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萨为什么没有烦恼?因为菩萨不觉于世,菩萨知道人间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菩萨不让自己的心陷入人间的虚幻之中。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们有些人经常做梦,你们一睡着就开始做梦,梦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梦里跟现实中一样,但是你们睡醒以后,你们不会把梦中所看到的事情当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来看待,因为你知道那只是个梦而已。你们现在能听懂“菩萨不觉于世”这句话了吧?菩萨知道人间是虚幻的世界,所以菩萨来到人间只为唤醒众生的佛性,菩萨不会陷入世间迷失佛性,这是菩萨的境界,所以菩萨境自如如。
众生烦恼不断,因为众生的心陷入凡尘当中,没有明心见性,环境一变,众生的心会随之而改变。因为众生把这个假合的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众生在人间的得失让自己的心患得患失,得到的时候很开心,失去的时候又很难过,随着事物的变化,心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又很难过,患得患失啊。不相信你们可以去观察身边的人,只要你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让你生出烦恼心。比方说,工作突然调动,你一听要调动工作了,要面临换一个工作环境,或者从原来一个轻松的工作调动到一个忙碌的岗位上,你会为此而烦恼,这是你们在人间的心境。环境一改变,心随着外环境的转变而变,这叫心随境转。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真心,只有在无住中才能生起,无住就是不为外境所染,心境怡然自得。我们的心本应无所住,无所住无有罣碍,只要我们开启佛性,自能处苦不以为苦,处乐不以为乐,佛性出来了,你的真心显露了,“我要救人,我要度人”,你像菩萨一样眼睛里只有众生,你就不觉于世间的苦,你心里只想着救人,你已经感受不到环境的苦。就像师父弘法,师父看到你们很多人还没有开悟,师父心里很着急啊,师父忘了环境的苦,处苦不以为苦,不觉得苦,为法忘躯,每天忙着弘法,忘了身上的疲惫。师父为度人而弘法,所以这是师父的真心,师父的真心是佛念,师父用佛念行布施,布施佛法、布施慈悲心、布施无畏心,师父心无所住而行布施,师父用真心行无畏布施。
《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行布施利他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句话你们要听懂,无所住而行布施,就是说不要住于六尘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一种取著自性的执见,对诸法会产生虚妄分别,为境所转而不能自在解脱;若不住相,就不会为六尘所动,不为六尘所动,心则能达到清净自在。师父告诉你们,修行人学习佛法,广行菩提,心应无所住,师父的佛法就是教你们修掉自性著见,心不住相,不生分别心,自性自度,自己度化心中的无明。师父用佛法对你们大家的救度,就是希望能够度化你们心中的无明,度化一分无明就能拓展出一分佛性,拓展出一分佛性就能让你们增长一分慧命。要知道,众生本来具有如来德性,所以明心见性后,我们更应该将佛法广行布施。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