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话叫“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生道”。一个人,心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心就叫浮的。所以你去看,一个男的,好色的,眼睛、行为、动作都是浮的。所以人家为什么说这个人很轻浮?眼睛都看得出你浮不浮,眼睛乱看女孩子,眼睛乱看男孩子,这种人就叫心浮,你这个心是飘的,你这个意念是不稳定的。心净,如果你的心很干净,你这个人定得下来,不会经常变化的。如果你的心定下来的人,你就生出佛性,佛道,你就进入佛道。
所以师父跟你们说,可以随缘,不可攀缘。今天这件事情有机会了,你可以随缘;这件事情没有了,“我一定要去做”——攀缘。所以菩提心以觉心为主,先要觉悟自己的心,先求自觉。自觉就是自己要觉悟,你先要自己觉悟了,而后觉他。你这个人自己都不觉悟,你这个老师连自己都不知道佛法,你怎么能教导你的弟子能够学佛呢?所以佛心就是众生心,因为佛理解众生,因为众生就是未来的佛。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成为佛心,最重要的就是……人因为人有两个心:一个心是诚心,还有一个心叫非心,所以叫诚心、非心两种心。所以师父为什么经常跟你们说,做人要有诚心诚意对别人好?你以为人家不知道啊?你好人坏人,人家不知道啊?你装了半天,人家不知道你诚心的啊?你装了半天,人家不知道你非心啊?没有用心帮人家做事情,就叫非心。你们现在这么多弟子,学佛当中,谁在诚心诚意?谁在不是诚心诚意在学佛?两种心。所以师父叫你们一心一意啊。这两种心怎么来的?告诉你们,觉迷之间。觉悟的人用诚心修心,不觉悟的人、迷惑的人用的是非心。
所以迷惑的人是听骗不听劝,迷惑的人是信假不信真。你去看,很多,你们年轻的时候,在感情上一定有问题。爸爸妈妈再三,过去谈恋爱的时候,“不要去嫁给他啊,不要去嫁给他啊”,爸爸妈妈有点经验,女儿一定听骗不听劝。就是人家骗她“怎么样啊,我以后永远会对你好,怎么怎么怎么……”怎么样爸爸妈妈去劝她,她都不要,“我非要嫁给他”。人家告诉你“哎呀,这个东西好。”人家说:“不行的,这东西不是真货”,“我就买了。”信假不信真。
你心里想什么,你的念头就会出现什么,这个在佛法界叫“自心所念,必有所现”。你自己心里想什么,你的念头就出现什么。你出现的念头当中,你的心出现了“我要帮助别人”,你的念头就是善良;如果你说“我忌妒他”,那么你的念头就出现嫉恨,叫“自心所念,必有所现”。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两三句话,我就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因为你们的思维、你们的念头里想什么,你们嘴巴里才会说什么的。你从别人的口中,你怎么不知道他的念头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你会不知道的?一个人想骗你,无数次地打电话找你、跟你说,然后说到你同意,你就上当了。就是你要看到他的心。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智慧去除障碍,实际上去除障碍有个时空问题——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今天这个障碍,你在这个环境当中,在这个时间当中,在这个空间,就是在这个地方,你可能可以解决;今天这个时间不对,你说,正好别人在发脾气,正好人家在倒霉的时候,你说“来,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今天把这个事情解决掉”,你说能解决吗?时空不对,你障碍还是在。所以真正要想去除障碍,万法归心,用你的心去去除障碍,你才能找寻到你尽虚空遍法界的本性。每一个人都有尽虚空遍法界的本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宽阔的胸怀,也有小肚鸡肠的时候。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你说说看,他是不是尽虚空啊?什么都无所谓,一开心,哈哈一笑。“你帮我去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好吧?”“好好好,没关系,没关系,包在我身上。”他开心,他心里虚空。他对你不虚空的时候,他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他对你有芥蒂、忌妒你的时候,他能尽虚空吗?他能遍法界吗?
