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跟你们讲讲《心经》,因为你们天天在念。《心经》其实里边有个非常重要的秘诀,就是讲的一个“心”。所以《心经》的“心”里边包括四种力量。心经里边第一种力量叫慈悲神力——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人他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去看,一个慈悲的人可以化解所有的烦恼和痛苦。对人家好、慈悲的话,他有一种神力的,叫慈悲神力。《心经》的第二种力量叫智力。智慧的“智”,大智慧是哪位菩萨?记住了,文殊师利菩萨。《心经》里面有智慧。第三种,《心经》里边有一种法力,菩萨当中都有法力,哪个是法力最大的?是行——大行普贤菩萨。行力,行力就是法力。还有一个叫愿力。哪位菩萨是“愿力”?地藏王菩萨。
你看《心经》的“心”字厉害吧,一个“心”字就会有四种神奇的力量隐藏在里面。经常念《心经》的人会有力量的,很强的力量。听得懂吗?《心经》就是观世音菩萨叫我们要明心,因为凡夫他没有明心,所以就是烦恼在作业。这个业就是业力的“业”。所以烦恼作业了之后,你就受无边生死苦。所以《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教我们认识自己,“观自在”就是让我们自己认识自己。你们记住师父一句话,很多人不认识自己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吃几碗饭、能够做什么,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还牛得不得了。所以菩萨就是让我们观自在,你们好好地先认识一下你们自己。你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你怎么能度自己?你看很多人学佛之后改得了毛病吗?你们告诉我,为什么改不了自己?发愿的时候他觉得他自己能够控制的,“菩萨,我发愿”,为什么发了愿他违愿?因为他不了解自己。你已经毛病到骨髓里了,你很难改掉,你不是跪在菩萨面前说“我要改”就改得掉的。所以学佛要“观自在”菩萨,要你们自己先了解自己,你才能度自己。佛要我们先认识自己,你才能认识众生。所以佛度众生。看看自己缺什么做什么,应该拥有什么,自己就好好去弥补什么,叫应机说法。认识自己,认识众生。
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他们因为于一切法,他们在人间的法相当中不得自在,他们被世间的所有的物欲、人和事所束缚,所以他们不得自在。你想想看,你们今天有欲望吗?“我要这个”“我要把家弄好一点”“我要有钱,我要有名,我要有利”“我要孩子好一点”,这个都是欲望,所以你们被这些控制住了。我曾经跟你们讲过,你对哪一个事情特别感兴趣,你就被哪个事情绑住了。你对你孩子的要求高,你被孩子束缚住了。所以很多人就是慢慢地离开了菩提心,去观色,就是著色。你没有菩萨的心,你去看这个有色世界,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缠扰,那么你就不得自在。
反过来,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你好好地观自己是不是自在,在人间自在不自在,不能被人间所染著,不得自在。现在的人闻香,这个鼻子一闻香了,为香所染,为香所束缚,不得自在;有时候讲话,“哎哟,不能讲错,不要去得罪这个”,你被文字所束缚,你又不得自在;你的心、触觉,“哎呀,我这个心难受,我这样说话我会对不起自己,我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你又被外尘所染、内尘所染,你又不得自在。你说说看,你怎么能够“观自在”?
所以菩萨让我们要观心无常,看到自己的心是无常变化的。要观心无心,心空境寂——知道这个心最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你们今天有这个心,可以有可以没有,叫心空境寂。你说,我问你,你们睡觉之前本来是想不通的,很难过的一件事情,后来实在疲倦得不得了,最后想想:“哎呀,管它呢,空掉了,不要去想了,有什么好想的?想了也改变不了,明天再说吧。”空了吗?空了之后怎么样?寂了,寂是什么意思?睡觉呀。空了之后睡觉,想都不想了。“有什么好想的?这世界不就这么回事吗?”好了,寂静了。寂静,一直保持寂静,到后来涅槃了。打坐的时候两个腿一盘,什么脑子都不想,不是寂静了吗?寂静到最后怎么样了?涅槃了。因为法,在人间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
所以很多人观,你观什么?你观自在,你观不了自己的自在,因为你观所有的东西:你观财了,你会引起自己的贪心;你观色,你就会拥有色心;你观名,你会要求名的心。所以要叫你们离境,听得懂吗?离开这些境界,你到最后要观自己的心,观心就无心,观心要观到自己没有心。烦什么?有什么好烦的?人生不就这么回事?好了,无心了,心空了,境寂了。所以一切法如幻如化,所有人间的一切,都是像梦幻泡影一样。所以当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你一切法得自在,你什么都得自在了。
再跟你们讲一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是什么?看见,眼睛看见颜色吗?受,感受有吗?想,脑子天天在想吗?肚子饿想吃饭,身体累了想睡觉,是不是“想”?行为呢?思维上面的行为是看不见的,你如果路过一个银行,你脑子里想:“哎呀,我过去抢一下好吗?”是不是思维当中的行?识是什么?固定的意识,已经固定了这个意识。色受想行识,听懂了吗?什么叫“照见”,你要把它看穿就是“照见”,要用般若智慧来看穿它,因为人是看不穿的,只有用般若智慧。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你的内心来发现它。你自己的心里有五蕴,你要想让“五蕴皆空”,你是不是往心里,对不对?如果你今天被五蕴所缠扰,“照见”就是师父用最简单的白话佛法,就是告诉你们,叫看穿,看穿了这个事情。但是你看不穿的,很多人我想不通啊,别人劝了半天,我还是…我明天再来劝你,等到明天来,我还是想不通啊…你看不穿。所以菩萨叫我们照见你自己思维当中的色、受、想、行、识,全是空的。如果你被五蕴所缠扰的话,你就不能认识自己。你看,很多人做出来的事情,“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我为什么会做这种……”你就是做了,因为你的自私的心让你做了,你不了解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所以很多夫妻吵架,他说你自私,你说他自私。
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实际上很重要。行深,大乘佛法称为“深般若”,大乘佛法,这个般若是深的,就称为深般若。小乘佛法这个般若就称为“小般若”。所以“行深”,就你们要去行大般若、大智慧,就是大乘佛法、大智慧的这个“般若”。所以《心经》要理解它,“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说,你今天学《心经》,你要懂得我今天在行大乘佛法的时候,我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拥有善根,是不是我在深般若当中能够去做、去行。能照见五蕴皆空吗?很多人一辈子“照”不见的。我问你,死的时候想不通的话,看不透的话,“凭什么我一辈子被他欺负?我这要走了,我气死了”,很多人,我告诉你,被人家真的气死的,他就想不通,他能照见五蕴皆空吗?想不通啊。
五蕴是什么?五蕴是众生,五蕴也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众生。如果你要认识自己,你就在五蕴当中,所以你“照见五蕴皆空”。你要懂得,人都是用虚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有把人间这个虚妄心、我执心全部去掉,你只有把菩萨的心放在你的心中,你才是一个没有贪心(的人),才能照见虚空,拥有菩提心。
所以为什么说,到极乐世界必须要空性,要照见自己的五蕴?因为五蕴有了,你就会有烦恼。我问你们:色、受、想、行、识看见好的东西想要吗?烦恼吧?感受了,开心了、不开心了,难受了、不难受了,是不是“受”了?受了之后会不会影响你?想蕴,想吗?什么事情想过来、想过去,想来想去想不通,越想越想不通,越不想,越想要,越要想,越想越想不通,不想也没办法,就是想,想到后来想出事情。所以照见五蕴皆空,你就看见了佛陀、菩萨在你的心中,那你的心当中就是净土。看穿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不跟人家争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他不是看穿了吗?看穿之后,是不是心中拥有净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