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你们很多人听师父讲过,保持自己的十善业,自己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你哪怕不修,你都可以到天上,天界。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今天给你们讲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称为“十善业道”。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你的慈悲心,你的仁慈心已经拥有了。你今天家里如果碰到一个蚂蚁,你放它走,和你眼睛盯住它看“我要把它弄死”,一个是动心了,一个是不当心把它弄死了,念一遍《往生咒》可能就结束了。但是你今天想“一定要把它弄死”,你这个心一动,你就是仁和慈都没了。明白了吗?所以一个人不杀生害命,就是佛性平等,慈悲救世。任何有佛缘的人,绝对不能有杀念和杀生的行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孟子,孔孟之道,过去孟子曰:“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见那些猪叫的时候那种痛苦,那些鸡你要杀它时候那些惨叫,你还忍心去吃它的肉吗?不管做什么事情,不杀生非常重要,因为不杀生会培养你的仁慈之心。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你不偷人家的东西,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义气?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你是不是有节制?对不对?所以一个人偷盗,就叫“不与取而取”,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你会有祸灾。不与取而取,祸也。不依正义,就是你这个人没有正义感。不行义利,就是你这个人不讲义气,你这个人就不会幸福。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如果你这个人经常邪淫的话,人家就骂你淫欲、邪淫,那么你慢慢时间长了呢,就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满足,你就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
第四,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一个人不骂人,讲出来的话就是善良。“和”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你去看骂人的人,他讲出来的话好听吗?恶口是什么?诅咒别人,古时候讲诅咒别人,恶毒语言,你最爱的人,他就骂你。我们最爱我们的长辈,爸爸妈妈,就是告诉我们,你骂人,骂人家的祖上。佛经上讲:“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要出言慈和,积德成善,然后再为人尊敬,被人家尊敬。
第五,不两舌。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两舌是什么?挑拨。所以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所以不要去挑拨、搬弄是非。这个人如果不两舌的人,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古时候到今天都称为“修口德”。因为你两舌,会让别人无风生浪,是非烦恼。你这里讲讲,那里讲讲,甚至有的人扰乱别人的身心,有的是动武伤人。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我很正直,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你不要以为“我讲话两面讲,我是两面劝”,实际上你已经造了口舌是非了。为什么叫口舌是非?口跟舌最容易产生是非。
第六,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你不说谎话,你这个人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很诚实呀?你想一想,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欺骗别人,“是”说“不是”,明明是的,你说不是的,这个就叫妄语。不妄语就是要说诚实的话,不欺骗别人,所以叫诚实无欺。你们想一想,如果对别人说真话,你的品德很高尚。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说谎,他把事情告诉你,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解决,人家非但不埋怨你,还要感恩你。
不绮语。绮语是什么意思呢?不绮语而言说有礼。绮语是什么?叫花言巧语。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哎呦,讲得嘞天花乱坠,他总有道理,叫花言巧语。听得懂了吗?然后呢,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了,叫轻浮无礼。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这种下流的一点意思在里面,你就叫轻浮,所以佛根本不容许的。你讲了之后,导人生诸邪念,导人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绮语,叫“出言戏弄,以为取乐”。你以为讲了句骗骗你的话,最后你以为自己很开心,“你看,上当了”,看见了吗?这就叫绮语。讲绮语的人,死堕恶道,死了之后要堕恶道的,永遭轻贱,永远遭到轻贱,被人家看不起。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心正言顺,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为人敬仰。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一个人不贪的人,他一定会舍;一个人什么都贪,这个要,那个要,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你去看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他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实在发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的。所以悭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就是“不舍施人”。明白了吗?不肯施人,但欲归我,什么东西都“哎,给我给我给我,我都要”。听懂了吗?你说这个人说“哎呦,我不要我不要,我有了有了,我可以了可以了,哎呀,这个大家来一点”,你只要分他东西,他就说“来,大家一起来”,这个人脑子里就有众生心。所以什么叫悭贪?就是追求过剩,追求的东西过多了。明白了吗?因为追求过剩,它会产生一种不好,就会产生一种罪孽,明白吗?叫罪孽缠身。所以过去讲,一个人不悭贪,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一个人愿意把东西给别人,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来,大家一起吃,来,大家一起玩。来,这个东西你拿一点,我也拿一点”,那这种人,我告诉你,可得富贵呀。你看小时候小孩子就是这样,什么东西“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佛陀讲过一句话:贪多业亦多(贪多的人,你的业障亦多),取少业亦少(少拿一点,你的业障就少很多)。你们想想看,你去贪好了,你贪多,你的业障越多;你少一点,你业障越少。对不对呀?佛陀继续讲:万般苦恼事(所有的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除贪一时了呀(你不贪了,什么都没了)。你们想想看,你们烦恼的事情,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的?所以人生因为贪,越贪越苦。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所以人不要去贪。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以对治,对治就是跟它对抗,悭贪。你不贪的人,你只要拼命舍的人,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
下一个叫,不瞋恚而慈忍积福。你们知道,一个人不恨的人,万事顺利呀;一个人恨别人了,就会遇事不顺啊。然后你不开心、遇事不顺之后,你会埋恨于心,然后你会发怒于形。你们知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多么难看。你们不要怪你们任何女孩子、男孩子,你长得再好看,你看看有哪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这个脸是好看的?没有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脸是好看的。所以发怒在你的形体上,因为你埋恨在你的心,所以你就会发怒,你的脸形、身形,那种怪样子全会出来的。所以有的时候脾气你会爆发,有时候就会是杀害灾祸,就会有。比方说,你恨得实在不行了,就会慢慢地会起杀心了,所以你去伤害别人。所以很多女孩子长得好看点,跟人家闹翻了,你不要他了,接下来他死缠着你,你再不要他,他就把你脸毁了,有没有啊?在学佛人中有一句话叫“火烧功德林”。有很多佛友问:“师父啊,我修了这么多年,我也不容易,一直克制的,我就发过一次脾气,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不要担心,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你修五年,可能烧掉你很多,一年或者半年,不会全部烧光的,听懂了吗?但是会烧掉你很多啊,划不来意思,明白了吗?瞋恚心会制造不幸,所以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有一个“忍”字,忍耐的“忍”字,“心”上面是一把“刀”,“心”字头上一把“刀”。你不忍耐,你把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你忍耐了,你这个刀就不能割你的心。这把刀一直放在你的心上,你学会忍耐了,它就杀不下来;你一不忍耐了,把你心都割掉。所以叫,心字头上一把刀。忍祸解忧,忍耐祸的人会解掉你的烦忧。忍辱,那是美德。一个人,别人骂你,你笑嘻嘻地,“对不起,我做错了”,那是你的美德呀。所以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远离瞋恚。
第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你一个人不去愚痴,就是没有愚昧呀,你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的。你什么叫愚痴呀?固执己见。这个人“我对的,肯定是我对的”,这个人就叫固执己见,然后就慢慢地偏离正信,没有智慧,智慧就没有了。所以佛陀叫我们懂得因果法则,辨别是非,增加智慧,远离邪见,名不愚痴。就是不能愚痴,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傻得不得了,就叫愚痴。大家听懂了吗?
这个“十善”,你们做人都需要的,你看哪一个不是做人需要的东西?你以为这是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人,人成即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