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一种教育,让自己怎么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改变。
因为我们的一生啊做错很多事情,所以改变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就在改变当中、调节当中。年纪轻的时候,很多事情以为自己都是做得对的,年纪大了之后一看,都是做错的,这就是调节呀。人呢一辈子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当一个人后悔的时候你是很痛苦的呀,觉得“我这个事情没有处理好,造成了很多的遗憾”,实际上这个遗憾就是被当时的头脑发热冲昏头脑了。所以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知道自己的毛病而不能控制,这个在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种失控的感觉。
所以学佛就是叫自己时刻要学会控制自己。你看我们一生过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你就控制不住家庭的和睦;你控制不住自己跟单位里的人的情绪,那你就控制不住在单位里的这种形象,那你经常会被人家骂了、被人家讲了。我们说,很愚痴的人,他是整天在求“环境能够对我好一点,环境变好了,我可能就变好了。哎呀这个人走了,我就不会生气了;那个人怎么样了,我就怎么样了。”师父经常跟大家讲,需要大家能够用一种非常平稳的心态来对待别人,这很重要的。现在的人就是只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别人,慢慢慢慢就变化变得很大。一个人只要注重自己的道德,别人就不会诽谤你。
有时候要真正地学佛,就是要把烦恼全部弄懂。怎么会烦的?因为今天我心情不好、身体不好;或者因为我今天某一句话我听得不开心了;或者某一件事情做得不开心了,然后追根寻源下来,一直影响到你的情绪,造成你的烦恼。实际上完全可以控制的呀,你能够让人家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发脾气,发脾气是一种亏本的生意,发脾气的人永远伤自己呀,伤害不了别人的呀。
所以有的时候有了智慧,你就会了解生命。你到底到人间来干吗的?你是来跟人家争还是跟人家斗的?你还是来糟蹋自己的时间?还是糟蹋自己的身体?这一切包括了就是你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理解。很多事情你们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我为什么会做这个动作?我为什么会做这个事情?
一个人如果听人家讲话,坐在这里,只要他转换意念了,他身体就会动。所以要懂得这些道理,就是不要去制造这些不好的东西。你要理解别人,但是你不要去伤害别人,任何一个人你过度地去做一些事情,可能就会伤害别人。什么叫过度?你只要讲话讲过头了就伤别人;你什么都不跟他讲,你又伤自己。
所有的人学佛必须学会调节。所以当一个人心态好的时候,这个人很开心;心态不好的时候,这个人什么事情都不开心。所以经常想一想“我今天心态好不好?我今天会不会生气?我今天会不会难过?”经常想,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周围的环境你是没办法改变的,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很多人不能够了解自己,你接下去应该怎么走?你的性格要不要改变呢?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是快节奏,你应该怎么样稍微快一点;但是快过头了,你可能又伤害自己了,因为你本来就是很慢的人。你就不停地在调节当中,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任何有智慧的人都是会调节。就像温度,冷了,我多穿点衣服,热了,我少穿一点。人就是活在调节当中,心态调节、身体调节、情绪调节,不但调节,还要管控。
所以人有一种自然的保护意识。这种自然的保护意识,实际上在佛法里面已经教我们了,最好的一个保护意识是:你对人家好一点——慈悲呀。如果你对人家不好,你再怎么保护,你也会被人家伤害的。所以这个保护意识,就是说你用语言没有办法……你看一个人很紧张,这种就叫“保护意识”,他就完全把自己保护起来,他思维当中害怕了,他行为当中就害怕,他的语言跟这个心理完全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人家说理解心理,比理解你的动作更重要,但是理解你的动作可以探索你的心理状态。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跟你一接触……你在社会当中,你看你们老板是不是个好人,这个人愿意不愿意帮助你,你就看好了,他细心不细心。他有时候拍拍你呀,“好好努力啊”,这种人很细心;如果跑过来眼睛冲你看一看,这种人很高傲的。