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今天跟大家要讲法。要把菩萨放在心里,对菩萨要有坚定的信念。信是什么?相信。念是什么?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都要坚定,相信菩萨。不管在外界碰到了什么烦恼啊,要懂得精进修行,坚持不懈。管好自己,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呢就是让自己呢觉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什么想不通的,这样的话,人是不是活得很自在啊?经常观看自己活得自在不自在。
所以去实践,如果你想去做菩萨,你要实践的话,你就要遵照佛的戒律,要去降伏心魔,自律利他。你们看,我们很多人做事情在社会上,我们要帮助别人,是不是自己要很守戒律呀?有时候别人在发牢骚,你要帮他,你不能再发了吧?对不对呀?别人在家里已经不开心了,你要帮他解决问题,你还能不开心吗?你只能转换自己,就是守戒。“为了帮助他,不要让他不开心,我自己一定要开心”,是不是自律呀?自律了之后会不会利别人?
要做到佛我如一,佛和你是如一的,你就是佛,佛就是你,经常这样想。你们不要以为佛离你们很远,你们一天当中在念经,脑子里杂念没有的时候,一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做了佛;想帮助别人的时候,救度众生,想几个小时那就是几个小时的菩萨。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离佛很远,要做到降伏自己的心魔。心魔(是)什么?有的时候我就想做这个事情,我就想做那个事情,那个时候你的理智告诉你:你不能做这个事情,你不能做那个事情。你说还能去做吗?你硬要做,就犯法了;你硬要去做,家里就吵架了;孩子,你由着你的性子来教育他,最后就不行了。
所以明心见性,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我皆无,无无亦无。为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明白的心,对什么事情都要明白,要看到你的本性。所以每个人呢,你经常看到人家的本性很善良,像佛一样,你心里就不会恨了;你把人家都看成很恶的,你心里会恨。“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你把自己当佛了,你是不是佛啊?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把佛放下来,好吧?讲人好吧?好人好吧?“佛”改个名字叫“好人”好吧?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好人跟你都是一样的;佛就是你,因为你很善良、你很慈悲,你懂得度人,那么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到了最后呢“我即是佛,佛即是我”。那么“佛我即无”,因为你已经跟佛一模一样了,你心中也不要专门说“我是佛,我不是佛”了,因为众生皆具佛性,等到你完全像个好人了,佛就是个好人的话,你已经是个好人了,你说说看,你还要说“我是好人”吗?你肯定就是好人,所以都没了呀。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那还有什么呀?“无无亦无”,也无我,也无佛。没有佛了,没有我了,什么东西都没了,那么你就归还你原始的初始本性,就是你们得到了你们的初始本性。
要懂得一滴水进入大海一样,进入大海的水永远不会枯掉;如果你今天一滴水放在外面,你很快这滴水就没了。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将自己心中的佛性进入佛的本性中,那么你的佛性就成为一个心中的道场。道场就是,心中有佛的人才有道场。明白了吗?所以在人间要学会无喜无恶,无忧无虑,无美无丑,才能无色无味。你看别人不要看到别人“哎呦,这个人很丑喽”,哎呦,一会儿开心了,一会儿难受了,一会儿忧了,一会儿焦虑了,一会儿这个人很美丽,一会儿这个人很丑陋了……无色无味呀,“无色声香味触法”呀,现在跟你们讲《心经》了,听得懂不啦?
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不经意地流过,给人家不知不觉地带来一丝凉意。我们做人不要做点好事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做点坏事也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痛恨你。所以学佛人要滋润万物,如风遍行,像风一样的,到处可以吹得到。菩萨的慈悲心可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很温暖,像春风一样。只要是动物,它都会有生气呀、难过、恨呢。你看我们要学大地,天地之间无私地承载,天地之间无私地承载是什么?你今天在土地上吐痰也好,扔脏物也好,它也承担,它也不声不响地承担;你用阳光照耀也好,它感受到温暖。
所以我们人就要学会心中要有虚空,心中虚空是什么?心中虚空就是不要有烦恼啊、不要有恨啊。你这样的话,就像一间房,我们今天这间房堆满了杂物,你们进得来吗?所以要含藏万物而无争,不要去争这个世界,心中有佛性的人不争这个世界的。以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你很多时候啊,你做的行为已经给人家做出榜样了,用不着你再去吹、去讲。你这个人出来像模像样,像不像师父?人家尊敬不尊敬你?你的行为已经就是一个教育,你表面上好像我没做什么,实际上你都做了。无为——我没做什么,妈妈就是在家里。“妈妈,你对我们太好了,家里都是你照顾的。”“我没做什么,孩子。我做了什么?应该的。”无为而无不为,听得懂了吗?
我们要转贪瞋痴——转换贪瞋痴。转贪瞋痴什么意思呢?不要去贪,没有意思。很多生意人贪呢,贪到后来连公司都卖掉了,会倒闭的。一个人不要去贪呢,肠胃里吃了点东西,够了;你不停地再吃再吃,吃到后来你的肠胃就坏掉了。贪瞋痴。你说恨的人,他第一,脸不好看;恨的人,第二,眼睛很凶;第三,恨的人,他整天烦恼不断,很难过的 。你说他恨的人笑得出来不啦?你说我恨这个人,你说你看见他,你笑得出来不啦?你跑到单位里,你看见他很恨,你说你笑得出来不啦?愚痴,你看这个“痴”字,跟你们讲点中华传统文化,这个“痴”字什么意思?里面是一个“知识”的“知”,知识“生病”了,你就愚痴了。外面是不是一个病字啊?把知识误理解,你这个人就“生病”了,把知识搞歪了,你这个人就“生病”了。我们一生做错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是犯戒犯的,就是愚痴呀,做了不知道的事情,对一些知识不理解,在知识上“生病”了,好了,你做错很多事情。
那么做错事情呢,要改呀。佛陀说过,我有两个孩子,很厉害的孩子:一个叫“从来不犯错”,第二个叫“懂忏悔”。那么我们都是佛陀的孩子,我们肯定是第二个孩子了。到人间来哪有不犯错的?你要是说完全从来不犯错的,佛陀指的就是在天上的孩子呀。我们犯错之后应该成为一个懂忏悔的孩子,所以为什么佛陀给我们《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很重要,没有一个人一生不犯错的。我们做第一个孩子非常难,只能做第二个孩子,要懂忏悔。如果当你一件事情忏悔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了,重新可以再来。一个人如果改正了,这个人的人生就是改变了,所以就是重生,你这个人的生命是在重生。大家听懂了吗?所以不要让以前的业障绑住你,你今天忏悔了,你还考虑到过去的业障这么重,对不对呀?——绑住你了。所以忏悔之后才能做个很自在、很舒服的人。所以当你把你的真如本性显露出佛性的时候,那么你的菩提心就开始照耀着你了。所以“菩驮夜菩驮夜”,菩提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
学佛人守五戒,你至少还能转世再投人。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人都做得不像人,他下辈子连人都投不到——投畜生,他因为在人间做了太多的畜生事情。有些人做了太多的缺德的事情,像鬼一样暗中搞别人,那么这些人可能以后就在中阴身里做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