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待审核,仅供参考。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
今天跟大家讲得要稍微深一点。首先跟大家讲,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意识也有行为的,你比方说,你想做一件什么事情,对不对,你的行为出来了,但是你在脑子里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那么你脑子里去想做,叫意识行为。虽然你的手没有动,脚没有动,嘴巴没有动,身体没有任何的行为,但是你的意识当中你已经在动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有的人在心里骂人,有的人在心里忌妒别人,有的人在心里恨别人,有的人在心里爱别人......这些全部都属于心理行为。所以心理行为,主要它这个“行”主要是在你的大脑里,就叫行蕴——五蕴皆空的“蕴”。那么在大脑当中有这个行为了,就是产生不为别人关注的,叫“蕴想”,蕴想就是在里边,用现在的话讲叫闷想,闷在心里边在想问题,叫“蕴想”。蕴想也是意识的一种,因为你的意识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那么你就会想。你意识到别人看不起你了,然后你就会去想;想了之后,恨别人,我要去解释,我要去把这个事情跟别人去沟通一下......那么这意识就出来了。
因为意识分成很多的层次的,有的意识在潜意识,有的在深层意识。潜意识就是,别人眼睛冲你很凶狠地看一眼,你觉得“我做错什么了?他为什么对我这样?”这叫“潜意识”。深层意识就是,你已经感受到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产生的一个跌宕起伏的波,这个什么波呢?就是我们力量的波涛。
所以深层意识的人,实际上就是要从佛学上,从九识开始讲。以后你们学佛人家问你们什么叫“九识”?就听见八识田中“八”,怎么会有“九识”的?师父现在告诉你们:眼睛看见的叫“眼识”;耳朵听见的会产生耳朵的意识;眼睛的意识,耳朵的意识,还有鼻子闻到之后你会产生意识,“哎哟,好香啊,这咖啡好香啊”;舌头尝到味道了,舌也有意识;身体会有意识;第六意识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人的一种第六灵感:你看他一眼,你就知道他对你好不好,他对你喜欢不喜欢;这个事情,你意识当中觉得能不能做,你跟他一沟通,你觉得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这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就是末那识,末那识的意识是什么呢?就是分别意识。因为你的第六意识,今天看见别人多看你一眼,这个眼睛是带着善意的,你的末那识就开始分别了,“哦,这是个好人,他对我有好感”;如果别人对你很凶恶地看了一眼,你的末那识接受了之后,就会感觉到“我的意识当中他对我有恶意,他对我不怀好意”,这个末那识就出来了。所以这个第七意识无定体,就是没有固定的,因为没有到第八深层意识的时候,你第七意识只是一种感觉。比方说人家看你一眼,觉得好像眼睛不是太友善,这个时候,“无定体”就是没有定下来的一个意识,你觉得这个人对你不好;但是突然之间你跟他聊聊,他又对你很有兴趣,对你好了,你这个意识转变了,“哦,他不是对我,他刚刚看我可能是他自己心里不开心”。这个意识转变了,第七意识末那识就开始转变了。如果这个人每天都对你很凶,每天都对你不好,你开始接受他的这种不好的意识,第七意识,进入到你第八意识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管好的、坏的都会进去。进去了之后,接下来你会产生一个固定的概念和想法,“这个人是坏人,他每天对我这么凶的”、“这个人是一个好人,他每天对我这么好的”,然后就算离开他了,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是跑不掉的,已经在你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我很喜欢他,这个人是好人”、“我很恨他,这个人是坏人”,这个意识已经固定在你的第八意识当中。你这样的话,就像我们看人一样,第六意识看了一个人,“哦,这个人蛮好的,好人”,然后边上一个人跟他说,“这个人脑子有问题的”,你这个第七意识开始分别“是脑子有问题吗?”你跟他一接触之后,觉得他真的有问题,好了,进入到第八意识,你就觉得这个人是有问题的。等到你下次再看见他的时候,你不会尊重他,你就冲着他笑,他不管说什么话,因为你知道他脑子坏掉了,这就是阿赖耶识起的作用。
