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从现在开始,跟你们讲佛法要稍微收一点力,因为长时间发力真的很累。师父每天这么讲啊讲,其实很辛苦,最主要的是很伤气,因为每天要讲。就像一台机器每天使用,你也要懂得保养它,才能更长久地使用,不懂得保养,用的时候就拿出来,不用的时候也不管它,那会缩短使用的时间。一部新手机,你在使用的期间比较爱惜,用三年五年应该没问题,但是你如果不爱惜,无所谓这个手机,可能两年也用不了。这跟你们的色身一样,你爱惜自己的身体,它就不容易生病,不会这里疼、那里疼;但如果你不爱惜这个身体,吃东西也不考虑肠胃能不能承受得住,明知道年龄很大了,还要吃凉的,吃那些刺激性的食物,要不了多久,肠胃一定会出问题。所以我们做什么一定要有个度,没有度就很容易出事情。
接下来师父要言归正传。修心修行,一方面是修心,一方面是修行,心与行都要修,一个人心不正,他的行为就不会正。小偷是不是这样啊?他整天想着偷别人的,他的心天天惦记着别人的钱财,他的行为就是个贼的行为。你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比方说,一个医生他每天想着多救人,他在医院就会拼命救人,但是现在这样的医生越来越少了,因为在末法时期人的心已经变了。现在的医生也开始唯利是图,没有利益的事情,他才不管你是死是活,很多医生把医德弄丢了,哪里有什么医德啊?能有一点良心就不错了。末法时期,很多人的良心被名利、被欲望埋没了,很多人在人间贪名贪利。一个名得到后,两年后你再让他放下来,他放不下的,嘴巴上说得好像无所谓,你真正让他放下时他舍不得,他心里还在贪名啊。师父讲到这里,你们每个人都要在脑子里想一想,你现在是不是还在贪?如果你还在贪,用不着问师父你修得好不好?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佛经里面讲观行有二义,第一,观心的修行方法,即观心修行,照见自心以明了本性。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你观自己的心来修行。比方说你还在贪名,你就要针对这个爱慕虚荣的心,狠狠地修自己的心,修到自己不再贪名,修到自己能坦然放下,修到内心能看破名的境地。以心来观本性,观其本性修其行,就是拿你的心来观你的本性,这就像照镜子一样,没有镜子的时候,你看不见自己长得什么样子,你也不知道自己脸上哪里弄脏了;你拿一面镜子放在自己面前,你就能看到自己本来的面貌,脸上什么时候弄了一块黑的你也会发现。观其心而修其行,观到自己不好的行为,你才能修正;你不观自心,你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观其本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这么贪。我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当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的时候,就要用心里面这面镜子照见,当你照见自己贪的本性,你才能修正它。第二,观法之行相,即先观事理,然后再如理起行。就是说你要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你要先看这个事情合理不合理,也就是说看这个事情如理不如理。我们经常说,不如理不如法的不能做,贪名贪利在修行上已经不如理不如法了,对不对啊?你们现在有些持戒高的,很多弟子对这方面比较谨慎,因为不想种新的因果,知道不如理不如法的坚决不做,这样很好啊,最起码你在这个事情上没有种新的因果,你没有新的业障产生。“观”就是自我照见。嫉妒、瞋恨,心里种种不正的念头,这些都属于不如理不如法的心念,学佛人能嫉妒别人吗?能瞋恨他人吗?这些不正的心念全部要修掉。观心修心,观行修行,观行修心。行为不好,要修心;心念不正,要修心。很多行为不好的人,他们缺乏心理教育,师父要一直这么引导教育下去,教导你们如理如法修行。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