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师父叫你们要学会控制自己。万一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控制不住自己,想发脾气的时候,刚刚跟你们说保持身口意清净。什么意思?想发脾气的时候,身体不要动,你就不会冲动;嘴巴不要讲话,你就控制住自己了;意念不要乱想,不管他骂什么,对你怎么样讲,脑子干净,不要去想;嘴巴不要讲话,憋住。任何行为都不要有,你就是慢慢地在化解恶缘。
要用自己最大的勇气去面对和超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凭什么?”这个世界,你知道什么叫有理,什么叫没理啊?这个世界,你知道什么叫你认为有道理,别人没道理啊?全是为我所用。当你觉得有道理的时候就有道理,当你觉得这件事情没道理的时候,可能就是没道理。所以你们要学会控制自己身体上的毛病,修出身心的光明点。光明点是什么?正能量。当你恨这个人的时候,你要想想,他曾经也帮助过我;当这个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你要想想,其实我们都是手足同胞。这就是你的光明点,你才能用慈悲心来学会包容众生,要包容别人。如果你的母亲做错事情,你会原谅;如果你的孩子做错事情,你会原谅。为什么同样一个跟你母亲一样大年纪的人,他做错事情,你不能原谅他?为什么一个跟你孩子一样大的年轻人,他做错事情了,你为什么不能原谅他?这就是不懂得包容众生。
所以在人间,善恶中才能提升自己。因为你在善良当中知道什么叫善的,你会改变;在恶的事情中,你也知道什么叫善的,你以后也会改变。当你改变了,你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可能你永远陷入在家庭的争吵当中。你觉得你每一句话说得都有道理,你已经陷入在贡高我慢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我执,“我对的,我永远对的,没错过”,所以你就永远不能自利利他,因为你的执著,你根本帮不了别人。所以要以众生之心为己心,人家怎么想,你怎么去帮助别人。能够让别人开心,是你的快乐;能够让别人安心,那是你的责任;能够让别人幸福,那你一定非常地满足啊。人要学会这样,所以以众生之心为己心,你才能自利利他。
所以在佛教界经常讲,要学会尊师重道,视师如佛啊。这个为什么要视师如佛?有道理的,因为你首先要知道你自己的师父的道德。这个师父,你愿意跟他学的,好,你跟他学;如果你今天视师如凡,你觉得你的师父像凡人一样,你必定会寻找师过,叫“必寻师过”,你就整天会找师父这个地方不对,那个地方不对,然后呢由此轻法。过去在庙里,很多小和尚对自己的师父视师如凡,觉得他像凡人一样,你肯定寻找他的过失,对不对啊?这个时候,你就会从师父这里学不到好的东西。由此轻法,也就是说你开始不尊重佛法,容易走偏。这就是济公活佛他在人间这么除恶扬善,你看看有很多的,他们觉得:哎,不尊重他,“他不像师父”。你不了解,你不了解八万四千法门啊,条条大路都能通佛海啊,所以你轻法了,你轻视师父了,自障成就——你的自己的障碍就开始成立了,“就”就是已经有了,就成就。所以过去讲,常想师父的功德,你自己会有功德。“我师父很好,经常在做功德”,所以你自己也会有功德。
佛法界讲“常念众善,己念亦善”。你经常想到别人的善良,你的念头一定很善良。你的嘴巴里经常说人家不好的人,你说你的意念会好吗?因为你脑子里都是讲(想)的都是别人的不好,难道你脑子里装的不就是不好的东西吗?很正常的一个概念。对不对?“常念众恶,己念必恶”。你一个人脑子里整天想着别人的恶的地方,别人的不好,你自己的念头必定是恶的,佛经上讲的。所以经常思善,这个人会行善。“常思行善,己必有善”,自己必定心里边有善良。
今天师父跟你们讲,经常想着你师父的功德,你会得到三宝的加持,因为你们跟着师父学,你们经常想“我们的师父有功德”,所以你们自己会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的加持力非常厉害啊。所以为什么师父跟你们说,尊师重道特别重要。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去读书,你连自己给你上课的老师都不尊重,你说你能上得好课吗?所以尊敬师父,三宝进入。所以古时候庙里边一个小和尚,一个沙弥,他尊敬自己的师父,三宝就在他心中,“佛、法、僧”三宝。我问你们,尊敬师父为什么三宝进入?很简单,第一,佛、法、僧。视师如佛,师父心中有佛吗?有。你尊敬师父,你心中有佛。师父是不是执法人?他在教你们学佛,教你们懂得佛法,是不是佛法有了?对不对啊?以身作则、守戒的师父,你就是等于跟着一个僧人。你三宝一定会进入。自障消除,自己的障碍就消除了。佛佑天下。为什么说佛佑天下?实际上你是不是天下的人?你尊敬你的师父,你自己的障碍消除,你是不是能够得到菩萨的保佑啊?所以有师父的功德加持到自己的功德当中。所以一个人尊敬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今天赞叹佛的功德,赞叹师父的功德,你这个人就会有功德。
