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今天跟大家讲学佛与开悟的先后次第。我们每个人在学佛以前都是不开悟的,比方说,在读书的时候想要名次,在工作的时候想要一个好职位,进入仕途时想有名,无论处在哪个位置时,还在不断地为自己索取功名利禄,总想让自己能得到更多一些,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开悟呀。学佛以后,就反过来了,很多东西要学会放下,名要放下,利要放下,包括人间的物质也要放下。真正的放下是要开悟以后,你才能放得下。有的人嘴巴上说“我放下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放下,真正的放下是他根本想不起来讲“这个事情我放下了,那个事情我也放下了”,真正的放下是心无罣碍,不住心,不入心,不住相,不入相。还有很多人学佛后,依然放不下世间名利物质,这种人就是不开悟,听得懂吗?
有些人他能放下一小部分,比如说,他能放下名闻利养,但是他放不下家人、孩子,放不下他心中所罣碍的事物,但是他能放下人间这些名闻和利养,这种人属于开小悟。开小悟就是他知道念经好,知道念经能消业还债,他知道学佛好,但是他还不能完全放下,这就是开小悟,还没有真正开大悟,开大悟就是彻悟。所以这种人对佛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有更多佛义为他所不知,所以他不懂。你们很多人实际上就是师父讲的这种类型,每天知道念经,但是很多东西放不下,把念经当作人天福报来修行(念经还有所求),不能真正体悟(了悟)佛法的至高法义,所以很多人不能让自己真正彻悟佛法。佛法最究竟的就是开悟、解脱,我们学佛就是为了解脱,到达解脱的彼岸,这中间还需要经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开悟佛法,能够修到解脱境界的人,他一定是开悟之人,就是他已经开悟佛法了。
师父刚刚讲了,你没有真正开悟,你在人间还会有很多放不下,听得懂吗?只有开悟的人,他能舍下人间一切,让自己求得真法,从而得到解脱。所以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任何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成就你的过程。环境不好,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修忍辱、修禅定,喜欢抱怨环境不好的人,是因为没有吃苦的决心。师父问你们,什么叫环境好?什么叫环境不好?一切唯心所想呀。你今天还有一碗饭吃,还有一张床睡觉,这就不叫环境不好。在佛陀的弟子中,大迦叶是苦修第一,大迦叶为了修行,他专门找恶劣的环境来修行,恶劣的环境能让他时刻觉照自己当下的心念。我们现在修行的环境,比起以前已经好了太多太多,所以要懂得知足常乐。师父认为,一个人只要他的嘴巴能正常讲话,就能够修行。以前师父身边有一位聋哑的佛友,言不能声,就是不能讲话,想讲也讲不出来,人家虽然嘴巴不能讲出话,不能清楚地把经文每个字念出来,但是他凭着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人家照样每天精进修行,因为他懂得解脱的真正意义,所以一切环境、自身障碍都不能阻碍他求道的心。你们记住师父的话,真心求道的人不会抱怨环境,反而会借助环境来修炼自己的金刚道心。
莲花童子师父
2024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