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缘广进源自佛,众生自觉是为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见佛性。(掌声)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龙天护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感恩各位嘉宾、各位法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佛友们、义工们,大家好!
梦幻般的世界让我们沉迷在当中,给我们套上难以挣脱的心灵枷锁,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工作压力、生活负担、人际关系,实际上像一张一张的网一样,把我们的思维捆绑住。当你懂得在人间放弃那些虚幻的名利,当你懂得寻找人生真谛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过着觉悟的生活了。(掌声)
我们一生一直不懂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了我们的良心和纯真的感情;我们为了金钱甚至舍去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根本不属于我们、没有价值的一些钱财。人赚再多的钱也只能成为他的遗产,而人最有价值的善良却被现代人当成了一种累赘。学佛人应该放弃一切累赘和思维上的包袱,找回真正的自我,那就是在人间找回了快乐。(掌声)
极尽三千繁华,不过弹指一刹那。猛然回首,岁月无情,才发现人活在世界上其实是一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失去的时候,人就像动物一样为了生存而活在这个世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想不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不要活在人间?因为人生不是一个让你收获的旅程,而是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生活。所以,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态安好,我们要学菩萨广度有缘,我们在人间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帮助众生,所以学菩萨你能够救人,你就会幸福长存。
在我出来之前,澳洲流感已经恐怖升级,15年来最严重。悉尼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流感,7天内有8000人被感染,当场就有34个人死亡,两星期之后演变成澳大利亚15年来最恐怖的流感,有7万人被感染,3000人将死亡。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天灾人祸,我们学佛修心要想得明白,我们以开悟为宗旨,因为我们懂得用善心来消除自己内心的恶,用善缘来消除自己的恶缘,用善念来让自己放下万缘。(掌声)
在人间有时候像做梦一样,有时候让你活在虚幻的世界中。我们活着的时候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长,等到要死的时候又觉得从来没有活过一样。所以,好好地珍惜每一天,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佛犹如一颗明珠,虽然陷于人间的烦恼之中,但是学佛人要洗净心中的尘埃,用佛心的力量使我们的佛门打开,心诚则灵。(掌声)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弥兰陀王经常为难他,几个问题都被他非常机智地回答了。弥兰陀王有一次问那先比丘:“你们出家人奉行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那先比丘笑了,说:“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你会把腿砍掉吗?”“不会。”“那么,大王,你会怎么办呢?”“我会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这个疮就好了。”那先比丘说:“对了,国王,仇敌、坏人像一个脓疮,你不去照顾、医疗,它就会蔓延、会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改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慈悲就是要学会原谅别人,精进就是要学会忍辱敌人。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所大学演讲,教室里的学生对爱因斯坦充满崇敬,还有很多老师也在听他讲课。演讲完毕,现场人员开始自由提问题。一位女生站起来问:“尊敬的爱因斯坦,您被誉为科学界的巨人,您认为自己是巨人吗?”爱因斯坦长得很小,他微笑着说:“巨人并不是长得很高大的人,大家看我如此瘦小,怎么能算巨人的形象呢?也许我看得比你们远一点,那也只是因为我站得高一些而已。”