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弃是智 行善是慧2020-09-29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中国传统文化讲,“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人虽然没学佛,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该我的,一定是我的。不该我的,我去强求得来了,最后也会失去。”所以,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殚精竭虑、动足脑筋,拼命地想去得到一样物品,比如自己喜欢的房子、汽车,或者某个人,但是,我们就是得不到,或者暂时得到了,最终还是失去了。还有些时候,尽管你很喜欢某一件物品或者某个人,你并没有非要得到它的执着,你随缘了、放下了,最后你倒反而会得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属于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无用,所以我们要学会适时地放弃一些东西,放弃是一种智慧,不贪也是一种智慧。
想一想,我们从小到现在,放弃过多少东西?放弃后,我们轻松了;随缘了,我们心里安定了。如果我们还一直想着去得到,我们就是放不下。所以,能够适时地放下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让你更加清醒地
2023-04-21 05:09:55
780次阅读
佛不远人 而人远佛2020-09-21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佛陀有一次回故乡迦毗罗卫城游化的时候,游化就是度化众生,暂时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就在这一天来礼见佛陀,礼见就是看见佛陀行礼,然后见佛陀。他对佛陀说:“世尊,现在我们迦毗罗卫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繁华。我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马,还有横冲直撞的路人,以及擦身而过的那些车辆。我常在想,不知哪一天自己也许就会被这些狂奔的动物或者疾驶的车辆撞死,而死前又仓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所以我担心,像这样的死法,我不知道下一辈子会沦落到哪一道?会出生到什么地方?”
佛陀就跟他讲:“摩诃男,你不必害怕,你死后会出生到好的地方,你不会沦落到三恶道去,也不会有不好的报应。这就像一棵大树,从幼苗的时候它如果就倾向东方生长,继续长大的时候,它还是会一直朝着东方倾斜地生长。如果有人一斧子砍断了这棵树,那么,你觉得这棵树会朝哪个方向倒下呢?”“世尊,那当然是朝
2023-04-21 05:09:55
610次阅读
十念法门菩提本2020-09-15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第四叫念戒。佛陀在将要涅槃之时,他的弟子都跪在边上,很伤心、很难过:“佛陀,您涅槃了,那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跟他们说:“以戒为本。”所以,守戒就是一个人的品德,一个能够守戒的人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够守戒的人,他具有高贵的品质。守戒的人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不会妄语,不会去贪瞋痴慢疑。大家要把守戒行为规范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时刻刻守戒,不要忘记佛法戒律。
“戒乃无上菩提本”,戒律就是无上菩提的根本,所以要时时忆念佛为我们定的戒律。菩萨叫我们不要贪瞋痴,不要杀盗淫妄酒,这些都是佛给我们定的戒律,大家每天都要对照戒律检查自身的行为,自觉地遵守这些戒律。你的行为今天贪了吗?你今天瞋恨了吗?你今天做傻事没有?说了不该说的话吗?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年轻时做过多少傻事,在朋友中挑拨离间,现在要好好忏悔,并且随时随地要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人的心是最难控制的,心猿意马说的就是这颗难
2023-04-21 05:09:55
535次阅读
控制起心动念2020-09-04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从表面上看来,我们在身体上是放下了,但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没有放下,内心还有很多罣碍,因为我们的心灵没有离开世间红尘,没有抛弃五欲六尘。所以,怎样让自己心中无染,让自己变得寂静,首先就要拥有光明心。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有为后要学会无所谓,这样你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也就是说,你在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和心灵的放松,以及你自己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如果你能让这些感觉都融入到了这觉性的光明之中,那你等于让自己的一生都融入觉性的光明,你就是一个离苦得乐的人。
我们现在学佛了,做好事了,但不要总纠结在自己学佛、自己做了好事上面,做了好事要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我们就会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把自己做过的好事放下。
举个例子,我对你好过了,我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你都会感恩我的。如果我把自己曾经对别人的好处都记在心中,我就会等着别人的回报,万一等不到回报,
2023-04-21 05:09:55
840次阅读
念佛 念法 念僧2020-08-31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就是在弘法时,佛陀曾经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人奉行十善法,将来命终得生天上;如果一个人造作十恶法,那么就会堕落到恶趣,就是堕落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恶道;若善修十念法,则能证入涅槃的境界。这里面讲了三个要点,第一,奉行十善法,你可以命终得生天上;第二,如果造作十恶法,你会堕落到三恶道;第三,如果修十念法,你能证入涅槃的境界,这是一种高境界。
师父已经专门讲过十善法和十恶法,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不痴)。实际上,十恶法正好是和十善法倒过来的。接下来,师父跟大家着重讲如何修行十念法,将来能证入涅槃,这个境界就高了。首先了解一下十念是哪十个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处寂静,念出入息,念身,念死。
要懂得,念念要舍离生天,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念头,一个意念接着一个意念,就要舍
2023-04-21 05:09:55
620次阅读
命运唯心造2020-08-23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我们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很多人拜佛、求佛,以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菩萨手里,还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里。实际上,师父告诉你们,如果论因果,就是你自己拥有你自己的命运,你自己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你今天把死亡的因种下去了,你死亡的果就会到来。很多人去贩卖毒品,他就是在给自己种死亡之因。他在一年两年内可能不会被发现,但是时间长了,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如果被抓进监狱判死刑,他被枪毙的果报就来了。
菩萨给我们论因果、讲道理,就是说,一切唯心造,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成的。例如,很多女人在婚姻问题上挑三拣四,本来有三、四个男人在手上,她非要找一个最圆满的,挑到后来,一个对象都没有成功,是不是有些凄凉?要知道不可能有最完美的男人,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作为学佛人,明白因缘果报之后 ,随缘做人处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婚姻对象,一个人清修,不是也很好吗?
