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身如金刚,心如虚空”,什么意思?当你这个人做事情身如金刚,你的心如虚空——刚强的人心空的。“你怎么样讲我,我都不会变的。”一个人决定了,这个人很坚强的人,你怎么劝他,他都不会变,是不是“心如虚空”?“无所谓的,你再跟我讲多少钱,你再跟我讲什么东西,我不会变的”——心如虚空。“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就是很难用各种方法让你变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像金刚一样没有变坏——金刚不变,那么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靠的是一种意志,不管碰到什么困难、烦恼,“我有坚强的意志”,叫“心如金刚”。碰到事情就变化,碰到自己的利益马上就变化,“我要面子,我要讲谁,我怎么样”,你说这种人能心如金刚吗?心如金刚的人根本不变,如如不动的。你看有些人跟了我十几年了,有的人跟了我二十多年都有,他到今天心如金刚,他没有变化过,他还是这样。
所以告诉你们,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先说“阿耨多罗”,就是无上,“阿”就是为无,“耨多罗”就是为上;“三藐”就是上而正,“三菩提”就是智慧和觉悟。所以加起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梵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你说有这种智慧的人还会不开心吗?有这种智慧的人还会天天难过吗?给人家脸看吗?就是这样的,想得通的。什么事情?想想你们过去有多少事情想不通,现在全没了。
常常地快乐,自己就干净了。你去看一个快乐的人,他很干净的、很开心的。有什么关系?你们小时候多少事情想不通,把过去的事情忘不掉,就是忧郁症。我这次在新西兰的时候,有一个佛友,跟他聊了几句,他跟我说:“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情绪老不好。”我说:“你情绪老不好,就是你想得太多的过去。你要是没有过去,你只想到明天,你会情绪不好吗?情绪不好,就是因为你把过去的事情一直放不下。”你看小孩子为什么能够马上放开,马上就开心?小孩子就是因为一件事情过了,他不记,马上没了。刚刚一哭,哭了之后,“来来,吃糖糖”,糖糖一吃,又开心了,孩子他没有昨天的意识的呀。你看看你们脑子里满脑子都是昨天的意识,“昨天我多么辉煌,昨天我多么有面子,我昨天多么有钱,我今天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个人昨天欺负过我,上辈子欺负过我”,到今天师父跟他讲了他还要生气,上辈子你自己都看不到,你这辈子还要生气。所以我不愿意再跟你们讲上辈子的事情。很多人经常看见我说:“师父,您讲讲我过去。”我不是跟你们讲过吗,有一个人在皇宫里面做一个大臣的,结果我给他在看图腾的时候,我看到他在一个小地方煤矿里边做一个小科长,你说他轮回多少次了,业障啊!听得懂吗?业障害死人。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常乐我净,足具而有”。什么意思呀?足具,要具足自己所有的东西,已经有的东西都要具足——人应该拥有的慈悲、应该拥有的那些善良,你这些都具足,你就会“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无常,大家知道,无常来抓你了,就是因为你离不开,因为你心里不开心。你们记住,一个人心里不开心,身体不好,越想越不好。有的人在心里苦,叫心苦;有的人在肉体苦,叫劳苦。所以你们怎么样不要苦呢?
首先,心苦,你们可以做到的——心里不要苦,想通就心不苦了。你说师父烦吗?我多少事情,很多过去跟着我的徒弟不好好精进,他发了一个“师父,我现在两个星期,很难受,您帮我看看图腾”,我也得给他看啊,看过就忘了。太多烦恼的事情了——扔掉。如果有人跟你纠结、想不通,扔掉,不要去理他,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不就明白了吗?所以有一个叫冷静法,在心理学上叫“冷静法”。当一个人非常想吵、想闹、想暴的时候,你最好的方法,正好不在,然后等到他好一点了,你再回来找他,他自己也想通了,“没什么事情”,很多事情就这么来的。在他暴的时候,你最好人不在,要会算的。你们会算吗?教你们的方法就是念《心经》,念了《心经》,人家要搞你的时候,你不会在他面前出现的。
有一句话:善缘也好,孽缘也好,都是我们累世,过去好多世,我们自身执著所造的因。你知道什么叫执着吗?一个人执著害死人,“我就要这样,我一定要这样”“我不买账,我就是这样执著”“我这个人不吃的,我就吃这个”……要随缘的,你胖了,你就要稍微穿得深色一点,那显得瘦一点。师父就告诉你,什么叫执著?执著就是“我认为这样,我一定要做下去”,不要执著啊。很多人“我就吃这个,其他不吃的”,好了,营养不均衡,出毛病了,人的身体要吸收全方位的营养。跟人一样,人必须接受全方位的教育,人不能说“我就这方面教育”,你专业这个教育,你其他都不懂,肯定吃苦头的。所以这一世既然能够明了,我们在人间的因果,能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的因果,为何还要在人间为这些是非纠缠下去?你们不觉得你们很可怜?你们不觉得你们跟人家吵架像个动物?你们是人,你们是超过一种动物的,拥有菩萨的智慧的,你们不能跟动物一样活着。所以师父要你们成为一个菩萨,对你们要求高。所以要懂得,不要去纠缠这种苦了。
我们自己自身看不清自身的毛病,就是无明。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要解脱无明。我既然不明白,就是要解脱,就要把它放下,靠戒、定、慧修持下去。你们知道什么叫“戒、定、慧”吗?所以守戒就代表这个人的修养;定就是定得下来,如如不动;慧,才能产生智慧。所以我们每一世总有牵挂和不舍,所以变得更加执著。因为每一世都有很多牵挂,有很多想不通。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小学的时候被人家搞过吧,不开心,你也记着;中学的时候被人家搞吧,又不开心;高中的时候给人家搞,又不开心;大学的时候被人家搞,又不开心。那你一直这辈子不开心,你不忧郁症啊?你把过去的事情全部不忘记,你不就是个忧郁症吗?你现在是大学生,你就必须把小学、中学、高中全部都忘记;你现在已经结婚了,你就必须把你少年时候的那种情况全部忘记,你就好好做你的家庭主妇;你现在是个教授,你就做你教授的事情;你现在是学佛人,你必须要有修养。你们想想看,我们人不就这样吗?不能再执著了,因为执著会让我们唯一得到的就是烦恼。烦恼给你们,没有任何好处的。你修行之后,你就会把烦恼变成菩提。因为我们执著,所以我们烦恼;因为我们烦恼了,我们学佛了,我们才会拥有菩提心,所以我们才能修出果位。
任何一个人能够成菩萨到天上去,靠的是什么?就靠“无执”。“无执”是什么?没有执著。今天你们交一个朋友,如果你跟人家说“我们去吃那个好吧?”“不行,我不喜欢的。”“做那个好吧?”“不要。”这个人就是执著的人,不随缘。人家讲一句话,他非要反驳人家,你们碰到过这种人没有?不管这个人讲句什么话,他好像不跟人家反着过来,他难受。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讨厌吗?“今天天气蛮好。”“好什么?昨天你看下雨下这样。”没有啊?“今天阿姨做得蛮好吃的。”“一般。”他永远跟你反着讲的。“你今天精神蛮好的。”“好什么了?”就这种人,就是叫“执著的心态”。这种人,我告诉你,就是忧郁症,他要跟你反的,他就觉得显示出自己好像我跟人家不一样。很多人的希望就是我跟人家不一样。你们去参加一个party(聚会),很多人就喜欢跟人家不一样,好像最好进去人家都冲着你看。所以不执著才能修出六道,否则你修不出六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