供早餐啊,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人家有发心,你要感恩人家;人家没有发心,你也要随缘啊,你不能要求别人怎么做,听得懂吗?我们以前很多佛友都是自己解决,人家就是不想给他人添麻烦,这是一种境界啊。这些你们都要学的,你怎么不想想,如果你自己解决,让人家多一点时间念经呢?所以要相互体谅,人家有时间可以多念念经,多拜拜菩萨,对不对啊?所以人不能助长自己的贪心,要学会体谅他人之心。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经常照见自己,看看自己是一个贪心,还是一个布施的心?
莲花童子师父
2025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