所以善缘和恶缘,如果当你进入了第八意识当中,你就开始成染着和干净,染和净就开始了。我们暂且在第八意识当中,把不好的意识称为染着,在你心中产生不好的想法;净就是干净。所以你们来上课,看见一个你很喜欢的人,“哎呀,你好啊”,跟他打招呼啊,“哎呀,帮他留一点饭菜”,或者对他特别开心,这是你的第八意识起作用了。因为你第八意识把他储存在你的“电脑”里,是属于好人,我喜欢他,所以见到他,我就给他留菜;有的人早到了,给他留个位子,就是这么来的,第八意识起作用。这个第七意识末那识,是在第八意识形成之前的一个辨别意识、分别意识,然后进入第八意识。
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第九意识,就是告诉大家,佛陀说过“众生皆具佛性”,这个佛性在第几意识当中?在第九。第九要记住叫阿摩罗识,第九意识叫阿摩罗识。阿摩罗识实际上就是你的良心、本性、佛性的所在地。所以一个人再坏,他也有良心。只要进入了第九意识,他就做不出坏的事情。意识,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多层次的。我为什么先要简单地跟你们讲一讲人的大脑的意识?所以,佛法把一个人的大脑都分析得这么清清楚楚,这是在2500年前我们伟大的佛陀,科学那时还没那么昌明,还不知道大脑的结构,心理学家还不知道意识的存在,佛陀已经知道人的思维是怎么形成的。现在你们知道了吗?眼、耳、鼻、舌、身,这是五个“识”;第六意识就是“意”,意识存在;然后接下来就是末那识——第七意识;阿赖耶识——第八意识;第九意识——阿摩罗识,就是你的本性。
师父跟你们,接下来就给你们讲重点。要经常,佛法里讲,要经常关住自己的“门”,不要让人间的任何意识流入到你的内心。也就是说,眼睛不要去看不该看的东西,耳朵不要去听不该听的东西,鼻子不要去闻不该闻的东西。你说眼睛,一个好孩子,去看了黄色的东西,色情的东西,马上大脑就开始在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就开始转变了,然后一个淫念产生出来,进入你的第八意识,好了,你这个人就是淫荡了。如果你今天鼻子去闻了,“哎哟,这个烧烤特别香”,接下来进入你的第七意识“分别”,进入你第八意识,你以后看见烧烤就想吃。对不对啊?如果你觉得你的身体“哎呀,我喜欢舒服”,那你慢慢地时间长了,你就进入你的深层意识——第八意识,你整天想舒服。所以佛法叫你们关住自己的“门窗”,也就是说眼睛不要乱看,嘴巴不要乱说,耳朵不要乱听,鼻子不要乱闻,身体不要乱动,意念不要乱想,这就是关住你们的“门窗”,然后你在内心世界的“蕴”才会干净。
我举个简单例子,外面都是灰尘,你们坐在房间里边,门窗都关着,外面的灰尘进得来吗?你只要把窗户一打开,正好有沙尘暴,那些灰尘全部进入你的房间,你说你这个房间还能干净吗?所以为什么法师要到山上去修?因为不食人间烟火。不要去听人间的不好的东西,很多人一辈子修不好,就是太喜欢探听别人的消息,听别人说什么,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你说他还修得好吗?所以你们生活当中如果两个人,这个人说“哎哟,我从来不想打听人家事情的”,这个人就叫修心;什么都要打听的人,这人就修不好心的,你的心就不会明,因为你只要打听到东西,你这个“蕴”就开始运作了。《心经》里叫我们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不要有思维,不要被外面的世界的五蕴——污泥浊水、红尘遮住,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心,你就能明白自己的心到底是干净还是不干净的。所以有的时候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很多,知道了太多,这种人五蕴不空。什么都要想知道,你说你的心会安静吗?举个简单例子,你的心就像一个房间,什么东西都往你的房间里堆,垃圾也堆,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往里面堆,你堆到最后,这间房间堆满了味道,你一走进去就像仓库的味道。你们去看看好了,进厨房间,是不是有厨房间特殊的味道?什么东西堆得多了,这间房间就产生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