一个男生站起来问:“爱因斯坦先生,您提到比别人站得高一些,我想起了不久前,您在阿尔卑斯山高峰之巅,曾和一个女士长谈过一次。我不想问您谈话的内容,我只想知道,您站在山顶上的那一刻,有没有意识到,在科学史上自己是站在一座山峰上?”爱因斯坦仔细看了看发问的人,微笑着问道:“你看我长得像一座山峰吗?我这身高不管怎么站,都成不了山峰,而且没有一座高峰不是被人征服的。我们不要做高峰,而要做登上顶峰的人。”说着,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站在山顶,你并不高大,反而更加渺小。然后他转过身对所有同学讲:“我虽然站得高,可在世人的眼中仍然是渺小的。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一句话,这也是我在阿尔卑斯山跟那位女士讲的最后一句话:任何一座高峰都是可以征服的,世上从没有巨人,只有站得更高的人。”台下掌声一片。大家知道当年跟爱因斯坦一起站在阿尔卑斯山的那位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所以,学佛人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有烦恼;有了自己的错误要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困难要寻找智慧,才能迎刃而解。我们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可以不伟大,但是我们不能懈怠;我们可以跌倒,但是我们不能不爬起来。我们在人间学的东西有限,但是我们不能无知;我们做人不能不乐观,因为不乐观,我们就会厌世;我们有时候可以不慷慨,但是我们不能损人利己。学佛人的心像菩萨一样,要防止自己的心倒退。一个清醒的头脑要比聪明的头脑更重要,一个良好的习惯比你掌握一项技巧更充满活力。(掌声)
有一位讲师在给学生们上课,大家都认真地听着,突然讲师拿起一个茶杯给他们看,讲师说:“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同学们有的说200克,有的说300克。这个讲师说:“对了,这个杯子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个杯子在手中端多久呢?”很多人都笑了:“老师,200克而已,端多久又能怎么样?”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如果你们端着这个杯子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如果你们拿它一个小时,你会觉得手很酸;如果你拿它一天、一个星期呢?那你必须要叫救护车了。”大家笑了,不过这是赞同的笑声。讲师继续说道:“其实这个水杯里面的水很轻,但是你们拿得越久越觉得沉重。这就如同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这个压力对你来讲多么轻,但是你把它放在心上,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越来越沉重,无法承受它。”所以学佛人不能把任何一点一滴不好的心态放在心中,去伤害自己。你把对别人的恨放一个月没关系,放一年、两年、三年之后,最后你就会伤害到自己。
希望学佛人要调整心态,只有放下心中所有的包袱和压力,我们才能站得更久,我们才能看得更远。一个学佛人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学佛成佛的关键。这么多年来,我们背负着孩子的包袱,我们背负着自己心中过去的难受,我们背负着烦恼,我们走不远啊,所以我们学佛学得很累。为什么要放下?因为放下了你才能前进。最好的学佛是随缘,现代人叫“调整心态”。烦恼是没有智慧的人的象征。懂得世事无常,因为烦恼的人会离开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会有烦恼。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然放下,自然解脱,自然成佛。(掌声)
当年佛陀出游的时候经过了一片森林。那天天气很热,正当中午,他口渴了,就对他的弟子阿难说:“阿难,刚才我们经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点水。”阿难去了,但是那条小溪很小,而且马车刚刚经过,溪水被搅得非常浑浊,沉在河底的烂泥都浮了上来,水不能喝了,阿难想:我得两手空空回去了。他回去对佛陀讲:“佛陀,溪水完全浊了,根本不能喝,我们继续往前走,我知道几里之外有一条河,我们可以到那里去取水。”佛陀说:“不,我们还是要回到刚刚那条小溪去取水。”佛陀这么说,阿难只能照做,但是他有点不情愿,因为他知道那些水没办法喝,非常浑浊,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他口也很渴,佛陀这么说他就去了。回到那条小溪之后又回来了。佛陀跟他说:“你为什么不坚持呢?”阿难说:“那条溪水里的水不能喝啊,佛陀。”佛陀说:“你再去一次。”阿难只能再去。结果当他第三次来到那条小溪的时候,溪水就像过去一样清澈,泥水都流走了,枯叶不见了,水又再度变得纯净了。阿难笑了,他把水瓶装满,跳着舞回去了。他跪在佛陀脚下,跟佛陀讲:“佛陀,您的教诲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您教了我重要的一课,那就叫‘世事无常,必须静观其变’。”懂因果,承受果报,是让你更懂得去播种善因。有苦难也不怕,因为世事无常,真心学佛,我们的一切都会改变的。
