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会面临着很多次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跟你们后面的人生道路走向有着重要的关系,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有不同的结果。你们读书的时候,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同学,大家都在同一个环境中学习,大家的共同方向都是为了学好知识,等到学业结束以后,大家各奔东西,几年后大家重新聚在一起,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随着不同的选择而有所不同,这就是选择不同,结果就不同。你选择给别人工作,那么你的工资可能少拿一点,但是你的工作就会稳定一些;你选择自己创业,那么你就会比较辛苦一些,但是你可能比别人自由一点。所以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你们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未来。人生中千条路、万条路,都不是最终解脱轮回的路,唯有学佛的道路是一条解脱轮回的路,这条路虽然苦一点,但是它能让你真正地从人间的苦海里解脱出来。修行路上的苦,是锻炼你们的心智,也是炼就你们得道的心。心智就是心中的智慧,学佛人心中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你仅靠着人间的思维,你会不知不觉中做出愚痴的事情还不自知,就是你已经做错了你都还没有发现这是错的。比方说人间的各类动物的养殖业,他们有些人认为他申请到一个营业牌照,他就是合法的养殖,合法的屠宰,这在人间的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些在天界,在地府,这种罪业很大。养鸡养鸭,贩鸡杀鸡,贩鸭杀鸭,最后他一定投鸡投鸭,还有那些水产养殖的,比方那些养鱼、养甲鱼的人,这种人都要受报的。所以师父告诉你们,人间的思维有对错,而师父教你们佛法智慧,是从最根本上界定一个事情的因果。你们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先观因知果,观其因,知其果。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平时喜欢说小妄语的人,最后他一定会说大妄语,喜欢讲妄语的人是在对一个事情的真实情况有所隐瞒。然而他不知道这些妄语会给他造成一定的因果,这是对佛法的不究竟,他不知道任何一个妄语都会有因果,讲妄语的人通常就是因为他心中对佛法没有一定的理解,他认为没有关系的,我就稍微讲一点妄语,而事实上是他没有真正理解佛法。
《心经》里面讲到照见,照就是看,照就是观,你要用自己的本性照见你的内心,你要照见自己内心里面是不是藏了很多与你的本性不符合的东西在里面,比如你内心的贪瞋痴,你内心的不清静,你内心被人间的染着。师父为什么让你们拿本性来照见你的内心?因为本性即佛性,佛性是非常地纯净,佛性自带光芒,这个光芒是佛光,所以当一个人佛性具足的时候,他所有的言行会像菩萨一样。其实《心经》是一部对修心非常好的经文,所以师父为什么让你们想不通的时候多念《心经》,《心经》是开智慧的,你没有智慧才会想不通一些事情。《心经》是菩萨的心咒,《心经》念得好,你完全可以跟菩萨通信息,你们在念经的时候,动的任何一个念头,菩萨马上就知道你在想什么。实际上每一种经文,你们念经的时候就是在跟菩萨传递信息,你们听不到菩萨的信息,是因为五蕴不空,心中放了很多人间的东西,心里不干净,所以菩萨跟你们讲话,你们听不到。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们跟别人通电话的时候,当你手机信号不好,对方跟你讲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其实对方一直在讲话,而你这边因为手机信号的问题,所以你根本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你要听到对方讲话,你就要把手机信号调好,或者找一个信号好的地方。这个手机就相当于你们的心,心灵干净,心灵纯净才能跟菩萨佛心相印。师父再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做梦听到有人跟你说话,梦里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句话,等你醒来一句话也没记住,这跟你们的心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你的心里不干净,所以你醒来什么都记不住。心里有业障啊,业障障住你们本该清静的心。
静观其心,人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心。所以闭关也是一种修心的方法,把自己关闭起来,不与外界联系,让自己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照见内心的世界,洗刷自己被五欲六尘染着的内心。自净其意,就是通过学佛修心修行,来把自己的意识修干净,你们要想到,你是一个学佛人,学佛人任何妄语都不能讲,小妄语也不能讲。佛法界有一句话叫“出家人不打妄语”,因为你们是在家修行的,今天师父稍微给你们修改一点,学佛人不打妄语,你们学佛就是学的佛菩萨,佛菩萨不讲妄语,所以你们这些弟子也不能讲妄语。有的人跟师父讲话,他还要隐瞒一点东西,跟师父讲妄语,他以为师父不知道,这就是意识不干净啊,把做人的小伎俩拿到师父面前来耍,以为讲几句没关系,结果自己承担自己妄语的因果。师父有时候不太愿意讲出来,因为你们跟师父讲话,你讲着讲着都不知道跟谁讲话了,师父的法身随时下来的。《心经》里面讲到五蕴皆空,就是教你们把身上的五种蕴识修干净。色受想行识,哪一个蕴识都会对你的修心有一定的影响,你把这五种蕴识修干净,把五种蕴识修空掉,它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你们的修行还差得很远,师父最近跟你们讲得很深奥,不只要理解佛法文字,还要学会深入到佛理里面理解佛法的深层含义。
莲花童子师父
2023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