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世界上很多人呢,因为世俗嘛,他们觉得眼睛看得见的都是真的,眼睛看不见的,他们认为是虚的。实际上眼睛看到的,用佛法界来讲,就是虚的利益。举个简单例子,你们眼睛看得到,哎呀,将来毕业,你想想看,身体不好了,先进医院了,你有什么前途?还能赚什么钱?这是虚的呀。当你拼命地去做啊做啊,做到后来,你把那些钱赚来了,你身体垮掉了,你最后没有利益,那么你就著相了。著相是什么?“我为了我,为了我的家,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一切……”叫著相。所以呢,我们学佛人不能著相,不能有著相的观念。著相的观念是什么?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就叫著相。做事情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利益地去帮助别人,为了众生好,没有什么私下自己的利益。
所以要让众生的心无事无相,做什么事情不要感觉到,哎呦,今天要做件什么事了。随缘,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比方说一个妈妈,希望孩子过得比你好吗?一个爸爸,希望孩子过得比你好吗?那就是你的善心,对不对呀?那么你们自己到私心的时候,为什么你们觉得“我要吃得比他好,我要住得比他好,我要穿得比他好”,为什么?那私心啊,那么就叫著相。
所以要让众生放下杂念,知足常乐,没有争执。不要有争执,跟人家争,争不好的,争到后来就是打。打架的开始是什么?争吵呀,争吵到最后打起来了。夫妻之间嘛开始先吵呀,你没有什么神经病,两个人,老婆看老公,老公看老婆,先看,看到一句话都不讲,啪一下子就拳上来,有吗?先是看不顺眼,“神经病。”“你神经病,你坏透了。啪.....”听懂了吗?所以,不跟人家争了就保护了你被人家打,你争了就被人家打了。你跟人家争干嘛了?哪一个吵架不是先吵了,后来才打的?包括世界上很多的战争,所以要和平,就不要去跟人家争。家庭要和睦,就不要跟夫妻争。所以这就是修心,修心不跟别人争。所以世出世间法,就是说,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无事。
希望你们要懂得,没有修心,自己要感觉,我没有修心,其实你就在修心。很多人说“我没做什么好事”,实际上你就在做好事。我指的这个没做好事,“妈妈,您又做好事帮我们了。”“妈妈没做什么。”“妈妈,您这么累。”“不累,一点都不累,孩子,我一点都不累。”就这个意思。
修心修到后来,烦恼离开,身体干净。烦恼离开,烦恼讲的就是思维;身体干净,讲的是行为。你看很多人整天做坏事,贪财了、好色了,这些都是身体呀,做了很多坏事。所以要真正地修到自我的心中的空间,就是干净,空的。你看小孩子他不会害人,因为他脑子里都是空的。对不对呀?所以,当你修到空了,然后你心中的污染、烦恼这些不好的东西,在你心中就没有空间了,叫心无空间,就是你的房间里已经放不了坏的东西,只能放好的东西。所以,人要心不乱,不烦恼。要从内心修出真净——真的干净,才能出现真我,你才能拜到真佛。你拜不到真佛呀,你这么坏。你说你这个人对人家不真心,别人会对你真心不啦?你假的,人家看不出来啊?这个世界上,我告诉你,你把人家都当傻瓜啊?你真心,人家就对你真心;你假情假意,人家不会不知道你是假的?所以要修出真——真正的干净,你才出现真我,这才是真正的无诤法。所以真正的修行,实际上就是累积功德的一个过程。你们每天做善事累积功德,就在修心。你们的心很宽,就是在自己心中铸造了一个清净的环境和空间。
所以无相布施要连布施之人、受布施之人、布施之物全部都要看成虚无的假相,所以对人家好,要三轮体空啊。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人,你今天给别人东西,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受布施的人。谁给的?不知道;谁来接受你的布施?不知道;布施的是什么?也不去计较。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完全看破这种虚无的假相。就像你们今天给人家吃样东西,人家吃掉了,你老去讲,那么你现在心中就不是三轮体空,因为“我给你吃过这个东西,你吃了我的这个东西,我给你吃的好月饼”三样东西都在。你应该给人家,送给人家,你就要忘记。你给人家了,你为什么还记着啊?你给人家了这叫真给吗?给人家就要忘记了,不要等到人家回报给你。很多人送了月饼,就等人送一盒还两盒最好,这就是有相布施。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去看,不要放在心中,叫不住心。送给人家就送给人家,对人家好就好过了,给过就给过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布施要超出世间的善心。就是说你今天对别人好,不要去等他的回报,那才叫真正的善事。那么你不等他的回报,你就只管做功德,对他好,对他善良,心疼他,希望度他,那你这个人就有功德。