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了解自己的生命。因为当你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地去做一些事情,不会伤害别人,不会伤害自己,最后你就产生了快乐。快乐怎么来的?快乐是对人家好得来的呀。你对人家好,人家对你好的呀;你不对人家好,人家怎么对你好?有很多人自己在缘生缘灭当中。一个事情发生了,缘起了,开始缘生出来了,有缘分了,“哎呀我很喜欢你了”怎么怎么的;然后慢慢地呢不喜欢他了,有那种“缘分好像觉得不成熟嘛”,慢慢慢慢就消掉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缘分,缘分可以再造,缘分可以再生,但是生了要理解:任何缘分都会灭掉的。
所以与其让自己以后缘分灭的时候痛苦,还不如缘分不要生得太多,这就是相应了中国人传统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你不会受到伤害;太爱了、太喜欢了,那你一定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你这个人才能活得有意义。
学佛里面叫“累积”。你今天做点坏事,明天做点坏事,后天做点坏事,时间长了你就是一个坏人了;你今天做点好事,明天做点好事,时间长了你就是个善人。这就是累积呀。那你今天做坏事,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你做到后来就让别人看到你的劣根性。所以刚刚跟一个人接触的时候,你不知道他身上是什么毛病的。那么为什么很多婚姻就是,跟你住在一起的时候,时间长了长了,长到后来就发现对方毛病了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就是我们说的“光点”,一个光点慢慢累积成个光柱。所以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点点滴滴都要认真。
情绪受控于你的智商啊。你智商低的人容易发脾气,容易情绪差;你智商高的人,你不容易发脾气。所以情绪受控于智商。智商受控于境界,智商再高的人,但是环境变了,他这个人就不开心了,因为环境在变,他就不开心了。境界就像花园一样,要经常浇水的,一个人好不容易到了很高的境界,要不停地给他浇水,给他阳光、土质、水质,他才能提高。真正的一个能够学佛的人,他是完全是一个要有智慧的,世界上任何事情到了你这里,你可以把它重新解剖,重新开始再学,那就叫“无生”:无生法、无所住、无所行。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在你心中,每个事情都会变化。
所以当你碰到一个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它也会变化;碰到一点好的事情,它也会变化。就像人的脸一样,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脸上都看得出来。当你思维当中狭隘了,你的脸就笑不出来了;当你脑子里想开了,什么都无所谓,你就法喜充满,很开心。这就是人的思维控制着你的整个的神经系统,包括你的生理,包括你的情绪,包括你的所有的肢体状态。所以这就是佛法讲的,思维控制了你的行为,行为控制了你的口业。所以嘴巴里讲出来一定是你想过的,你不管讲出来什么话,因为嘴巴是传送器,是一个喇叭,它不是你的原始的录音机。你今天要放个音乐,你放个CD在里面,放什么歌曲是你心里的一种行为;但是这个喇叭是嘴巴,只是替你把声音放出来。所以当你讲出来声音的时候,当你讲出个观点的时候,它就代表你的心里在想什么,不是说你嘴巴里讲出来的,而是你心里想出来的这个问题。
佛法就告诉你,深层意识怎么会来的,慢慢慢慢地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所住”的,因为来了会没有,没有了又会来,“无所住”——住不进去的呀。你说你们要我接受一个观点,我可能你们跟我讲了,我当时接受,过一会儿我忘记了,因为这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在不断地转换的,就像我们小时候,我们认为一样对的事情,可能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已经认为这件事是错的了,我们转变了。小的时候我们学的这个游戏很好玩,现在我们有电脑,谁还去玩小时候的游戏呀?是不是你的概念就转变了?转换概念、转换思维,所以“无所得”,你一辈子什么都得不到的。你既然知道这辈子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带不走,你为什么还要拼命去得?所以菩萨告诉我们“无苦集灭道”,苦集,“集”是什么地方来的?根源啊。所以“无苦集灭道”就是“无生”,没有什么苦的,没有什么生出来的。所以“无生”是没有烦恼生出来,没有心里觉得苦,没有生出苦的地方,你也没有必要去消灭它,你这个道就自然成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