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就是为了解脱。“修”是修掉身上的业,“行”是还债了缘,行是指我们在人间的所做,修行中积累的善业,是我们行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做出来的。修行不容易,是因为身上的业障没有消除,身上的业会阻碍我们修行,所以这条修行的路就更难。很多人不能理解这句话,师父解释给你们听。犹如你开车行驶在一条路上,你开一段,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你的路,你是不是要下车把它移开啊?不移开,你怎么把车开过去呢?这就比喻你们在修行的路上,遇到修行阻碍,你要念经化解,要把那个阻碍你修行的业念掉,只有把阻碍你修行的业念掉,你才能更好地修行。修行路上的障碍,发现了,你把它移开;有阻碍,你就念经来化解它,运用法宝把修行中的阻碍化解掉,阻碍化解掉后才能继续往前修。很多人修行,不懂得化解修行中的业,最后业障被激活,造成更大的阻碍;接下来他就开始烦恼了,家里出问题,夫妻关系出问题,工作上出问题,倒霉的事情一出来,他就不能更好地修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他没有及时运用法宝来化解。师父跟你们讲,很多事情在发生以前,它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醒你。师父前两次的开示讲到,觉知是心中的自我意识,“哦,我意识这个事情不对”,马上停下来,这是觉知啊。觉知也是一种智慧,它让你感知到自己什么做错了,不能再做了,不能再错了,觉知后方能觉醒,觉醒了,你才懂得用智慧去化解掉一些事情。
我们每天念《心经》,《心经》第一句话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学佛首先要学会观自在,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观自己的修行,观自己的修行什么时候能达到自在的境地。“观”就是观照自己,观到自己身上有业障,念经消业;观到身上有罪孽,念《礼佛大忏悔文》忏悔。业障少了,你才能理解到更深的佛法智慧;理解到更深的佛法智慧,你才能把菩萨的智慧行深、行广。所以能走出来弘法救人的人,他一定是自觉觉悟,自觉觉悟的人,他才会救拔苦难,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菩萨的境界。所以没有觉悟的人,你让他出来救人,他心里想的全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没有开悟,他就没有菩萨的境界;没有到达菩萨境界的人,他就不会把自己布施出去,听得懂吗?所以念经是在修掉身上的业,你每天坚持念经,长时间这么坚持下去,你做的事是善业,所以修行是在给你自己积攒福报,这些福报最后让你得的果就是解脱果。念经念得好的人,修心修得好的人,他们最后都回到了天上,因为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大解脱。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