所以空性智慧就是善行,如果你今天这个智慧没有空性,那么你只是做了点善的行为。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都为了弘法利生,帮助别人,那你就叫功德。我举个例子你们听听,有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有一个人说:“老妈妈,我来帮助你。”他只是扶她过去,是一个善行。大家听懂了吗?如果这个人是我们一个佛友,“我们修心人要尊师重道,我们要讲孝道,学佛人应该孝顺长辈,因该把所有的长辈都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来,老妈妈,我扶你过去”,你说两种扶,感情一样吗?一个是把她当成佛友、当成母亲一样对她真心地好,那么我问你们,哪个有功德?当然后面这个有功德,对不对?希望你们要懂得,凡是用心来做一个善事,有功德;如果不用心做一件好事,那就是做一件善事。听懂了吗?
我们要懂得,在善行当中你还要注意因果。你今天做了一件善事,你又去讲别人不好,你又去妄语,你会有漏。你们今天学佛了,功德加强了,对不对呀?过一会儿呱呱呱,又去讲这个不好,讲那个不好,你看看有没有漏啊?漏起来很快的。你们家里应该有过沙漏吧?五分钟的沙漏、十分钟的沙漏,你看看它这么小,慢慢地漏,你心里就着急了。你们现在的功德就像这个沙漏一样,很快地十分钟全部漏光了。你要知道,做这点功德多不容易,但是你不好好修,很快地全漏光了。所以跟你们说,一边做功德,一边要有智慧堵住自己所有的、不好的这种言论、思维、妄语、行为,全部都要。
每天修心,在修行路上要学会放下自在。放到什么程度呢?无有,“无”就是“没有”,其实这个无有,佛法语词上用的是叫“无有”,实际上用人间讲就叫“没有”,普通话叫“没有”。所以当你完全修到心中没有芥蒂,你就变成空无有,空了、没有了,那么你的本性就见到了,见到你的本性了。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当生如是心”,“如是”是什么?我们要发愿,发愿的心。发什么愿?要度一切众生,“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不是灭度,不是把众生灭了,是我应有这个心来度一切众生,我要把一切不好的全部灭掉,来度一切众生,就是救一切众生。“灭”的意思就是心中一个都不留,我要全心全意地把所有的众生全部度掉,大家听懂了吗?全部度光,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要救度一切所有的众生,但是实际上呢,没有一个众生被你救的。这什么意思呢?菩萨就是告诉我们,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很有本事,你们去救人,实际上啊人家早就是菩萨了。所以师父就是跟你们讲,师父从来没觉得我来救度别人,你们本来皆具佛性,那是佛陀讲的,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的,你们用不着我救的,只是我帮你们一点,你们自己明白了而已。大家听懂了吗?就像一个人有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他在想不通,你跑过去跟他说:“你不可以这样的吗?”你说是他自己拥有的吧?也不一定是你教他的,他本来就有这个东西的呀。所以你“灭度一切众生”,但是没有一个众生是“实灭度者”,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众生是你救的。菩萨这个心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讲到底,《金刚经》里边就讲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