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修行人,眼睛会向内观,观内心的修持,观起心动念的改变,观修行境界的提升。其实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舍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开悟的过程。没有开悟的人,他不懂得舍即是得,所以很多人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布施,犹如很多人一样,把人间的物质看得很重。有的人把钱看得比命还要重要,你让他拿点钱出来放生,跟要他半条命似的,这种人就是不开智慧。当让你们选择要钱还是要命的时候,想一想,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一个灾难出现,你是不是要放生?放生能帮助你化解掉灾难,放生能够消灾延寿,放生能够消灾吉祥,你舍得放生,救了众生的性命,自己能够因施财放生而逢凶化吉,这就是人间讲的拿钱消灾,所以你们要懂啊。中华传统文化中也讲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下欲望,获得智慧,舍下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修心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开悟的过程就是放下的过程。师父讲到这里,你们好好想一想,你们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学佛一定要舍下利欲之心,什么是利欲之心?比方说,你拼命做法布施,无念而为,不为功德,你反而功德很大,你法布施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学到,你是为了救人而法布施,你没有着相功德,这样的心境,功德无量啊。师父告诉你们,此种无念而为的心,发心救人的法布施,功德是无量的。我们做真正的修行人,就要去除名闻利养的心,任何的欲望之心都不能有。何为真正有修为的人?有修为的人不在乎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不在乎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修持内心,专注自己的修行境界,无为而修,没有一丝一毫的个人利欲之心,这是有修行的人。
师父今天讲了两种修行的次第,一个是真正的修行人,一个是有修为的人,你们要好好听。比方说,你还在为师父曾经对你肯定的一个事情,在心中沾沾自喜,并跟身边其他人宣扬,认为自己怎么样,怎么样,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使你内心感到了满足,这就是一种利欲之心。有欲望才会有高调的行为,这本身已经是有名闻利养的心,这种人不是真修之人。真修之人,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真修的人,更不会着相名闻利养;真修之人,不会没有智慧。往往越是那些非真修实修的人,喜欢让自己出风头,“你看,师父讲我这个做得好”,好了,功德漏掉了。你要知道佛法不是人间的东西,你们每天的起心动念皆是当下的修行状态,所以你们每个人修得怎么样,你们心里非常清楚,三佛也看得非常清楚,师父也非常清楚你们的修行境界。
师父现在跟你们讲话非常地谨慎,因为很多人没有开悟,不具备一定的佛法智慧,他很容易盯着师父某个时间段讲的话不放。比方说,师父讲你们哪个佛友修得好,念的小房子金光闪闪,没有智慧的人,他就会一直盯着这几句话,一年后、两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师父以前讲过他念的小房子金光闪闪”。他会一直好下去的?你们要有智慧啊,师父讲的他修行好,或者讲他小房子念得好,是指他当下的,并不代表他永远修得好,并不代表他小房子永远念得好,你们要听得懂啊。师父曾经讲过一个人是正的,后来呢?所有师父身边曾经的人,就以为那个人一直是正的,选择相信他,最后呢?全部偏掉了呀。他们靠什么来证明师父的佛号是假的?他们靠身边一个师父曾经讲他是正的、有一点点神通的人,最后完全偏掉了。名闻利养障住佛性,他连师父的佛号都敢否认掉,你们想想看,他还是正的吗?
所以师父希望你们要开开智慧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师父希望你们要懂点事情了,学佛人不能这么没有智慧的。师父今天讲他修得好,不等于他明天也修得好;师父以前讲他是正的,不等于他现在也是正的。在图腾节目中,你们经常听到师父讲,哪个佛友组合念得好,哪个佛友组合念得不好,他这个月组合念得好,不等于他下个月组合也能念得好;他这个月组合念得不好,不等于他下个月的组合也念得不好。你们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凡事没有一定的,没有完全是肯定的。每个人的修行境界都会有好有坏,好了会变坏,坏了会变好。去年修得不好的人,不等于人家今年也修得不好;今年修得好的人,不等于他明年也能修得好。所以,凡事没有完全一定是怎样的。
有的人喜欢修表面,师父讲他法布施好,他马上到处转发,生怕别人不知道,这种利欲之心不可有啊。希望你们大家学佛修行以慧命为重,表面的东西不能做,更不能覆藏自己的名闻利养的心理。师父本身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也希望你们跟着师父学习佛法的人能够越修越真实。佛法界讲返璞归真,我们修到后面就是要像孩子一样干净和纯真。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