在晚清时期,著名战将曾国藩在安庆驻军的时候,有一位多年没有联系的远房亲戚从农村来找他。这个人背着简陋的行李,衣服十分褴褛,跟大家说话非常谨慎。曾国藩很欣赏他的品行,打算找机会给他安排一个职务。一天,曾国藩和这位亲戚一起吃饭,因为碗里有一粒稗谷(不好的谷子),这个人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把这个稗谷挑出来继续吃饭。曾国藩注意到这个细节,当时没有说话。过了没几天,他就让一位下属为这个亲戚准备好行装,准备打发他回家。下属问他为什么,曾国藩回答说:“他放下农活从农村出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吃饭的时候,竟然把一颗稗谷挑出来,这种举动像一个乡下人的样子吗?我怕他将来做事不本分,会惹出祸事。”看到这位下属似乎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曾国藩说,正巧需要买一些纸墨回来,就故意安排这个亲戚带了一个士兵一起出去买。
这个亲戚来到市场,他一看见没人,就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东瞅瞅西瞅瞅,一副非常挑剔的模样,还打着曾国藩的旗号对店主趾高气昂,好不容易选好了东西,又跟店主小声嘀咕了半天,趁机索取了一份回扣。这一切被偷偷跟在后面的下属看得清清楚楚。他回去向曾国藩报告:“将军,您的判断果然没错,他在我们面前很谨慎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这样的人一旦得到重用,后果堪忧啊!”曾国藩点点头,很快按照自己原来的计划将这位亲戚打发走了。一颗小小的稗谷,却透过它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所以要想识别一个人的真面目,往往需要从细微处去观察这个人的智慧。珍惜是美德:珍惜别人的感情,你会得到别人的感情;珍惜友情,你会得到别人的友情;珍惜一草一木,你是一个善良的人;珍惜佛法,你就是一个想拥有智慧的人。(掌声)
要感恩佛菩萨天天在救我们。有一个佛子是四川的,他刚刚经历过地震,马上发到网上。他是这么写的:师父,佛子是四川的,在中国时间9点39分,刚才楼房猛烈摇晃,地震了!佛子家住在16楼,摇晃的时候,佛子一直在喊“观世音菩萨,救救佛子张子牙[音]……”直到摇晃结束。请观世音菩萨、师父加持四川民众,心情平复,努力耕耘,国泰民安。你们想象一下,在16楼上面,不停地晃的时候,你是多么地害怕,万一晃下来,你就没命了。所以要记住:只要你心中有观世音菩萨,你就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掌声)
有一个人,见到马路上围着一些人,他便夸口说:“你们相信不相信,我今天可以到这个店里拿走任何东西,也不会被人发现。”一位过路的人说:“你有这个本事?”“是的。”“我打50美元的赌,你这个吹牛的人,我相信,你连一盒巧克力都拿不出来。”那个吹牛的人说:“好,我同意了。”于是他们两个人就朝商店走过去。这个人跟那个人说:“你在门口等一下。”他大胆地走进去,从货架上拿了一盒非常高级的巧克力出来了,然后跟他说:“给你。”他洋洋得意地说:“现在你清楚了吧?你输了,给我50美元。”这个过路的人哈哈笑起来了,“你的确干得非常灵巧”,他对说大话的人说,“但是请允许我告诉你,我是警察局侦缉队的侦探,我打算以盗窃罪逮捕你。”这个人说:“且慢,警察大人,既然这样,请允许我向您说明,我是这个商店的主人。”
人总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真的,实际上,在这个社会当中,很多事情你不深入去了解,你并不能理解它。学佛人也是这样,只有不了解佛法的人,才会说他懂佛法;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他永远说他不懂佛法,说他一直在学习当中。就像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一样,他只是想到他是警察,却没有想到对方是老板,所以他错了。我们学佛做人要学会彻底地了解佛法。现在很多家庭也是这样,夫妻相互不了解,所以才会争吵。要学会取长补短,避开家庭的矛盾,你就会了解事物的本质,你就会走出低谷,迎来你心灵的健康长存。(掌声)
冬天到了,林子里食物越来越少,有一群鸟找到了一棵长着少量绿叶和果实的树。其中有一只珍珠鸟担心果实被同伴吃光,就假装到外面去寻找其他的果实。它故意飞了一阵之后才回来,装作很兴奋的样子告诉其他鸟:“你们知道吗?远处那座山冈后面有一大片树林,而且里边有数不尽的果实,你们快去啊!”很多鸟一听它说,全飞过去了。珍珠鸟一看,都走掉了,“好啊,我独霸着这棵果树”。不久,有两只同伴飞回来对珍珠鸟说:“嘿,大家都叫你过去呢,那里有成片的绿树和数不尽的果实啊。”珍珠鸟心想:“骗谁呀?那是我编造出来的谎话。”随后,又有更多的鸟飞回来对珍珠鸟说:“哎呀,那地方有一大片的绿树和果实,非常好。”但是珍珠鸟以为它们都在说谎,继续在它那个枯叶上寻找干瘪的果实。