我们今天信仰佛法,你信仰的到底是正法还是偏法?首先,你今天信佛,你要有圆满的正法。什么叫圆满的正法?就是佛法的道理让你听了之后不偏不倚,就叫正法。菩萨讲出来的话,比方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句话对吗?这句话有偏吗?这句话有给你其他的想法吗?都没有。那么这就是正法。因为佛法的道理,它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所以任何好的佛法,不是说今天师父跟你们讲的佛法,用在某一个人身上很好,用在别人的身上就不合适了、就不对了,用在这件事情上很好,用在那件事情上就用错了、不恰当了,那么这个就不是正法。大家听懂了吗?正法就是众生平等法,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比方说,我叫你们每个人都做善事,是不是平等心啊?一看见你,“你多做点善事”;一看这个人,哎哟,心疼了,“你可以少做一点”。你这个出来就不是正法。看见这个人,你可以慈悲一点,全部都是要恰当的。所以佛法里面,因为要懂得,佛法是超越时空的法,不受任何限制,因为它是圆满的。所以我们要选择佛法,要懂得真正的正法。圆融之法就是正法的一种,所以佛法让我们最后学会圆融,而不是去跟别人争、去跟别人斗,所以去跟别人争和斗的人,你就不是佛法。
春秋时代有个黔娄之妻的名言,她这句话叫什么:“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正”,我情愿做得正,我对得起别人,我少得到一点没有关系;不可以邪,你不可以动小脑筋、走小路、动歪脑筋而赚到有余钱,去得到更多的。所以你们现在很多人做错事情,就是动了小脑筋,邪了,哎呀,得到一点钱啊、名啊、利啊,这种人就是不正,早点、晚点出事的,大家听懂了吗?
师父最后想跟大家讲一点点,有一句话叫“心无乱,心不乱的话,即菩提”。所以这个人心不乱,你就是菩提智慧拥有了。静中藏智,安静当中有智慧啊。这个人,不讲话的人,你别小看他,只要他不是哑巴,他一定有智慧。你以为他不讲话他就没智慧啊?他哑巴都有智慧。心念无乱,烦恼远离。心念无乱,你心里边的念头不乱的话,烦恼就远离你了,这就是菩提觉悟。菩提觉悟,觉悟菩提,就是一种缘分。一个能觉悟的人,他就拥有菩提的智慧;一个有菩提智慧的人,他就能觉悟。就是一种佛缘,就是一种缘分。所以碰到缘分要随顺,要随缘。有的时候等待转换,等待缘分,转换缘分,都是一种缘分。所以有的时候这件事情没有到,你急也急不来,你只能慢慢地等到缘分到了,要尽量使恶缘转换成善缘。
师父今天最后给你们讲个“缘”字,缘分。缘分可以让你烦恼。善缘恶缘,恶缘来的时候,要好好地忏悔,知道上辈子没有做很多好事;善缘来的时候也要当心,因为善缘过分会妨碍修心的。听懂吗?恶缘太多就会让你产生烦恼、生气,增加业障。所以我们人要用平等心来对待缘分,一个人对缘分的要求太多,如果达不到,你就会伤害自己。以人之情,感己之心。人家对你好,要感动自己的心,所以人家对你好,你要感动啊。你知道,你要是“以人之情,感己之心”,你这个人就叫随缘。所以要对人家好。
所以人想不通,万事皆痛啊。想不通什么都是痛的,现代人的心病,就是造成对人身体的伤害的最根本的病因。所以人的身体不好,实际上心不好,心痛、难受,就是你最根本的啊——心病啊。一定要想通。对不对啊?所以很多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们想不明白,虚度了时光;年老的时候我们才想明白,那个时候生命已到了尽头。人生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过了就没了。很多年纪大的人活到今天了,你们还想重来一次吗?没了。无法重复的选择啊,人生就是无法重复的选择。只有彻悟人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再去争名争利了,没有意思的。懂得佛法,人生无常,你才能知道佛法难闻,你才会修行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