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首先跟你们讲,任何一个人持戒很重要的。戒呢,守戒呢有两种。一个是止持,止持属于自利的,一个人能自己守戒的话,对自己帮助很大,属于小乘。还有一种叫作持。作持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要去做,你自己要做、把持住自己的守戒,你还要帮助别人,属于利他,帮助别人。所以比方说,你今天看见一个人病倒了,或者这个人比方说摔伤了,或者这个人他是有什么不好,你如果作为止持,“我修自己,我自己管住自己”,那么你这个就没错,就是说我不动别人因果,你各人种因各人得。你今天伤害自己了,或者你做错什么事情了,我修我的,我不动你因果,那么就是小乘——修自己,把自己管好。那么作持呢,就是我必须要有所作为,我必须对别人要去帮助。你看见别人不管,我看见别人了,看见别人在堕落或者看见别人在做不好的事情,你不能不管,叫作持——这个守戒就是说如果你不管的话,你就是犯戒了。大家听懂了吗?如果看见一个人做坏事,你不管,你犯戒了,这就叫“作持”。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别人,真的不容易的。很多人说“等我修好了再去管别人”,他这辈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你不可能这辈子能修好再去管别人,很难的。所以要靠自己的功德,功德越大,你就会受到菩萨的护念、照顾你。所以你去看,整天忙于在外面做功德的人,他的孩子很出色、很优秀。为什么?菩萨在照顾他家里。我们有很多佛友根本英文都不会的,他的孩子成绩呀各方面都考得很好,妈妈很多都不懂的嘛,爸爸也不懂,所以像这些就是我们说要靠菩萨的护持。
经常念经的人,你会在你的身体上会涌现出一种光芒,当你有光芒的时候,那么菩萨就很容易帮助你的,因为你走到哪里,有一团光到哪里。那么当菩萨在天上或者护法神看到你周围的环境都是黑的,很倒霉、很糟糕的时候,菩萨就直接把你这个光给罩住,那么就是我们所讲的金刚罩。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修心的人稀里糊涂了,晚上太晚了在马路上,明明有个劫过来,“三六九”,晚上太晚了,一个车子过来,就撞不到他。
所以师父就是告诉你们,一个人修心能够修到光芒出来,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呢就是功德无量;如果一个人能够修出黄光出来(黄光其实就是金光),这个人是忍辱功德。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这个功德很大。你看忍耐的人得平安,你们知道吗?你家里忍耐一下得平安;你跟孩子忍耐一下,家里也保平安;你跟外面单位里老板忍耐一下,你在单位里一直可以干下去。不跟别人吵、不跟别人闹,你一直在忍辱的话,比守苦戒更要高不知道多少,就是境界不知道高多少。所以一个人守苦戒(我吃苦啊、我劳动啊、我擦地板啊),不如守忍辱功德。所以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的。你看这个社会上,一个人不能忍耐,一碰就跳、一碰就跳,你说这种人你说谁尊重他,谁喜欢他?最主要一碰就跳的人是有妄念,他心乱了,他妄念就出来了。所以一个人心不能乱,妄念不能有。当你真正地想开、想通了,你的真如本性就出来了。当你真如本性出来了,那你的烦恼就会没有;你烦恼来的时候,那么你真如本性就找不到了。所以你去看,一个很烦的人,他得不到菩萨的加持的。
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其实修行就是跟无常在赛跑,很多人很快就会出事的,生病啊什么都有可能的。好好地抓紧时间修心,等到该出事的时候它就不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跟无常赛跑,所以等到大限来临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
佛弟子应该将平等不二。一个人一心一意,能做成所有的事情;一个人这个做做、那个做做,那就做不成事情,所以佛教里面讲“平等不二”。因为在你的身心修持当中、你的日用当中,你要使自己的妙法,要因佛性而成佛。因为有佛性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一心一意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完全懂得生活就是修心,生活嘛就是六波罗蜜。忍耐叫忍辱波罗蜜;天天很努力修心念经,早上这么早起来——精进波罗蜜,都是波罗蜜呀。
“大凡聪明之人呐,极是误事”,就是凡是好像很聪明的人,实际上啦他就是误事之人啦,非常地误事,就很容易把事情耽误的。你去看好了,这个人好像很聪明,其实把很多事情都耽误掉了,实相就是误事。“何以故”,为什么呢?“惟其聪明生意见”。你去看,这个人不以为自己很聪明,他就好好地干活了、好好地做事情了,他就不会做错事情。为什么他们那些人会做错事情呢?觉得自己很聪明啊,“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惟其聪明生意见”。接下来“意见一生,便坚持之”,就是我坚持,意见生出来之后我就坚持,不肯换。你去看好了,凡是自作聪明的人,“肯定好的,肯定好的…”人家跟他说“不行”,他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肯定好,肯定好”。而且“且不忍割舍”,你去看自以为聪明的人,只要讲出意见来,他不肯割舍的,他不肯放弃的,因为我讲出来了,我死要面子,且不忍割舍。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很傻的,为什么他们会误事啊?因为呀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觉得很聪明的人就会生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的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坚持。人家跟他说不好,他又不忍割舍,那么就是开始误事了呀。你们觉得过去你们有没有碰到这种人?明明是错的,因为他讲过了,他就不改。对不对呀?很多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妈妈,您不了解的。”“我说我就是这样的。”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你这个人听别人讲话,你一定要看他的行为。如果这个人讲话跟他的行为都是一样的,那这个人是好人;如果这个人讲出来的话跟他的行为不一样,那么这个人就不是好人。所以是“取人之道”,就是说你能够认识这个人的一个方法。所以你不要听他讲,要看他做,他做出来的跟讲出来的是不是一样。
念佛的时候,第一步要动静一如,动和安静都要一样。今天脑子里想什么,跟身体上做什么都要一样。行是动呀,言行要一致呀,动静一如。然后苦乐一如,开心也不要过头,开心到最后会苦的;苦了也不要难受,苦到最后会开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苦到底,没有一个人快乐到底的,每个人都有苦乐,因为是人道。动静一如,苦乐一如,到了最后什么都不害怕了呀。因为知道要上天,知道终有一天要走的,所以就不害怕呀,所以叫“生死一如”呀。所以你把苦和乐都不当回事了,你把动和静这个世界上都不当回事了,那你生死也不当回事了。“我不理你”,人家拿你没办法的;你一理别人,你就麻烦了。
欲界众生啊根本定不下来呀,它这个“欲”不是说天上那个欲界天的“欲”,它是指我们人间有“欲望”的人是定不下来的。人就是这个毛病,什么都动,碰到点事情马上动了,一碰就跳,对不对呀?人家一搞你,你就跳,不要跳呀。人道以下就根本不用说了。你们告诉我有哪个动物动得少一点的?狗不停地动,猫不停地动,老鼠不停地窜,蟑螂不停地爬……就是在欲界天也定不下来呀,在欲界天上,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在这些天你也定不下来的,因为在天上太美了,美得不得了。
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入定,靠自己的力量入定很难,那怎么办呢?靠菩萨让自己入定。靠菩萨怎么让自己入定呢?守戒呀,你看守戒的人都能入定的。为什么在公共场所,人家在吵架,明明你也可以吵架,你为什么不吵呢?因为你要学菩萨忍辱,所以你就是守戒啊。所以守戒才能改变人的思维呀,所以入定就是守戒了。你们知道守戒的力量非常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