这时候又有一个小鸟同伴飞回来,一边责怪珍珠鸟,“你为什么迟迟不去?”一边把它硬拉到了那个山冈边上。没想到那个山冈边上果然有一大片绿色的树林,那些鸟儿一边吃一边欢快地唱着歌。珍珠鸟这才意识到原来同伴们说的话是真的,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在诚实人的眼里,别人说的假话也有一半值得信任;但是在喜欢说谎话的人眼里,别人说真话,他也会认为别人说的是假话。(掌声)要记住,人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用善心善念得来的;人的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宁愿被误会也不要去多做解释,信与不信是你的意念。火车在跑,人生在老,人生的列车让我们从得到后的喜悦就饱尝到失去后的痛苦。只有懂得列车很快就要到站的人才会懂得珍惜,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慈悲。(掌声)
人成即佛成,台长告诉大家,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是圣人,没有主见的是盲人,三思而行的是聪明人,听风就是雨的是愚痴的人,学佛改变命运的人,那才是未来的学佛人。很多人以为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一切,请记住,财富是我们一时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我们永久的财富。荣誉是一时的荣誉;好好做人,平平安安,那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知识;不停地向别人学习,你才会拥有永久的知识和智慧。
在两千五百年前,伟大的佛陀一直在度人。有一次他想度一个老妇人,佛陀到她家里去了三天,三次都被这个老妇人赶了出来。到了第四天,佛陀的侍者阿难说:“佛陀,今天我去试试看,我替您去吧。”他就前往老妇人家,老妇人看到阿难非常开心,当成亲儿子一样,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他吃。阿难不失时机地跟她讲佛陀的功德和佛法,老妇人立刻就开悟了,脸上都放光了。阿难回来把情景告诉了佛陀,佛陀说那个老妇人在阿难的点拨下终于开悟了。佛陀讲完这话,其他的弟子都在嘀咕:“怎么师父亲自出马,她不开悟,阿难一去她就开悟了?难道您老人家的功夫、功德竟比不上阿难吗?”佛陀就开始给大家讲因果和因缘:“过去有一世,我与阿难还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有一天,我们出外游走,我走在前,阿难跟在我后面,突然飘过了一只死老鼠的臭味,臭不可当。我当时修行还不行,本能地用手扇了三下,后面的阿难看到路上的死老鼠,他不但不嫌弃它的臭味,反而心生怜悯,觉得这只老鼠好可怜,死在路上,还被踏得扁扁的,太阳又这么晒,真是太不幸了。于是阿难就好像祈祷一样,在边上给它挖了一个洞,把这个死老鼠埋了下去。”佛陀讲到这里,意味深长地跟大家讲:“你们知道那位老妇人是谁吗?就是那只老鼠来投胎的。我过去世嫌它臭,扇了三下鼻子,所以到了她家,三次被她赶了出来;阿难和她结了善缘,所以她见了阿难就欢喜,阿难给她讲什么她都听。”如果有人和我们不投缘,那就是前世有过冤结。我们明白前因后果,人间什么事情都变得云淡风轻了。
你们想一想,有时候孩子跟你们不好,有时候你们和公司里的同事、和亲戚、和夫妻的关系,都是有因缘果报在里边的。所以,佛陀当年讲了一句偈语:“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我们学佛人从现在开始,要用善心转化逆缘,遇到人间讨厌和肮脏的事物,我们不要去厌恶它,而要生起慈悲怜悯心。如此一来,可得生生世世的淡定,可免冤冤相报的纠缠。
有一位高僧曾经说过,越是在黑暗的时候,灯的光芒就越能将人的心来照亮。所以越是困难和烦恼的时候,我们越不能离开佛法,我们不能将自己心中的这盏佛灯熄灭。记住了:生命的灯盏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这光芒就是理想、信念和希望,还有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理解。有了这光芒,才能照亮我们人生的悟性和方向。(掌声)
“空即是色”,当人失去成为空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追求,才会去有色的世界当中找寻,弥补自己“空”的一种愿望。当在有色世界欲望失去的时候,你才会成为“空”。想一想,“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孩子也没了,我的老公也离我而去了,我一切空了”,她才会活在“空”当中。很多人出家,就是觉得“我要遁入空门”,就是这个道理。《心经》的哲学观告诉我们,看似存在的万物最后都是空的。空了,得不到的时候又会拥有,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台长给大家举两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例子。伟大的天文学家霍金失去了健康,他成为了“空”,在“空”之中,他得到了伟大的“空洞学说”,这个科学家的“色”,这就是由“空”变为“色”。另外有一名著名的企业家,经过25年的奋斗,拥有了十几亿的资产、豪宅、人间的一切……他拥有了这个“色”。