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佛性如海洋,所以叫“佛海无边”。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他的本性里都有佛。你去看一个人,善良的人,他的本性当中就很慈悲,看见人家可怜,总愿意去帮助别人。所以人,一旦你拥有正能量的时候,愿意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的心法会合一、心佛会合一。那么“心佛合一”大家都知道,跟菩萨跟佛一样;“心法”就是我们学习佛的法、理解佛的法,所以我们才能懂得怎么样做佛,你的思维才不会逗留在人间。如果你的心灵整天逗留在人间的话,那你就是我们说的天天“贪瞋痴慢疑”。每一天贪、恨、烦恼……你说这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底?你们说你们什么时候,恨人可以一辈子不恨了?死了还要恨呢。你说你一个人贪了,你死了还要贪呢;一个人如果要愚痴,一辈子都做傻事,临死之前还要做傻事。做什么傻事?大家知道吗?伤害别人,所以很多人临死之前讲几句话,很恨别人的,那么人家一辈子就帮他背了。
真正的学佛人要空有空无,脱离幻觉。“空有”了:其实人到了这个世界上,你生出来,好像有这么个人了,实际上没有名字的话,你是谁?“空有空无,脱离幻觉”。你看一个人从“空”,人出生了,开始有了,一个人“空有”了;到了最后走了,“空无”了,那么幻觉没了。死掉之后哪有啊?在人间觉得整个就是个幻觉。你们现在把你们年轻的时候的那些事情想起来,是不是一种幻觉?所以拥有真正的智慧,就慢慢地明白:一个人在世界上一切空无,一切是化为乌有,留存在人间的只是你的一种感觉。你们想想看,我们一辈子的开心、难过、伤心……你们走到今天,你们是不是只是有感觉?那是一种感觉。
学佛是在真空当中寻找自我,先来找一找有没有真的“我”?这个灵魂是不是“真我”?那你才能达到“非我非非我”。因为知道了这个真空当中的我也是一个假我,所以你慢慢就知道“有什么我的?”你们现在脑子里动不动就是“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你是谁啊?有的人死要面子,“我很丢脸”,你是谁啊?如果换个名字,都不知道你是谁了。现在如果一个人做一个整容,这个人从此被人家认不出来了,你是谁啊?还有吗?就是并不是“我”。“非非我”就是并不是不是我,但是又是我、又不是我,这个“我”是虚的。我今天给你们一个名字,你们把名字改了,这个人就从此找不到了。“非我非非我”,想一世修成的人就要理解这些。
要非常地纯洁的气场,纯洁的气场就是不执著、不生气、不难过。用现在的话讲,不要去给人家脸看,你给人家脸看,你自己有没有感觉很不好?你们想想,别人给你们脸看,你们觉得难受吗?那你给别人脸看,难受吗?那不是菩萨做的事情。记住了,在这个社会上,你看见这个人给你脸看,就说明他是在“我相”当中,“我生气了,我不开心了,我难过了”,所以他就给人家脸看了,因为有“我”。如果这个人根本无所谓,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的,随缘的,你说他会给人家脸看吗?
首先要学会戒,戒就是不要让“我相”出来,要用自己的理性来完成自己的悟性。理性是什么?“我明白这个道理,我不能做一个普通凡人,我不能去伤害别人,我今天给人家脸看,不是一个好好的学佛人——理性来了,那么你完成自己的悟性,你慢慢就开悟了。你整天给人家看脸的话,你说你会开悟吗?
所以任何一个守戒的人会被别人尊敬,所以你去看,越守戒的人越被人家尊重。你看看,男人女人都是这样。你越不守戒,人家越看不起你。所以学佛人要守住自己的本性,就是你要让人家感觉到你很干净,“我不贪的,你们跟我怎么讲,我不贪,我不害人,没关系的,我自己吃点亏没关系,我也不会伤害别人”,这种人非常容易受别人的尊敬。这样的话,时间长了,你会放得下。你们记住师父一句话,放得下的人会拥有慈悲心;同样放得下的人,因为慈悲是建立在正信正念的基础上,一个人有慈悲心,他一定正信正念,他不会邪的。你去看好了,很多人就是可怜别人,他有目的的——因为是你家里人,因为是你自己的朋友、亲戚,所以你就觉得“我应该可怜他”;外面的人吃苦了,“活该”。慈悲是建立在正信正念的基础上,慈悲是用在有善根的众生身上,不是用在魔的身上。很多人心中有魔,根本不会有慈悲的。师父教你们要把自己当成佛,你才能成佛;如果不把自己当成佛,你怎么能成佛?
人会有“五阴”,色、受、想、行、识。过去讲五阴、四蛇、三毒、六贼,这些都是佛法当中的基本理念。“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眼睛看进去的。看进去人家看不到的,你看进去了。一个不好的东西你看进去了,你会很难过;一个好的东西你看进去了,你会很开心。其实都是你自己的感受,但是很多人没有这个感觉。受,比方说人家碰你一下,你感受了吗?人家车子上碰到你了,你很痛,但是别人不痛,那么这个是“受”,也是你自己的,讲不出来的。想,你说一个人忧郁症,整天想啊想啊想不出来,你说它是不是在里边的,看不见的思维上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我今天去揍他了,我恨死他了,我恨不得把他扔下去”,你看看你这种思维别人知道吗?别人不知道,不知道就是属于“五蕴”的。听得懂吗。蕴就是,中国这个文字里边,“蕴”就是蕴藏,就是藏起来,看不见。所以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某一块土地蕴藏着”。实际上蕴,五蕴的“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是别人看不见的。所以人是一个最难和别人打交道的,是一个,我们说高级动物,因为他有思维,而且他自己的想法他不告诉你。现在的人,你只要说你有五蕴全部讲出来的话,人家就说他,“你有神经病,你怎么什么都讲出来的?你自己想的事情你也讲出来啊?”你们想想看,你们爱也好,憎恨别人也好,比方说这种忌妒也好,你都在心里的,它是人的这种爱憎、忌妒做出来的事情。
它有两种行为:一种叫“内心行为”,所以色、受、想、行、识的“行”是内心行为;还有一种外部的行为,我可以通过我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我对他的愤怒。大家人跟人如果有意见的话,你看见他头就回过去,不看他;眼睛很凶,盯住他,很讨厌他,这种都是外部的行为,已经到你行为上了。还有一种内部的行为,就是人会装,明明看见你很讨厌,“哎呀,你好啊”,你看得出吗?这就叫“五蕴”。我问你,你脸笑嘻嘻地跟他说“你好”,心里很恨他,你说难受不难受?这是一种逆反心理的矫正,把自己明明正的东西矫成反的,把反的这种心理矫成正的,很讨厌的,很难过的。所以很多人为什么生病、生癌症、不开心?太多阴的东西了,生癌症就是阴的东西太多了,天天气,看见他还要冲着他“你好你好”,心里又难受得不得了,你说这种人能不生病吗?所以菩萨让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不要把这些不好的东西,内心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伤害自己。你修行之后,你就会把烦恼变成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