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人间要学会亦无所得,就是在人间不要贪,不要想着这个我想要得到,那个我也想要得到,要亦无所得。要学会舍,舍掉烦恼,得到快乐;舍掉贪欲,得到自在。佛告诉我们人有四相,“得、失、取、舍”四相。得、失二相,对修菩萨的人而言,如果继续修,则能得涅槃而失去生死,就是说如果你努力修菩萨的境界,你以后能得到涅槃的境界,从而脱离生死之境。但如果你在修行中懈怠或退失修行的道心,则得生死而失去涅槃,这句话就是说你在修行中懈怠或者退失修行的信心,你就会进入生死轮回当中,从而失去了涅槃的机会,你无法进入涅槃之境地。那么取、舍二相,是对凡夫和修小乘佛法的人而言。小乘佛法修的是灭生死之谛,修小乘的人厌恶生死,他们也懂得修解脱,入涅槃,脱离生死轮回,只不过修小乘的人,他对普度众生没有太多的想法,就像你们有些人,不愿意走出去度人是一个道理。而修大乘的人,他行的是菩萨道,因为菩萨要救众生离苦得乐,菩萨要救苦救难。所以大乘佛法讲的就是一个空性,修大乘不为自己而成就,而是为众生得离苦,众生因为你的慈悲离苦得乐,你肯定也离苦得乐了啊,也就是说你救的人解脱了,你肯定也早已经解脱了啊。所以很多人不懂,只想修自己的果,这种人是小乘的修法,修得很慢,成就得也很慢,他不能快速地成就。师父讲一句话你们就知道了,你今天为众生求灵验得快,还是你为自己求灵验得快?肯定是为众生求灵验得快啊,因为你是菩萨心啊,佛心相印,你讲话菩萨全部知道。你不是凡夫心,凡夫心有私心,所以求事情没有那么快灵验。凡夫乐世间,凡夫就是指没有脱俗,凡夫喜欢迷恋人间,他们从来不想离开人间的问题,所以凡夫则取生死而舍涅槃。
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很多人乐于享受人间的一切,人间物欲上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让他们感觉很享受,所以很多人已经沦陷在人间,他们从来不去考虑生死的问题,他们更不会考虑自己以后死了会去哪里,所以他们取生死而舍涅槃。这就是《心经》里面讲的颠倒妄想啊,他们把人间当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他们已经迷惑颠倒了,他们从来不考虑涅槃的问题,从来不想自己以后死了要去哪里,这样的人就是凡夫之心之境,所以凡夫不能解脱苦海也正是这个原因。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