要学会把什么都要放空。很多人说:“我要
2023-04-21 05:09:55
1103次阅读
修出禅境 佛性无限2020-08-17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要调伏自心内外的魔障,生出般若。自心内外的魔障是什么?心中难受、瞋恨:“凭什么这样?这是为什么?”师父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分,不需要什么理由的。今天你们跟师父认识,千里迢迢来看望师父,就是缘分,尽管你们还不是特别了解师父。当然,这个了解的过程,也叫缘分。师父对所有弟子一视同仁,希望你们要有智慧将烦恼化解,你们才能从烦恼中解脱自己。
大家知道,如果一个人烦的时间长了,就会生恼。恼是什么?就是恼怒,恼怒的人会生气、会发脾气。一个人烦到后来会死的,所以叫“烦死了”。烦恼是非常大的业障,学佛人要善于让自己想通:“比我烦的人多着呢,比我苦的人多着呢,我没有什么好烦的。我比一般人的生活好很多,和他们相比,我已经闻到佛法,开始觉悟了,我要更好地帮助别人。”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想,发出救度众生的无上菩提心,那么,他就不会觉得自己很痛苦,他这个人才能得到解脱。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幸福底线放得很低:
2023-04-21 05:09:55
1543次阅读
离欲解脱 彻见本性2020-08-09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一个人要想一辈子活得安宁和喜悦,生活想心满意足而不要有太多的痛苦,那么就需要拥有不生不灭、永恒的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那么你活在当下就会惨不忍睹。所以,一个人的内心能够不觉得苦,首先要念佛、持咒和智慧;要不觉得苦,就要稳定自己在正常人生当中的行为和思维。当一个人把自己混乱的思维和行为回归平静和自然的时候,这个人才能抵挡心神散乱。为什么心里乱和精神有关系呢?因为一个人的心一乱,他整个人的精神就没有能量场了,很多人说“神气”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气场,气场没有了,就叫心神散乱,这个人就无法善逝。没有办法善良地过世,就是常言所说的不得好死,因为他心神散乱,他一辈子不能平静,因为他做了愧对别人的事情,他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善逝,用现代人的话讲,没有办法让自己安稳睡一觉就离开这个世界。
学佛人不思归去,就会轮回受苦。就是说,你如果不去想自己以后要到哪里去,你就一定会受轮回之苦。我们做人不要因为外界环境的变
2023-04-21 05:09:55
708次阅读
找寻实相般若2020-07-30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忍辱也是精进的方法,学佛人要懂得化解一切人间的烦恼、诽谤,修心要修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什么都得不到。夫妻之间忍让是为了维护这个家庭,为了孩子不受伤害,因为忍让可以换来家庭和睦。如果在单位里有人一直欺负你,你不懂得忍让,不停地跟他闹,你就得不到平安,早晚你们两个都会被单位批评,严重的话会被开除,你的工作可能也没有了,那么你怎么去还自己的房贷呢?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舍得离开单位?因为他的房子要还贷款,他只要工作没有了,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他都拿不出钱付房贷。所以,他在单位里必须要忍耐,这就称为有为法,因为他忍耐是有目的的,修得好的更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我连要忍耐的心都没有生出来。例如:我嫁给他,因为我上辈子欠他的,现在被他欺负一下没有关系,菩萨在天上都看得见,我就天天念经化解冤结,我希望菩萨终有一天会让他明白因果,不要再欺负我。如果你有这样的精神境界,你就是无
2023-04-21 05:09:55
1277次阅读
学无我 断烦恼2020-07-24
师父讲述于观音堂
正信佛法要广发菩提心,学佛人在家里要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在单位里对同事要谦让、谦虚,做事要圆融,不要去得罪人,学会忍辱,想想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想想我们小时候退了多少步?我们现在缺少什么了?损失了什么?什么都没有缺少,什么都没有损失,反而被别人夸奖非常优秀、非常出色。如果你什么事情都争到底,什么事情都是以“我”为中心,别人当面不敢骂你,但是会在背后骂你,你是不是得不偿失?
要懂得学习无我法,“无我”是一个法门,你们以后试试看,当你老公在骂你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老公没有骂你,他只是在发脾气,这是不是无我法?孩子跟你闹,你不生气,你想:“我心脏不好,我不能生气,孩子自己的业障自己背,我已经教育过孩子了,我也不能再做其他事情,我也做不了其他事情。”实际上,这就是佛法界讲的缘起性空,只要有缘分来了,你就要看到最后都是空的,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一个缘分是可以到底的。我们跟爸爸妈妈的缘
2023-04-21 05:09:55
636次阅读