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佛法要行于世间,就是说,你要把学到的佛法践行在这个世间当中,这叫学以致用。今天师父跟你们开示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你听完开示要理解到,“哦,我要把理解到的佛法用出来”。师父说要用平等心对每个人,你就用平等心布施你的心,对每个佛友,对每个跟你接触的人,都能用平等心对待他们,你做到了一视同仁,你就做到了平等对待他人。佛法要运用出来,你们才能发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佛法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你们的内在和外在,照见内在的心,照见外在的行。心和行不一样,就是表里不一,就像你们有些弟子一样,在师父面前讲话很恭敬,好像很有礼貌,师父不在的时候,对待其他人又是另外一种态度,这就是表里不如一啊。要懂得,你们不是给师父修的,也用不着修给师父看,你修得好不好,到最后都是跟你自己有关系,影响不到他人。所以师父奉劝你们大家,如履薄冰修行,珍惜跟菩萨的缘分,莫因无明伤慧命,修心修行利己身。
师父经常说,学佛要觉悟,这个“悟”讲的就是让你的心开悟。心犹如一扇门,你要把它打开,让佛菩萨的佛光照进来,心中有了光明,你才不会迷惑。所以有些人说:“师父,我能不能闭关修行?”什么叫闭关?闭关实际上就是让你把自己的心关闭,不使其受到外面的熏染,这是一种境界,而不是真的把心关闭起来,把心关闭起来你还怎么修啊,对不对?当然,佛法上讲的闭关,它是一种禅修的方法,你没有修到一定的境界,别人打坐能进入禅定,你学别人打坐,你就会走火入魔。要记住一句话,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什么样的境界践行什么样的佛法,到了菩萨的境界,你做出来的行为自然是菩萨,你都用不着学了。菩萨到处救人,你到了菩萨的境界,师父让你整天坐在家里念经,你都坐不住,因为你悲悯众生,你要出去救人。
所以,真正的大修要开悟,要觉悟佛法,还要进入世间。你要接触众生,既要见世间种种相,又要锻炼自己不被种种外相所影响,这才是修心啊。你们以为修心是修什么?修心就是修到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无论任何的环境,你都如如不动,内心如磐石一样坚定,这说明你的心修得还可以。所以你们想一想,工作不顺利,你想出家;世间缘分恶缘多于善缘,你看到大家都这么讨厌你,你想出家,这不叫修行,这叫逃避现实。六波罗蜜里面的忍辱是一种境界啊,佛法中讲的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佛的境界。如果你们哪个人能修到无生法忍,那你就厉害了,因为这个境界不是一般人都能修到。被别人讲几句,马上就跳起来;别人给一个脸色,马上要想办法再弄几句难听话给他听听,你告诉师父,你修心了没有?你连忍辱都不能做到啊,更不要讲修到无生法忍的境界。修心就是要让你的心在人间各种环境中忍受、承受,经历他所不能接受的,然后在内心进行自我调伏,等到他有一天能接受种种外境的多变,依然能境自如如,心不再随境而转,你这才叫修心。听得懂吗?想想看,你们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别人讲我了,我不去跟他争,我不去跟他吵,我不去跟他争输赢。
佛法不能离开众生,因为你们要靠着众生不同的显化来修自己的心,靠着众生觉悟自心。也就是说,你们在度人的过程中觉悟更高的佛法。离开了众生你还怎么修啊?佛法不离世间觉,师父举个例子,你是个医生,懂医术,能帮助病人把病治好,但如果没有一个病人来找你看病,你说你这个医生还能体现出医生的价值吗?佛法也是这个道理,佛法不能进入世间普度,它就不能被称为大医王,正是因为佛法进入世间,对不同根器的众生施以救度,所以被佛法界喻为大医王。我们要感恩这个世界,感恩跟我们有缘分的众生,因为他们能帮助我们成就佛道。所以,师父希望大家懂得一个道理,你要离开世间,就要先入世间,因为入了世间,你才能出离世间。这就好比你要成佛,你就要通过对佛法的理解,把佛法践行于世间,将种种法对治世间种种相,唤醒众生的佛性,照见自己的本性,这个过程就是修行。真正修心的人才能看见自己的本性,所以要不断地修行才能让自己成佛。(有因才有地,因地互为作用。)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