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靠心悟,悟就是内修,内修就是修心。我们把学佛的心修好了,你还担心外在修不好吗?修心是让我们的心跟菩萨的心相应,菩萨是什么样的境界,你就是什么样的境界,只有同频才能相应,所以有句话叫“同频共振”。菩萨的境界是无我慈悲,我们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无我慈悲?能不能做到出口即是佛言佛语?如果我们做不到,说明自己修得不好,境界还差得太远。知道自己修得不好,就应该继续努力修。佛法界讲大道至简,越是不开悟的时候越要让自己简单,简单到让自己脑子里不生杂念。自净其意,自己要学会把自己的脑子弄干净,不该想的不要想,今天想这个事情,明天又去想另外一个事情,等于让脑子陷入无限的思维轮回里面,所以要学会自净其意。
佛法是一个能让我们解脱的妙法,佛教给我们的是解脱的方法,我们要把佛教授的解脱之法真正请进自己的心中,有佛法在心中就不会在人间颠倒妄想、迷惑人生。所以讲到底,很多人会在人间迷惑,正是因为他心中没有佛法,他没有能让自己不颠倒妄想、不迷惑的方法。师父举个例子,你开车走在一条马路上,走着走着你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开了,因为你心中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你才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开。就像你们的修行,没有愿力你就精进不起来,愿力是我们学佛人心中的动力,也是我们学佛人心中的基石。没有愿力的学佛人,就相当于开车不加油,表面上看似在修行,实际上没有坚固的基石(愿力)做基础,始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修了好几年佛法,遇到一个考验就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让自己懈怠,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开悟佛法,让自己证正觉呢?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人多?因为大部分人吃不了苦头,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所以很多人已经行走在途中,不能坚持到最后,最终半途而废。我们常说,不管做任何的事业,贵在一颗恒心,然而很多人缺乏恒心、缺乏毅力,终不能坚持,这是大部分人最终会失败的原因。
佛法里面的六度波罗蜜是我们必修的过程,这六度波罗蜜也是我们每个学佛人必定要践行的六种境界。比方说忍辱,忍辱环境,忍辱修行中的考验和磨难……再比方说禅定,禅定为什么在后面?就是告诉我们大家,每个修行的人都要让自己有如如不动的境界才能达到觉悟之境,觉悟了,开悟了,你不就有了菩萨的智慧?所以般若在禅定的后面,定能生慧,就是说学佛人要先修定力,而后才有智慧生出来。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