两年后,视网膜穿孔,眼睛瞎了,他看不见亲人,看不见孩子,天天活在黑暗当中,五年后破产,八年后得了忧郁症,最后死亡,他经历了“色即是空”的过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学佛人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人的情感在每个人的心里,你觉得快乐,你就会快乐;你觉得烦恼,你就会烦恼。没有人能够主宰你的快乐和烦恼。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很烦恼,是因为你从没有把自己内心的烦恼放下。不把烦恼放下,你怎么用自己的善心去抓住快乐呢?学佛要学得精进,做人要做得正直。太虚大师说过“人成即佛成”。能笑得出来的人,就是离开烦恼很远的人;每天惆怅、每天难过的人,就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烦恼。希望大家远离烦恼,拥有菩提。
在中国东北有些地方,你们知道喝茶、喝水的“喝”念什么吗?念“活”。有一位李妈妈年纪大了,她特别忌讳一些词。有一次她到孙儿家去玩,孙儿给她倒了一杯茶,李妈妈喝完之后,同样是东北人的孙儿跟她讲:“奶奶,还喝(活)吗?”李妈妈一听,“活!(喝)”,又一杯“咕嘟咕嘟”下去了。“还喝(活)吗?”“活(喝)!”又一杯下去了。这样反复好几次,李妈妈肚子胀得不行了。孙儿看到这个情况:“奶奶,你早就不该喝(活)了。”李妈妈非常生气地说:“我不想死,我就要活(喝)!”这个笑话说明年纪越大越要活得快乐。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有时候你自己把有些字往不好的地方想,你就不快乐;你天天把别人往好的地方想,你就活得很快乐。我们每天修心念经,我们每天开开心心。
丈夫对妻子养的猫忍无可忍,于是,这一天他偷偷地把这个猫扔到了离家里很远的树林。当他回到家,居然看见这只猫趴在门口睡得正香,猫找得到路,先回来了。丈夫气坏了,把猫塞进了麻袋,又出门,“我让你回,我让你跑”,他沿着公路走了10公里,下了公路,左转15公里,向东北走了12公里,又向西走了20公里,然后把这个猫从麻袋里放了出来。一小时之后,丈夫用手机给妻子打电话:“猫回家了吗?”“对啊,五分钟之前就回来的。亲爱的,你怎么还没有回来啊?”丈夫气急败坏地冲着他太太说:“你叫那个畜生来接电话,我现在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个笑话就是让你们知道,愤怒的情绪常常会令人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人去折磨别人,最后就是折磨自己,解决问题不是靠愤怒,而是靠沉着冷静。
人生病有十个因缘。在《佛医经》上论述道:人得病有十个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
台长帮你们稍作解释。一个人经常坐着久了,而不吃饭,这个人很容易生病。我问你们,你们现在在office[注:办公室]上班,是不是经常忙得连吃饭时间都没有?你们要知道,这样会生病的。久坐,一直坐在这里工作,但是不吃饭,叫“久坐不饭”,那么这个人容易生病。
第二,“食无贷”,就是说吃东西没有节制的人容易生病。第三,“忧愁”,多愁善感的人容易生病。“四者疲极”,疲劳已经到极度了,已经疲劳得实在不行了,这个人容易生病。“五者淫泆”,就是淫欲,所以一个贪色的人很容易生病,身体透支。“六者瞋恚”,就是说一个人动不动就要发脾气,动不动就要跟人家闹,这个人也会生病。“七者忍大便”,所以大便是不能忍的,佛经上都叫我们要当心身体,要注意自己的排便。“八者忍小便”,所以不要去忍,经常忍就会出事情,偶然的一次两次没问题,多忍不行。
“九者制上风”,大家知道,人身体分成上风和下风,在佛教里边,讲话要懂礼貌,有时候有些事情不能直截了当就讲出来,要很文雅地讲。首先,我先告诉你们什么叫“上风”,上风就是呼吸道。打哈欠、打喷嚏都是不能忍的,否则很容易生病,打哈欠要打出来,但是要用手遮住嘴巴。有时候,人打喷嚏、打哈欠或者忍这种呼吸道,很难过,要咳嗽,你要偷偷地到外面去,但是不能忍,否则也会生病,这叫“制上风”。什么叫“下风”呢?台长现在教你们,很多人讲很粗俗的字,经常骂人的,这两个字不能讲。要记住,以后碰到这件事情,不要去说那个很难听的词,这叫“下风”。自古以来,在庙宇里,在很多高级场合,过去在皇宫里边,都不能讲这种粗俗的字,只能说“下风”,下风就是通气。“制下风”就是不能忍,带点香水也好,放在口袋里,不要影响人家。
这十个因缘都会让人生病,这十个因缘就是佛当年在佛经里告诉我们的,我们做人,入、住、出要控制好。佛陀告诉我们,“入”就是吃东西、风寒、温度,入到你身体来。“住”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不能发脾气、不能有忧愁、不能心里有恨、不能有嫉妒心等,这是入到你的心中。“出”就是打喷嚏、排便、下风等。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我不讲你们怎么会知道啊?现在回到家里每个人都说:“对不起,我要下风了。”佛经给我们人很多好的启示,让我们学佛就是要明道理,让我们学佛就是要懂得怎么样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脾气,和控制好自己的身体,这样你才能更好地拥有借假修真的身体。好好学佛,每一天都在精进当中,终有一天你会走进四圣道,进入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