稍微给你们讲深一点点,刚才这个已经算非常非常浅的,师父接下来跟大家稍微讲深一点点。觉受,因为“佛”的意思就是“觉”、“觉者”。佛的名字就是觉者。那么,觉受细微,一个人的感觉如果非常地仔细,又是非常地微妙,你感觉到这件事情不好了,你会受到很细微的心灵变化和行为变化和思维变化。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跟这个人第一次认识,你跟他没讲几句话,你会感觉到,然后你感受到细微的变化,你不喜欢这个人或者喜欢这个人,“我觉得这个人有毛病”或者“我觉得这个人我很喜欢跟他交朋友”,这个就叫觉受细微。
因为你内心中的光明存在,它会帮助你来悟境、悟道。所以你对这个环境好不好,你觉得会不会出事——悟境,环境,然后悟道。你一个人对学习的环境都不能够理解,你根本不要说能够悟道。也就是说你今天这个环境不是你学佛人的环境,你觉得不开心的话,你一定不会悟道。你今天觉得你跟着这个师父不开心,学不到东西,你悟不出道理的。
心灵法门传到大家的耳朵当中,有很多人说“过去我都听过佛法,我也知道很多佛法,但是从来没好好修过”。为什么?境界啊。没有到这个境界啊,你哪来的开悟到自己的光明心啊?你没有光明心,你能悟出这个境界、能悟出这个佛道吗?所以觉受因为会改变的。因为人今天对你好了,你感觉很好;对你不好了,觉受它会改变,觉受改变。我问你们,你们今天对他印象好,是不是过两天会对他印象不好啊?你们结婚的时候,不是相互之间爱得死去活来吗?结果结了婚没几年,“最好他早点死去吧,你活着也不要回来见我”——这个死去活来的,对不对?因为你的感觉在变化,你所受的环境在变化,你人一定会改变的。所以只有悟道它是不容易改变的,当你,我今天心中有佛了,有菩萨了,我的内心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悟道不容易改变。
要把佛法的深奥的理论变成实践显化出来。举个简单例子,师父跟你们说六波罗蜜。对不对啊?在家里,哎哟,不能睡懒觉,哎哟,赶紧起来,做做饭,做做事,抓紧时间,然后节省时间念经,这叫精进波罗蜜。对不对啊?然后呢,老公讲你了,不开心了,单位里不开心了,“哎呀,我忍耐,我是学佛人,他没学,他骂我没关系,我不骂他,我能够忍辱”,你就是拥有了忍辱波罗蜜。师父讲的这些,都是把佛法深奥的理论变成实践显化。听懂了吗?所以内外可以相互融入。内是什么?内是修你的内心,外就是外环境你也要修。举个简单例子,你天天在家里念经,你老公不相信的,你这个外环境对你不好,所以你不单单自己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修,你还要每一天像菩萨一样对他好得不得了,让他感受到你学佛之后,你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让他感动,他也帮你一起烧香念经了,这个时候叫“内外相互融入”,然后得到证悟,你就是真的学佛人。大家听懂吗?
所以一个人悟道、悟性,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内心的一种禅,它不在外面,不在中间,不在里面,它在哪里啊?它哪里都没有。它不是说你今天在外面环境碰上不开心了,“哎哟,佛法来了,教导我要开心”;今天我心里想不通了,“这件事情我想想通吧,我佛道又来了”;然后到了最后,真正地不行了,“哎呀,佛性来了,我要善良,我要慈悲”,然后慢慢地,你觉得,“哎哟,我想通了”。实际上你要记住,佛法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永远不会变的,你这个才叫悟道。
所以觉受是什么?觉受就是,师父告诉你们:你在修行当中你的身体的感觉、你的心灵对佛法的感觉、你气场的感觉,当你身体的心和气场不变的时候,你这个受,那是悟道;当你身体的感觉、心灵的感觉和气场的你变了,你这个人就没有得到觉受。实际上人的感觉很敏感,人会知道对方想什么,对方对你怎么样,是真的还是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觉。当你有这个觉的时候,你才会悟道,你才会:“哦,我悟到了”,所以人家说“我悟到了这件事情”,这叫悟道。
觉受是一种深层的意思,受是深层的。所以人家说受苦有好几种受苦,肉体的受苦都是外面的受苦,就是我们说的外面,比方说你腿摔伤了、皮擦伤了、流点血了,这些都是外面的受苦,这个不算受苦。最受苦的是什么?内心的痛苦解脱不了、放不下。所以深到最后,一个人深到最后,完全拥有不变的感受。比方说我今天学佛学道之后,我明白了:“哎呀,真的是,佛法不会变的”。一个好好的人学佛学到后来,他会觉得佛法没改变。你看看两千五百年前我们佛陀的那些佛法,到今天我们还受用,它变了吗?它没有变化。那么人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不好呢?那不是佛法的变化,而是人在变。听懂了吗?就像很多人一样,婚姻没变,感情变了。所以佛法的融入,你一定要觉悟到佛法不会轻易改变。我今天找到了佛法这条路了,我就一定走下去;我靠着观世音菩萨,我一定能成功;我今天靠着观世音菩萨,我一定能悟道。
师父讲一个佛法的道理给你们听听,你们就知道:只要坚持这一条,一定能成功。别人对你怎么样,你不要看得太重,你只要对别人好,很多人为什么会半当中不好?就是因为“他对我不好,我凭什么对他好?”“他这么害我,凭什么我不害他?”“他这么骂我,给我眼(色)看,我为什么不这么报复他?”这就是人。菩萨,你不管怎么样,我永远这么慈悲地对你好。所以你不要去相信他会改变,因为你不变,对方才不变;你变了,对方才会变。所以佛法的不变,才会让你们永远地悟道,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